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层间支援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性的实用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兰树伟
周东华
+1 位作者
陈旭
王春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7,共8页
针对规范计算长度系数法逐根构件求解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的不便,以及无法考虑同层柱之间的相互支援和层与层支援作用的不足,本文探寻了无侧移框架同层柱间支援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支援规律,利用弹簧-摇摆柱模型采用结构转换的方法推导了无...
针对规范计算长度系数法逐根构件求解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的不便,以及无法考虑同层柱之间的相互支援和层与层支援作用的不足,本文探寻了无侧移框架同层柱间支援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支援规律,利用弹簧-摇摆柱模型采用结构转换的方法推导了无侧移框架柱临界刚度比系数;利用该系数通过分析无侧移框架特征结构单元确定结构层荷载因子,确定表征无侧移框架楼层刚度富余程度的层刚度富余系数和表征层间支援作用的层支援系数;基于轴力权重加权平均的方法推导了可直接计算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能够定量地计算无侧移框架楼层之间相互支援程度,避免了计算长度系数法可能因无法考虑2种支援作用造成的不合理设计,可供工程设计和理论计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移框架
整体稳定
特征结构单元
富余刚度系数
层支援系数
荷载因子
临界承载力
计算长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侧移半刚性框架柱的稳定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于金光
郝际平
+2 位作者
张文强
钟炜辉
解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基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柱计算长度的概念,利用柱子框架模型,引入梁线刚度修正系数和柱的相对线刚度比,应用梁柱理论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柱端和梁端不同连接条件的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修正公式。基于上述...
基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柱计算长度的概念,利用柱子框架模型,引入梁线刚度修正系数和柱的相对线刚度比,应用梁柱理论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柱端和梁端不同连接条件的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修正公式。基于上述修正公式,提出了计算无侧移框架梁柱连接转动刚度的简化方法:利用弯矩-转角曲线的初始切线刚度确定的切线连接刚度。研究表明,三柱子模型,当柱远端铰接时,按GB50017附录D表D-1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设计柱是不安全的,最大误差13.0%,当柱远端固接时,偏于保守,最大误差21.9%;连接刚度的简化方法误差控制在3%以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精确性,可以代替精确方法用于无侧移半刚性连接框架的稳定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
移
钢
框架
半刚性连接
柱计算长度系数
连接转动刚度
简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凤文
贺小燕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根据梁柱理论建立半刚性连接梁柱的转角位移方程,在梁端弯矩中考虑半刚性特性,再将横梁对柱的约束弯矩按柱的线刚度之比分配给柱。计算模型采用三柱模型,应用位移法建立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该计算公式的形式...
根据梁柱理论建立半刚性连接梁柱的转角位移方程,在梁端弯矩中考虑半刚性特性,再将横梁对柱的约束弯矩按柱的线刚度之比分配给柱。计算模型采用三柱模型,应用位移法建立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该计算公式的形式回归到刚性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公式,其计算长度系数表与刚性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完全相同,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
移
钢
框架
半刚性连接
计算长度系数
转角位
移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二阶效应规律的解析解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占友
刘毅
+1 位作者
李战平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0-133,143,共5页
为了进一步论证框架柱P-δ效应规律,以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为研究的出发点,回顾了由数值分析结果总结出的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提出了二阶效应分析中的二阶内力方程和基于转角位移方程的附加位移法,揭示了框架整体二阶效应...
为了进一步论证框架柱P-δ效应规律,以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为研究的出发点,回顾了由数值分析结果总结出的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提出了二阶效应分析中的二阶内力方程和基于转角位移方程的附加位移法,揭示了框架整体二阶效应对框架内力的影响规律,并得到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二阶效应的解析解,解析法得出的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与数值分析结果协调,从理论上证明了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的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δ效应
无侧
移
单元封闭
框架
附加位
移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侧移单元闭合框架P-δ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毅
李战平
+1 位作者
朱占友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4,共4页
为了判断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在考虑轴力p-δ效应下柱端弯矩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综合梁柱约束类型及节点二阶附加转角的判断法则;并经过典型算例结果的检验与证实。当节点转动是由梁端引起时,若考虑p-δ效应后节点转角增大,则意味着由于...
