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岩飞 刘畅 +1 位作者 詹学丽 韩松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4期333-349,共17页
该文在概述无人机载SAR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载SAR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无人机载SAR的工作体制、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典型系统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归纳。结合研制的高分辨率、全极化、双天线干涉等SAR系统,重点讨论... 该文在概述无人机载SAR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载SAR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无人机载SAR的工作体制、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典型系统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归纳。结合研制的高分辨率、全极化、双天线干涉等SAR系统,重点讨论了基于功能单元的SAR系统设计、SAR实时成像数据处理、多维度运动误差补偿等技术。针对无人机的特点和对载荷的要求,概述了无人机载SAR在高分辨率、新功能模式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并针对国内外当前的发展概况,探讨了无人机载SAR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无人机 SAR系统技术 SAR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宋万忠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人机毫米波成像雷达与微波雷达相比具有的技术特点 ,较详细地讨论了无人机毫米波成像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毫米波技术 无人机平台 毫米波成像 运动补偿 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飞行视景仿真技术研究
3
作者 潘雪萍 陈怀民 +1 位作者 吴成富 王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9期2127-2129,2143,共4页
目前Vega软件能满足多种工程领域的视景仿真开发需求,基于Vega完成了无人机的合成孔径雷达飞行视景仿真。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的视景仿真,具有不受光照、天气条件影响的特点,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还... 目前Vega软件能满足多种工程领域的视景仿真开发需求,基于Vega完成了无人机的合成孔径雷达飞行视景仿真。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的视景仿真,具有不受光照、天气条件影响的特点,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还可以透过地表和植被获取信息,其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使无人机顺利完成侦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仿真 VE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策略
4
作者 王峰 马星宇 +2 位作者 孟鹏帅 赵薇 翟伟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3,31,共9页
针对地理条件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存在的缺乏基础设施、任务延时高和带宽需求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联合任务卸载和功率分配的多级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模型。所提模型考虑将配备MEC的服务器部署在无人机附近提供计算服务,综合分析无人机的... 针对地理条件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存在的缺乏基础设施、任务延时高和带宽需求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联合任务卸载和功率分配的多级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模型。所提模型考虑将配备MEC的服务器部署在无人机附近提供计算服务,综合分析无人机的任务卸载、功耗和计算资源分配等问题并给出度量方法,同时考虑无人机可执行的任务类型以及任务对无人机的CPU和GPU要求,将该问题表述为混合整数非线性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计算任务卸载算法,该算法基于改进双深度Q学习算法,在深度强化学习中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找到无人机之间的映射,从状态空间中找到潜在的模式并估计最优动作,并使用无模型的DRL方法,使每个无人机根据局部观察快速作出卸载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LCGP算法,平均卸载成本降低了42.8%;相比DDPG算法,能耗减少了16%;相比DDQN算法,任务执行延迟减少了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边缘计算 任务卸 深度强化学习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无人机上的应用浅探
5
作者 胡军 严德斌 《现代电子》 1997年第1期57-59,共3页
就战场侦察和火炮校射而言,作为空中平台的无人机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为了保证定位精度,通常要作低空飞行,同时对气象条件要求也很高。这就使得战场无人机的生存能力降低,使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把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 就战场侦察和火炮校射而言,作为空中平台的无人机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为了保证定位精度,通常要作低空飞行,同时对气象条件要求也很高。这就使得战场无人机的生存能力降低,使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把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思想,这样既能保证定位精度,又能提高战场无人机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无人机 多普勒频率 空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卸载及路径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巨涛 李林娟 +2 位作者 张文金 张宇斐 火久元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3,共12页
针对多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中的任务卸载决策和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计算任务卸载与路径优化方法,以降低系统总能耗,提升计算性能。首先,设计了多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模型,通过软件定义网络技... 针对多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中的任务卸载决策和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计算任务卸载与路径优化方法,以降低系统总能耗,提升计算性能。首先,设计了多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模型,通过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对无人机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然后,在考虑无人机负载及用户设备关联服务公平性的基础上,以系统总能耗为优化目标,通过设计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完成任务卸载与无人机路径管理优化,以实现负载均衡、降低整个系统总能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准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充分利用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系统计算资源的基础上,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能耗和计算延迟,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靠性,较好地满足移动边缘用户的服务请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网络 任务卸 路径优化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的卸载任务准入控制机制
