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乡土仪式到族群标识:20世纪初粤剧在东南亚的传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露 杨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3,共7页
20世纪初,粤剧成为革命党的革命宣传工具,对于唤醒东南亚华人的民族意识、凝聚东南亚华人的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粤剧形式的创新是其能够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粤剧仪式所具备的文化内聚力是其能够唤起并巩固东... 20世纪初,粤剧成为革命党的革命宣传工具,对于唤醒东南亚华人的民族意识、凝聚东南亚华人的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粤剧形式的创新是其能够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粤剧仪式所具备的文化内聚力是其能够唤起并巩固东南亚华人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粤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聚力,从乡土仪式逐渐发展为族群标识,即从以地缘为依据来确认来自同一地区的华人的共同身份,构建社群共同体,发展到以民族身份为依据来构筑共同的民族想象,唤起并巩固民族认同,凝聚全体华人的力量。这使东南亚华人的关注边界由“乡土”延伸到“民族”,身份认同从“乡土认同”转变到“民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东南亚 仪式传播 族群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知识与族群标识:文化的传承与建构——云南迪庆汝柯村玛丽玛萨人文化及节日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志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24-29,共6页
传承与建构是文化演进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文化变迁的历程中,玛丽玛萨人通过玛丽玛萨节日文化的仪式性展演,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当下的建构,呈现"我者"的族群文化内涵与外延;通过向"他者"地方性知识的表达与诠释... 传承与建构是文化演进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文化变迁的历程中,玛丽玛萨人通过玛丽玛萨节日文化的仪式性展演,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当下的建构,呈现"我者"的族群文化内涵与外延;通过向"他者"地方性知识的表达与诠释,实现并强化其本位文化身份和族群标识。其多元文化要素形成具有本族群特色的多元共生文化复合体,标识并演绎其族群文化存在,是"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格局在族群文化演进层面的生动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玛萨文化 地方性知识 族群标识 传承与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