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族刑的法文化诠释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作武
马腾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5-182,共8页
族刑是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刑事责任连带方式,它的存在与中华法系相始终。这种野蛮而残暴的酷刑在中国传统社会居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合理合法性一直不曾受到真正的怀疑和挑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直接相关。中国古代家族本位...
族刑是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刑事责任连带方式,它的存在与中华法系相始终。这种野蛮而残暴的酷刑在中国传统社会居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合理合法性一直不曾受到真正的怀疑和挑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直接相关。中国古代家族本位的伦理道德观与一以贯之的重刑主义法律观实乃族刑数千年长盛不衰的两大思想支柱。通过对族刑的社会文化分析与诠释,有助于更全面深刻理解这一古老刑制的历史文化意蕴,进而提升我们对中华法系酷刑化特征的认识深度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刑
儒家
法家
家
族
本位
重
刑
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初三族刑的变迁
被引量:
4
2
作者
水间大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0,共6页
汉初从秦朝继承而来的三族刑于吕后元年(前187年)被废除,吕后八年(前180年)吕后死后再次被制定,文帝元年(前179年)又再次被废除,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至七年(前157年)之间又再次被制定。废除三族刑的背景有战国以来的三族刑废除论,以...
汉初从秦朝继承而来的三族刑于吕后元年(前187年)被废除,吕后八年(前180年)吕后死后再次被制定,文帝元年(前179年)又再次被废除,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至七年(前157年)之间又再次被制定。废除三族刑的背景有战国以来的三族刑废除论,以及解除秦朝苛法这一汉朝基本国策。相对于此,重新制定三族刑,则是由于通过对吕氏政权的政变及新垣平的大逆案件,重新认识到三族刑的威摄效果,以及废除三族刑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实际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
族刑
汉律
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汉时期族刑论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贾丽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7,共7页
族刑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集体性惩罚,主要适用于政治性犯罪。本文根据对数十件族刑案的分析,认为秦汉时期族诛的范围基本上是"父母妻子同产",仅在特殊情况下有小范围伸缩。大约以宣元时期为界,族刑的施刑方式渐由诛杀向...
族刑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集体性惩罚,主要适用于政治性犯罪。本文根据对数十件族刑案的分析,认为秦汉时期族诛的范围基本上是"父母妻子同产",仅在特殊情况下有小范围伸缩。大约以宣元时期为界,族刑的施刑方式渐由诛杀向诛徙转变。家族主义为族刑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族刑是古代小政府控制大国土的有效有段,并且可以提高刑罚上限,增强刑罚的威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家
族
族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汉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渊源考释
被引量:
6
4
作者
彭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1-59,50,共10页
秦汉王朝为维护君主专制即“一人独裁的政权”于不坠,制订了一套严酷而完整的刑法。而族刑、收孥、相坐诸法则是依据上古“圣帝明君”的“古典”撰次而成的。笔者对上述诸法的内容及其实施状况,曾作过一些探讨。本文拟对这一“由来久矣...
秦汉王朝为维护君主专制即“一人独裁的政权”于不坠,制订了一套严酷而完整的刑法。而族刑、收孥、相坐诸法则是依据上古“圣帝明君”的“古典”撰次而成的。笔者对上述诸法的内容及其实施状况,曾作过一些探讨。本文拟对这一“由来久矣”的“古典”法制的源流再作一番历史的考察,并探究一下先秦“圣帝明君”实施族刑、收孥、相坐诸法的情形。 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落后、野蛮的刑罚,它产生于先秦时代奴隶制国家国君对不服从命令或犯法臣民的“罪罚”。恩格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刑
相坐
法渊源
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律》
秦汉
人犯
尚书
刑
罚
官奴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汉族刑考
被引量:
11
5
作者
陈乃华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37-41,共5页
重视家族的连坐责任,是中国古代刑罚体系的重要特点。族刑,即连及到亲属生命的刑罚,是家族连坐的最高层次。秦汉时代见于史书记载的旅刑有“夷三族”、“夷宗族”、“夷其族”、“族家”等等。这些刑罚的概念、牵涉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
重视家族的连坐责任,是中国古代刑罚体系的重要特点。族刑,即连及到亲属生命的刑罚,是家族连坐的最高层次。秦汉时代见于史书记载的旅刑有“夷三族”、“夷宗族”、“夷其族”、“族家”等等。这些刑罚的概念、牵涉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究竟如何,在汉魏之际就不甚清楚了。如“夷三族”,张晏解释为“父母、妻子、同产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代
族刑
宗
族
谋反
中国古代
大逆
亲属关系
汉魏之际
刑
罚体系
史书记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夷三族”探源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乃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拙作《秦汉族刑考》中,我提出了一个异于传统说法的新观点,认为秦汉时代的夷三族就是夷宗族,它诛及的范围是以主犯为中心上三溯三世及祖父下延三世及孙辈包含了主干和旁支的这样一个男性世系集团。秦汉的夷三族刑是承接了先秦的传统,...
