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相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曲线类型分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苟富刚 龚绪龙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岩土设计中的一种代表性强度。基于连云港地区186组海相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TC),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探讨了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类型可以归为3个类型。Ⅰ类曲... 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岩土设计中的一种代表性强度。基于连云港地区186组海相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TC),对其应力-应变曲线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探讨了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类型可以归为3个类型。Ⅰ类曲线为软化型,具有明显的轴向应力峰值,Ⅰ类曲线数量占比27%;Ⅱ类曲线为稳定性,不具有明显的峰值,一般应变大于15%后轴向应力才趋向一个定值,Ⅱ类曲线数量占比35%;Ⅲ类曲线为应变硬化型,应变大于20%时轴向应力还没有收敛趋势,Ⅲ类曲线数量占比38%。振动可以促使应力-应变曲线类型由Ⅰ型逐渐转化为Ⅲ型,且破坏应变随着振动时长的增加而变大,无侧限抗压强度数值逐渐减小。取样器类型也对曲线类型有显著影响,Ⅰ类曲线中采用薄壁获取样品的占比90%,厚壁获取样品仅占比10%。K_(0)固结预处理可以恢复土体地应力,促使曲线类型由Ⅱ、Ⅲ型转化为Ⅰ型,获取的抗剪强度接近原位试验获取的土体抗剪强度,且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进行土体应力恢复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应力-应变 K_(0)固结 薄壁取样器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新区黄土结构性参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博 黄睿 +2 位作者 黄雪峰 邱明明 王寒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208,共7页
为研究高填方黄土的结构性在无侧限压缩状态下对其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延安新区某高填方场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含水率与压实度对黄土结构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力学特性的影响... 为研究高填方黄土的结构性在无侧限压缩状态下对其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延安新区某高填方场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含水率与压实度对黄土结构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力学特性的影响,并构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初始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土样含水率的增大或压实度的减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由“陡峭”向“平缓”特征过渡,应力峰值减小且后移,结构性参数-应变关系曲线的峰值减小且前移;塑性指标可以作为影响初始结构性参数变化的临界值指标,含水率小于塑限值时,小应变会导致黄土结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初始结构性参数呈非线性减小,抗压强度呈线性减小;原状黄土结构性参数-应变关系曲线比相应的重塑黄土曲线分布“陡峭”,含水率增大对原状黄土初始结构性的削弱程度明显大于重塑黄土;初始结构性参数与抗压强度具有非线性关系,可较为精确地表征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基于抗压强度、饱和黄土抗压强度及初始结构性参数的双曲线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参数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初始结构性参数 非线性模型 延安新区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淤泥半固化效果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毅 杨俊杰 +1 位作者 张富有 周海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29,共3页
为解决固化疏浚泥无法储存的问题,提出了疏浚泥半固化处理方法,对不同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的疏浚泥进行了击实试验,并利用击实土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较大时,固化效果明显,但不易于击实;当水泥掺量适当时... 为解决固化疏浚泥无法储存的问题,提出了疏浚泥半固化处理方法,对不同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的疏浚泥进行了击实试验,并利用击实土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较大时,固化效果明显,但不易于击实;当水泥掺量适当时,击实效果明显,且击实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进而获得了最佳击实条件为水泥掺量为44g/kg时自然养护7d,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88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水泥 半固化 击实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侧限抗压强度异常值处理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鸿飞 刘俊芳 +1 位作者 苏跃宏 金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7-140,共4页
在道路工程中,路面主要承受车辆荷载作用,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故路面结构材料的性能是影响路面服役期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公路工程中基层材料多选用无机结合类稳定材料,其强度常常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道路工程中,路面主要承受车辆荷载作用,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故路面结构材料的性能是影响路面服役期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公路工程中基层材料多选用无机结合类稳定材料,其强度常常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在试验结果处理时,对于异常值的处理目前规范推荐3倍标准偏差法(简称3S法)。由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样本数较小,采用3S法无法对试验数据中的部分特异数据剔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t分布置信区间的新方法,对该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另通过对比其他异常值处理方法,证实了t分布置信区间分析法在处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数据时是切实可行的,并证实此方法既保证了可能范围的大小又保证了总体指标落在该范围内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异常值处理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石灰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袁伟 王永和 卿启湘 《铁道标准设计》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工程实例,采用正交试验的试验设计方法,对花岗岩风化物经石灰改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其抗压强度与颗粒级配、粒径大小、石灰剂量、压实度、养生龄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正交试验层...