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与实践 被引量:15
1
作者 钱理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共16页
通过对“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理论家的争论的剖析,概括出了关于 建构“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并由此形成两种实践、两条发展线索:一方面,是对工人、农 民出身作家的着意培养,对工、农、兵出身创作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理论家的争论的剖析,概括出了关于 建构“无产阶级文学”的两种想象,并由此形成两种实践、两条发展线索:一方面,是对工人、农 民出身作家的着意培养,对工、农、兵出身创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用无产阶级意识的 自觉形态——党的意识与意志来改造知识分子,创造为工农兵服务、为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服务 的党的文学的持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沉默的大多数 党的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现代性生存境遇
2
作者 苏光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存在于 192 3年 - 194 9年间的无产阶级文学 ,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是在工农革命运动、战争、区域性文化、非无产阶级文学、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等因素构成的生存境遇里发生发展的。探讨中国无产阶级... 存在于 192 3年 - 194 9年间的无产阶级文学 ,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是在工农革命运动、战争、区域性文化、非无产阶级文学、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等因素构成的生存境遇里发生发展的。探讨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这一生存境遇 ,对于认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本质、规律、特征和评价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中国 生存境遇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杰《明日的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论
3
作者 陕庆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8,85,共6页
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论争是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重要的文化政治,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论争主要以创造社围绕"革命文学"的论战展开。许杰写于1927—1928年间的《明日的文学》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论争,但实际针对当时论争... 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论争是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重要的文化政治,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论争主要以创造社围绕"革命文学"的论战展开。许杰写于1927—1928年间的《明日的文学》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论争,但实际针对当时论争的诸多问题,不仅对当时苏联、日本的相关论述进行了别有意味的择取,而且其论述本身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无产阶级文学作为功能和系统的关系,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知识阶级无产阶级精神意识的获得与自身教养、经验之间的沟壑等等,既呈现了当时理论论争的氛围和主要问题,也揭示无产阶级文学这一理论与实践恒久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杰 《明日的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 被引量:2
4
作者 乔治.奥威尔 黄源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8-81,共4页
霍金斯:我始终怀疑无产阶级文学是否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我首先要问的是,人们所说的无产阶级文学究竟指的是什么?你本人的见解如何?你是不是认为,无产阶级文学是指专为无产阶级而创作,并被无产阶级所阅读的文学。奥威尔:不,显然不是... 霍金斯:我始终怀疑无产阶级文学是否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我首先要问的是,人们所说的无产阶级文学究竟指的是什么?你本人的见解如何?你是不是认为,无产阶级文学是指专为无产阶级而创作,并被无产阶级所阅读的文学。奥威尔:不,显然不是。否则,最明确不过的无产阶级文学该是我们的一些晨报了。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左翼作家 统治阶级 二十年 中产阶级 题材 阶级斗争 好书 小说 奥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杏邨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95-98,105,共5页
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概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到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这段时间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它直接地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相联系,是“革命文学”论争这一文学思潮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具体反映和实践。后期创... 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概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到1930年左联成立之前这段时间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它直接地与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相联系,是“革命文学”论争这一文学思潮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具体反映和实践。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克兴等人与太阳社成员钱杏邨、蒋光慈等人的文学理论批评,代表着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理论倾向。其中,钱杏邨的文学批评活动最努力。钱杏邨写下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并结集出版了《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两卷和《文艺批评集》一册,译介、研究外国文学的《力的文艺》一册,使他成了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早期中国 作家 现代中国文学 文学批评 蒋光慈 文艺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文学》译者序言
6
作者 升曙梦 画室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11期31-32,共2页
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说:“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的成立,是一件重要的事实。因为这时已经输入了蒲力汗诺夫、卢那卡尔斯基的理论,给大家能够互相切磋,更加坚实有力”。在“输入”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文艺理论方面,尽力... 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说:“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的成立,是一件重要的事实。因为这时已经输入了蒲力汗诺夫、卢那卡尔斯基的理论,给大家能够互相切磋,更加坚实有力”。在“输入”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文艺理论方面,尽力最大的是鲁迅与冯雪峰。他们互相帮助,同心协力,为广大进步作家提供了思想指针。本人在研究冯雪峰译介革命文艺理论的过程中,发现了六篇《雪峰文集》未收的译文序:《新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文学·译者序言》、《新俄的演剧运动与跳舞·译例》、《新俄的文艺政策·序言》、《艺术与社会生活·译者序志》、《现代欧洲的艺术·译者序志》、《艺术社会学的任务及问题·译者序志》。我认为这些序文,对研究冯雪峰的文艺思想,对研究鲁迅,对研究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发展史,都有重要意义。现提请《鲁迅研究动态》予以重新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俄罗斯 冯雪峰 文艺思想 鲁迅研究 卢那察尔斯基 序言 左翼作家 革命文艺 文艺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文学概述
