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造就新部队 争当新战士——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关于造成宏大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新部队的论述的体会 |
张治雄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2
|
建立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体会 |
王武鑫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3
|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刘悦清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5
|
|
4
|
贵族精神与知识分子(三人谈) |
查振科
程光炜
汪剑钊
|
《产经评论》
|
1996 |
0 |
|
5
|
知识分子与革命──论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 |
戚吟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6 |
6
|
|
6
|
试论造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专家和人民教师 |
雷德森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2
|
|
7
|
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 |
张志湘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1 |
0 |
|
8
|
坚定地附在无产阶级身上——学习《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的一点体会 |
杨宗贤
|
《思想战线》
|
1977 |
0 |
|
9
|
向教育革命反攻倒算的一发黑色炮弹——批判“四人帮”的所谓知识分子“破坏基础论” |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10
|
周总理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光辉典范 |
王伟
庞宗昱
|
《齐鲁学刊》
|
1978 |
0 |
|
11
|
必须正确分析和估计我国知识分子现状——彻底批判“四人邦”歪曲、反对毛主席对我国知识分子状况的科学分析 |
范景方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12
|
坚定地附在无产阶级身上 |
杨宗贤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13
|
无耻的诽谤 残酷的迫害——批判“四人帮”污蔑知识分子的反动“估计” |
薛祥生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78 |
0 |
|
14
|
关于“又红又专”问题的历史评价 |
杨凤城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15
|
周恩来的科技思想 |
黄永盛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6
|
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理论思维若干特点──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张定鑫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7
|
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朱令名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8
|
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搞好教育革命 |
程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19
|
短篇巨匠与其长篇力作——纪念台木尔诞辰100周年 |
李唯中
|
《阿拉伯世界研究》
|
1994 |
|
|
20
|
坚持走“五·七”道路 刻苦改造世界观 |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