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醉眼”中的“朦胧”——论鲁迅对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解构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2-41,共10页
关键词 鲁迅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学评论 杂文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赵树理与现代“元话语”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旭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3期60-69,共10页
本文把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因为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标准为首要。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存在两种"元话语",启蒙"元话语"和不断革命"元话语",后者是无产阶级... 本文把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因为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标准为首要。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存在两种"元话语",启蒙"元话语"和不断革命"元话语",后者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核心。赵树理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他的乡村关怀不会随着"元话语"的变化发生改变,从启蒙到不断革命,赵树理文学一直以乡村伦理和农民利益为中心,为当代文学树立了一个"主体性"意义的标准。作家不应该屈服于某种权力话语,今天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应该吸收各种"元话语"的优秀部分形成赵树理式的东方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元话语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实秋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邓俊庆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在20世纪的上半期,曾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了一场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几十年的命运的论争,他以一位文学批评家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今天我们试图撩开各种外部的纷扰...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在20世纪的上半期,曾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了一场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几十年的命运的论争,他以一位文学批评家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今天我们试图撩开各种外部的纷扰,走进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世界,从学理层面上去把握论争的内在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严的悼词,战斗的檄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4
作者 钱谷融 《齐鲁学刊》 1978年第5期71-73,共3页
在三十年代的最黑暗的日子里,为了哀悼五位青年作家的惨遇杀害,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鲁迅怀着无比悲痛与愤怒的心情,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这篇著名文章。这篇文章在当时尽管只能在秘密刊物上发表,但它... 在三十年代的最黑暗的日子里,为了哀悼五位青年作家的惨遇杀害,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鲁迅怀着无比悲痛与愤怒的心情,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这篇著名文章。这篇文章在当时尽管只能在秘密刊物上发表,但它的出现,犹如在漆黑的的深夜里亮起了耀眼的闪电,犹如在死寂的暗空中响起了震耳的惊雷。它使得许许多多读到这篇文章的革命者的久郁的心胸为之一舒,而国民党反动派以及一切依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势力,则面对这篇文章无不心惊胆战,惶恐失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国民党 鲁迅 文化战线 文章 三十年代 革命文艺 青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战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怀先烈 继续战斗——读鲁迅杂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5
作者 白林德 《齐鲁学刊》 1975年第3期84-86,共3页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面对各种穷凶极恶的阶级敌人,“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始终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呼啸前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坚信革命事业必然胜利,敢于“怒向刀丛...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面对各种穷凶极恶的阶级敌人,“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始终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呼啸前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坚信革命事业必然胜利,敢于“怒向刀丛觅小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必然胜利 无产阶级专政 鲁迅杂文 革命事业 革命 战斗 革命作家 国民党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杏邨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俊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95-98,105,共5页
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概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到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这段时间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它直接地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相联系,是“革命文学”论争这一文学思潮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具体反映和实践。后期创... 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概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到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这段时间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它直接地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相联系,是“革命文学”论争这一文学思潮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具体反映和实践。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克兴等人与太阳社成员钱杏邨、蒋光慈等人的文学理论批评,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倾向。其中,钱杏邨的文学批评活动最努力。钱杏邨写下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并结集出版了《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两卷和《文艺批评集》一册,译介、研究外国文学的《力的文艺》一册,使他成了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早期中国 作家 现代中国文学 文学批评 蒋光慈 文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革命献身的无产阶级作家洪灵菲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惠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63-68,共6页
