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无依托供电场景的小目标检测轻量级模型
1
作者 冀金金 荆有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针对现有目标检测模型在无依托供电场景存在检测效果不稳定、小目标大量漏检的问题,基于YOLOv4-tiny提出一种改进模型AMS-YOLOv4-tiny。通过在主干网之后引入更平滑的Mish函数、设计一种浅层特征加固的特征融合网络SCFPN、反复嵌入通道... 针对现有目标检测模型在无依托供电场景存在检测效果不稳定、小目标大量漏检的问题,基于YOLOv4-tiny提出一种改进模型AMS-YOLOv4-tiny。通过在主干网之后引入更平滑的Mish函数、设计一种浅层特征加固的特征融合网络SCFPN、反复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3种策略,大幅提升预测特征层对目标的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PASCAL VOC07+12数据集上的mAP(mean of average precision)达到87.19%,相比YOLOv4-tiny提高4.45%,且部署在嵌入式设备上进行可行性验证,满足多种复杂场景下人车检测任务的精度与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网络 浅层特征加固 通道注意力机制 无依托供电 目标检测环境多变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晓和 马大为 +1 位作者 胡建国 仲建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5-1603,共9页
为得到某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采用Hongnestad方程及改进后的Saenz单轴方程分别拟合混凝土在受压时的上升段及下降段应力-应变关系,构建了一条适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引入损伤因子并结合Sidiroff能量等价原理... 为得到某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采用Hongnestad方程及改进后的Saenz单轴方程分别拟合混凝土在受压时的上升段及下降段应力-应变关系,构建了一条适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引入损伤因子并结合Sidiroff能量等价原理,建立了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塑性损伤动态本构;基于含场坪的发射平台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导弹在发射状态下场坪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导弹垂直待发射阶段,后支腿处场坪比前支腿处场坪动态响应明显;在导弹垂直发射阶段,发射筒底部处场坪沉降较大,发射筒底部处场坪与后支腿处场坪交叉区域损伤严重。研究结果可为导弹无依托发射前场坪快速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无依托发射 场坪 应力应变关系 塑性损伤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动态响应与破坏形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晓和 马大为 +1 位作者 任杰 胡建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在采用混凝土脆性开裂模型建立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与破坏形态,讨论裂纹产生、延伸及扩展的过程。通过对应力波在场坪介质不同位置下随时间传播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到发射场坪的破坏路径及3... 在采用混凝土脆性开裂模型建立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与破坏形态,讨论裂纹产生、延伸及扩展的过程。通过对应力波在场坪介质不同位置下随时间传播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到发射场坪的破坏路径及3个状态区域范围。结果表明:发射场坪裂纹的发展、不同时刻的破坏形态、破坏路径及3个状态区域范围均与应力波传播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场坪 脆性开裂 应力波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制导弹道导弹无依托快速发射技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鲜勇 肖龙旭 李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15-1919,共5页
具有快速机动发射能力的弹道导弹是现代远程作战武器的重要标志,提出了无依托快速发射的定位、定向方案,设计了基于空中在线诸元计算的摄动制导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制导方法误差小的特点,可满足陆基机动弹道导弹或潜射弹道导弹的... 具有快速机动发射能力的弹道导弹是现代远程作战武器的重要标志,提出了无依托快速发射的定位、定向方案,设计了基于空中在线诸元计算的摄动制导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制导方法误差小的特点,可满足陆基机动弹道导弹或潜射弹道导弹的快速发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在线诸元计算 组合制导 摄动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程洪杰 赵媛 《兵工自动化》 2014年第5期7-10,共4页
为评估发射场坪的强度稳定性,提出研究发射场坪的极限承载力快速评估技术。在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内聚力、内摩擦角以及上覆层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敏感度,给出作业场坪极限承载力随敏感参数变化的规律;同时设计正交... 为评估发射场坪的强度稳定性,提出研究发射场坪的极限承载力快速评估技术。在分析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内聚力、内摩擦角以及上覆层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敏感度,给出作业场坪极限承载力随敏感参数变化的规律;同时设计正交试验模型,并对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做出合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覆层和地基土体内聚力取值的变化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敏感性受内摩擦角取值影响,内摩擦角越小,内聚力敏感系数越大;上覆层厚度变化对承载力敏感性系数受土体内摩擦角取值的变化影响较小;土体内摩擦角取值变化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明显高于上覆层厚度变化以及内聚力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极限承载力 正交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姿无依托连发武器枪—肩系统机械导纳测量与分析
6
作者 包建东 王昌明 +1 位作者 孔德仁 何云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5-1098,共4页