7
作者 徐渊博 任静 +2 位作者 王亮 符宁 於志文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共11页
针对边缘计算网络中用户需求的动态性以及大量用户卸载任务导致的通信阻塞问题,以最大化服务商收益且保证用户服务质量(QoS)为目标,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机(UAV)辅助边缘计算系统的卸载任务准入控制机制。首先,根据用户信道质量、基站通信... 针对边缘计算网络中用户需求的动态性以及大量用户卸载任务导致的通信阻塞问题,以最大化服务商收益且保证用户服务质量(QoS)为目标,提出一种面向无人机(UAV)辅助边缘计算系统的卸载任务准入控制机制。首先,根据用户信道质量、基站通信带宽等因素设置服务器通信阈值,以避免任务的传输时延过高,其中未与基站建立连接的用户可以选择将任务卸载到UAV或在终端设备上直接处理任务。其次,考虑UAV资源的有限性及运行成本,设置UAV接收任务的最优阈值,且UAV仅对任务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任务进一步卸载到基站,以降低任务的处理时延。将用户卸载过程建模为生灭过程,使用矩阵几何方法推导出系统稳定状态的概率分布及用户的预期收益,进而求解出UAV接收任务的最优阈值,最终求解出任务高并发情况下UAV最优价格及其最大收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求解算法在服务商收益、用户QoS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任务卸 准入控制 无人机(UAV) 生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的MEC任务卸载双目标优化方法
8
作者 卢晓琴 赵辉 +3 位作者 李建华 王静 万波 王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在无人机(UAV)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框架中,现有研究在UAV轨迹设计阶段主要关注了UAV的能耗约束,却往往忽视了任务负载的影响;而在任务卸载阶段,并没有综合考虑终端设备和UAV的总能耗,不能最小化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针对UAV辅助MEC... 在无人机(UAV)辅助移动边缘计算(MEC)框架中,现有研究在UAV轨迹设计阶段主要关注了UAV的能耗约束,却往往忽视了任务负载的影响;而在任务卸载阶段,并没有综合考虑终端设备和UAV的总能耗,不能最小化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针对UAV辅助MEC架构下任务卸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UAV辅助的MEC任务卸载双目标优化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位置的任务负载和UAV能耗约束,引入位置兴趣指数概念LIX,建立了结合任务负载的自适应UAV轨迹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之上,以最小化任务完成时间和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为目标,建立了双目标优化的任务卸载模型;其次,分析无人机位置对任务完成时间与能耗的影响,结合UAV轨迹设计、任务卸载和轨迹自适应更新,提出了一种基于LIX的自适应任务卸载策略ATOSL,实现双目标优化的任务卸载;最后,设计仿真模拟实验,证明ATOSL策略在最小化任务完成时间和UAV与终端设备总能耗两个优化目标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 任务卸 双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部署中无人机辅助的计算卸载时延优化
9
作者 霍英卓 李爱萍 +1 位作者 段利国 赵菊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6-733,共8页
在混合部署场景下,为减少时延,提升多个终端用户的综合体验,提出一种无人机作为动态边缘服务器部署到高空平台辅助卸载,并结合视距通信路径损耗、通信、计算多阶段模型的时延优化任务卸载方法。将时延优化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用整数非... 在混合部署场景下,为减少时延,提升多个终端用户的综合体验,提出一种无人机作为动态边缘服务器部署到高空平台辅助卸载,并结合视距通信路径损耗、通信、计算多阶段模型的时延优化任务卸载方法。将时延优化建模为一个非凸问题,用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来表述,求解中进一步将其分割为多个时隙内任务卸载时延的最小化问题,结合系统模型、任务卸载流程、优化目标,将卸载策略优化分为两阶段,找到原问题的较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它同类研究方案相比,能够充分利用无人机动态边缘服务器资源减少时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入边缘计算 无人机 混合部署 计算卸 视距通信 时延 时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无人机轨迹和计算卸载联合优化
10
作者 陈奕天 童英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4,共11页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它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整体的服务质量。针对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不全面,缺乏基本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和卫星共同收集任务的偏远地区空天地一体...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它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整体的服务质量。针对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不全面,缺乏基本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和卫星共同收集任务的偏远地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框架,其中无人机与卫星为地面传感器提供边缘计算服务,云服务器为地面传感器提供云服务。由于无人机覆盖率、任务完成率和任务延迟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无人机轨迹和计算卸载进行联合优化,最大化无人机覆盖率和任务完成率,并且降低延迟。由于所提出的联合优化问题是一个混合非线性规划问题,因此设计了基于白鲸优化算法和沙猫群优化算法的双层优化算法,两层分别对无人机轨迹和计算卸载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显著提高了多个无人机的覆盖率,且在计算卸载中有效提高了任务完成率,降低了任务的平均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无人机 边缘计算 无人机轨迹 计算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中的视频任务卸载算法
11
