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赋能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与防治:现状和展望
1
作者 刘利强 李光耀 吉训明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随着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慢性病管理不断向数智化方向深入发展。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治领域,数智技术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本文对数智技术在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 随着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慢性病管理不断向数智化方向深入发展。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治领域,数智技术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本文对数智技术在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同时提出数智技术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旨在为数智技术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相关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血管疾病 无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全雪萌 华扬 +2 位作者 贾凌云 马兆毅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多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分”数据库273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男78...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多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分”数据库273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男787例,女1951例),分别将男性、女性分为18~29、30~39、40~49、50~59、≥60岁5组,统计比较各年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D_(CCA))、颈动脉球部内径(D BULB)、颈内动脉内径(D_(ICA))及颈动脉不同节段内径之比[以颈动脉指数(CI)表示,CI_(BULB)/CCA为D_(BULB/DCCA),CI_(BULB)/ICA为D BULB/D_(ICA),CI_(ICA/CCA)为D_(ICA)/D_(CCA)]的差异性,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参数随年龄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男女间以及不同侧别间各CI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CI与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I_(BULB)/CCA、CI_(BULB)/ICA及CI_(ICA/CC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IMT、D_(CCA)、D BULB、D_(ICA)、CI_(BULB)/CCA及CI_(BULB)/ICA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性(男性r值分别为0.121、0.229、0.260、0.055、0.107、0.229,女性r值分别为0.364、0.185、0.199、0.073、0.077、0.129,均P<0.01),CI_(ICA/CCA)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男性r=-0.118,女性r=-0.049,均P<0.05),且年龄每增长1岁,男性IMT、D_(CCA)、D BULB、D_(ICA)分别增长0.003、0.015、0.025、0.004 mm,女性IMT、D_(CCA)、D BULB、D_(ICA)分别增长0.005、0.011、0.018、0.005 mm。(2)男性CI_(BULB)/ICA小于女性(1.47±0.21比1.51±0.22;t=-5.566,P<0.01),CI_(ICA/CCA)大于女性(0.78±0.11比0.76±0.11;t=6.629,P<0.01);左侧CI_(BULB)/CCA(1.14±0.15比1.13±0.15;t=-2.973,P<0.05)、CI_(ICA/CCA)(0.77±0.11比0.76±0.11;t=-3.946,P<0.01)大于右侧。男女性别之间CI_(BULB)/CCA及左右侧之间CI_(BULB)/IC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比女性:1.13±0.15比1.13±0.15,t=1.212,P=0.226;左侧比右侧:1.49±0.22比1.50±0.21,t=1.112,P=0.266)。CI_(BULB)/CCA、CI_(BULB)/ICA与IMT的增加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9、0.070,均P<0.05),而CI_(ICA/CCA)与IMT的增加呈负相关性(r=-0.032,P<0.0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81,P<0.01)、左侧(β=0.040,P<0.05)显著正向预测CI_(BULB)/CCA,而IMT对CI_(BULB)/CC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05)。年龄(β=0.148,P<0.01)、女性(β=0.070,P<0.01)及IMT(β=0.030,P<0.05)为CI_(BULB)/ICA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063,P<0.01)、女性(β=-0.088,P<0.01)显著负向预测CI_(ICA/CCA),左侧显著正向预测CI_(ICA/CCA)(β=0.053,P<0.01),但IMT对CI_(ICA/CC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22,P>0.05)。结论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的颈动脉管腔结构参数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性别、侧别及IMT为颈动脉内径比值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结构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水平评估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海聪 张铁忠 +4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王燕 杨学青 陈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水平评估 回顾性调查 高发人群 血糖升高 血脂异常 门诊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彦丽 林杰 +12 位作者 武一平 李晓晶 刘改芬 夏文静 张玉英 张晓林 吕晨冉 周红 李凯 薛斌 陈玲玲 张忠波 彭晓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2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调查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9月对邯郸市7个社区中≥40岁的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 目的调查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9月对邯郸市7个社区中≥40岁的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当地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33例调查对象,其中吸烟、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单独居住、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服用降压药物、服用降糖药物、服用调脂药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调查对象分别为982例(24.97%)、528例(13.42%)、1794例(45.61%)、2621例(66.64%)、244例(6.20%)、760例(19.32%)、647例(16.45%)、1362例(34.63%)、730例(18.56%)、105例(2.67%)、147例(3.74%)、1698例(43.17%)、1265例(32.16%)、682例(17.34%)。