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工程实例,采用正交试验的试验设计方法,对花岗岩风化物经石灰改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其抗压强度与颗粒级配、粒径大小、石灰剂量、压实度、养生龄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的权重,从而为花岗岩风化物石灰改良土用作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石灰改良土 路基填料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正交试验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拌和固化海相粉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付佳佳 姜朋明 +1 位作者 纵岗 丁金画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2,189,共7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粒径较大的砂土,对于使用MICP技术加固粉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MICP拌和加固江苏省沿海吹填粉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在拌和过程中考虑了菌液和加固液的配比...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粒径较大的砂土,对于使用MICP技术加固粉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MICP拌和加固江苏省沿海吹填粉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在拌和过程中考虑了菌液和加固液的配比、加固液浓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钙源对粉土固化效果的影响,然后与相同级配条件下的未加固试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采用拌和法可以较简便、较均匀地加固粉土试样,随着拌和法固化效果的提升,试样逐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脆性破坏现象。(2)加固液浓度为1.5 mol/L时,固化粉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未加固试样的1.5倍。(3)两种钙源条件下固化粉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相近,但以Ca(CH3COOH)2作为钙源进行固化的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低于以CaCl2作为钙源的试样。(4)采用CaCl2作为钙源,拌和过程中在菌液与加固液的体积比为3/7,加固液浓度为1.5 mol/L的工况条件下,粉土试样的固化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海相粉土 拌和法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的三轴抗剪强度与浸水抗压强度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泰宇 李贤 +2 位作者 汪时机 许冲 薛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5-143,共9页
土颗粒间黏结力不足是导致土壤侵蚀流失的重要原因,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能胶结土颗粒,改善土体力学特性。该文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对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固化,通过MICP试管试验、三轴... 土颗粒间黏结力不足是导致土壤侵蚀流失的重要原因,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microbial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能胶结土颗粒,改善土体力学特性。该文采用巨大芽孢杆菌对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固化,通过MICP试管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和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胶结液中氯化钙(CaCl2)和尿素(Urea)浓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固化工艺(综合低压灌注和综合柔性浸泡)、固化时间和浸水冲刷时间对土体的抗剪强度、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0~32 h)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胶结液浓度为1 mol/L CaCl2与1~2 mol/L Urea混合时,巨大芽孢杆菌脲酶活性良好且能沉积大量碳酸钙。试样经低压灌注固化后,碳酸钙生成量和三轴抗剪强度随固化天数增加而提高,增幅越来越小,逐渐变小的渗透性导致存在固化峰值强度,其中固化9 d后试样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提高203.9%、21.5%(81 kPa、31.59°)。微生物固化能提高土体抗侵蚀能力,低压灌注固化7d的试样在浸水冲刷32h后,与天然试样相比其崩解率降低5.1个百分点、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223.7%、浸水强度损失率减小36.5个百分点。柔性浸泡方法因浆液难以渗入土体内部,固化效果明显弱于低压灌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侵蚀 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积 土体固化 巨大芽孢杆菌 三轴剪切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南沙地区软土抗剪强度特性分析
8
作者 王伟奇 连长江 +5 位作者 李建平 陈志勇 程东海 蔡维龙 汤恺 李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222,共9页
为探索南沙软土的抗剪强度性能,分析了南沙数十个场地勘察数据。对软土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对本地区软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得出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为探索南沙软土的抗剪强度性能,分析了南沙数十个场地勘察数据。对软土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对本地区软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得出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求得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同一埋深淤泥质土的快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_(q)、内摩擦角φ_(q)大于淤泥的试验结果;②埋深0~10 m的软土固结快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_(c_(q))为11.06~11.98 kPa、内摩擦角φ_(cq)为2.40°~3.11°,埋深10~20 m的软土c_(cq)为5.56~13.70 kPa、φ_(cq)为1.25°~4.76°;③软土三轴固结排水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分别约为13.75 kPa、14.76°,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 cu、内摩擦角φcu分别约为13.13 kPa、11.50°;④原状软土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τ_(f)约为14.84~15.83 kPa,重塑土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τ_(r)约为4.99~7.63 kPa,重塑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τ_(r)约为原状土τ_(f)的1/3~1/2,主要表现为中灵敏度。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软土工程项目建设的基坑设计、地基处理和验算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抗剪强度特性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石膏胶结材料的强度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承京 王红鑫 +1 位作者 陈群 何昌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6-60,共5页