影响连发射击武器射击精度的因素很多,在射击过程中,由于火药燃气冲击及运动件间的相互撞击引起枪—肩系统运动状态的变化,导致武器枪口偏移起始量而造成武器连发射击精度变差。为客观地反映武器系统的连发射击精度,研制反映武器系统真... 影响连发射击武器射击精度的因素很多,在射击过程中,由于火药燃气冲击及运动件间的相互撞击引起枪—肩系统运动状态的变化,导致武器枪口偏移起始量而造成武器连发射击精度变差。为客观地反映武器系统的连发射击精度,研制反映武器系统真实射效的智能有控枪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立姿无依托连发武器的特点建立主动态下枪—肩系统的抵肩力及枪—肩运动的电测系统,介绍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枪—肩系统抵肩力的修正方法,利用电测数据求取枪—肩系统的机械导纳函数,采用正交分量法对枪—肩系统的导纳函数进行模态识别,并探讨立姿无依托连发武器系统被动态与主动态的主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射击精度 立姿无依托 连发武器 枪-肩系统 机械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姿无依托射击时人体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勇 王亚平 +1 位作者 曹捷 王新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83-2290,共8页
针对卧姿无依托射击时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认识不足的问题,以95式自动步枪为例开展人-枪相互作用研究。基于逆向动力学仿真软件AnyBody,建立卧姿无依托人-枪肌骨模型,获得射击时的肌肉响应规律、肌肉激活时序特性、关节受力特性等,并... 针对卧姿无依托射击时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认识不足的问题,以95式自动步枪为例开展人-枪相互作用研究。基于逆向动力学仿真软件AnyBody,建立卧姿无依托人-枪肌骨模型,获得射击时的肌肉响应规律、肌肉激活时序特性、关节受力特性等,并进行上臂外展角对最大肌肉激活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火药气体作用和后坐到位撞击时刻,右侧菱形肌激活度最大,在复进到位撞击时刻右侧肱二头肌激活度最大;控制肩胛骨和肩关节稳定的主动肌首先激活,副主动肌随后激活;受力最大的关节为肩锁关节,其次是盂肱关节和肘关节;95式自动步枪卧姿射击时,左、右臂外展角小于3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姿 人-枪耦合模型 生物力学 无依托射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力矢量模的MEMS加速度计无依托标定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源 王海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6,共5页
针对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计零位偏差重复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矢量模的无依托静态现场标定方法。建立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并线性化,以静止状态下加速度计输出重力矢量模不变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二乘方法... 针对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计零位偏差重复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矢量模的无依托静态现场标定方法。建立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并线性化,以静止状态下加速度计输出重力矢量模不变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标定标度因数和零位偏差。在随机噪声强度1mg的条件下,该方法能有效标定零位偏差和标度因数,零位偏差标定精度优于0.1mg。并开展了基于MEMS惯组的实测数据试验,该方法零位偏差的标定精度优于0.1mg。相比传统的转台标定方法,该方法无需依托转台等精密仪器,且能有效解决因零位偏差重复性造成的线下标定精度低等问题,现场性好,在MEMS加速度计标定应用中具有良好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定 无依托 最小二乘估计 重力矢量模 MEMS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依托瞄准技术在运载火箭基准确立上应用的研究
9
作者 范毅 何欢 +1 位作者 刘聪聪 宋小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针对大型运载火箭无人值守瞄准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捷联惯组与瞄准仪相结合的无依托瞄准方法,通过激光惯组自主寻北获得北向基准,再测量出箭上惯性单元棱镜法线与返回光束的准直偏差角,将数据进行合成、解算,最终获得箭上惯组棱镜... 针对大型运载火箭无人值守瞄准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捷联惯组与瞄准仪相结合的无依托瞄准方法,通过激光惯组自主寻北获得北向基准,再测量出箭上惯性单元棱镜法线与返回光束的准直偏差角,将数据进行合成、解算,最终获得箭上惯组棱镜的初始方位。无依托瞄准技术具有组成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流程简化、精度指标可靠的特点,可以提供不大于2’的瞄准综合误差,技术成果满足中国航天发射任务的应用需求,可供未来大型运载火箭瞄准方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无依托瞄准 激光捷联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的无依托机动发射作战能力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明映 朱昱 +1 位作者 杨雪松 李文远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7期56-62,共7页
为科学评估无依托机动发射作战能力,分析了各能力涵盖的指标要素内容,构建结构合理的评估指标模型。利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灰色层次分析法,对2型装备无依托机动发射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其中,对AHP的指标重要性判断取... 为科学评估无依托机动发射作战能力,分析了各能力涵盖的指标要素内容,构建结构合理的评估指标模型。利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灰色层次分析法,对2型装备无依托机动发射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其中,对AHP的指标重要性判断取值进行规范,在灰色层次分析中引入5位专家意见进行分类。通过2种评估方法对比,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评价结果可靠性。