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无再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文华 夏勇 +8 位作者 李东野 王志荣 吴建东 张超群 徐晤 潘德峰 徐通达 刘加立 杨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44-45,共2页
随着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患者死亡、再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我院从2005年11月开始在冠状动脉... 随着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患者死亡、再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我院从2005年11月开始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慢血流和无再流现象,探讨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再流、慢血流时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现在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无再流现象 冠状动脉内 替罗非班 注射治疗 临床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QRS波时限与直接PCI后无再流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施佳 金惠根 +3 位作者 欧少君 沈灯 刘宗军 汪蔚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QRS波时限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无再流的关系。方法对1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根据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分为再流组149例和无再流组19例,检查其入院、PCI后即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QRS波时限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无再流的关系。方法对1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根据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分为再流组149例和无再流组19例,检查其入院、PCI后即刻及4 h心电图,计算梗死相关导联的QRS波时限均值;并对两组各项临床及心电图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与再流组比较,无再流组年龄较高、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较长、合并糖尿病者较多、入院时QRS波更宽(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AMI患者的入院时QRS波宽度、年龄和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与直接PCI后无再流发生独立相关(P<0.01或0.05)。结论AMI患者的入院时QRS波时限有助于预测直接PCI后无再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QRS波时限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无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延津 张秋林 尹传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措施之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能有效及时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行急诊PCI后可出现无再流现象,使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灌注,住院病死率及远期病...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措施之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能有效及时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行急诊PCI后可出现无再流现象,使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灌注,住院病死率及远期病死率均增加,无再流发生常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改造球囊导管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再流的影响
4
作者 陈涛 姜志安 +2 位作者 张晓光 殷红山 王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4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改造的预扩球囊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中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CNRP)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49)经改造的预扩球囊到达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处注射地尔硫卓2 mg,对照组(n=51)经指引导管于冠脉口注射等... 目的探讨经改造的预扩球囊靶血管注射地尔硫卓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中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CNRP)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49)经改造的预扩球囊到达梗死相关动脉(IRA)病变处注射地尔硫卓2 mg,对照组(n=51)经指引导管于冠脉口注射等量地尔硫卓。观察两组CNRP发生率,术后ST段回落率(STR),术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CNRP发生率(P=0.032)降低,有效STR(P=0.045)升高;两组MACEs发生率(P=0.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STEMI患者行PPCI时,经改造球囊导管靶血管给药能够降低CNR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无再流 经改造的球囊导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无再流的药物治疗
5
作者 张伟 刘迎午 《天津药学》 2012年第4期51-54,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凶险疾病,尤其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因此,如何在STEMI早期及时有效地开通冠状动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可能会出现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凶险疾病,尤其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因此,如何在STEMI早期及时有效地开通冠状动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可能会出现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而使心肌不能得到有效的再灌注,从而使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目前的研究认为一些药物可以改善或逆转无再流现象,而使介入治疗更加有效,这些药物包括腺苷、钙通道阻滞剂、硝普钠、钾通道开放剂以及目前研究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Ⅲa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等。本文对目前用于无再流治疗的一些药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无再流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卓预防心肌梗死患者PCI中无再流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李守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40-41,共2页
将11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30min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300mg,观察组在PCI术中持续静滴甘油10.20ug/min,球囊扩张前冠脉内给予地尔硫卓0.2mg/次。结果观察组... 将11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30min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300mg,观察组在PCI术中持续静滴甘油10.20ug/min,球囊扩张前冠脉内给予地尔硫卓0.2mg/次。结果观察组发生无再流1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发生无再流6例,死亡1例。认为地尔硫卓能有效预防AMI患者急诊PCI中的无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介入疗法 地尔硫卓 无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再流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刘翔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并研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实行介入术后无再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电... 目的观察并研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无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实行介入术后无再流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的ST段改善显著,血小板的聚集率及住院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显著,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罗非班对ACS患者进行治疗,可加强微血管的灌注,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达到改善介入术后患者无再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无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无再流现象42例临床分型
8
作者 石宏勋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现无再流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硝普钠联合替...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对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现无再流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给药5 min后,观察组有效31例(73.81%),对照组有效20例(47.6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无再流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TIMI血流分级以及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其左室收缩同步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硝普钠 替罗非班 无再流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无再灌流的新认识
9
作者 王俊岭 沐贤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冠脉无再灌流(no—reflow)是指冠脉造影无血管机械性阻塞的证据,而冠脉循环所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足的现象。冠脉无再灌流的概念首先于1966年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5年临床上也观察到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发生无再灌流现象。随着... 冠脉无再灌流(no—reflow)是指冠脉造影无血管机械性阻塞的证据,而冠脉循环所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足的现象。冠脉无再灌流的概念首先于1966年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5年临床上也观察到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发生无再灌流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即使心外膜下冠脉再通情况非常良好,仍会发生无再灌流,并且无再灌流区的大小与各种心脏事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再现象 冠脉造影 充血性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机械性阻塞 心源性死亡 心肌灌注 冠脉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炼 杨跃进 +5 位作者 张海涛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叶珏 孟宪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3-6,共4页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 I)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30只中华小型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建立AM I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区...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 I)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30只中华小型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建立AM I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区域心肌组织内细胞黏附分子和内皮细胞间连接蛋白的含量和变化。结果与正常区比较,模型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P-选择素(P-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再灌注区内皮钙黏素(VE-cadherin)、无再流区V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P-selectin和ICAM-1蛋白降低;大剂量组再灌注区P-selectin、ICAM-1蛋白和mRNA含量降低,无再流区P-selectin蛋白和mRNA及ICAM-1蛋白含量降低。大剂量组再灌注区和无再流区VE-cadherin表达升高。结论中药通心络通过抑制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保护AM I再灌注过程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内皮细胞损伤 无再流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注射地尔硫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甘立军 张春卉 +2 位作者 魏广和 李清贤 丁乃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现象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9例接受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射地尔硫卓5mg,15min后重复造影观察血流变化,并在冠脉...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现象的治疗作用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9例接受急诊PCI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射地尔硫卓5mg,15min后重复造影观察血流变化,并在冠脉内注药前即刻、注药后3h抽静脉血测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冠脉内注射地尔硫卓后11(57.9%)例患者恢复TMI 3级血流,冠脉血流TFC记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ET-1浓度下降、CGRP浓度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入地尔硫卓可纠正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失衡,改善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再流 地尔硫卓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