为研究黏土–石膏胶结材料的强度特性,在12~336 h的养护时间内,对4种不同配比的黏土–石膏胶结材料进行了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不同配比胶结材料的初凝时间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黏土石膏混合料中掺入... 为研究黏土–石膏胶结材料的强度特性,在12~336 h的养护时间内,对4种不同配比的黏土–石膏胶结材料进行了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不同配比胶结材料的初凝时间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黏土石膏混合料中掺入2~5 mm的砾石进行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探讨黏土–石膏胶结材料与砾石的联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黏土–石膏胶结试样的初凝时间较短,不超过15 min。试样的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分别对应强度略微减小、显著增长和趋于稳定3个阶段。掺砾后试样的前期强度未出现减小现象,中、后期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未掺砾试样相同,但强度显著增长较早且中期持续时间较长。掺砾试样的后期稳定强度远大于未掺砾试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石膏胶结材料 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无侧抗压强度 养护时间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芯样强度变形特性及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本蛟 黄斌 +1 位作者 傅旭东 肖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17-3424,共8页
为了研究现场施工工艺下水泥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对水泥搅拌桩钻孔芯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试验,分析了水泥掺量与围压对水泥土芯样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提高,水泥土芯样的强度明显增强,变形... 为了研究现场施工工艺下水泥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对水泥搅拌桩钻孔芯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试验,分析了水泥掺量与围压对水泥土芯样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提高,水泥土芯样的强度明显增强,变形模量显著增大,但其破坏应变变小,脆性增大;水泥掺量超过18%的水泥土芯样其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软化型,随着围压的提高,其强度增强,破坏应变增大,脆性降低,且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有可能发生转型;不同围压下的水泥土芯样三轴试验先为体缩,后变化为体胀,发生剪胀的应变较破坏应变略小,是由剪切面上颗粒错动引起的,在颗粒错动达到一定程度后抗剪强度才发挥到峰值;水泥土的结构屈服应力比较大,在围压的作用下其胶结结构未发生破损,强度包线满足摩尔-库仑线性强度规律;根据水泥土的强度变形特征,应力-应变全曲线分弹性、塑性、软化3个阶段,可采用Popovics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强度变形特性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三轴试验 Popovi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坡耕地红黏土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标定与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果霖 方启明 +3 位作者 李明飞 王智 王灿 张立芸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5-193,285,共10页
适用于山区坡耕地的耕整地机械在优化设计过程中缺乏准确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制约了机具的设计改进。以滇中地区坡耕地红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离散元仿真方法,建立了基于EEPA模型和Bonding模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适用于山区坡耕地的耕整地机械在优化设计过程中缺乏准确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制约了机具的设计改进。以滇中地区坡耕地红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离散元仿真方法,建立了基于EEPA模型和Bonding模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标定。试验中土样断裂的最大轴向压力平均值为431.19 N。以最大轴向压力为响应值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Steepest Ascent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来确定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并通过试验来验证仿真的可靠性。Bonding模型单位面积法向刚度X1为3.14×10^(8)N/m^(3)、临界法向应力X_(3)为53175.4 Pa、EEPA模型接触塑性比X_(6)为0.31824。在该参数组合下进行验证仿真,其最大轴向压力与试验的相对误差仅为1.71%,并且Bond键的断裂面与试验相比较为符合。仿真与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该参数组合可靠,可为后续红黏土的离散元仿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地区红黏土 离散元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处理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强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崔明娟 郑俊杰 +2 位作者 章荣军 苗晨曦 张君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92-396,共5页