通过对2型装备评估结果的分析,可直观看出影响制约作战能力的关键核心要素,为作战实践提供科学直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 机动发射 作战能力 指标模型 层次分析 灰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洞病害道路发射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王献珩 姜毅 杨哩娜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针对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揭示道路病害对无依托发射系统动态响应的科学问题,基于地下空洞病害道路与无依托机动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空洞空间分布对耦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洞病害使得道路发生脆性断裂,道路最大弯沉值增大23.5%... 针对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揭示道路病害对无依托发射系统动态响应的科学问题,基于地下空洞病害道路与无依托机动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空洞空间分布对耦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洞病害使得道路发生脆性断裂,道路最大弯沉值增大23.5%。但导弹初始扰动因道路破坏减小21.5%。当空洞沿纵向偏移时,道路最大弯沉值先增大3.36%后逐渐减小;当空洞沿车尾方向偏移时,导弹初始扰动先增大42.1%后逐渐减小;当空洞沿车头方向偏移时,导弹初始扰动单调递减了28.95%。当空洞沿横向偏移时,最大弯沉值先增大14.33%后减小22.76%,导弹偏航角速度由0.001°/s先增大到-0.091°/s后减小到-0.049°/s。空洞深度参数对耦合系统的影响较小,随着空洞尺寸的增大,道路最大弯沉值增大47.65%,而导弹初始扰动因道路破坏先减小21.8%后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洞病害 无依托发射 道路承载能力 初始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滤波器和动态面的指定时间预设性能导弹冷发射响应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小川 杨晓伟 +2 位作者 梁相龙 朱威霖 姚建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55-4174,共20页
围绕车载导弹发射平台无依托垂直发射过程,提出一种通过液压执行器主动调节发射筒摆振进而控制弹体出筒姿态的思路,以保证发射安全性和车载导弹发射平台对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考虑发射筒-适配器-弹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6自由度发射... 围绕车载导弹发射平台无依托垂直发射过程,提出一种通过液压执行器主动调节发射筒摆振进而控制弹体出筒姿态的思路,以保证发射安全性和车载导弹发射平台对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考虑发射筒-适配器-弹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6自由度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液压压力动态方程推导出7阶状态空间方程。为避免高阶非线性系统控制器反步设计存在的“微分爆炸”问题,引入一种基于光滑的非线性滤波器的动态面技术以简化控制器设计。为抑制难以建模因素对发射响应控制的影响,引入时延估计控制方法进行未建模误差和外部扰动的估计和衰减。结合指定时间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实现弹体跟踪快速收敛,并满足摆振幅度和角速度的预设指标。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新提出的发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对PID控制器、动态面控制器、动态面和时延估计结合的控制器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入指定时间预设性能的控制器影响下的发射动态响应结果进行比较。新提出的控制器能够保证弹体出筒时刻弹体角度被约束在0.5°之内,角速度被约束在1.5°/s之内,其控制性能更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发射平台 无依托垂直发射 指定时间预设性能控制 时延估计 动态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起竖过程中的对地荷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洪杰 钱志博 +1 位作者 赵媛 李斌茂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1-3,19,共4页
为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对导弹起竖过程中的对地荷载进行研究。分析在导弹起竖过程中发射场坪所受载荷,将发射车视为左右对称体,在考虑风载荷影响的前提下,计算出导弹起竖过程中的前后支腿对地压力,为建立发射场... 为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对导弹起竖过程中的对地荷载进行研究。分析在导弹起竖过程中发射场坪所受载荷,将发射车视为左右对称体,在考虑风载荷影响的前提下,计算出导弹起竖过程中的前后支腿对地压力,为建立发射场坪的评估模型提供了载荷判据;利用压力检测装置采集导弹起竖时的支腿对地压力,得到了支腿压力随起竖角度的变化曲线,并以现场实测进行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压力幅值与变化趋势较为吻合,计算结果合理,可为导弹无依托发射的场坪选取和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承载能力 载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场坪面层对适应性底座附加载荷影响
14
作者 周晓和 任杰 +2 位作者 高原 马大为 朱忠领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为得到适应性底座附加载荷在不同场坪面层下的变化,采用Hongnestad方程和改进后的Saenz单轴方程,构建了沥青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结合Sidiroff能量等价原理并引入损伤因子,建立了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不同面层塑性损伤动态本构;进一... 为得到适应性底座附加载荷在不同场坪面层下的变化,采用Hongnestad方程和改进后的Saenz单轴方程,构建了沥青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结合Sidiroff能量等价原理并引入损伤因子,建立了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不同面层塑性损伤动态本构;进一步建立了适应性底座与不同场坪面层耦合数值模型,并从附加载荷积分表达式出发,对不同场坪面层下适应性底座附加载荷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射载荷作用下,附加载荷大小与适应性底座膨胀触地面积有关;场坪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时的底座触地面积小于场坪面层为水泥混凝土时的底座触地面积;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时场坪表现为局部下沉,面层为水泥混凝土时场坪表现为整体沉降;场坪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时的附加载荷值大于场坪面层为水泥混凝土时的附加载荷值;场坪面层为不同类型的水泥混凝土时的附加载荷值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适应性底座 附加载荷 不同场坪面层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射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同等级铁路承载能力评估