1698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6.96%(1137例)、42.99%(730例)、14.96%(254例),其中女性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男性(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男性、高血脂、高BMI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欠佳,高龄、男性、高血脂、高BMI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控制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德市中年干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5年变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崇虹 杨友 +5 位作者 胡允兆 周艺 吴焱贤 何宗云 李彩华 全屏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63-16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我区30~58岁的中层干部在5年间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在1997年和2002 年干部健康检查中,体检前均详细设计信访表内容,即时或邮寄交表,以供探讨日常运动、外餐、吸烟和饮酒等生活习惯与血 脂、血压、血糖、... [目的]比较分析我区30~58岁的中层干部在5年间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在1997年和2002 年干部健康检查中,体检前均详细设计信访表内容,即时或邮寄交表,以供探讨日常运动、外餐、吸烟和饮酒等生活习惯与血 脂、血压、血糖、体质量指数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设1997年血脂正常(84例)和血脂异常(372例)两组; 2002年血脂正常(135例)和异常(395例)两组,探讨两个5年间危险因子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2±7.2) 岁和(47.4±7.6)岁(t=1.32,P=0.2)。②1997年与2002年两次体检高TC、高LDL-C和混合型高血脂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80.6%、82.8%、47.3%和72.4%、68%、38.7%,后者明显低于前者(P<0.025)。③2002年与1997年体检高血压的发生率 分别为39.2%和30.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④超重者2002年正常和异常两组亦比1997年两组增多(23%、 8.3%、及39.3%、14.8%,P<0.01);2002年血脂异常组的超重者血糖升高的发生率略高于1997年血脂异常组分别为 14.8%和12.9%,(P>0.5)。⑤2002年外餐人数及外餐次数均少于1997年组,吸烟人数2002年血脂异常者明显减少(P <0.01)。[结论]2002年TC和LDL-C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干部广泛接受电视和新闻媒体对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正常 血脂异常 体检 吸烟 发生率 干部 人数 信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干部超重人群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分析和营养教育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吕海燕 叶小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代谢危险因素 营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青少年的行为危险因素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劳云飞 王启林 谢怀平 《中国健康教育》 1998年第9期16-18,共3页
描述国内儿童、青少年在高血压、吸烟、体力活动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现状,认为青少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容忽视,提出青少年人群行为改变的干预措施;首先确定孩子们应该适应的行为,然后从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及实际的教... 描述国内儿童、青少年在高血压、吸烟、体力活动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现状,认为青少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容忽视,提出青少年人群行为改变的干预措施;首先确定孩子们应该适应的行为,然后从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及实际的教育经验中选择最有可能使孩子们定型的社会心理因素:另外还注意不同的干预课程应该设置在哪一个年龄段应引起注意,最后设计包括强调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干预措施 青少年 预防 不良饮食习惯 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经验 实际 孩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武恒朝 王现强 孙寒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数据库中提取,远期随访采用电话随访和(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再血管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OPCAB远期MACC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48例患者平均随访(91.7±20.9)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有53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8.2%,共计有5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595例患者中有132例发生MACCE。MACCE者与非MACCE者在年龄、术前血肌酐、术前尿素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2,95%CI:1.001~1.043,P=0.0440)、女性(OR=1.638,95%CI:1.063~2.524,P=0.0252)、术前尿素氮(OR=1.177,95%CI:1.089~1.272,P<0.001)、术前谷草转氨酶(OR=1.012,95%CI:1.000~1.024,P=0.0466)、COPD(OR=3.329,95%CI:1.692~6.552,P=0.0005)、脑梗死史(OR=1.656,95%CI:1.059~2.592,P=0.0271)是OPCAB后远期MACCE的危险因素,LVEF(OR=0.977,95%CI:0.961~0.994,P=0.0083)是OPCAB后远期MACCE发生的保护因素,即术前LVEF值越高,远期MACCE发生的风险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女性、术前尿素氮、术前谷草转氨酶、COPD、脑梗死史是OPCAB后患者远期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远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城镇机关干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红芳 叶小丽 +1 位作者 张倩 刘巧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危险因素调查 城镇机关干部 心脑血管 丽水 护理 超重人群 健康促进活动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危险因素研究
11