为了判断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在考虑轴力p-δ效应下柱端弯矩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综合梁柱约束类型及节点二阶附加转角的判断法则;并经过典型算例结果的检验与证实。当节点转动是由梁端引起时,若考虑p-δ效应后节点转角增大,则意味着由于柱对梁端的约束作用减弱,柱端弯矩与梁端弯矩将变小;反之,则梁端受到柱端的约束效应增强,那么柱端弯矩与梁端弯矩将增大。当节点转动是由柱端转动引起时,由于作为柱端转动约束构件的梁抗弯刚度保持某一常量,如果考虑p-δ效应后,节点附加转动增大了原节点转角,那么梁端弯矩就会增大,从而使与之相连接的柱端弯矩也相应增加;反之,若节点附加转角减小了节点转角,则梁端约束弯矩减小,而减小与之连接的柱端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
移
单元封闭
框架
P-Δ效应
二阶附加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的稳定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曹轲
李国强
陆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9,共7页
基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利用三柱子框架模型推导了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方程,给出了基于分析假定的柱计算长度系数理论解,提出了针对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实用计...
基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利用三柱子框架模型推导了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方程,给出了基于分析假定的柱计算长度系数理论解,提出了针对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实用计算公式;通过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实用计算公式的精确性与适用性;研究了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柱计算长度系数除了受到半刚性节点刚度变化的影响外,还受到上下相邻模块框架梁对框架柱约束系数比值的影响;当上下相邻模块框架梁对框架柱约束系数的比值均为1时,柱计算长度系数不随节点刚度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长度系数
稳定分析
半刚性连接
无侧
移
箱式模块化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侧移钢结构体系在厂房中的应用
7
作者
曲传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0期24-25,共2页
介绍钢框架结构中无支撑的纯框架体系和有支撑的框架体系,通过钢结构厂房的纯框架体系和无侧移框架体系的分析对比,了解无侧移框架体系的特点,给出有关无侧移框架体系设计的一些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纯
框架
无侧移框架
支撑
长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刚性钢框架柱有效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娟
张志国
陈吉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介绍了现有的半刚性钢框架柱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一般屈曲方程法;转角位移方程法.分析、比较了此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后得出结论:屈曲方程方程法计算复杂,一般不采用;转角位移方程法计算简单,并且可以借助已有的结论及规范,因...
介绍了现有的半刚性钢框架柱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一般屈曲方程法;转角位移方程法.分析、比较了此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后得出结论:屈曲方程方程法计算复杂,一般不采用;转角位移方程法计算简单,并且可以借助已有的结论及规范,因此采用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连接
无侧
移
钢
框架
有
侧
移
钢
框架
柱计算长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端不等偏心距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李新荣
秦文钺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z1期41-46,共6页
通过对 2 7根两端偏心距不等的和 6根两端偏心距相等的铰支无侧移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加载试验 ,考察了柱两端偏心比、柱较大端偏心距以及柱长细比对细长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大小及分布规律以及对柱破坏位置和特征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
通过对 2 7根两端偏心距不等的和 6根两端偏心距相等的铰支无侧移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加载试验 ,考察了柱两端偏心比、柱较大端偏心距以及柱长细比对细长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大小及分布规律以及对柱破坏位置和特征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在无侧移不等偏心距框架柱中考虑二阶效应特殊规律的 Cm 系数 (亦称“考虑端弯矩不等的影响系数”)建议式 ,该建议式反映了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特点。试验结果证明美国ACI318设计规范取自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传统 Cm 系数表达式对钢筋混凝土柱是偏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无侧移框架
二阶效应
偏心距增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箱形倒虹吸联管结构设计浅析
10
作者
王士海
宋宛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34,共2页
南水北调倒虹吸和暗渠设计中,经常遇到多联结构的边联不对称荷载计算问题,为此2001年邀请了山东省临沂水利局王士海总工到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进行了箱涵计算软件的讲座,并撰写本文对上述...
南水北调倒虹吸和暗渠设计中,经常遇到多联结构的边联不对称荷载计算问题,为此2001年邀请了山东省临沂水利局王士海总工到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进行了箱涵计算软件的讲座,并撰写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在结构力学常规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用于中小型工程。推出此篇文章,旨在探讨更好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弯距
箱形倒虹吸
联管
地基反力
无侧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层间支援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性的实用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兰树伟
周东华
陈旭
王春华
机构
昆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0-45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34)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青年项目(202101BA070001-003)
昆明学院引进人才科研项目(XJ20210029).
