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载LiDAR在植苗造林生长状况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田正杰 杨兆祥 付红云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对植苗造林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调查植苗成活率,监测成活树苗的健康状况,分析死亡树苗未成活的原因等,是一项重要任务。以常规手段在山区进行现场调查,费时费力,费用较高。针对于此,以无人机载LiDAR扫描技术方法对植苗造林区进行精确扫描... 对植苗造林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调查植苗成活率,监测成活树苗的健康状况,分析死亡树苗未成活的原因等,是一项重要任务。以常规手段在山区进行现场调查,费时费力,费用较高。针对于此,以无人机载LiDAR扫描技术方法对植苗造林区进行精确扫描,获取高精度点云、精细化数字高程模型和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进行集成分析,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质量,可有效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苗造林 生长状况监测 无人机载lidar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正射影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点云密度对DEM精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肖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无人机载LiDAR点云数据是目前生产DEM的重要数据源。为进一步提升DEM构建效率,本文选取平地和山地两类地形作为试验区,利用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点云抽稀算法,对滤波处理后的地面点云数据分别按照80%、60%、40%等7种地面点保留率进行抽稀... 无人机载LiDAR点云数据是目前生产DEM的重要数据源。为进一步提升DEM构建效率,本文选取平地和山地两类地形作为试验区,利用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点云抽稀算法,对滤波处理后的地面点云数据分别按照80%、60%、40%等7种地面点保留率进行抽稀,并用平均误差(ME)、标准差(SD)、均方根误差(RMSE)3个指标,对不同抽稀比例下生产的DEM成果进行综合精度评定。结果表明:(1)平地地面点云密度达2点/m^(2),山地地面点云密度达9点/m^(2)时,生产的0.5 m格网间距的DEM精度优于0.05 m;(2)随着地面点云密度的增加,DEM精度水平逐渐趋于稳定,当地面点云密度抽稀到1点/m^(2)时,DEM精度快速下降。针对无人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大范围工程化DEM生产任务,该研究结论对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提升DEM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密度 DEM lidar点云 点云抽稀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人机LiDAR完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数据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涛 张伟红 王留召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1,共4页
在扫描过程中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主要获取道路两侧数据。受建筑物等的遮挡,获取的数据不完整,部分区域GNSS信号不好,造成数据精度下降,很难单独完成某一工程任务。无人机LiDAR数据精度高,空对地测量遮挡少,但其安全性、近地数据精细度不... 在扫描过程中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主要获取道路两侧数据。受建筑物等的遮挡,获取的数据不完整,部分区域GNSS信号不好,造成数据精度下降,很难单独完成某一工程任务。无人机LiDAR数据精度高,空对地测量遮挡少,但其安全性、近地数据精细度不理想。基于车载移动测量与无人机LiDAR的优缺点及互补性,本文提出利用小型无人机LiDAR来完善车载点云数据,实现高精度快速数据采集方案。试验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大大提高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可用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测量系统 无人机 lidar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测深系统进行海岸带测绘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宿殿鹏 阳凡林 +3 位作者 陈亮 王仕强 陈雨 陈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全覆盖的海岸带浅水地形数据一直是海洋测绘的难点之一。无人机载LiDAR测深是一种有效的海岸带水陆地形一体化测量技术,利用RIEGL VQ-840-G ALB系统在山东青岛海域开展了无人机载LiDAR测深实验。基于获得的青岛实测... 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全覆盖的海岸带浅水地形数据一直是海洋测绘的难点之一。无人机载LiDAR测深是一种有效的海岸带水陆地形一体化测量技术,利用RIEGL VQ-840-G ALB系统在山东青岛海域开展了无人机载LiDAR测深实验。基于获得的青岛实测ALB数据,从海底点密度、最浅探测深度、最大探测深度、测深精度四个方面定量分析无人机载LiDAR测深系统的测量性能,并进一步分析了无人机载LiDAR测深系统对海岸带测绘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无人机载LiDAR测深青岛实验的水深点密度达603个/m^(2),最浅探测深度仅0.16 m,最大探测深度(基于平均海面)达6.14 m;通过与船载单波束测深数据和陆上RTK数据对比,水下测深精度为17.6 cm,陆上高程精度为5.2 cm,能够满足海岸带测绘的要求,相关成果可以为我国无人机载LiDAR测深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测深 RIEGL VQ-840-G系统 最浅探测深度 最大探测深度 测深精度 海岸带一体化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在光伏场区1∶500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田正杰 王雪英 +1 位作者 渠涛 李泽晖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0-184,共5页
