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裕固族的族际婚姻——以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钟梅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和婚姻观念的转变,裕固族实行族内婚的禁忌改变,族际婚姻数量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与异族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且通婚比例一代高于一代。对甘肃省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的调查表明,多民族杂居的...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和婚姻观念的转变,裕固族实行族内婚的禁忌改变,族际婚姻数量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与异族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且通婚比例一代高于一代。对甘肃省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的调查表明,多民族杂居的人口分布状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促使裕固族与其他民族间通婚比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民族关系也更加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
族
族际婚姻
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族际婚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晓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80-88,共9页
新疆族际婚姻数量较少,但经历了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新疆各地、各民族均有族际婚姻发生,同时明显存在数量多少及难易程度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多民族共居的社会,如果社会平稳发展,各民族社会政治地位平等,民族关系和谐,民族间文化差异...
新疆族际婚姻数量较少,但经历了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新疆各地、各民族均有族际婚姻发生,同时明显存在数量多少及难易程度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多民族共居的社会,如果社会平稳发展,各民族社会政治地位平等,民族关系和谐,民族间文化差异的大小是影响族际通婚规模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族际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
被引量:
7
3
作者
郭未
马炬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8,共20页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究的有效学术延展。本文立足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系列计量模型和因果修正方法,验证了“少汉婚姻”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同时刻画了前述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视域下“少汉婚姻”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带来积极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得分匹配等因果推断方法修正后,前述积极效应仍显著存在。在具体的影响路径中,收入回报、工作机会、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与流入地社会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显著的健康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受访者为农业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年龄小于配偶年龄”和“受访者教育水平与其配偶受教育水平不一致”婚配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当中。本文在理论与实证视野下,对于“流动”与“少数民族”双重符号在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进行研究,为在健康层面涵盖不同类型“亚人口”的“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婚姻
因果推断
健康结果
少数民
族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拉祜族家庭的母语传承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劲荣
张琪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3期67-81,共15页
家庭,是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社会单位,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和延续的一个阵地。家庭代际语言使用的变化反映出语言变化的趋势。生活在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的拉祜族,他们的婚姻既有族内婚姻又有族际婚姻,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族际婚姻呈上升...
家庭,是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社会单位,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和延续的一个阵地。家庭代际语言使用的变化反映出语言变化的趋势。生活在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的拉祜族,他们的婚姻既有族内婚姻又有族际婚姻,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族际婚姻呈上升趋势。本文以5个族际婚姻的拉祜族家庭为例,通过调查他们的语言使用情况,找出他们家庭代际语言使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发现是否族际婚姻对拉祜语的传承具有关键的影响,家庭和教堂是拉祜语使用传承的主要场所,进而说明语言认同乃至身份认同并不完全受地域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拉祜
族
母语传承
族际婚姻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裕固族的族际婚姻——以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为例
被引量:
5
1
作者
钟梅燕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前裕固族族际通婚调查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项目编号:11LZUJBWZY086)阶段成果
文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和婚姻观念的转变,裕固族实行族内婚的禁忌改变,族际婚姻数量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与异族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且通婚比例一代高于一代。对甘肃省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的调查表明,多民族杂居的人口分布状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促使裕固族与其他民族间通婚比例逐渐提高。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民族关系也更加和谐。
关键词
裕固
族
族际婚姻
现状
调查
Keywords
Yugu nationality
itrans - racial marriage
status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族际婚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22
2
作者
李晓霞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80-8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多民族混合家庭研究"(03BSH009)
文摘
新疆族际婚姻数量较少,但经历了一个逐渐增多的过程。新疆各地、各民族均有族际婚姻发生,同时明显存在数量多少及难易程度的差别。研究表明,在多民族共居的社会,如果社会平稳发展,各民族社会政治地位平等,民族关系和谐,民族间文化差异的大小是影响族际通婚规模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关键词
新疆
族际婚姻
Keywords
Xinjiang, inter-racial marriage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
被引量:
7
3
作者
郭未
马炬申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8,共2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素养与健康结果研究(20BRK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环境风险管理(71921003)。
文摘
“流动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压力过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语言经济学视角形成的综合分析框架开展对于流动人口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所带来的健康效度的探讨,是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民族交融与互嵌研究的有效学术延展。本文立足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系列计量模型和因果修正方法,验证了“少汉婚姻”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同时刻画了前述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视域下“少汉婚姻”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结果带来积极效应,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值得分匹配等因果推断方法修正后,前述积极效应仍显著存在。在具体的影响路径中,收入回报、工作机会、社会参与、社会融入与流入地社会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异质性检验还发现显著的健康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受访者为农业户口、配偶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年龄小于配偶年龄”和“受访者教育水平与其配偶受教育水平不一致”婚配模式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当中。本文在理论与实证视野下,对于“流动”与“少数民族”双重符号在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健康进行研究,为在健康层面涵盖不同类型“亚人口”的“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提供证据。
关键词
族际婚姻
因果推断
健康结果
少数民
族
流动人口
Keywords
Interethnic Marriage
Causal Inference
Health Outcomes
Ethnic Minorities
Floating Population
分类号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拉祜族家庭的母语传承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劲荣
张琪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3期67-81,共15页
文摘
家庭,是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社会单位,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和延续的一个阵地。家庭代际语言使用的变化反映出语言变化的趋势。生活在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的拉祜族,他们的婚姻既有族内婚姻又有族际婚姻,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族际婚姻呈上升趋势。本文以5个族际婚姻的拉祜族家庭为例,通过调查他们的语言使用情况,找出他们家庭代际语言使用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发现是否族际婚姻对拉祜语的传承具有关键的影响,家庭和教堂是拉祜语使用传承的主要场所,进而说明语言认同乃至身份认同并不完全受地域限制。
关键词
美国拉祜
族
母语传承
族际婚姻
调查研究
Keywords
American Lahu
mother tongue inheritance
intermarriage
survey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裕固族的族际婚姻——以肃南县红湾寺镇和明花乡为例
钟梅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族际婚姻的调查与分析
李晓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流动时代的中国:族际通婚与健康结果
郭未
马炬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国加州维塞利亚镇拉祜族家庭的母语传承
刘劲荣
张琪
《语言战略研究》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