微生物固化(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为MICP)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新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诱导产生的碳酸钙晶体胶结松散土颗粒,改善土体的力学特性。选用巴氏芽孢杆菌作为固化细菌,采用单一浓度(0.5、... 微生物固化(microbial-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为MICP)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新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诱导产生的碳酸钙晶体胶结松散土颗粒,改善土体的力学特性。选用巴氏芽孢杆菌作为固化细菌,采用单一浓度(0.5、1.0 mol)和多浓度相结合(前期采用0.5 mol,后期采用1.0 mol)的化学处理方式注射胶结液(尿素/氯化钙混合液),研究化学处理方式对微生物固化砂土强度的影响。基于试验测试分析了固化砂土试样的强度、破坏模式以及碳酸钙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处理方式对固化砂土试样的强度有显著影响,对破坏模式和碳酸钙含量无明显影响;多浓度相结合的化学处理方式能够以较少的灌浆次数获取较高强度的试样。最后,对化学处理方式对强度影响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化 砂土 化学处理方式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海相软土不排水强度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苟富刚 龚绪龙 王光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5-1173,共9页
连云港地区软土为碱性环境下沉积的非均质海积软土,软土抗剪强度具有固有各向异性。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UU)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UTC)试验、快剪试验和原位十字板剪切(FVT)试验4种方法,对连云港地区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 连云港地区软土为碱性环境下沉积的非均质海积软土,软土抗剪强度具有固有各向异性。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UU)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UTC)试验、快剪试验和原位十字板剪切(FVT)试验4种方法,对连云港地区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体水平剪切面强度最低,竖直面抗剪强度最高;土体制样采用垂直方向的切取试样方式时,土体强度最高。根据三轴UU试验得出的黏聚强度和内摩擦角基于土体单元极限平衡理论恢复了土体剪切破坏时的应力状态,计算出土体实际抗剪强度。三轴UU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平均值约为13.13kPa,试样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45.1°~45.7°区间最为集中。UTC试验测得的土体平均抗剪强度近似等于三轴UU试验测得的平均抗剪强度。FVT试验测得软土抗剪强度平均值为19.72kPa,与三轴UU试验和UTC试验得出的抗剪强度平均值相比高了约6.60kPa,这种现象与室内试验试样的机械扰动、土体应力状态改变和剪切面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原位十字板试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疏浚淤泥的固化试验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邵玉芳 何超 楼庆庆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2-445,共4页
采用工业废料、水泥及添加剂对西湖疏浚淤泥进行固化.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土的强度能够达到公路基层填料的要求,但是淤泥的含水量对固化效果的影响很大,若将含水量降至100%以下,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随固化材料掺入比和龄期的提高均有较大的增... 采用工业废料、水泥及添加剂对西湖疏浚淤泥进行固化.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土的强度能够达到公路基层填料的要求,但是淤泥的含水量对固化效果的影响很大,若将含水量降至100%以下,淤泥固化土的强度随固化材料掺入比和龄期的提高均有较大的增长,可获得理想的固化效果;钢渣和粉煤灰两种工业废料中,钢渣对淤泥固化土强度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粉煤灰,当钢渣掺入比大于30%时,淤泥固化土Ⅰ和Ⅱ分别可作为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填料,但掺粉煤灰的淤泥固化土不能满足公路基层填料的强度要求;掺入少量的QL-1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淤泥固化土的强度,从成本和效果综合考虑,QL-1添加剂的掺入比不宜超过1.5‰;水泥掺入比大于10%才能有效地固化西湖淤泥;经估算,采用淤泥固化土作为公路基层填料与级配粒料造价相当,但其环保和社会效益却无法比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固化 路基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淤泥的固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邵玉芳 龚晓南 +1 位作者 郑尔康 刘增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1-194,共4页
采用一种成分可调的水泥系土壤固化剂对太湖清淤工程的3种代表性淤泥质土(HH-4、HH-10、LM-2)进行了固化试验,以研究太湖淤泥固化后用于路基填筑的可行性,确定固化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掺入固化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以及固化土的强度变化特... 采用一种成分可调的水泥系土壤固化剂对太湖清淤工程的3种代表性淤泥质土(HH-4、HH-10、LM-2)进行了固化试验,以研究太湖淤泥固化后用于路基填筑的可行性,确定固化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掺入固化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以及固化土的强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当固化剂质量分数为6%时,3种固化土均能满足路堤填料的规范要求,但加固HH-10土样时,需要提高固化剂中A、D、F组分的质量分数。由于土样颗粒级配和化学成分的不同,HH-4固化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LM-2固化土具有较高的后期强度。疏浚淤泥固化并用于路基填筑,避免了淤泥的长期占地堆放,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保护了土地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 疏浚淤泥 路基 击实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红层路基碎石改良填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华 张毅博 +2 位作者 张杰 游关军 王歆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3,共5页