作者 蔡军 武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60-1960,共1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研究 聚集率 疾病危险因素 他汀类药物 二磷酸腺苷 比浊法 血生化指标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雨佳 华扬 +2 位作者 马兆毅 贾凌云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7-543,共7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百分位数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内53家医院参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2738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百分位数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内53家医院参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2738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总动脉(CCA)内径、颈动脉球部(CB)内径、颈内动脉(ICA)内径及CCA远段IMT测值。按性别与年龄对IMT进行分层描述[百分位数值以第5、10、25、50、75、90及95百分位数(P_(5)、P_(10)、P_(25)、P_(50)、P_(75)、P_(90)、P_(95))表示],并依据IMT的中位数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IMT<0.6 mm组和IMT≥0.6 mm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侧别及CCA、CB、ICA内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MT增加的影响因素。结果(1)女性平均IMT为(0.56±0.02)mm,男性平均IMT为(0.59±0.03)mm。女性和男性IMT百分位数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均P<0.01);对19~69岁颈总动脉远段IMT增长值的横断面计算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IMT每年分别增加0.003、0.005 mm。(2)IMT与CCA内径(r=0.130,P<0.01)、ICA内径(r=0.067,P<0.01)、CB内径(r=0.143,P<0.01)、年龄(r=0.302,P<0.01)、BMI(r=0.142,P<0.01)均呈正相关性,男性IMT大于女性IMT(t=8.784,P<0.01),左侧与右侧IMT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比右侧:(0.57±0.02)mm比(0.57±0.02)mm,t=-0.301,P=0.76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B内径(OR=1.193,95%CI:1.109~1.283)、年龄(OR=1.049,95%CI:1.042~1.055)、女性(OR=0.688,95%CI:0.602~0.787)为IMT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性别、CB内径均为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正常范围内IMT增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莉 李巧 冯轶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行MHD的288例患者纳入MHD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续≥3个月的透析治疗,其中108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18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行MHD的288例患者纳入MHD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持续≥3个月的透析治疗,其中108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180例患者未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所有研究对象五聚素3(pentraxin 3,PTX3)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MH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和糖尿病病史、透析龄、血压、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前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透析前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转铁蛋白、铁蛋白、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水平与MHD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MHD组患者透析前后血浆PTX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HD组患者透析后血浆PTX3水平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透析龄>20天、c Tn T水平>0.047 ng/ml及PTX3水平>1.88 ng/ml是MHD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有吸烟史、透析龄>20个月、c Tn T>0.047 ng/ml及PTX3>1.88 ng/ml是MHD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炎症 慢性病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抑郁状态和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春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647,共2页
关键词 老年精神障碍 心脑血管疾病 抑郁状态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离退休老干部 海军总医院 医疗保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15
作者 陈伟伟 韦铁民 +2 位作者 何月明 李珊 王苏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丽水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1997年 5月和 1999年 5月在丽水城关镇社区 8万人群中进行了 2次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机抽样调查 ,并应用EPI -INFO 6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干预措施收到了... 目的 探讨丽水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1997年 5月和 1999年 5月在丽水城关镇社区 8万人群中进行了 2次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机抽样调查 ,并应用EPI -INFO 6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干预措施收到了一些近期效果 ,社区人群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和态度出现了好的变化 ,对综合干预措施依从性有所提高。结论 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是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玉琢 徐超 +6 位作者 秘玉清 王啸宇 陈倩 陈彤 薛梓晨 罗盛 李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3-898,共6页
