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的共同体:论族性变化的解释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静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9,共7页
族性是构成族群、民族等族类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如认同、血统、语言、传统文化、祖籍地、宗教、种族等。自族类共同体诞生以来,族性便是富于变化的。对其变动机制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四种:强调内部识别的认同理论,强调外部交往的接触理论... 族性是构成族群、民族等族类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如认同、血统、语言、传统文化、祖籍地、宗教、种族等。自族类共同体诞生以来,族性便是富于变化的。对其变动机制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四种:强调内部识别的认同理论,强调外部交往的接触理论,强调内部关系的民族国家理论和强调外来影响的现代性理论。综合把握四种不同的解释路径及其内部理论流派的具体差异,有助于增进对族性变化和当下民族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性变化机制 认同理论 接触理论 国家理论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