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族群边界的消融与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巫达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人类学解释族群边界的理论之一叫“茶叶袋理论”,认为族群及其成员就像茶叶袋里面的茶叶,而族群的文化就像茶叶袋泡入水中之后流出茶叶袋的茶水。茶叶袋是族群的边界,族群文化可以穿过族群边界相互渗透和消融。四川甘洛县彝族亚族群边界...
人类学解释族群边界的理论之一叫“茶叶袋理论”,认为族群及其成员就像茶叶袋里面的茶叶,而族群的文化就像茶叶袋泡入水中之后流出茶叶袋的茶水。茶叶袋是族群的边界,族群文化可以穿过族群边界相互渗透和消融。四川甘洛县彝族亚族群边界,从文化上看,可以从方言土语、服饰、节日等文化元素加以界定。由于亚族群的交融交往、文化的交流以及国家政策的介入,使甘洛县亚族群边界越来越模糊,也即三个土语群的文化逐渐同质化,族群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本文通过文化变迁和族群边界消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个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族群
边界消融
文化变迁
族群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与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建构
2
作者
康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5,共13页
面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中世纪早期的蛮族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与本土罗马人相处,建构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问题。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统治者以维护传统的名义确立了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政治宣传、颁布法律...
面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中世纪早期的蛮族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与本土罗马人相处,建构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问题。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统治者以维护传统的名义确立了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政治宣传、颁布法律和编纂历史作品来重新建构哥特人与罗马人的历史记忆,在宣扬罗马传统的同时,也没有完全罗马化,而是保持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维持了哥特人的认同。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此后东罗马帝国与东哥特王国之间爆发的哥特战争中,意大利罗马人的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前族群共存理念的成效。这些情况都表明了族群认同问题在中世纪早期西欧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哥特王国
族群
认同
文化主体性
多
族群
政治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族群边界的消融与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为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巫达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大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研究”(批准号:20VMZ002)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理论创新和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批准号:19AZD027)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类学解释族群边界的理论之一叫“茶叶袋理论”,认为族群及其成员就像茶叶袋里面的茶叶,而族群的文化就像茶叶袋泡入水中之后流出茶叶袋的茶水。茶叶袋是族群的边界,族群文化可以穿过族群边界相互渗透和消融。四川甘洛县彝族亚族群边界,从文化上看,可以从方言土语、服饰、节日等文化元素加以界定。由于亚族群的交融交往、文化的交流以及国家政策的介入,使甘洛县亚族群边界越来越模糊,也即三个土语群的文化逐渐同质化,族群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本文通过文化变迁和族群边界消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提供个案支持。
关键词
凉山彝族
族群
边界消融
文化变迁
族群共同体
Keywords
The Yi of Liangshan
Dissolution of Ethnic Boundaries
Cultural Change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与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建构
2
作者
康凯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世纪早期史学中的罗马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20BSS01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面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中世纪早期的蛮族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与本土罗马人相处,建构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问题。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统治者以维护传统的名义确立了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政治宣传、颁布法律和编纂历史作品来重新建构哥特人与罗马人的历史记忆,在宣扬罗马传统的同时,也没有完全罗马化,而是保持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维持了哥特人的认同。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此后东罗马帝国与东哥特王国之间爆发的哥特战争中,意大利罗马人的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前族群共存理念的成效。这些情况都表明了族群认同问题在中世纪早期西欧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东哥特王国
族群
认同
文化主体性
多
族群
政治
共同体
分类号
K546.31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族群边界的消融与族群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为例
巫达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与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建构
康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