文摘
针对规范计算长度系数法逐根构件求解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的不便,以及无法考虑同层柱之间的相互支援和层与层支援作用的不足,本文探寻了无侧移框架同层柱间支援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支援规律,利用弹簧-摇摆柱模型采用结构转换的方法推导了无侧移框架柱临界刚度比系数;利用该系数通过分析无侧移框架特征结构单元确定结构层荷载因子,确定表征无侧移框架楼层刚度富余程度的层刚度富余系数和表征层间支援作用的层支援系数;基于轴力权重加权平均的方法推导了可直接计算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能够定量地计算无侧移框架楼层之间相互支援程度,避免了计算长度系数法可能因无法考虑2种支援作用造成的不合理设计,可供工程设计和理论计算使用。
关键词
无侧移框架
整体稳定
特征结构单元
富余刚度系数
层支援系数
荷载因子
临界承载力
计算长度系数
Keywords
non-sway frames
overall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 structural unit
surplus stiffness coefficient
layer sup-port coefficient
load factor
critical bearing capacity
the effective length ratio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98.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侧移半刚性框架柱的稳定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于金光
郝际平
张文强
钟炜辉
解琦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181)
2009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6120110004)
文摘
基于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柱计算长度的概念,利用柱子框架模型,引入梁线刚度修正系数和柱的相对线刚度比,应用梁柱理论建立了可以同时考虑柱端和梁端不同连接条件的无侧移半刚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修正公式。基于上述修正公式,提出了计算无侧移框架梁柱连接转动刚度的简化方法:利用弯矩-转角曲线的初始切线刚度确定的切线连接刚度。研究表明,三柱子模型,当柱远端铰接时,按GB50017附录D表D-1得到的计算长度系数设计柱是不安全的,最大误差13.0%,当柱远端固接时,偏于保守,最大误差21.9%;连接刚度的简化方法误差控制在3%以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精确性,可以代替精确方法用于无侧移半刚性连接框架的稳定设计。
关键词
无侧
移
钢
框架
半刚性连接
柱计算长度系数
连接转动刚度
简化方法
Keywords
braced steel frames
semi-rigid connections
effective length factor of column
connection rotation stiffness
simplified method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315.9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凤文
贺小燕
机构
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文摘
根据梁柱理论建立半刚性连接梁柱的转角位移方程,在梁端弯矩中考虑半刚性特性,再将横梁对柱的约束弯矩按柱的线刚度之比分配给柱。计算模型采用三柱模型,应用位移法建立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该计算公式的形式回归到刚性钢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公式,其计算长度系数表与刚性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完全相同,使用方便。
关键词
无侧
移
钢
框架
半刚性连接
计算长度系数
转角位
移
方程
Keywords
effective length factor of column, semi-rigid connections, braced steel frames.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二阶效应规律的解析解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占友
刘毅
李战平
白绍良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0-133,143,共5页
文摘
为了进一步论证框架柱P-δ效应规律,以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为研究的出发点,回顾了由数值分析结果总结出的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提出了二阶效应分析中的二阶内力方程和基于转角位移方程的附加位移法,揭示了框架整体二阶效应对框架内力的影响规律,并得到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二阶效应的解析解,解析法得出的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与数值分析结果协调,从理论上证明了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二阶效应规律的严密性.