光伏电站设计对光伏场区内平面和高程精度要求较高。为避开不能占用的地形、地类,光伏电站设计需要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目前,光伏场区测绘常采用低空无人机航测方法,但该方法在有遮挡的区域难以高精度采集地面高程信息,导致误差较... 光伏电站设计对光伏场区内平面和高程精度要求较高。为避开不能占用的地形、地类,光伏电站设计需要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目前,光伏场区测绘常采用低空无人机航测方法,但该方法在有遮挡的区域难以高精度采集地面高程信息,导致误差较大,给设计与施工带来损失。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制定合理且高效的测绘方案,采用低空无人机载LiDAR系统,对光伏场区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生成高精度的DEM和DOM产品,并利用DEM和DOM制成1∶500比例尺地形图。通过现场精度对比与分析可知,1∶500地形图满足光伏场区设计要求,解决了普通航测在植被遮挡区域误差较大、不能有效表达微地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载lidar系统 光伏场区测绘 DEM DOM DL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影像辅助的无人机载LiDAR高陡边坡形变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耘 江万成 +3 位作者 任超锋 马正龙 蒲禹池 焦宇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6-423,共8页
针对高海拔峡域地形地貌环境下基于轻小型无人机载LiDAR对高陡边坡激光点云扫描数据缺失导致DEM重建及形变分析精度低的问题,优化设计了一种垂直于山脊线、变高飞行的无人机点云/多视影像数据采集,以及影像密集匹配点云辅助下LiDAR三维... 针对高海拔峡域地形地貌环境下基于轻小型无人机载LiDAR对高陡边坡激光点云扫描数据缺失导致DEM重建及形变分析精度低的问题,优化设计了一种垂直于山脊线、变高飞行的无人机点云/多视影像数据采集,以及影像密集匹配点云辅助下LiDAR三维激光点云的滑坡群DEM重建方案,实现了复杂地形地貌下LiDAR点云数据安全、高效的采集,改善了高陡边坡DEM重建及形变监测的精度和完整性。该方法基于迭代最邻近点算法,将倾斜影像生成的点云数据与同期获取的LiDAR点云数据配准和融合,实现了LiDAR点云数据缺失补偿,进而构建出完整、高精度的DEM,并与往期倾斜影像生成的DEM进行差分,对三个典型滑坡体进行了高程形变分析。以青海龙羊峡水电站的高陡边坡滑坡群为研究区,利用实测的GNSS地面控制点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融合后的LiDAR点云精度为0.063 m,比融合前提高了0.018 m;重建的三个典型滑坡体的DEM高程精度为0.08 m,提升了边坡DEM重建的完整性和精度;对三个典型滑坡体2018、2021年两期高程形变分析,表明:滑坡群中多个边坡发生不同程度的土体滑动,高程方向的形变高达50多米,滑坡群形变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影像 无人机lidar 点云配准 形变监测 高陡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的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娟 白春 +1 位作者 胡亚辉 史青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141,共3页
由于传统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的惯性数据融合度较低,导致定位数据的估计值计算精准度降低,无人机定位坐标与实际坐标间的误差增大。因此,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北斗卫星的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创建BDS地面惯性定位数据接收硬... 由于传统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的惯性数据融合度较低,导致定位数据的估计值计算精准度降低,无人机定位坐标与实际坐标间的误差增大。因此,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北斗卫星的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创建BDS地面惯性定位数据接收硬件;将硬件接收的惯性数据进行惯性定位数据初级信息识别认证;对认证后惯性定位数据进行多惯性数据的融合估计计算,减小经维度误差值,完成提出系统的设计。通过传统系统与提出系统间的对比测试,证明提出设计系统具有提升无人机惯性定位坐标精准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无人机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无人机载GMTI系统的点迹处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红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6期452-455,共4页