今年(1982)二月是革命作家洪灵菲诞辰80周年。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英勇战士,对无产阶级文艺事业作过宝贵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但迄至今日,还很少有人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在搜集整理洪灵菲的研究资料。... 今年(1982)二月是革命作家洪灵菲诞辰80周年。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英勇战士,对无产阶级文艺事业作过宝贵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但迄至今日,还很少有人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在搜集整理洪灵菲的研究资料。现就浅见所及,写下几点体会,作为我们对先辈的纪念,也希望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国民党右派 作品 共产党员 时代特征 长篇小说 革命道路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荣与梦想——论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浪漫主义的表现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剑华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2期76-84,共9页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 ,以无产阶级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红色文学运动的兴起 ,是现代中国人政治理想主义与文学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是中国作家对于文学现代性思想认识的一种激进情绪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眼光去...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 ,以无产阶级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红色文学运动的兴起 ,是现代中国人政治理想主义与文学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是中国作家对于文学现代性思想认识的一种激进情绪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眼光去看待红色文学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便能发现这样一种非常奇特的社会现象 :标榜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中国现代文学 ,借助于现代政治的理想主义大大增强了它的主观浪漫主义抒情性 ;而提倡平民主义社会理想的现代政治运动 ,又借助于现代文学的浪漫情怀急剧扩展了自己意识形态的客观影响力。换而言之 ,中国现代文学在与中国现代政治的结盟过程中 ,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主观浪漫主义抒情源泉 ;而中国现代政治运动又在这种主观浪漫主义的抒情氛围中 ,被人为地赋予了极度夸张的神话色彩。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以及英雄主义的完美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理想主义 主观想象力 英雄史诗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初黎、冯乃超、成仿吾与革命文学倡导
9
作者 任一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9,共9页
自1926年起至1928年初,创造社等文艺团体的一些主要成员,以《文化批判》和《创造月刊》为阵地,满腔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新的一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冯乃超 成仿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 《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茅盾文艺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栖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90-93,共4页
一九二八年至“左联”成立前夕,我国经历了一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同鲁迅一样,茅盾也卷入了这一论争。他在《回忆录》中,曾简洁地说明自己在革命文学论争时的态度:“对于从一九二八年开始盛行的这种‘革命文学’的公式,我一... 一九二八年至“左联”成立前夕,我国经历了一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同鲁迅一样,茅盾也卷入了这一论争。他在《回忆录》中,曾简洁地说明自己在革命文学论争时的态度:“对于从一九二八年开始盛行的这种‘革命文学’的公式,我一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抨击的,……我的这种态度很引起一些同志的不满,认为我是从‘右’的方面来贬低或否定‘革命文学’(普罗文学)。不过,我认为我是在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对于茅盾在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过程中,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出的理论贡献,以及茅盾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就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作一蠡测管窥,权当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艺思想 革命文学论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小资产阶级 太阳社 创造社 作品 太阳月 王鲁彦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派、艺术派的“转向”和“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11
作者 施建伟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71-75,共5页
“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革命,中国文学史上还不曾有过这样伟大的变革,新文学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的如此彻底和坚决的否定,使其... “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指导下,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革命,中国文学史上还不曾有过这样伟大的变革,新文学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的如此彻底和坚决的否定,使其超越了封建时代具有民主倾向的进步文学以及近代一般的资产阶级文学家所能企及的最高极限。“五四”新文学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方向和充满民族觉醒的自觉精神,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会选择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五卅”运动在上海的爆发,把整个中国历史涂上另一种颜色,文学运动也便转变了另一个方面。以另一方式来攻击,来破坏传统的文学乃至新的绅士文学的运动产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学 人生派 艺术派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茅盾 郭沫若 前期创造社 成仿吾 “五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野 《鲁迅研究动态》 1983年第1期5-10,共6页
“革命文学”论争是二十年代后期,在中国革命文学阵营内部,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所展开的一场影响较大的争论;福本和夫是二十年代中期,在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内部,以革命运动为中心,同其他领导人进行斗争的一方。福本和夫没有论及过文... “革命文学”论争是二十年代后期,在中国革命文学阵营内部,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所展开的一场影响较大的争论;福本和夫是二十年代中期,在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内部,以革命运动为中心,同其他领导人进行斗争的一方。福本和夫没有论及过文学问题,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他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二十年代 左倾路线 革命运动 领导人 日本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 理论斗争 创造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二十年代后期“革命文学”思潮
13
作者 周惠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鲁迅无疑是被研究得最多、最深的作家,然而,事情往往也不尽然。过去,由于长期来传统思维方式对研究者的束缚,形成了研究视角的单一化和固定化,使得某些学术畛域被忽略;而被忽略的学术畛域自身研究的薄弱,反过...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鲁迅无疑是被研究得最多、最深的作家,然而,事情往往也不尽然。过去,由于长期来传统思维方式对研究者的束缚,形成了研究视角的单一化和固定化,使得某些学术畛域被忽略;而被忽略的学术畛域自身研究的薄弱,反过来又限制了一切与之联姻的学术课题的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关系的研究就是如此。由于后者研究的薄弱(至今尚无一部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客观上必然制约了鲁迅与之关系的研究;因此这一领域还有待于学术界去拓掘耕耘。本文即试从文艺思潮史的视角,来探讨鲁迅与二十年代后期“革命文学”思潮的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 二十年代 托洛茨基 无产阶级文学 文学运动 文艺思潮 创造社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一九二八年革命文学论争
14
作者 王永生 《江汉论坛》 1983年第11期22-26,共5页