研究目的:为解决富水区红层黏土路基含水率高、无法压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一定粒径配比的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制成不同级配和含水率的改良填料,然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满足铁... 研究目的:为解决富水区红层黏土路基含水率高、无法压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向原状土中掺入一定粒径配比的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制成不同级配和含水率的改良填料,然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满足铁路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方案。研究结论:(1)红层原状土通过掺入弱风化泥岩碎石可有效降低原状土的含水率,改良填料的最优含水率为10.26%,最大干密度为2.22 g/cm^3;(2)最优含水率时改良填料的黏聚力c为29.336 k Pa,内摩擦角φ为32.86°,相较于红层天然原状土抗剪强度有明显的提高;(3)改良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8.85%时最大,达到518.80 k Pa,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逐渐降低;(4)通过混合弱风化红层泥岩碎石与红层黏土的改良填料,不仅没有改变红层黏土特性,而且能有效降低原状土填料含水率,增加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改良后填料的含水率和压实性能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5)该改良方案可为西南富水红层地区铁路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黏土 铁路路基 填料改良 重型击实试验 大型直接剪切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改良钢渣-水泥土强度特性及固化机理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燕开 于佳丽 +1 位作者 韩天 胡晓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88-94,共7页
利用钢渣粉替换部分复合硅酸盐水泥从而改良海相软土,可将钢渣变废为宝并解决钢渣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钢渣粉活性低、凝结速度慢和早期强度低等缺点造成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不广泛。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硅灰改良钢渣粉固化海相软... 利用钢渣粉替换部分复合硅酸盐水泥从而改良海相软土,可将钢渣变废为宝并解决钢渣堆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钢渣粉活性低、凝结速度慢和早期强度低等缺点造成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不广泛。试验采用不同比例的硅灰改良钢渣粉固化海相软土;并与未掺入硅灰的海相软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硅灰的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有明显提高。当硅灰掺量在1.5%~2.5%之间时,强度变化最为灵敏,表明硅灰可有效改良钢渣-水泥软土力学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测试发现不同硅灰掺量下,反应物的物相变化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相吻合。通过扫描电镜(SEM)测试和能谱测试,分析了固化土的微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 钢渣粉 海相软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X射线衍射测试 扫描电镜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北岸软土的不排水强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苟富刚 龚绪龙 +1 位作者 王光亚 翁志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快剪试验对长江三角洲北岸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软土为碱性环境下沉积的非均质海陆交互相软土,软土剪切强度具有固有各向异性。土体制样采用垂直... 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快剪试验对长江三角洲北岸软土的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软土为碱性环境下沉积的非均质海陆交互相软土,软土剪切强度具有固有各向异性。土体制样采用垂直方向的切取试样方式,采用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时,土体沿45°+φ_(uu)/2这一椭圆形斜剪切面破坏,研究区土体破裂面主要集中在45.5°~46.3°这一区间内。根据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出的抗剪指标,辅以土体单元极限平衡理计算出了土体实际剪切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的土体平均剪切强度小于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测得平均剪切强度,这与研究区软土破坏时应力状态和摩擦强度较大有关。最后,从软土颗粒组成、矿物成分活性、微观结构等方面解释了研究区软土抗剪强度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剪切强度 不排水强度 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长江三角洲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剪切破坏特性与剪破角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财富 宋新江 +2 位作者 徐海波 吴杰 周文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为了解不同条件下水泥土的剪切破坏特性和剪破角的变化规律,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D试验和平面应变试验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试样以劈裂破坏为主,破坏应变略大于1%,残余强度较低,破坏剪切面呈不规则形... 为了解不同条件下水泥土的剪切破坏特性和剪破角的变化规律,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D试验和平面应变试验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试样以劈裂破坏为主,破坏应变略大于1%,残余强度较低,破坏剪切面呈不规则形状;CD试验破坏强度、破坏应变和残余强度均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试样为剪切破坏,剪切面规则且较光滑,剪破角与围压近似呈线性关系;平面应变试验水泥土强度约为CD试验的1.4~1.6倍,破坏应变和残余强度较CD试验偏小,试样为剪切破坏,剪切面规则且较光滑,剪破角与围压近似呈幂函数关系。对比分析三种剪破角计算理论值与实测值,认为Mohr-Coulomb理论较Roscoe理论和Arthur经验公式更适合预测水泥土的剪破角,研究结果为以后水泥土剪切破坏特性与剪破角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CD试验 平面应变试验 剪切破坏 剪破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十字板试验评价上海软黏土灵敏性的可靠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彦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39-1543,共5页
详细分析了上海某工程勘察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发现FVT试验得到的灵敏度要明显小于UCT试验结果,因而会不同程度地低估上海地区各软黏土层的灵敏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十字板重塑方式(而不是手工重塑)是造成FVT试验得到重塑土强度过高因... 详细分析了上海某工程勘察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发现FVT试验得到的灵敏度要明显小于UCT试验结果,因而会不同程度地低估上海地区各软黏土层的灵敏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十字板重塑方式(而不是手工重塑)是造成FVT试验得到重塑土强度过高因而灵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而这两种试验采用的试验方法以及原位应力对灵敏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并不大。这种现象应引起工程界的重视以便正确评价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的海相沉积软黏土的结构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灵敏度 原位十字板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