目的:调查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CCVDs)的患病情况,探究CCVDs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CVDs的预防及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233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CCVDs患病情况、... 目的:调查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CCVDs)的患病情况,探究CCVDs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CCVDs的预防及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233位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老年人CCVDs患病情况、日常行为方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等信息进行收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CVDs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CCVDs患病率较高(55.21%),高血压(40.02%)、糖尿病(16.21%)、冠心病(11.07%)、脑卒中(3.06%)是其中患病率较高的几种CCVDs。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婚姻状况、CCVDs家族史、心理健康状况、膳食习惯、睡眠质量是CCVDs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山东省老年人CCVDs患病率较高,CCVDs对老年人生命质量有极大威胁,以社区为基础积极开展CCVDs的三级预防,形成CCVDs患者的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是有效降低老年人CCVDs发病率、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CCVDs) 老年人 危险因素 三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宜芬 苏卫军 黄海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8-9,12,共3页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2010年在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就诊的520例心脑血管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糖尿...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2010年在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就诊的520例心脑血管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糖尿病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广州市黄埔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情况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方式等。结论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医疗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宇 王玉瑶 +6 位作者 范靖尧 刘鹏 叶志东 陈洁 刘继斌 惠汝太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368-374,共7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725例)、腔隙性脑梗死(481例)和脑出血(456例),患者发病后4~5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通过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端粒长度与卒中后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随访中[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312例死亡,其中181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脂、血糖、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家族史后,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端粒较短时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69%[校正相对风险(adjusted relative risk,adj.RR)1.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7~2.67;P=0.02],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是长端粒组的2.57倍(adj.RR2.57,95%CI1.24~5.31;P=0.01)。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未发现端粒缩短与全因死亡(adj.RR1.14,95%CI0.59~2.18,P=0.35;adj.RR0.92,95%CI0.57~1.50,P=0.59)、心脑血管死亡风险(adj.RR1.95,95%CI0.76~4.97,P=0.24;adj.RR1.06,95%CI0.59~1.89,P=0.56)的关系。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缩短有可能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卒中 心脑血管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长度与心脑血管疾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四春(综述) 姜昕(综述) 郭毅(审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66-3068,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进展速度甚至临床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这个差异不能完全用传统的危险因素来解释。研究发现包括冠心病、慢性心衰、脑梗死等年龄相关性疾病的患者端粒明显缩短。另外,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都...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进展速度甚至临床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这个差异不能完全用传统的危险因素来解释。研究发现包括冠心病、慢性心衰、脑梗死等年龄相关性疾病的患者端粒明显缩短。另外,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都加速或伴有端粒的缩短。我们有必要考虑生物学年龄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参与因素。端粒作为生物学年龄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端粒长度 疾病危险因素 生物学年龄 发病年龄 相关性疾病 个体差异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心脑血管疾病
20
作者 范芳芳 李建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控制非常重要,但是,研究显示,这些传统危险因素仅能解释冠心病50% 的发病原因[1] ,提示我们仍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cardi...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控制非常重要,但是,研究显示,这些传统危险因素仅能解释冠心病50% 的发病原因[1] ,提示我们仍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 )的病理过程。近50 年来,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的升高作为CVD 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广泛关注,通过补充叶酸降低Hcy 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的在各个地区和人群中开展[2,3] ,而Hcy 对于CVD 替代终点的影响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 )即为其中之一,本文将对Hcy 、PWV 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揭示Hcy 在CVD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脑血管疾病 传统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 CAROTID 全因死亡 HOMOCYSTEINE 胰岛素抵抗 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