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雾化吸入方法对无创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影响
1
作者 杨燕 姚莉 +2 位作者 万文霞 周珍珍 凌楠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94-1704,共11页
目的比较无创通气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无创通气间歇期空气驱动雾化、无创通气同时空气驱动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雾化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SpO_(2))及心率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 目的比较无创通气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无创通气间歇期空气驱动雾化、无创通气同时空气驱动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雾化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SpO_(2))及心率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9例需使用无创通气及雾化吸入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一组给予无创通气间歇空气驱动雾化,观察二组给予无创通气同时空气驱动雾化,记录雾化0、5、10、15 min和雾化结束5、10、15 min的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O_(2))、SpO_(2)及心率变化。记录治疗前至治疗第7天每天早晨动脉血气PaCO_(2)、PaO_(2)数值,记录三组住院时间。结果三组雾化过程中PtCO_(2)对比结果显示,时间主效应和时间组别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对照组PtCO_(2)数值与时间呈线性关系(F=10.166,P=0.003),随时间变化呈上升状态;观察一组各时间点PtCO_(2)数值与时间呈线性关系(F=10.544,P=0.003),随时间变化呈下降状态;观察二组各时间点PtCO_(2)数值与时间呈线性关系(F=20.003,P<0.001),随时间呈下降状态。再分别对三组每个时间点PtCO_(2)数值进行多样本方差分析,对照组雾化15 min PtCO_(2)高于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均与对照组雾化前后PtCO_(2)差值(dPtC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雾化结束观察期每个时间点PtCO_(2)数值进行多样本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雾化结束0 min PtCO_(2)、雾化结束5 min PtC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结束10 min PtCO_(2)、雾化结束15 min PtCO_(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雾化过程中SpO_(2)对比显示三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一组各时间点SpO_(2)数值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对照组雾化10 min SpO_(2)、雾化15 min SpO_(2)高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三组均能使动脉血气中PaCO_(2)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好转(P<0.05)。结论三种雾化治疗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无创通气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会使雾化过程中PtCO_(2)及SpO_(2)上升;无创通气间歇期空气驱动雾化会使雾化过程中PtCO_(2)及SpO_(2)下降;无创通气同时空气驱动雾化使雾化过程中PtCO_(2)下降及保持SpO_(2)平稳,因此无创通气同时空气驱动雾化是相对更加安全的雾化吸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间歇期氧气驱动雾化 无创通气间歇空气驱动 无创通气同时空气驱动 经皮血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焦薇 胡世俊 廖兴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选取94例老年AHF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1例,采用常规高流量面罩吸氧及雾化吸入;Ⅱ组31例,给以无创正压通气+常规雾化吸入;Ⅲ组32例,...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选取94例老年AHF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1例,采用常规高流量面罩吸氧及雾化吸入;Ⅱ组31例,给以无创正压通气+常规雾化吸入;Ⅲ组32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正压通气,3组同时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指标及呼吸频率(RR);心功能指标:心率(HR)、肺动脉楔压(PCWP)及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房脑钠离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1)Ⅰ、Ⅱ、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aO2、PO2、PCO2明显升高,R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4h,Ⅲ组SaO2、PO2明显高于Ⅰ、Ⅱ组,RR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R、PCWP、BNP治疗后明显降低,SV、EF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d,Ⅲ组HR、PCWP、BNP明显低于Ⅰ、Ⅱ组,SV、EF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AHF临床效果良好,能够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脏负荷,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驱动 吸入 无创机械通气 老年 急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创呼吸机面罩在心脏术后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悦 翁卫群 +2 位作者 严丽华 黄馨仪 陶沈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创呼吸机面罩在心脏术后患者无创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92例心脏术后需无创通气的患者为使用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 目的探讨改良无创呼吸机面罩在心脏术后患者无创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92例心脏术后需无创通气的患者为使用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使用改良无创呼吸机面罩,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同时进行无创通气;对照组使用常规面罩,暂停无创通气的间隙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气分析指标及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均比治疗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改善程度、痰液黏稠度和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无创呼吸机面罩应用于心脏术后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可稳定维持其生命体征,改善呼吸困难和痰液黏稠度,提高氧合指数,减少单独雾化时摘机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氧气驱动吸入 心脏手术 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