作者 胡文杰 卢先领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8-1134,共7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在未来通信网络中的集成备受关注,在军事侦察、火灾监控等诸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类场景中对视频传输低时延和高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辅...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在未来通信网络中的集成备受关注,在军事侦察、火灾监控等诸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此类场景中对视频传输低时延和高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视频任务卸载算法。首先,为满足低时延需求,无人机作为MEC服务器对视频数据进行转码,并作为中继将视频数据转发到地面基站。其次,通过联合优化设备关联、传输功率、转码策略以及无人机飞行轨迹,构建最大化系统效益的模型。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SAC)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作出联合决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线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有效降低系统时延并保证视频任务品质,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移动边缘计算 视频传输 任务卸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平性的无人机协同轨迹优化与任务卸载
12
作者 田旭 王华华 +1 位作者 廖福建 郑少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3-912,共10页
为了满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的用户设备计算需求,使用携带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协同用户设备进行任务卸载。针对用户设备存在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开销问题,引入联邦学习进行模型训练... 为了满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的用户设备计算需求,使用携带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协同用户设备进行任务卸载。针对用户设备存在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开销问题,引入联邦学习进行模型训练。针对计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考虑了用户公平性,基于Jain公平指数引入了公平性因子。通过联合优化每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卸载决策,共同最大化系统的总能耗和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公平性,并提出了一种结合Actor-Critic网络的联邦强化学习算法(Federat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ombined with Actor-Critic Network,FRLACN),使用Actor-Critic为每个设备生成最优决策动作,进行了更精确的梯度更新,充分利用其异构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FRLACN算法相比传统联邦学习算法降低了11%的总能耗,数据传输成本方面减少了8.7%,并提高了用户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协同 任务卸 移动边缘计算 联邦强化学习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LiDAR在植苗造林生长状况监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田正杰 杨兆祥 付红云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对植苗造林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调查植苗成活率,监测成活树苗的健康状况,分析死亡树苗未成活的原因等,是一项重要任务。以常规手段在山区进行现场调查,费时费力,费用较高。针对于此,以无人机载LiDAR扫描技术方法对植苗造林区进行精确扫描... 对植苗造林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调查植苗成活率,监测成活树苗的健康状况,分析死亡树苗未成活的原因等,是一项重要任务。以常规手段在山区进行现场调查,费时费力,费用较高。针对于此,以无人机载LiDAR扫描技术方法对植苗造林区进行精确扫描,获取高精度点云、精细化数字高程模型和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进行集成分析,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质量,可有效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苗造林 生长状况监测 无人机LiDAR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正射影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辅助的无人机系统中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分布式任务卸载策略
14
作者 翟若雪 林鹏 +2 位作者 程方 纪阳 张治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43-8551,共9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系统具有部署灵活、视距传播等优势,成为辅助移动通信应对高密集数据处理、应急通信等业务的重要工具。然而,复杂环境下UAV的计算处理能力及续航问题是其长期面临的技术瓶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系统具有部署灵活、视距传播等优势,成为辅助移动通信应对高密集数据处理、应急通信等业务的重要工具。然而,复杂环境下UAV的计算处理能力及续航问题是其长期面临的技术瓶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技术的发展为解决UAV计算与能耗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针对MEC辅助的UAV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分布式任务卸载策略。将UAV的任务卸载和资源分配过程建模为多个MEC节点马尔可夫博弈过程(Markov game process, MGP)。为了解决MGP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智能体协作的分布式强化学习算法。该算法能够使智能体基于局部观测信息,通过在线协作学习方式寻找最优策略。在对比实验中,评估了所提方案的收敛性和系统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案在收敛速度、能耗和卸载率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能量消耗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IoT系统的多无人机部署与协作卸载
15
作者 黄智钦 卢恬英 陈哲毅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9,共15页