15
作者 宋小林 位建平 +1 位作者 薛临风 尹紫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4-1242,共9页
为了从动力学角度评估重载、Ⅰ级和Ⅱ级等不同等级铁路在弹射冲击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和作为无依托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等级铁路的弹塑性轨道—路基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有限元计算,获得弹射冲击荷... 为了从动力学角度评估重载、Ⅰ级和Ⅱ级等不同等级铁路在弹射冲击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和作为无依托发射场坪的适应性,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等级铁路的弹塑性轨道—路基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有限元计算,获得弹射冲击荷载作用下轨道和路基的动力响应特征,对比分析其响应幅值沿线路横向、纵向和垂向的分布规律。根据我国《铁路轨道强度检算法》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对钢轨动应力、轨枕轨下承压力、道床顶面压应力、基床表层动位移和基床底层动应力等5个指标分别进行校核。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弹射冲击荷载作用下,3种等级铁路同一结构层动力响应幅值沿线路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仅幅值不同,Ⅱ级铁路响应幅值最大,Ⅰ级铁路次之,重载铁路最小,道床和路基的动力响应幅值沿横向、纵向和垂向衰减速率亦然。弹射冲击荷载作用下,3种等级铁路钢轨拉应力和压应力、轨枕枕下承压力、道床顶面压应力、基床表层动位移和基床底层动应力最大值均不超过相关规范值,完全卸载后轨道和路基不会出现塑性损伤变形。从动力学角度考虑,重载、Ⅰ级和Ⅱ级等3种等级铁路均满足承载要求,可作为无依托发射场坪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无依托发射场坪 冲击荷载 承载能力 动力响应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发射场坪建模与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韬 马大为 张震东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得到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基于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建立发射场坪非线性精确数值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导弹发射状态下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导弹垂直待发射阶段,后支腿处的应力和沉降较大,发射平台... 为了得到导弹无依托发射时场坪的动态响应,基于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建立发射场坪非线性精确数值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导弹发射状态下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导弹垂直待发射阶段,后支腿处的应力和沉降较大,发射平台将呈现前高后低姿态;在导弹垂直发射阶段,发射筒底部处场坪沉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导弹无依托随机发射场坪适应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无依托发射 发射场坪 有限元模型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接触与弹性模量对某导弹场坪动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成林 马大为 张震东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6,61,共5页
为了研究某型导弹典型公路发射场坪沉降量和受力状态,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有限元模型,在选取30种典型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基层弹性模量和面层与基层间黏结状况两个因素对路面动载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某型导弹典型公路发射场坪沉降量和受力状态,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某导弹无依托发射场坪有限元模型,在选取30种典型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基层弹性模量和面层与基层间黏结状况两个因素对路面动载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接触不良会导致路面弯沉、剪应力变大。同时得出该型导弹发射道路土基层弹性模量应大于20 MPa。研究结果对于评估导弹无依托发射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场坪 塑性损伤 层间接触状态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最优对准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徐胜 杨建业 +1 位作者 宋仔标 蔚国强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4期10-17,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车载捷联惯导系统的定位定向精度,提高无依托发射的射击精度,对最优对准技术进行研究。将旋转调制技术引入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并讨论车载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最优对准方案,利用增加的旋转机构周期性的旋转,来抑制惯导... 为进一步提高车载捷联惯导系统的定位定向精度,提高无依托发射的射击精度,对最优对准技术进行研究。将旋转调制技术引入车载捷联惯导系统,并讨论车载旋转调制式捷联惯导系统的最优对准方案,利用增加的旋转机构周期性的旋转,来抑制惯导系统在导航过程中部分常值误差和随机误差,提高系统在初始对准过程中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从而提高定位精度及方位对准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方位旋转对准精度及对准速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多位置对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依托发射 旋转调制技术 方位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