机载系统对地观测时,如何抑制虚警、提取出动目标成为主要难点之一。通过分析单通道无人机载GMTI系统探测地面动目标的特性,研究了复杂密集回波环境下的地面动目标点迹处理问题,首先将非相参积累技术应用于点迹预处理上;接着提出了一种... 机载系统对地观测时,如何抑制虚警、提取出动目标成为主要难点之一。通过分析单通道无人机载GMTI系统探测地面动目标的特性,研究了复杂密集回波环境下的地面动目标点迹处理问题,首先将非相参积累技术应用于点迹预处理上;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CPI的二级点迹凝聚方法,将属于一个目标的点迹序列凝聚成单个目标报告;最后通过仿真数据验证了文中算法可以有效达到提高系统信噪比、抑制假目标、提高跟踪质量、减轻航迹处理负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GMTI系统 单通道 非相参积累 点迹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电子系统信息实时融合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列书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X期52-54,共3页
传统的融合方法在融合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电子系统信息时,系统的覆盖率很低,融合后信息不能很好地被利用。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电子系统信息实时融合方法,分析了电子系统信息识别过程和融合过程。与传统融... 传统的融合方法在融合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电子系统信息时,系统的覆盖率很低,融合后信息不能很好地被利用。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了一种新的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电子系统信息实时融合方法,分析了电子系统信息识别过程和融合过程。与传统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所研究的方法能够大大拓宽系统覆盖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本研究对于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电子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惯性导航 电子系统 系统信息融合 实时融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型曲面仿生复眼成像测速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黄蓉 刘晋亨 +6 位作者 张远杰 武登山 樊豪 冯向朋 张耿 胡炳樑 鱼卫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4-230,共7页
基于仿生复眼的视觉优势,将曲面仿生复眼结构应用于无人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实现机载宽视场高分辨运动目标探测。根据生物复眼的结构形态,设计了六边形排列的曲面透镜阵列作为曲面仿生复眼,辅以光学中继转像子系统和CMOS图像传感器,构成... 基于仿生复眼的视觉优势,将曲面仿生复眼结构应用于无人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实现机载宽视场高分辨运动目标探测。根据生物复眼的结构形态,设计了六边形排列的曲面透镜阵列作为曲面仿生复眼,辅以光学中继转像子系统和CMOS图像传感器,构成曲面仿生复眼成像测速系统。该系统的成像视场可达98°×98°,系统焦距为5 mm,角分辨率为1.8 mrad,F数为3.5,系统体积为Ф123 mm×195 mm,重量为1.35 kg。根据仿生复眼的成像原理,利用仿生复眼成像系统中相邻小眼存在的视场重叠优势,提出了曲面仿生复眼的测速原理,使得多个小眼能够同时探测场景中的同一个目标。运动汽车的测速实验表明该测速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目标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复眼 成像系统 无人机 大视场 测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数据实时融合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金松 谷海红 蒋庆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系统集成了加速度计、陀螺仪、GPS等惯性组件,是船载无人机定位、导航、着舰控制等过程不可或缺的系统,本文重点对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多传感器数据实时融合算法进行研究,分析惯性导航系统的整体工作原理,分别... 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系统集成了加速度计、陀螺仪、GPS等惯性组件,是船载无人机定位、导航、着舰控制等过程不可或缺的系统,本文重点对船载无人机惯性导航系统的多传感器数据实时融合算法进行研究,分析惯性导航系统的整体工作原理,分别从系统组件、坐标转换原理、无人机姿态解算、时间和空间位置数据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船载无人机导航精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惯性导航系统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姿态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鹏 张华涛 +2 位作者 闫代维 王军 常冠男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针对无人机载空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优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分析了武器系统在所属作战体系中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典型作战任务时的能力需求,依据需求及武器系统在体系中的作用,选取了以探测能力、射程范... 针对无人机载空地导弹武器系统方案优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分析了武器系统在所属作战体系中执行近距空中支援典型作战任务时的能力需求,依据需求及武器系统在体系中的作用,选取了以探测能力、射程范围、多目标打击能力、命中精度、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为准则层的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及指标权重,对3种导弹武器系统方案进行了作战效能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可以定量给出不同导弹武器系统方案完成典型任务的效能指标,采用复合制导和多功能毁伤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无人机载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为无人机载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和装备构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导弹武器系统 作战效能评估 层次分析法 复合制导 多功能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玉栋 裴书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2-133,135,共3页
