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民身份建构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高成军
-
机构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6期80-85,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族群认同与公民身份意识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YJC810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族际政治整合的宪制理路及制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XZZ012)
甘肃政法学院科研资助重点项目"族群治理与多民族国家的宪制选择"(项目编号:GZF2013XZDLW019)
-
文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要求,对此不仅要考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整体历史图景,更需思虑由王朝国家到现代国家嬗变之国家建构的现实逻辑。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王朝国家的天下观遭遇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帝国建制的威权统治让位于政治国家的宪制整合,这一国家叙事方式的转换也直接影响了国族构建图式,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是一个双重维度的发展过程,它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的繁衍表达,也是政治法律共同体的法理聚合。立基于政治法律共同体下国家属性的现实彰显,除发挥历史记忆等文化因子的重要意义外,通过公民身份认同进而引导共同体意识铸造亦是一种有别于文化想象的理性选择,公民身份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在现代国家安顿身心的政治表达及法律纽带,是共同体建构的宪制基础,亦是构筑共同体的制度保障。而在公民身份构筑认同的实践过程中,法权架构恰恰是将认同诉诸公民机制的制度操作,对此经由平等的公民权利才能夯实平等的公民身份,当然部分特殊权利的延展及权利约束对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亦为重要。
-
关键词
国家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族群认同:公民身份
法权架构
-
分类号
D60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