在拙作《秦汉族刑考》中,我提出了一个异于传统说法的新观点,认为秦汉时代的夷三族就是夷宗族,它诛及的范围是以主犯为中心上三溯三世及祖父下延三世及孙辈包含了主干和旁支的这样一个男性世系集团。秦汉的夷三族刑是承接了先秦的传统,研究先秦的族刑,将有助于我们搞清楚这一特殊刑种的历史真象。从这一点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年
族刑
宗
族
秦汉时代
五
刑
公元前
史记
世系
中原文化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阻燃PET的热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牛明军
张征
+2 位作者
刘雪莹
李新法
陈金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2,35,共3页
利用TG -DTG方法 ,研究了不同配比阻燃PET在N2 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发现 ,阻燃剂能显著减缓PET的分解速率 ,提高PET分解后形成的残余物的稳定性 ,使化学成炭质量得到改善 ;阻燃剂的加入使体系的成炭化学反应过程提前 ,显示了较好...
利用TG -DTG方法 ,研究了不同配比阻燃PET在N2 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发现 ,阻燃剂能显著减缓PET的分解速率 ,提高PET分解后形成的残余物的稳定性 ,使化学成炭质量得到改善 ;阻燃剂的加入使体系的成炭化学反应过程提前 ,显示了较好的协效作用 ,有利于残余物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PET
热降解行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芳香
族
溴系阻燃
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述论
8
作者
简修炜
张耕华
《河北学刊》
1984年第4期66-71,共6页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位二十余年(公元471—499),史称:“听览政事,莫木从善如流”,“恒恩所以济益”太和年间,他厉行改革:颁布均田令、改革租庸调、厘定官制、迁都洛阳,政绩卓然。他的改革,既缓和了民...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位二十余年(公元471—499),史称:“听览政事,莫木从善如流”,“恒恩所以济益”太和年间,他厉行改革:颁布均田令、改革租庸调、厘定官制、迁都洛阳,政绩卓然。他的改革,既缓和了民族矛盾,恢复和发展了中原的社会经济,也加速了鲜卑拓跋部本身的社会进步,对历史复归统一,隋唐时代的繁荣,中国封建社会由上半期向下半期转变,起了促进作用。然而,历来对孝文帝改革的论述,较少涉及其法制方面,本文拟作探索,企求教正。 一 孝文帝的法制改革,先着手于立法。立法务求简明、宽疏,对于前代沿袭下来的残刑酷法,则予以废除、减轻。现述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门房之诛
法制改革
族刑
太和年间
魏书
述论
刑
罚
刑
狱
廷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族刑的法文化诠释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作武
马腾
机构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5-182,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先秦诸子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批准号为06G01)的阶段成果
文摘
族刑是中国古代社会常见的刑事责任连带方式,它的存在与中华法系相始终。这种野蛮而残暴的酷刑在中国传统社会居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合理合法性一直不曾受到真正的怀疑和挑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直接相关。中国古代家族本位的伦理道德观与一以贯之的重刑主义法律观实乃族刑数千年长盛不衰的两大思想支柱。通过对族刑的社会文化分析与诠释,有助于更全面深刻理解这一古老刑制的历史文化意蕴,进而提升我们对中华法系酷刑化特征的认识深度和力度。
关键词
族刑
儒家
法家
家
族
本位
重
刑
主义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初三族刑的变迁
被引量:
4
2
作者
水间大辅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70,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形态.思想.制度--从春秋战国至秦汉的法文化变迁"(2010221010)
中国博士后研究项目"秦汉刑法变迁史研究"(109580)
文摘
汉初从秦朝继承而来的三族刑于吕后元年(前187年)被废除,吕后八年(前180年)吕后死后再次被制定,文帝元年(前179年)又再次被废除,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至七年(前157年)之间又再次被制定。废除三族刑的背景有战国以来的三族刑废除论,以及解除秦朝苛法这一汉朝基本国策。相对于此,重新制定三族刑,则是由于通过对吕氏政权的政变及新垣平的大逆案件,重新认识到三族刑的威摄效果,以及废除三族刑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实际益处。
关键词
三
族刑
汉律
张家山汉简
二年律令
Keywords
the death penalty of three zu, Han law, Han bamboo slips from Zhangjiashan, the Laws and Decrees of the Second Year
分类号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汉时期族刑论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贾丽英
机构
石家庄学院历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7,共7页
文摘
族刑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集体性惩罚,主要适用于政治性犯罪。本文根据对数十件族刑案的分析,认为秦汉时期族诛的范围基本上是"父母妻子同产",仅在特殊情况下有小范围伸缩。大约以宣元时期为界,族刑的施刑方式渐由诛杀向诛徙转变。家族主义为族刑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族刑是古代小政府控制大国土的有效有段,并且可以提高刑罚上限,增强刑罚的威慑力。
