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为而无不为”如何可能?——老子无为思想新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光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5,共6页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种姿态或策略,把无为等同于君王用以"愚民"的"南面之术"并不确当;老子不是自然主义者,把无为与"无所作为"作同类共观也不适切。老子的无为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它展现为一种...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种姿态或策略,把无为等同于君王用以"愚民"的"南面之术"并不确当;老子不是自然主义者,把无为与"无所作为"作同类共观也不适切。老子的无为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它展现为一种承负着为生命寻求安身立命之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寻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哲学使命,这种哲学思维崇尚精神的自适和朴真、注重事物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追求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恒久性,并分别遵循三种路径成就精神和社会的"无不为",即精神的超越和向本真复归以及社会的安宁和发展:以"知足"来解开欲望的束缚;以"病病"来摆脱价值观念的桎梏;以"善利万物而不争"来引领"人之道"向"天之道"的归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无为无不为 哲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的圣人之治:无为而无不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万强 易顺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18,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圣人作为得道者,有道者,其对道之玄德的认识和体察,在应对世间事物时所保持的自然虚静之"玄同"境界,以"贵身"作为其治理天下的必备条件,并进而提出"三宝"作为施政主体(圣人)的所必须持受的... 本文通过分析圣人作为得道者,有道者,其对道之玄德的认识和体察,在应对世间事物时所保持的自然虚静之"玄同"境界,以"贵身"作为其治理天下的必备条件,并进而提出"三宝"作为施政主体(圣人)的所必须持受的伦理道德要求。并指出圣人的清净寡欲、慈、俭、谦下不争,本身即是圣人的"无为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 圣人之治 玄德 无为 无为无不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的本根智慧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雪霞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6,共4页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仅是《道德经》的重要命题,而且是其本根智慧的集中呈现。原创性、前提性、融通性是其本质属性,返本归根、和光同尘、道隐无名是其主要内涵。
关键词 老子 无为无不为 本根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而无不为——论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表现原则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博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8期75-77,共3页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在21世纪的今天可谓风靡全球。凭借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一场又一场令人为之赞叹的视觉盛宴轮番上演,毫无疑问,就其技术层面而言,动画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然而,就其本质而言,剥去高科技的外壳,动画背后其... 动画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在21世纪的今天可谓风靡全球。凭借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一场又一场令人为之赞叹的视觉盛宴轮番上演,毫无疑问,就其技术层面而言,动画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然而,就其本质而言,剥去高科技的外壳,动画背后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 中国传统文化 无为无不为 中国文化 文化符号 文化思想 行为方式 计算机技术 文化影响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而无不为
5
作者 黄国荣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8-29,共2页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主张、治国方术和人生哲学的核心。在一般人看来,“无为”与“治国”是矛盾的,“无为”何以能“治国”?“治国”必定得“有为”。在欲望的驱使下,人们一生终日匆匆忙忙,为功名而求功名,为立业而去创业,造...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主张、治国方术和人生哲学的核心。在一般人看来,“无为”与“治国”是矛盾的,“无为”何以能“治国”?“治国”必定得“有为”。在欲望的驱使下,人们一生终日匆匆忙忙,为功名而求功名,为立业而去创业,造成相互倾轧、相互争斗的局面。老子的“无为”与“不争”.实际是要人们遵循规律,客观地去做事,让社会在和谐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 无为 政治主张 人生哲学 “有为” “不争” 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而无不为
6
作者 冯友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32,共1页
当首领,尤其是当大首领的方法,第一要无为。我们常听说,某人勤于治公,“事必躬亲”。对于一般的办公的人说,“事必躬亲”,是一种很大的长处。但对于当首领,尤其是当大首领的人说,则事必躬亲,不仅不是一种很大的长处,而且是一种很大的短... 当首领,尤其是当大首领的方法,第一要无为。我们常听说,某人勤于治公,“事必躬亲”。对于一般的办公的人说,“事必躬亲”,是一种很大的长处。但对于当首领,尤其是当大首领的人说,则事必躬亲,不仅不是一种很大的长处,而且是一种很大的短处。作首领者,当然亦有需其躬亲的事,但不可凡事皆躬亲。……善于作首领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无不为 人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无为”的教育艺术
7
作者 梅汝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3-24,共2页