一九二八年,我国曾发生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如何看待与估价这场重要论争,历来见解不一。尤其是在“四人帮”肆虐时期,更把这场论争搞得面目全非。本文着重就鲁迅与这场论争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这场论争是从一九二八年正式... 一九二八年,我国曾发生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如何看待与估价这场重要论争,历来见解不一。尤其是在“四人帮”肆虐时期,更把这场论争搞得面目全非。本文着重就鲁迅与这场论争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这场论争是从一九二八年正式展开的。但早在一九二三,二四年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等早期共产党人就提出了“革命文学”主张,指出作家应投身革命实践,“做脚踏实地的革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共产党人 邓中夏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革命 四人帮 文艺工作者 鲁迅 革命文学论争 实际行动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俄文学理论的接受与传播:瞿秋白与弗理契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明 赵新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0-48,共9页
关键词 瞿秋白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学理论 传播 中国 革命 倡导者 指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杰和中国现代文学
16
作者 柯平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0-55,共6页
许杰先生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造就的一位作家.在他身上,既有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一面,又凝聚着无法化解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情结”.五四运动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就在浙东的小县镇里集会结社,摇旗呐喊,与北京城里... 许杰先生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造就的一位作家.在他身上,既有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一面,又凝聚着无法化解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情结”.五四运动的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就在浙东的小县镇里集会结社,摇旗呐喊,与北京城里的大中学生遥相呼应.从此他对学生运动情有独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许杰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现实主义 第二人称 文学活动 文学理论 抗战时期 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福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24,共9页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 鲁迅与“同路人”文学●王福湘这是鲁迅研究中一个已经受到关注但还有待深入的课题。它不仅是指鲁迅对苏联“同路人”文学的翻译评介,而且涉及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接受与选择,也不仅和二十年代末“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直接相关,而且与鲁迅后期思想发展乃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路人”文学 鲁迅 人道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俄国马克思主义 托洛茨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创造社 普列汉诺夫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家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14,共6页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1931年至1933年期间,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在上海和鲁迅一起,投入了三十年代初期的左翼文艺运动,短短几年内,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形...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1931年至1933年期间,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在上海和鲁迅一起,投入了三十年代初期的左翼文艺运动,短短几年内,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并具有他个人特色的文艺思想体系,其中某些重要的理论观点,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吸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中国现代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三十年代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文艺与政治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与生活 文艺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艺批评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积玉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3-43,共11页
作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卓越先驱者之一,郭沫若在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方面的建树也是突出的。他一生积极配合我们党所领导的壮丽曲折的革命斗争,坚持从文艺战线的需要出发,先后挥写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论作达百万余字,其中有不少或专... 作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卓越先驱者之一,郭沫若在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方面的建树也是突出的。他一生积极配合我们党所领导的壮丽曲折的革命斗争,坚持从文艺战线的需要出发,先后挥写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论作达百万余字,其中有不少或专门或附带地论述到文艺批评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这些不仅在过去对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理论批评产生过重要影响,就是在今天仍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拟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限,对郭沫若在这一时期有关文艺批评的理论见解初步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文艺批评家 批评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艺理论批评 文艺思想 作家作品 文艺战线 印象批评 四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向转换”之后的人生与文学思考——“鲁迅与现代主义思潮”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绍馨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期6-13,共8页
我在《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一文的结语中说:过去许多研究者只承认鲁迅有条件地接受并运用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某些表现方法,使之服务于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实际上他“在五四前后率先认同并引进了西方现代派思潮、现代派意识和现... 我在《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一文的结语中说:过去许多研究者只承认鲁迅有条件地接受并运用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某些表现方法,使之服务于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实际上他“在五四前后率先认同并引进了西方现代派思潮、现代派意识和现代派文学,至于现代派艺术方法的运用,那是不言而喻的。”现在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方向转换”以后,即参加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以后的鲁迅对于现代主义思潮与文学艺术的态度又怎样呢?是否从此与之一刀两断、彻底决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 鲁迅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实主义 文学创作 现代派艺术 方向转换 文学艺术 表现方法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