在大规模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系统中,无人机使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缓解终端IoT设备的性能限制。然而,由于不均匀的IoT设备分布与低效的问题求解效率,如何在大规模IoT系统中高效执行计算卸载面临... 在大规模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系统中,无人机使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缓解终端IoT设备的性能限制。然而,由于不均匀的IoT设备分布与低效的问题求解效率,如何在大规模IoT系统中高效执行计算卸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有解决方案通常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多无人机场景,导致了低效的资源利用与过度的响应延迟。为解决这些重要挑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大规模IoT系统的多无人机部署与协作卸载(multi-UAV deployment and collaborative offloading,MUCO)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约束K-Means聚类的无人机部署方案,在提升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保证覆盖均衡。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MARL)的多无人机协作卸载策略,将来自IoT设备的卸载请求进行拆分与分布式执行,进而实现高效的协作卸载。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MUCO方法的有效性。与基准方法相比,MUCO方法在不同场景中平均可以取得约23.82%和28.13%的无人机部署性能提升,且能取得更低的时延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部署 计算卸 K-MEANS聚类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无人机无人船协同作业的无人机载具研究
16
作者 杨锋 郑志文 +2 位作者 杨杰 房正文 张华庆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在无人机应用领域,传统降落方式存在局限性,因此研发高效可靠的无人机回收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用于无人机无人船协同作业的无人机载具,设计了一种能够在风浪情况下回收无人机的无人船及其系统,并制造样机进行了无人机... 在无人机应用领域,传统降落方式存在局限性,因此研发高效可靠的无人机回收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用于无人机无人船协同作业的无人机载具,设计了一种能够在风浪情况下回收无人机的无人船及其系统,并制造样机进行了无人机载具实验室模拟试验、无人机水面进舱试验及无人机载具全过程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水上无人机载具可让无人机先降落到水面,再自主进入载具回收,其全过程试验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虽存在控制能力问题但可通过强化控制系统和人员培训解决。作为国内创新的无人机降落回收方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已申报发明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人 协同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分析及成像研究 被引量:40
17
作者 俞根苗 尚勇 +3 位作者 邓海涛 张长耀 葛家龙 吴顺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782,共5页
 本文探讨了装载在导弹上的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导弹下降飞行过程中回波信号的特性和成像处理问题.根据导弹在要求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期间内的飞行特点,建立了SAR工作的空间几何模型和目标距离表达式,分析了目标距离的时间变化特性...  本文探讨了装载在导弹上的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导弹下降飞行过程中回波信号的特性和成像处理问题.根据导弹在要求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期间内的飞行特点,建立了SAR工作的空间几何模型和目标距离表达式,分析了目标距离的时间变化特性和工作过程中多普勒参数的变化.由于要求成像的过程中,导弹的高度在不断减小,多普勒参数变化大,不能用同一参数对整个成像过程进行处理.分析和仿真表明,通过采用子孔径处理,能够得到聚焦的子孔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多普勒参数 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18
作者 秦玉亮 王建涛 +1 位作者 王宏强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0-635,共6页
弹载SAR是SAR和精确制导研究的交叉领域,SAR导引头已成为当前导引头研制中的一个热点。首先讨论了弹载SAR技术主要的四个应用方向:修正惯导误差、打击时敏目标、攻击点选择和毁伤评估,分别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分析弹载SAR的特点... 弹载SAR是SAR和精确制导研究的交叉领域,SAR导引头已成为当前导引头研制中的一个热点。首先讨论了弹载SAR技术主要的四个应用方向:修正惯导误差、打击时敏目标、攻击点选择和毁伤评估,分别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分析弹载SAR的特点讨论了弹载SAR技术应用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对国外弹载SAR相关系统的研制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介绍了由于SAR技术的引入而可能诞生的新体制导引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导引头 高分辨率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及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燕英 周荫清 +1 位作者 李春升 许丽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932-1938,共7页
论文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空间几何关系,描述了雷达信号数学模型;给出了弹载SAR成像方法;详细分析了弹载SAR水平初始方位角、载体速度的测量误差对于成像定位的影响;推导了各种误差影响成像结果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非直线运动大下... 论文基于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空间几何关系,描述了雷达信号数学模型;给出了弹载SAR成像方法;详细分析了弹载SAR水平初始方位角、载体速度的测量误差对于成像定位的影响;推导了各种误差影响成像结果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非直线运动大下冲角情况下,误差分析的计算机仿真和在匹配制导中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处理 定位误差 原理 SAR 匹配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斜视子孔径频域相位滤波成像算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震宇 梁毅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3-960,共8页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为满足机动性和实时性,常采用大斜视子孔径成像处理;而大斜视SAR成像存在严重的距离方位耦合,时域校正距离走动解决这一问题会带来方位聚焦深度问题。针对方位聚焦深度问题以及子孔径特性,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子孔径...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为满足机动性和实时性,常采用大斜视子孔径成像处理;而大斜视SAR成像存在严重的距离方位耦合,时域校正距离走动解决这一问题会带来方位聚焦深度问题。针对方位聚焦深度问题以及子孔径特性,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子孔径成像算法—频域相位滤波算法(FPFA),该算法在无近似瞬时斜距模型下,采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频域校正弯曲,在方位频域引入相位滤波因子校正多普勒调频率和方位向高次项的空变性,并结合谱分析(SPECAN)技术实现方位聚焦。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孔径 大斜视 频域相位滤波算法 谱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