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庄子逍遥的本质 被引量:2
1
作者 陆建华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5期81-85,共5页
关键词 庄子 “游” 内在超越 人的本质 “天” 天人合 《逍遥游》 无何有之乡 大宗师 “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庄惠之争 被引量:1
2
作者 安继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7-70,共4页
论庄惠之争安继民(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思想充分发展了道家思想的所有方面。惠子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科学素质和世俗精神的人。庄惠之间那饶有情趣的学术争论,自然会... 论庄惠之争安继民(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思想充分发展了道家思想的所有方面。惠子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科学素质和世俗精神的人。庄惠之间那饶有情趣的学术争论,自然会给我们留下诸多启迪和思考,本文拟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天下》 物质观 《庄子》 子曰 无何有之乡 先秦诸子 爱因斯坦 “惠施十事” 相对主义 人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逍遥游”到“知北游”
3
作者 夏当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30-33,共4页
从庄子到庄子后学,有其逻辑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特色。既无法解决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对立,庄子只好安命顺世,无心无情,强调对外物的绝对不动心,以期在虚幻的尘世之外心灵与道冥合为一,逍遥而游... 从庄子到庄子后学,有其逻辑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特色。既无法解决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对立,庄子只好安命顺世,无心无情,强调对外物的绝对不动心,以期在虚幻的尘世之外心灵与道冥合为一,逍遥而游;庄子后学继承发展了庄子的基本思想,无心己不是纯粹的不动心,意义转化为对某一现实目的的“用志”。庄子后学又通过圣人的善治有为,社会劳动群体在至德之世平等自由。从而超越了庄子反求个体生命在无何有之乡获得纯精神自由的逍遥游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无心 用志 无何有之乡 至德之世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美学思想平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调公 《人文杂志》 1984年第3期105-113,共9页
《庄子》是一部谈哲学思想而兼具文学价值的书,然而究竟如何把作者的散文构思提高到审美感受和美学观点角度进行追本穷源的探索,似乎还是一个比较忽略的课题。 司马迁说庄子“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话虽不多,但很值得玩味。“属书离... 《庄子》是一部谈哲学思想而兼具文学价值的书,然而究竟如何把作者的散文构思提高到审美感受和美学观点角度进行追本穷源的探索,似乎还是一个比较忽略的课题。 司马迁说庄子“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话虽不多,但很值得玩味。“属书离辞”指文章的组织和表现技巧的高明而言;“指事类情”则指庄子善于用适当的具体事件去阐述人情物理。用今天的话说,善于带着形象来说理。这就是说,他的哲学论著除了具备逻辑思维体系以外,还具备这样两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美学思想 人间世 无何有之乡 万物 无我 理想境界 自然之美 苏轼 庖丁 “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人生态度得失谈
5
作者 柳松 《职教论坛》 2005年第3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庄子哲学 人生态度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 无何有之乡 世界万物 藐姑射 儒家学说 宗法社会 此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茶道与紫藤庐
6
作者 史伟雄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295-295,共1页
日本茶道与紫藤庐湖南医科大学史伟雄细雨断续的季节,仔细取出日本里千家交南井女士送来的一套末茶道茶具,心里是由衷的欣慰,只觉得,久来对日本茶道的抗拒在悄然隐去。回想起半年前茶与健康研究室的曹进先生让我学习日本茶道,当时... 日本茶道与紫藤庐湖南医科大学史伟雄细雨断续的季节,仔细取出日本里千家交南井女士送来的一套末茶道茶具,心里是由衷的欣慰,只觉得,久来对日本茶道的抗拒在悄然隐去。回想起半年前茶与健康研究室的曹进先生让我学习日本茶道,当时是十二分的不愿意,大致是因为心存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紫藤 湖南医科大学 “必然” “自由” 临床医学 无何有之乡 七年制 十二分 语言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美学特征论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守国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3期36-39,共4页
《庄子》美学特征论略王守国当我们从美学史的角度对作为美学家的庄子深表敬意的时候,是不该忽略《庄子》一书所显现的美学价值的。因为庄子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发生深远的影响,既是作为美学理论家的,又是作为艺术家的,甚至可以说... 《庄子》美学特征论略王守国当我们从美学史的角度对作为美学家的庄子深表敬意的时候,是不该忽略《庄子》一书所显现的美学价值的。因为庄子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发生深远的影响,既是作为美学理论家的,又是作为艺术家的,甚至可以说作为艺术家的庄子比作为美学理论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美学特征 得意忘言 《逍遥游》 无何有之乡 浪漫主义文学 气象美 寓言 文字语言 《齐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庄子“以天合天”的艺术境界
8
作者 杨滨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8,共5页