为解决全站仪及RTK测量外业工作量大、测量工期长、特殊地形的局限性以及不利于勘测设计一体化问题,以及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勘测中无法获取植被覆盖下的地表三维信息和高程精度不易控制等问题,从无人机载LiDAR技术在水利行业中... 为解决全站仪及RTK测量外业工作量大、测量工期长、特殊地形的局限性以及不利于勘测设计一体化问题,以及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勘测中无法获取植被覆盖下的地表三维信息和高程精度不易控制等问题,从无人机载LiDAR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机载LiDAR技术的特点及其优势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无人机载LiDAR机动性能好、环境适应能力强、精度可靠等优势,其可应用于高精度DEM、大比例尺地形图、横断面图制作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 水利工程勘测 高精度DEM 大比例尺地形图 横断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LiDAR仿地飞行技术的高陡边坡危岩体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庞鑫 袁明 +5 位作者 卢渊 杜文杰 万道春 李得 丁海锋 付晓东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0,共10页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斜坡高陡,危岩落石灾害极为发育,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由于高差大、坡面陡,具有显著的突发性,因此快速、准确、便捷地解译与识别危岩体源头成为高陡岩质边坡风险分析的首要问题。当前探测手段的进步使基于影像的地质... 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斜坡高陡,危岩落石灾害极为发育,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由于高差大、坡面陡,具有显著的突发性,因此快速、准确、便捷地解译与识别危岩体源头成为高陡岩质边坡风险分析的首要问题。当前探测手段的进步使基于影像的地质灾害解译逐步从目视识别向人机交互式识别方向发展。其中,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系统通过融合无人机载体与LiDAR测量技术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中,同时仿地飞行技术的引入可以使无人机LiDAR系统适应复杂的地形,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点云数据。基于以上技术对攀枝花某铁矿露天采场东侧边坡开展了无人机调查,通过获取高精度DOM影像和三维点云模型,量化提取点云模型中露头坡面粗糙度、倾向等危岩体几何特征参数作为DOM影像的补充材料,提出了一套基于DOM影像和几何特征的危岩体人机交互式识别方法。通过对东侧边坡危岩体的应用表明:提出的人机交互式识别方法通过在DOM影像的基础上叠加露头坡面几何特征,对悬空危岩体的识别精度优于目视识别,可以显著提高危岩体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的方法通过结合创新的遥感技术,为高陡岩质边坡危岩体识别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危岩体 无人机lidar系统 仿地飞行 三维点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激光测深雷达Mapper-20KU系统性能分析
15
作者 俞家勇 许杰 +2 位作者 徐广袖 贺岩 买小争 《海洋测绘》 2025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评估国产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Mapper-20KU系统性能,利用已有检校场和多波束(MBES)数据,在万宁大洲岛区域开展飞行实验,从测点密度、最大探测深度及测深精度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Mapper-20KU系统在航高70m、... 为评估国产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测深系统Mapper-20KU系统性能,利用已有检校场和多波束(MBES)数据,在万宁大洲岛区域开展飞行实验,从测点密度、最大探测深度及测深精度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Mapper-20KU系统在航高70m、飞行速度15m/s条件下,水深测量点密度为27pts/m^(2),最大探测深度为11.454m;(2)通过往返相邻航带数据对比,测深点内符合精度为0.059m;(3)与MBES测深数据相比,测深点外符合精度为0.093m;(4)与检校场数据和陆地RTK数据对比,地形点高程精度为0.078m;(5)与检校场平面检核点对比,地形点平面精度为0.085m。综上,国产Mapper-20KU系统测深精度能满足《海道测量规范》1:2000数据获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礁测绘 测深激光雷达 无人机激光测深系统 激光测深精度 Mapper-20KU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属性信息检测离群点云