北京2中范基公老师积极倡导“无为”教育的研究,消息传来,令人振奋。“无为”,竟然从历史的深处,走到教育改革的实际生活中来了。这显示出人们吸取历史智慧的力度正在加大。我认为,“无为”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很值得大家研究。“... 北京2中范基公老师积极倡导“无为”教育的研究,消息传来,令人振奋。“无为”,竟然从历史的深处,走到教育改革的实际生活中来了。这显示出人们吸取历史智慧的力度正在加大。我认为,“无为”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很值得大家研究。“有”与“无”、“正”与“反”,本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艺术 隐性课程 道家 无为无不为 无为”教育 不言之教 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态度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游》的主旨是无为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松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古今学界一致认为《逍遥游》是在讨论精神自由的问题。本文从“逍遥”一词的本义谈起,结合大鹏与小鸟形象的含义,再以圣人“无己”、“无功”、“无名”的具体内容为证,有力地批评了传统看法,提出了全新的观点:《逍遥游》的主旨不... 古今学界一致认为《逍遥游》是在讨论精神自由的问题。本文从“逍遥”一词的本义谈起,结合大鹏与小鸟形象的含义,再以圣人“无己”、“无功”、“无名”的具体内容为证,有力地批评了传统看法,提出了全新的观点:《逍遥游》的主旨不是讲精神自由,而是讲无为而无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 精神自由 大鹏小鸟 无为无不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道无形”话“有形”——老子“无为”思想的政治哲学探秘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5,共5页
老子的"无为"是"大道无形"之为。但我们仍可在那些人们早已习焉不察的平平作为之中捕捉到它的基本原型,并循此理顺出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核"和本体论的寓意:在个体人格意义上,它是以"... 老子的"无为"是"大道无形"之为。但我们仍可在那些人们早已习焉不察的平平作为之中捕捉到它的基本原型,并循此理顺出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核"和本体论的寓意:在个体人格意义上,它是以"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本体论蕴涵,赋予个体"无欲、无名、无功、无己"的人格模式和行为模式;在统治意义上,是以"三十辐而共一毂"的哲学寓意,赋予统治者"无为而无不为"的统治模式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哲学期待。其所蕴涵和揭示的行为真相和价值真相,有助于我们共产党人对自身作为做深层的价值审视;能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人格模式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无尽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欲 无名 无功 无己 无为无不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应修“无为”之德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文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6,共3页
"无为"思想是老子经邦治世之术的基本主张,此"无为"即在重道、识道和循道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有为之行。无为而治思想要求领导干部本着"为无为,事无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态度去做好各项工作,... "无为"思想是老子经邦治世之术的基本主张,此"无为"即在重道、识道和循道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有为之行。无为而治思想要求领导干部本着"为无为,事无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态度去做好各项工作,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实现最大的领导效应,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效果:“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通过对老子“无为”领导思想中蕴含的朴素辩证法和领导艺术进行萤新审视、深入探讨和挖掘,I『为当代领导干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 领导干部 无为无不为 朴素辩证法 基本主张 客观世界 无为而治 领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脱的管理:无为而治
11
作者 孙洪庆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成功的管理者 企业文化建设 管理艺术 管理幅度 管理行为 无为无不为 无为而治” 自动化 分级管理 企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与责任——略谈郭象圣王无为思想的管理学启示
12
作者 黄圣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Z期51-53,共3页
郭象(252-312),字子玄,河南洛阳人,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主要著作《庄子注》中,他把道家的无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政治学意义上,无为是一种管理谋略,其基本内涵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特殊的、不违反自然原则的... 郭象(252-312),字子玄,河南洛阳人,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主要著作《庄子注》中,他把道家的无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政治学意义上,无为是一种管理谋略,其基本内涵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特殊的、不违反自然原则的有为,其目的还是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天下大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玄 圣王 无为无不为 魏晋玄学 指一 管理目标 政治学意义 河南洛阳 同日而论 人间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庄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水德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7,共2页
浅析庄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陈水德庄子思想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然而崇尚自然的同时,庄子又对君主专制表示赞同,对现存封建统治秩序表示肯定,并大量汲取儒法有为思想,以表现其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一、肯定现实,理... 浅析庄子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陈水德庄子思想以自然性和超自然性为主要特色。然而崇尚自然的同时,庄子又对君主专制表示赞同,对现存封建统治秩序表示肯定,并大量汲取儒法有为思想,以表现其无为政治思想的社会性。一、肯定现实,理想人格的世俗性庄子文章对现实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庄子 社会性 无为无不为 超自然性 现实社会 理想人格 礼义法度 黄老政治 无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的“无为”哲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方桐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7-22,共6页