这里所说的“艺术”是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的.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艺”往往是指某种专门的才能、技能,所以,“艺”和“技”当时常连在一起使用.《商君书·农战》中就有“要靡(指平凡庸碌的人)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的记载.《... 这里所说的“艺术”是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的.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艺”往往是指某种专门的才能、技能,所以,“艺”和“技”当时常连在一起使用.《商君书·农战》中就有“要靡(指平凡庸碌的人)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的记载.《释文》把《诗经·齐风·南山》中诗句“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的“艺”释为:“艺,本或藝,技艺字耳”.可见,当时把一切需要高度技能的工作都可以称为“艺”.《庄子·天地》(以下只写篇名)中说:“能有所艺者,技也”、也反映了这种艺术创作与其它手工劳动技能尚未区分的状况.因此,庄子有关艺术创作的思想,就多包含在他对这种技、艺不分的创作活动的描绘之中.在《庄子》一书中,对于这种技艺创作活动的描写有十多处.其中,以《达生》中对“梓庆削木为(钅豦)”的创作描写得尤为细致、全面.本文就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认真剖析,对庄子有关艺术境界的思想作一探求.为了分析的便利,现将这段文字摘录如下:梓庆削木为(钅豦),(钅豦)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钅豦),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以天合天 农战 艺术创作 麻如 手工劳动 达生 无何有之乡 春秋战国时代 人间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逍遥:庄周郭象支遁合论
9
作者 刘德春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6期9-14,共6页
寻求逍遥:庄周郭象支遁合论刘德春基于对超越生命困顿的渴望,中国哲学传统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逍遥的理想。对这一理想的追求,首倡于庄子,继之以魏晋名士,完成于佛家禅师。庄周、郭象和支遁逍遥义的承接和发展,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 寻求逍遥:庄周郭象支遁合论刘德春基于对超越生命困顿的渴望,中国哲学传统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逍遥的理想。对这一理想的追求,首倡于庄子,继之以魏晋名士,完成于佛家禅师。庄周、郭象和支遁逍遥义的承接和发展,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这一环节的探究,能够揭示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庄子·逍遥游》 支遁 理想人格 玄冥之境 庄周 中国传统文化 即色游玄 无何有之乡 道德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愤世嫉俗
10
作者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14-16,共3页
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绝对自由的境界是没有的.那么,庄子为什么要在《逍遥游》中追求一种虚无幻想的境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只看作它是庄子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的反映,更不能说它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 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绝对自由的境界是没有的.那么,庄子为什么要在《逍遥游》中追求一种虚无幻想的境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只看作它是庄子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的反映,更不能说它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或“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一种自我欺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愤世 许由 无何有之乡 消极避世 藐姑射神人 五谷 自我欺骗 绝对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之道:《逍遥游》新论
11
作者 曹天喜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4期18-22,共5页
道家旷代宗师庄子的《逍遥游》,是《庄子》一书里最著代表性最见其波谲云诡、恣纵傥荡的浪漫主义风格的篇章。不仅其思想影响延续数千年而代有传人,而且其艺术灵光总能穿透悠长历史的漫漫尘埃而光辉不损。文中的寓言、神话形象,或被沿袭... 道家旷代宗师庄子的《逍遥游》,是《庄子》一书里最著代表性最见其波谲云诡、恣纵傥荡的浪漫主义风格的篇章。不仅其思想影响延续数千年而代有传人,而且其艺术灵光总能穿透悠长历史的漫漫尘埃而光辉不损。文中的寓言、神话形象,或被沿袭,或经改造,大都活在炎黄子孙的口头上和生活中,更成为后代文人学士不厌其用的典故、成语;后代不知有多少优秀之作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它的滋养。历代研究它的文章也已不计其数。但是,从文章写作角度,对它的结构情况及文章得失作出分析研究的似乎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庄子》 文章之道 奇怪吸引子 至人无己 野马 中国文学研究 无意为文 精严 无何有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坐卧行”禅法
12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3期55-56,共2页
“立坐卧行”禅法立、坐、卧、行禅法,载于《性命圭旨全书·享集》。这部没有署名的书,相传出自明代尹真人高徒之手。书中记述的气功养生的各种图说、修炼次序,精义妙理详尽,图文并茂,使得以往那些涩晦难懂的丹道理论一目了然... “立坐卧行”禅法立、坐、卧、行禅法,载于《性命圭旨全书·享集》。这部没有署名的书,相传出自明代尹真人高徒之手。书中记述的气功养生的各种图说、修炼次序,精义妙理详尽,图文并茂,使得以往那些涩晦难懂的丹道理论一目了然。明人邹元标在序中这样写道:其弟子“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卧 禅法 无何有之乡 基本姿势 耳无所闻 气功养生 《坛经》 元神 睡魔 如来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