关键词
秦汉
家
族
族刑
Keywords
Qin and Han dynasties
clan
family punishment
分类号
K23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汉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渊源考释
被引量:
6
4
作者
彭年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1-59,50,共10页
文摘
秦汉王朝为维护君主专制即“一人独裁的政权”于不坠,制订了一套严酷而完整的刑法。而族刑、收孥、相坐诸法则是依据上古“圣帝明君”的“古典”撰次而成的。笔者对上述诸法的内容及其实施状况,曾作过一些探讨。本文拟对这一“由来久矣”的“古典”法制的源流再作一番历史的考察,并探究一下先秦“圣帝明君”实施族刑、收孥、相坐诸法的情形。 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落后、野蛮的刑罚,它产生于先秦时代奴隶制国家国君对不服从命令或犯法臣民的“罪罚”。恩格斯说:“
关键词
族刑
相坐
法渊源
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律》
秦汉
人犯
尚书
刑
罚
官奴婢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汉族刑考
被引量:
11
5
作者
陈乃华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37-41,共5页
文摘
重视家族的连坐责任,是中国古代刑罚体系的重要特点。族刑,即连及到亲属生命的刑罚,是家族连坐的最高层次。秦汉时代见于史书记载的旅刑有“夷三族”、“夷宗族”、“夷其族”、“族家”等等。这些刑罚的概念、牵涉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究竟如何,在汉魏之际就不甚清楚了。如“夷三族”,张晏解释为“父母、妻子、同产也。”
关键词
秦汉时代
族刑
宗
族
谋反
中国古代
大逆
亲属关系
汉魏之际
刑
罚体系
史书记载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夷三族”探源
被引量:
5
6
作者
陈乃华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25-29,共5页
文摘
在拙作《秦汉族刑考》中,我提出了一个异于传统说法的新观点,认为秦汉时代的夷三族就是夷宗族,它诛及的范围是以主犯为中心上三溯三世及祖父下延三世及孙辈包含了主干和旁支的这样一个男性世系集团。秦汉的夷三族刑是承接了先秦的传统,研究先秦的族刑,将有助于我们搞清楚这一特殊刑种的历史真象。从这一点出发。
关键词
二十年
族刑
宗
族
秦汉时代
五
刑
公元前
史记
世系
中原文化
左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阻燃PET的热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牛明军
张征
刘雪莹
李新法
陈金周
机构
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2,35,共3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文摘
利用TG -DTG方法 ,研究了不同配比阻燃PET在N2 气氛下的热降解行为。结果发现 ,阻燃剂能显著减缓PET的分解速率 ,提高PET分解后形成的残余物的稳定性 ,使化学成炭质量得到改善 ;阻燃剂的加入使体系的成炭化学反应过程提前 ,显示了较好的协效作用 ,有利于残余物的稳定 。
关键词
阻燃PET
热降解行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芳香
族
溴系阻燃
刑
Keywords
Flame Retardance
Thermal Degradation
PET
Sb 2O 3
Aromatic Bromine Flame Retardant
分类号
TQ323.4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TQ320.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述论
8
作者
简修炜
张耕华
出处
《河北学刊》
1984年第4期66-71,共6页
文摘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位二十余年(公元471—499),史称:“听览政事,莫木从善如流”,“恒恩所以济益”太和年间,他厉行改革:颁布均田令、改革租庸调、厘定官制、迁都洛阳,政绩卓然。他的改革,既缓和了民族矛盾,恢复和发展了中原的社会经济,也加速了鲜卑拓跋部本身的社会进步,对历史复归统一,隋唐时代的繁荣,中国封建社会由上半期向下半期转变,起了促进作用。然而,历来对孝文帝改革的论述,较少涉及其法制方面,本文拟作探索,企求教正。 一 孝文帝的法制改革,先着手于立法。立法务求简明、宽疏,对于前代沿袭下来的残刑酷法,则予以废除、减轻。现述论如下: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门房之诛
法制改革
族刑
太和年间
魏书
述论
刑
罚
刑
狱
廷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族刑的法文化诠释
马作武
马腾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初三族刑的变迁
水间大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秦汉时期族刑论考
贾丽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秦汉族刑、收孥、相坐诸法渊源考释
彭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秦汉族刑考
陈乃华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夷三族”探源
陈乃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阻燃PET的热降解行为研究
牛明军
张征
刘雪莹
李新法
陈金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述论
简修炜
张耕华
《河北学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