7
作者 石国雄 《外语研究》 1986年第4期73-78,62,共7页
列宁说过,“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又说,“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俄国还刚开始有无产阶级的时候,在他们中间... 列宁说过,“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又说,“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俄国还刚开始有无产阶级的时候,在他们中间便已产生了反映自己阶级生活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高尔基 十九世纪 革命斗争 资产阶级 九十年代 诗歌 创作 民族文化 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两个问题的看法
8
作者 陈子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Z2期96-102,共7页
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和李何林、王瑶两位先生的讲话,很受启发,也感到还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我觉得文化大革命以来,关于一九二八年“革命文学”论争的研究,较普遍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简单笼统地认为创造社、太阳社执行了瞿秋... 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和李何林、王瑶两位先生的讲话,很受启发,也感到还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我觉得文化大革命以来,关于一九二八年“革命文学”论争的研究,较普遍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简单笼统地认为创造社、太阳社执行了瞿秋白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犯了路线错误,而路线错了,就一切皆错,所以对其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同时,在研究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两个问题 “左”倾机会主义 “革命文学 创造社 文化大革命 瞿秋白 研究过程 太阳社 完全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芽和高峰——从欧洲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驳现代修正主义关于文学高峰的谬论 被引量:2
9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2期85-102,共18页
无产阶级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进行着空前伟大的革命斗争,缔造新的世界。在英勇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阶级的文学来为斗争服务,一百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光辉灿烂的伟大成就,这是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先进最崇高的新型文学,好... 无产阶级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进行着空前伟大的革命斗争,缔造新的世界。在英勇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阶级的文学来为斗争服务,一百多年来,已经取得了光辉灿烂的伟大成就,这是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先进最崇高的新型文学,好比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它所取得的成就远远的超过文学史上任何一次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公社 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现代修正主义 文学高峰 革命斗争 修正主义者 主父 作家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学习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10
作者 杨国援 陈梦炯 +1 位作者 兰克 黄思银 《思想战线》 1975年第4期75-78,共4页
文艺,究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还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这个问题,是文艺领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长期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最近我们重新学习了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从... 文艺,究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还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这个问题,是文艺领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长期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最近我们重新学习了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启示和深刻的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文学 党性原则 商业性 列宁 文学艺术 文学关系 文艺工作者 修正主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中间人物”论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文学进攻的新武器
11
作者 陈美兰 《江汉论坛》 1964年第11期43-44,共2页
本刊最近邀请当地部分青年文艺理论工作者就“写中间人物”问题举行了座谈。下面登载的是其中四位同志在会上的发言稿。
关键词 中间人物 无产阶级文学 邵荃麟 文艺事业 文学艺术 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文学 工农兵群众 资产阶级思想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眼”中的“朦胧”——论鲁迅对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解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2-41,共10页
关键词 鲁迅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学评论 杂文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赵树理与现代“元话语”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旭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3期60-69,共10页
本文把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因为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标准为首要。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存在两种"元话语",启蒙"元话语"和不断革命"元话语",后者是无产阶级... 本文把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左翼文学命名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因为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标准为首要。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存在两种"元话语",启蒙"元话语"和不断革命"元话语",后者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核心。赵树理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他的乡村关怀不会随着"元话语"的变化发生改变,从启蒙到不断革命,赵树理文学一直以乡村伦理和农民利益为中心,为当代文学树立了一个"主体性"意义的标准。作家不应该屈服于某种权力话语,今天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应该吸收各种"元话语"的优秀部分形成赵树理式的东方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元话语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实秋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俊庆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在20世纪的上半期,曾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了一场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几十年的命运的论争,他以一位文学批评家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今天我们试图撩开各种外部的纷扰...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在20世纪的上半期,曾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了一场决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几十年的命运的论争,他以一位文学批评家的面目出现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今天我们试图撩开各种外部的纷扰,走进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世界,从学理层面上去把握论争的内在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产阶级的文艺要表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
