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高海拔地区 冠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燕 曹云太 +3 位作者 韩千程 颜梅 韩玲 温生宝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评估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结构及功能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164例...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及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评估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结构及功能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164例,按居住地海拔进行分组,其中2000~3000m为A组(n=83),3000m以上为B组(n=81),再将两组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细分为50%~60%亚组(n=84)和61%~70%亚组(n=80)。将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数据导入AI辅助诊断及CT-FFR测量系统,以冠脉造影及冠脉传统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分别评价AI及CT-FFR在高海拔地区冠脉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以FFR为金标准,CT-FFR与FFR的一致性为83.75%。B组钙化斑块、易损斑块高于A组(P=0.037、0.020);B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61%~70%狭窄程度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A组、B组在61%~70%亚组钙化斑块、易损斑块发生率均高于50%~60%亚组(P<0.05)。B组CT-FFR值低于A组(0.76±0.04 vs 0.88±0.05,P<0.01);A、B两组在61%~70%亚组CT-FFR值≤0.80、<0.70的发生率高于50%~60%亚组(P<0.05)。结论AI诊断系统及CT-FFR对评估高海拔地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结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结果与冠脉造影、FFR一致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 CT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冠脉临界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图像模拟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官晓晖 李传 黄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在功能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和FFRCT检查的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FFRCT对功能型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结果本组110例共有病变血管209支,FFRCT≤0.8的血管73...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在功能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和FFRCT检查的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FFRCT对功能型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结果本组110例共有病变血管209支,FFRCT≤0.8的血管73支(34.93%),血管狭窄<50%的病变血管27支(12.92%)。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血管狭窄≥50%的病变血管169支(80.86%),FFRCT≤0.8的血管66支(31.58%),血管狭窄<50%的病变血管40支(19.14%)。FFRCT诊断患者水平方面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5%、96.15%、93.10%、92.59%及96.43%;FFRCT诊断血管水平方面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分别为91.87%、83.56%、96.32%、92.42%以及91.61%。在患者水平中FFRCT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13;在血管方面FFRCT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的ROC曲线AUC=0.788。结论冠状动脉CTA图像模拟的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功能性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沛 崔鸣 刘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准确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的“金标准”,但需要使用压力导丝和血管扩张剂,会增加有创操作风险、手术时间和诊疗费用,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近年来出... 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不能准确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诊断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的“金标准”,但需要使用压力导丝和血管扩张剂,会增加有创操作风险、手术时间和诊疗费用,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近年来出现的无创FFR技术无需压力导丝和血管扩张剂,基于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即可测定FFR,避免了有创FFR的不足,在临床研究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诊断价值,本文对无创FFR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顺清(综述) 王敏(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但它所提供的解剖学信息仍然不足以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性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能有效诊断冠状动...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但它所提供的解剖学信息仍然不足以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性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能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评估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已逐渐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FFRCT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测量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CT-FFR及斑块特征的相关性
5
作者 杨旭东 黄心怡 石士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44-850,共7页
目的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数坤科技智慧平台(AI)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I测量的CACS数值,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 目的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数坤科技智慧平台(AI)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无创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I测量的CACS数值,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208例患者分为低度钙化组(n=73,0分<CACS<100分)、中度钙化组(n=64,100分≤CACS≤400分)和高度钙化组(n=71,CACS>400分)。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AI测量下的犯罪血管及犯罪斑块的特征参数,并分析特征参数与CACS组别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单一指标及联合指标对两个组别(低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高度钙化组)的诊断效能。结果AI测量下,CT-FFR、斑块长度、斑块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在不同CACS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类型在低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钙化组-高度钙化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T-FFR、斑块体积、MLA是更高CACS组的危险因素,斑块体积与CAC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37,P<0.001),CT-FFR、MLA与其呈负相关(r=-0.640,-0.658,P<0.001)。ROC曲线显示,在低钙化积分组-中钙化积分组,CT-FFR、斑块体积、MLA及联合指标的AUC值分别为0.731、0.678、0.748、0.824;在中钙化积分组-高钙化积分组,CT-FFR、斑块体积、MLA及联合指标的AUC值分别0.741、0.670、0.746、0.840。CT-FFR、斑块体积、MLA三个联合指标在两个组别的诊断效能均大于单一指标。结论AI测量下,CT-FFR、斑块体积、MLA在不同CACS组均有显著差异,是更高CACS组的危险因素,CT-FFR、MLA在不同CACS组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CT-FFR、斑块体积、MLA联合时诊断效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斑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