关键词
P-δ效应
无侧
移
单元封闭
框架
附加位
移
法
Keywords
P-δ effects, Non-sway closed cell frames, additional displacement method
分类号
TU311.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侧移单元闭合框架P-δ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毅
李战平
朱占友
白绍良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78035)
文摘
为了判断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柱在考虑轴力p-δ效应下柱端弯矩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综合梁柱约束类型及节点二阶附加转角的判断法则;并经过典型算例结果的检验与证实。当节点转动是由梁端引起时,若考虑p-δ效应后节点转角增大,则意味着由于柱对梁端的约束作用减弱,柱端弯矩与梁端弯矩将变小;反之,则梁端受到柱端的约束效应增强,那么柱端弯矩与梁端弯矩将增大。当节点转动是由柱端转动引起时,由于作为柱端转动约束构件的梁抗弯刚度保持某一常量,如果考虑p-δ效应后,节点附加转动增大了原节点转角,那么梁端弯矩就会增大,从而使与之相连接的柱端弯矩也相应增加;反之,若节点附加转角减小了节点转角,则梁端约束弯矩减小,而减小与之连接的柱端弯矩。
关键词
无侧
移
单元封闭
框架
P-Δ效应
二阶附加转角
Keywords
non - sway cell - closed frame
P-δ effect
second order additional rotation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的稳定分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曹轲
李国强
陆烨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9,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3B02)
文摘
基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利用三柱子框架模型推导了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方程,给出了基于分析假定的柱计算长度系数理论解,提出了针对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实用计算公式;通过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实用计算公式的精确性与适用性;研究了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柱计算长度系数除了受到半刚性节点刚度变化的影响外,还受到上下相邻模块框架梁对框架柱约束系数比值的影响;当上下相邻模块框架梁对框架柱约束系数的比值均为1时,柱计算长度系数不随节点刚度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计算长度系数
稳定分析
半刚性连接
无侧
移
箱式模块化
框架
Keywords
effective length factor
stability analysis
semi-rigid connection
non-sway modular frame
分类号
TU323.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侧移钢结构体系在厂房中的应用
7
作者
曲传凯
机构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0期24-25,共2页
文摘
介绍钢框架结构中无支撑的纯框架体系和有支撑的框架体系,通过钢结构厂房的纯框架体系和无侧移框架体系的分析对比,了解无侧移框架体系的特点,给出有关无侧移框架体系设计的一些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纯
框架
无侧移框架
支撑
长细比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刚性钢框架柱有效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杨娟
张志国
陈吉娜
机构
石家庄铁道学院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介绍了现有的半刚性钢框架柱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一般屈曲方程法;转角位移方程法.分析、比较了此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后得出结论:屈曲方程方程法计算复杂,一般不采用;转角位移方程法计算简单,并且可以借助已有的结论及规范,因此采用较多.
关键词
半刚性连接
无侧
移
钢
框架
有
侧
移
钢
框架
柱计算长度系数
Keywords
semi-rigid connection
Unbraced Steel Frames
Braced Steel Frames
effective length factor of column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端不等偏心距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李新荣
秦文钺
白绍良
机构
重庆建筑大学建工学院
出处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z1期41-4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96780 35)
文摘
通过对 2 7根两端偏心距不等的和 6根两端偏心距相等的铰支无侧移钢筋混凝土柱的单调加载试验 ,考察了柱两端偏心比、柱较大端偏心距以及柱长细比对细长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大小及分布规律以及对柱破坏位置和特征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在无侧移不等偏心距框架柱中考虑二阶效应特殊规律的 Cm 系数 (亦称“考虑端弯矩不等的影响系数”)建议式 ,该建议式反映了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特点。试验结果证明美国ACI318设计规范取自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的传统 Cm 系数表达式对钢筋混凝土柱是偏不安全的。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无侧移框架
二阶效应
偏心距增大系数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no sway frame
second-order effect
eccentricity amplifier
分类号
TU-55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箱形倒虹吸联管结构设计浅析
10
作者
王士海
宋宛璞
机构
山东省临沂地区水利局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34,共2页
文摘
南水北调倒虹吸和暗渠设计中,经常遇到多联结构的边联不对称荷载计算问题,为此2001年邀请了山东省临沂水利局王士海总工到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进行了箱涵计算软件的讲座,并撰写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在结构力学常规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用于中小型工程。推出此篇文章,旨在探讨更好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不对称
弯距
箱形倒虹吸
联管
地基反力
无侧移框架
分类号
TV3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层间支援无侧移框架整体稳定性的实用算法
兰树伟
周东华
陈旭
王春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侧移半刚性框架柱的稳定分析
于金光
郝际平
张文强
钟炜辉
解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张凤文
贺小燕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无侧移单元封闭框架二阶效应规律的解析解
朱占友
刘毅
李战平
白绍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无侧移单元闭合框架P-δ效应的研究
刘毅
李战平
朱占友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侧移半刚性连接箱式模块化框架的稳定分析
曹轲
李国强
陆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无侧移钢结构体系在厂房中的应用
曲传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半刚性钢框架柱有效长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杨娟
张志国
陈吉娜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两端不等偏心距钢筋混凝土柱二阶效应试验研究
李新荣
秦文钺
白绍良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箱形倒虹吸联管结构设计浅析
王士海
宋宛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