15
作者 曾奕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7-63,共7页
阶级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理想。无产阶级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建立,不是依靠什么人的恩赐,而是依靠自己的斗争。这种理想社会不是空想社会主... 阶级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理想。无产阶级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建立,不是依靠什么人的恩赐,而是依靠自己的斗争。这种理想社会不是空想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空想”,而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理想并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所私有的,而是占全人类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共同的愿望。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理想 阶级斗争 现实主义 资产阶级 优秀作品 无产阶级文学 现实生活 劳动人民 高尔基 理想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革命献身的无产阶级作家洪灵菲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惠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63-68,共6页
今年(1982)二月是革命作家洪灵菲诞辰80周年。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英勇战士,对无产阶级文艺事业作过宝贵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但迄至今日,还很少有人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在搜集整理洪灵菲的研究资料。... 今年(1982)二月是革命作家洪灵菲诞辰80周年。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英勇战士,对无产阶级文艺事业作过宝贵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丰富的遗产。但迄至今日,还很少有人对他的生平和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我们正在搜集整理洪灵菲的研究资料。现就浅见所及,写下几点体会,作为我们对先辈的纪念,也希望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革命者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国民党右派 作品 共产党员 时代特征 长篇小说 革命道路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立华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100,共7页
阶级斗争理论于1920年代传入中国后,为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和19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成为建国后高歌猛进或急风暴雨般的文艺运动和红色经典文学的理论指南,回望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育助于我... 阶级斗争理论于1920年代传入中国后,为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和19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成为建国后高歌猛进或急风暴雨般的文艺运动和红色经典文学的理论指南,回望阶级斗争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育助于我们今天对20世纪上半叶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革命文学作出历史的评价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 延安文艺 工农兵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阶级文学论述的转变与托洛茨基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广海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97-101,118,共6页
鲁迅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解曾受到了托洛茨基的深刻影响,托氏的理论被鲁迅一度奉若权威;但鲁迅阶级文学论述的关键内容,经历了与托氏的决裂才最终获得。这一决裂标志性地发生在鲁迅写作于1928年8月10日与11日的两篇文章之中,鲁... 鲁迅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解曾受到了托洛茨基的深刻影响,托氏的理论被鲁迅一度奉若权威;但鲁迅阶级文学论述的关键内容,经历了与托氏的决裂才最终获得。这一决裂标志性地发生在鲁迅写作于1928年8月10日与11日的两篇文章之中,鲁迅在文中反驳了托氏,表达了对普遍阶级性的认同。经过此一决裂,鲁迅克服了托洛茨基“影响的焦虑”,获得了自身的阶级文学观。但在决裂的背后,二人理论的内在逻辑仍有着相当的一致。这主要由于鲁迅认为他需要处理的是“当面”“袭来”的问题,而托洛茨基只是“提出”“将来”的问题。二人理论的分歧彰显了阶级文学理论的内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托洛茨基 革命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严的悼词,战斗的檄文——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19
作者 钱谷融 《齐鲁学刊》 1978年第5期71-73,共3页
在三十年代的最黑暗的日子里,为了哀悼五位青年作家的惨遇杀害,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鲁迅怀着无比悲痛与愤怒的心情,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这篇著名文章。这篇文章在当时尽管只能在秘密刊物上发表,但它... 在三十年代的最黑暗的日子里,为了哀悼五位青年作家的惨遇杀害,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鲁迅怀着无比悲痛与愤怒的心情,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这篇著名文章。这篇文章在当时尽管只能在秘密刊物上发表,但它的出现,犹如在漆黑的的深夜里亮起了耀眼的闪电,犹如在死寂的暗空中响起了震耳的惊雷。它使得许许多多读到这篇文章的革命者的久郁的心胸为之一舒,而国民党反动派以及一切依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势力,则面对这篇文章无不心惊胆战,惶恐失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国民党 鲁迅 文化战线 文章 三十年代 革命文艺 青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战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怀先烈 继续战斗——读鲁迅杂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20
作者 白林德 《齐鲁学刊》 1975年第3期84-86,共3页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面对各种穷凶极恶的阶级敌人,“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始终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呼啸前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坚信革命事业必然胜利,敢于“怒向刀丛...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面对各种穷凶极恶的阶级敌人,“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始终不屈不挠,顽强战斗,呼啸前进。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坚信革命事业必然胜利,敢于“怒向刀丛觅小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必然胜利 无产阶级专政 鲁迅杂文 革命事业 反革命 战斗 革命作家 国民党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