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成俊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试图运用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理论,以撒拉族为例,探讨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在其文化再生产和族群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集体记忆分为历史记忆、社会记忆和个体记忆,本文主要研究撒拉族的历史记忆,探讨一个无文字的简... 本文试图运用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理论,以撒拉族为例,探讨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在其文化再生产和族群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集体记忆分为历史记忆、社会记忆和个体记忆,本文主要研究撒拉族的历史记忆,探讨一个无文字的简单社会(人口较少民族)借助族群的历史记忆如何维持族群边界、强化族群意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拉族 历史记忆 文化生产 族群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对族群建构的文化意义——以仡佬族、彝族和傣族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利红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48,63,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蕴含了族群建构中的宗教、信仰、习俗、历史记忆、行为模式等文化元素,还是族群文化的主要叙事方式和传递手段,对族群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表...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蕴含了族群建构中的宗教、信仰、习俗、历史记忆、行为模式等文化元素,还是族群文化的主要叙事方式和传递手段,对族群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强化了族群的图腾信仰和亲祖意识;唤起族群的习俗情感和历史记忆;培育并传递族群的文化心理结构与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族群建构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文化史与朱子学的再思考
3
作者 陈支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1,154,共11页
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看,中国的北方即中原地区与中国的南方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上古时期有关中国南方的文献记载比较缺乏,有关中国古代南方文化史的叙述,基本上是延续中国北方即中原地区士人们的认知。一直到了宋代特别是... 从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看,中国的北方即中原地区与中国的南方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由于上古时期有关中国南方的文献记载比较缺乏,有关中国古代南方文化史的叙述,基本上是延续中国北方即中原地区士人们的认知。一直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南方以朱熹为核心的的士人们,在沿续中原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同时,也不断地寻找和重构南方的文化形态及其价值观。其中最为突出而又深具长远影响力的是朱子学关于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建构,以及对于南方所谓“蛮夷”族群的较为平等的审视与定位。朱子学的这一系列的理论建构,对宋以后中国南方文化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也是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文化史 朱子学 族群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透视中国山地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当代变迁 被引量:2
4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3期73-74,共2页
记忆,看似只与过去有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和当代紧密相连;来自历史的集体记忆或族群记忆,不仅传世于当代,而且往往指向未来。正如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导言中指出的:“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大多取决于我们对过去... 记忆,看似只与过去有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和当代紧密相连;来自历史的集体记忆或族群记忆,不仅传世于当代,而且往往指向未来。正如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导言中指出的:“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大多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我们有关过去的形象,通常服务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化。”历史记忆对于族群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在《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一书中曾对此颇费周章地进行过论述。时至今日,这一点似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当代 《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 主持人 变迁 民族 山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