自从老子第一次提出“无为而不为”的著名命题以后,许多古代中国思想家都在自己的论著中对这个命题进行了研究,阐发其中的哲理。在这方面,理论成就突出者当推西汉淮南王刘安(约公元前179—122年)与其宾客们共同撰写的《淮南子》。这部... 自从老子第一次提出“无为而不为”的著名命题以后,许多古代中国思想家都在自己的论著中对这个命题进行了研究,阐发其中的哲理。在这方面,理论成就突出者当推西汉淮南王刘安(约公元前179—122年)与其宾客们共同撰写的《淮南子》。这部书通过“兼儒墨,合名法”,尤其是继承和发挥诸子的集大成者荀子及其发展者韩非子的有关思想,将传统的“无为”与“有为”这对范畴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无为无不为 主观能动性 客观必然性 哲学 老子 理论成就 韩非子 客观规律 自由与必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无为”观及其对国民性影响探析
15
作者 邢军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Z2期33-36,27,共5页
《老子》一这部奴隶制时代的精华著作,千百年来强烈地吸引着无数哲人的研究兴趣,其魅力至今不衰。特别是其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道德意识发生过巨大影响的“自然无为”观,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赞美与责难、崇拜与蔑视,尽皆有之。
关键词 自然无为 老子 理想社会 中华民族 人类社会 无为无不为 认识论 价值论 奴隶制 巨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为而治”与现代化建设
16
作者 傅承江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3期27-29,共3页
老子的“无为而治”,历来被认为是“君人南面之术”,个中的道理是值得研究的。老子作为周朝的一名史官,总结历史上的统治经验,把统治方法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帮助统治者正确地治理国家,是其份内之事。但是老子丟官回到家乡之后,由... 老子的“无为而治”,历来被认为是“君人南面之术”,个中的道理是值得研究的。老子作为周朝的一名史官,总结历史上的统治经验,把统治方法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帮助统治者正确地治理国家,是其份内之事。但是老子丟官回到家乡之后,由于贴近了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老子 现代化建设 无为无不为 自然无为 人之道 总结历史 一般方法论 治理国家 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无为思想散论
17
作者 蔡四桂 《湖湘论坛》 1994年第4期48-50,共3页
1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可一言而尽,曰无为而无不为。但这个无为思想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老子的无为主要是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完全抹煞了社会人事的主观能动作用,逃避矛盾,取消斗争,要人消极无为,什么也不做。因而,认定老子的辩证法是消... 1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可一言而尽,曰无为而无不为。但这个无为思想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老子的无为主要是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完全抹煞了社会人事的主观能动作用,逃避矛盾,取消斗争,要人消极无为,什么也不做。因而,认定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反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无为无不为 上德 侯王 缘道理 解老 正言若反 慎终如始 喻老 散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老子的“无为而治”
18
作者 薛东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10期19-21,10,共4页
'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论是整个老子思想的核心。它反映了老子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概括了老子关于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本文试从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重大影响诸方面来分析老子'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论是整个老子思想的核心。它反映了老子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概括了老子关于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本文试从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重大影响诸方面来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积极'有为'性质和进步意义,以求教于大方。一、老子的'无为而治',体现了他的'天道无为'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丰富辩证法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思想 天道无为 辩证法思想 反者道之动 无为无不为 损有余而补不足 社会发展规律 无名之朴 政治理论 小国寡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庄对我国远古审美意识的继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9
作者 韩湖初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3-60,共8页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宇宙间生命力,它是万物的生命和美的本原.老子强调应尊道贵德,让生命自由发展,并批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违背了道的原则.庄子发挥了这一思想.他们这一思想承自我国远古的生命意识:它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生命运动的思索—...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宇宙间生命力,它是万物的生命和美的本原.老子强调应尊道贵德,让生命自由发展,并批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违背了道的原则.庄子发挥了这一思想.他们这一思想承自我国远古的生命意识:它起源于原始人类对生命运动的思索——以为宇宙间存在着生命的神灵,此乃万物生命和美的本原.它经生殖崇拜、图腾崇拜而千万年持续发展,并从中得到生动的表现.我国古籍中也保存有大量的、以生命的健康成长为乐为美的材料.这一思想对后世艺术创作和美学思想均有重大影响:不但继续把宇宙的生命力即“道”(真、理)视为表现和歌颂的对象,继承老、庄的尊道贵德思想作为反对封建礼教、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武器,而且把老子所总结的“道”的“自然无为”和庄子的“法天贵真”运用于艺术创作的方法论,反对矫揉造作,提倡“化工”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美 宇宙生命力 无为无不为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理性与生命智慧 被引量:17
20
作者 樊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13,共7页
关键词 意义世界 道德理性 “德” 生命秩序 无为无不为 “得” 世俗世界 逻辑 人与自然的关系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