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 |
钱理群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2
|
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现代性生存境遇 |
苏光文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3
|
许杰《明日的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论 |
陕庆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4
|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 |
乔治.奥威尔
黄源深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5
|
钱杏邨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 |
李俊国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6
|
《新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文学》译者序言 |
升曙梦
画室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0 |
|
7
|
二十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文学概述 |
石国雄
|
《外语研究》
|
1986 |
0 |
|
8
|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两个问题的看法 |
陈子艾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
9
|
萌芽和高峰——从欧洲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驳现代修正主义关于文学高峰的谬论 |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0 |
2
|
|
10
|
坚持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学习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
杨国援
陈梦炯
兰克
黄思银
|
《思想战线》
|
1975 |
0 |
|
11
|
“写中间人物”论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文学进攻的新武器 |
陈美兰
|
《江汉论坛》
|
1964 |
0 |
|
12
|
“醉眼”中的“朦胧”——论鲁迅对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解构 |
吴康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3
|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赵树理与现代“元话语” |
刘旭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4 |
1
|
|
14
|
梁实秋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
邓俊庆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5
|
无产阶级的文艺要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 |
曾奕禪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6
|
为革命献身的无产阶级作家洪灵菲 |
王惠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7
|
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 |
贺立华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8
|
鲁迅阶级文学论述的转变与托洛茨基 |
张广海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1 |
5
|
|
19
|
庄严的悼词,战斗的檄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
钱谷融
|
《齐鲁学刊》
|
1978 |
0 |
|
20
|
缅怀先烈 继续战斗——读鲁迅杂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
白林德
|
《齐鲁学刊》
|
197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