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眼”中的“朦胧”——论鲁迅对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解构 |
吴康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2
|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赵树理与现代“元话语” |
刘旭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4 |
1
|
|
|
3
|
梁实秋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
邓俊庆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
4
|
庄严的悼词,战斗的檄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
钱谷融
|
《齐鲁学刊》
|
1978 |
0 |
|
|
5
|
缅怀先烈 继续战斗——读鲁迅杂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
白林德
|
《齐鲁学刊》
|
1975 |
0 |
|
|
6
|
钱杏邨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 |
李俊国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
7
|
为革命献身的无产阶级作家洪灵菲 |
王惠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
8
|
光荣与梦想——论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浪漫主义的表现特征 |
宋剑华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2 |
2
|
|
|
9
|
李初黎、冯乃超、成仿吾与革命文学倡导 |
任一鸣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0
|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茅盾文艺思想初探 |
沈栖
|
《中州学刊》
|
1985 |
1
|
|
|
11
|
人生派、艺术派的“转向”和“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
施建伟
|
《中州学刊》
|
1987 |
0 |
|
|
12
|
“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 |
王野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3 |
1
|
|
|
13
|
鲁迅与二十年代后期“革命文学”思潮 |
周惠忠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
14
|
鲁迅与一九二八年革命文学论争 |
王永生
|
《江汉论坛》
|
1983 |
0 |
|
|
15
|
关于新俄文学理论的接受与传播:瞿秋白与弗理契 |
胡明
赵新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6
|
许杰和中国现代文学 |
柯平凭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17
|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 |
王福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
18
|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 |
秦家琪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
19
|
郭沫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艺批评论 |
张积玉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
20
|
“方向转换”之后的人生与文学思考——“鲁迅与现代主义思潮”探索 |
魏绍馨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