16
作者 李沛婷 赵庆展 +2 位作者 田文忠 马永建 陈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6-792,共7页
无人机载LiDAR是一种新型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高密度、高精度的地物点云数据,随着获取精度越高,点云数据量越大。为减少参与点云滤波处理的数据量,提高滤波速度,本文结合点云回波次数、高度和点云回波强度三种属性信息,采用箱形图检验... 无人机载LiDAR是一种新型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高密度、高精度的地物点云数据,随着获取精度越高,点云数据量越大。为减少参与点云滤波处理的数据量,提高滤波速度,本文结合点云回波次数、高度和点云回波强度三种属性信息,采用箱形图检验方法获取非地面点云,并使用反复建立三角网方法分别对处理前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截取的试验区点云数据,可去除多次回波对应的噪声点云363个,得到第1次和第2次回波分别占点云总数的98.49%和1.49%;高度和强度离群的点云共占点云总数的1.46%。通过对点云进行滤波前期的处理,可降低滤波时间32.2 s,且保留地面点云2551个。本文研究利用箱形图检测点云属性获取离群值,可提高点云处理速度和降低地面点云漏分的现象,为后期直接利用统计方法对点云属性信息分析和实现快速处理海量点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lidar 回波次数 点云高度 点云回波强度 箱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舵机电动加载系统的最优控制设计与仿真
17
作者 李晓珊 杨波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75,80,共6页
针对无人机等飞行器的舵机电动加载系统中存在多余力矩扰动问题,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实现舵机电动加载系统的加载力矩控制。巧妙选取状态变量,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求得最优控... 针对无人机等飞行器的舵机电动加载系统中存在多余力矩扰动问题,提出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实现舵机电动加载系统的加载力矩控制。巧妙选取状态变量,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求得最优控制律,较好地抑制了舵机运动带来的干扰。仿真表明,该复合控制策略控制精度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电动加载领域常用的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和PID复合的控制策略相比,算法简单、计算量小、仿真速度快、输出曲线更加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加系统 无人机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PID 复合控制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输电线路终勘定位高效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正杰 杨琦 +3 位作者 魏超 郭建凯 钟妮 付红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输电线路终勘定位包括塔位中心放样及测量、塔基地形图测绘等工作,现阶段基本采用架站RTK或省CORS RTK方法进行测绘。线路途经通信网络信号差、交通不便、地形起伏大、植被分布不均的复杂山区时,常受架设参考站及网络信号不均匀分布的影... 输电线路终勘定位包括塔位中心放样及测量、塔基地形图测绘等工作,现阶段基本采用架站RTK或省CORS RTK方法进行测绘。线路途经通信网络信号差、交通不便、地形起伏大、植被分布不均的复杂山区时,常受架设参考站及网络信号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给终勘定位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采用网络CORS RTK与无人机载LiDAR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终勘定位工作。实践表明,所采用方法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天气的影响,保证终勘定位精度,对终勘定位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勘定位 网络CORS RTK测量技术 无人机载lidar系统 精细化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景舰炮激光制导弹药照射指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牟晋升 宗思光 +1 位作者 张鑫 杨劭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提高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率,对舰炮激光制导弹药在典型条件下激光照射指示与跟踪探测进行仿真验证。针对舰炮武器系统激光精确制导弹药使用场景,建立了激光照射指示与弹药探测跟踪模型,编制了激光制导光区仿真计算软件,研究了不同气象... 为提高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率,对舰炮激光制导弹药在典型条件下激光照射指示与跟踪探测进行仿真验证。针对舰炮武器系统激光精确制导弹药使用场景,建立了激光照射指示与弹药探测跟踪模型,编制了激光制导光区仿真计算软件,研究了不同气象能见度条件、不同攻击目标、舰艇本舰照射指示、无人机载照射指示等条件下激光精确制导弹药与照射器间的协同方法及指示、探测能力,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反射激光能量密度随着角度θ_(c)的增大过程中,反射激光的能量密度在逐渐减小,激光入射角度θ_(z)越大,反射激光的能量密度越大,两种照射方式产生的激光制导光区较为接近。无人机激光制导方式与舰船激光制导方式各有优劣,可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炮武器系统 激光制导光区 无人机照射 激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