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余意君 刘涛 +4 位作者 吴洪波 邹武松 吴婕 吴师伟 顾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238-2239,共2页
呼吸困难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呼吸困难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床边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结果及时、准确、可靠,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 呼吸困难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呼吸困难患者往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快速准确地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床边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结果及时、准确、可靠,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临床应用 鉴别诊断 患者 急危重症 病情变化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心脏指数对重症手足口病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江花 罗海燕 +4 位作者 杨龙贵 段蔚 贺杰 陶艳 祝益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手足口病且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儿为手足口病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手足口病且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儿为手足口病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依据预后分为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以同期住院的、性别分布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心功能正常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以ICON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行床旁监测,采集常规参数、泵功能、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和胸液水平的15项指标,比较对照组和手足口病组及其亚组间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ROC曲线,并计算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研究期间纳入手足口病组患儿95例,男62例,年龄6月龄至8岁;一般病例亚组31例、重症亚组42例和危重症亚组22例。存活亚组81例,死亡亚组14例。对照组纳入48例,男30例,年龄4月至7岁。两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对照组与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比较,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系统血管阻力(SVR)、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博变异率(SVV)、射血前期时间(PEP)、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分数(EF)、收缩时间比(STR)和胸腔液体水平(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手足口病死亡亚组STR、SVR、SVRI、PEP和TFC较存活亚组明显增高,CO、CI、SV、SI、SVV、LVET和EF较存活亚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SVV与死亡呈负相关,OR分别为0.568(95%CI 0.030~0.939)和0.637(95%CI 0.033~0.731),SVR、PEP、STR和TFC与死亡呈正相关,OR分别为2.003(95%CI 1.929~4.008)、2.040(95%CI 1.935~4.157)、1.011(95%CI 1.040~1.881)和1.979(95%CI 1.087~3.011)。4CI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2,CI取2.0 L·min^(-1)·m^(-2)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5%CI 56.5~73.1)和80.2%(95%CI 70.7~88.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具有指导意义,SVR、PEP、STR和TFC指标与重症手足口病死亡呈正相关,CI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合贝爽治疗高血压急症中的应用
3
作者 夏思良 周建松 郭振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评价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合贝爽治疗高血压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合贝爽10~20 mg溶于生理盐水50ml中,初始剂量为3~10μg·kg-1·min-1,维持泵入24 h.给药前及给药后10、30、60... 目的评价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合贝爽治疗高血压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合贝爽10~20 mg溶于生理盐水50ml中,初始剂量为3~10μg·kg-1·min-1,维持泵入24 h.给药前及给药后10、30、60、120min用V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记录血流动力学数据: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排出量(CO)、体血管阻力、加速指数(ACI).结果合贝爽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高血压急症均有显著效果,血压、心率、体血管阻力在用药后10,30,60,120min逐渐下降,分别同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O,ACI用药后无变化(P>0.05).结论 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使用方便,能及时反映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合贝爽 高血压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整超滤量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晓玲 徐金升 +5 位作者 张俊霞 白亚玲 张胜雷 张东雪 俞啟遥 何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922-3925,共4页
目的探讨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血液透析超滤量设定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1例,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讨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血液透析超滤量设定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0例)。按照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操作说明监测血流动力学,试验组根据胸腔液体量(TFC)实时调整超滤量,对照组仅以临床常规调整超滤量。记录两组患者透析前后TFC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透析过程中心悸、低血压、肌肉痉挛等透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时,实验组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做功(LCW)、左心室做功指数(LCWI)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透析前后TFC分别为40.4(8.4)、32.7(8.7)/Ω,试验组透析前后TFC分别为40.2(11.3)、32.4(4.2)/Ω。两组透析前后TFC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2,P>0.05)。对照组发生透析相关不良事件5例(23.8%),其中心悸1例,低血压4例;试验组未发生透析相关不良事件。试验组透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采用Bio Z.com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指导透析患者超滤量的设定并进行实时调整,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心功能,减少透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超滤 胸腔液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妊高征性心脏病救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庄启超 崔爱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5-1327,共3页
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观察28例妊高征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孕妇诊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心输... 目的:探讨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动态观察28例妊高征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孕妇诊疗过程中血压、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心脏指数、周围血管阻力指数、胸液水平等指标,并与无心力衰竭表现的妊高征孕妇相比较。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发生期上述各项指标具有特征性改变,与治疗好转后及与无心力衰竭的妊高征孕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病情演变的相关性高。结论:新一代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妊高征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掌握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简便、可靠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妊高征性心脏病 早期诊断 治疗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无创心功能检测9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万伟民 刘方平 +4 位作者 王纪红 宋梅 万朝霞 王坤 孙桂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5期366-367,共2页
目的用心阻抗法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参数,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4年12月住院冠心病患者90例,其中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缺血性心肌病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应用CHMT3001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检测其心功... 目的用心阻抗法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参数,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4年12月住院冠心病患者90例,其中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缺血性心肌病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应用CHMT3001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检测其心功能.结果冠心病患者泵功能、收缩及舒张功能、前负荷、后负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严重程度依次为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结论随冠心病心肌损害程度加重,心功能逐渐下降,无创方法检测心功能简便、实用,与临床表现相关性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