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化进程中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庄世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8,共4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各个族群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汉族地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他族群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族群缔结婚姻的习俗和标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它不再是单一的风俗习惯标准或个人行为,而是...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各个族群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汉族地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他族群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族群缔结婚姻的习俗和标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它不再是单一的风俗习惯标准或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动态的社会现象,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地理环境、人口规模、居住格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族内通婚 通婚 社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南岸倒淌河镇蒙古村的通婚圈变迁研究
2
作者 旺宗 拉毛才让 赤列曲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通婚圈是用来描述择偶规律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表示某一社会群体成员配偶对象的来源范围。它可以从“社会距离”和“地理距离”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义和测量。通婚圈的变化反映婚姻交往的变化,通婚圈扩大意味着人们择偶范围的扩大,... 通婚圈是用来描述择偶规律和结构的重要“指标”,表示某一社会群体成员配偶对象的来源范围。它可以从“社会距离”和“地理距离”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定义和测量。通婚圈的变化反映婚姻交往的变化,通婚圈扩大意味着人们择偶范围的扩大,远距离交往交流的扩展;通婚圈缩小意味着人们的择偶空间变小,地域交往封闭或不对称。文章以蒙藏汉聚居区青海湖南岸蒙古村为田野调查点,从人类学视角对其通婚圈的形成、特点及其发展变迁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蒙古村的通婚圈按照通婚形式可分为族内通婚和族际通婚,而通婚圈的变迁主要表现在通婚辐射半径逐渐延长、两性通婚圈的不对等和通婚民族趋于多样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婚 族内通婚 通婚 蒙古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婚姻制度所见的慕容氏与汉士族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叶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4,共4页
慕容鲜卑及其建立的诸燕政权被史学界作为汉化的典型代表,但考察其婚姻制度,却发现慕容鲜卑一直保持着本族内或与其他少数民族通婚的习俗,而鲜与汉人通婚,这与史界长期以来的看法似乎矛盾。探究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一个角度了解五胡十六... 慕容鲜卑及其建立的诸燕政权被史学界作为汉化的典型代表,但考察其婚姻制度,却发现慕容鲜卑一直保持着本族内或与其他少数民族通婚的习俗,而鲜与汉人通婚,这与史界长期以来的看法似乎矛盾。探究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一个角度了解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内通婚 政治合作 隔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说原始族外婚及周代“同姓不婚”与优生无关 被引量:1
4
作者 姜亦刚 贾艳红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3期49-51,共3页
试说原始族外婚及周代“同姓不婚”与优生无关姜亦刚,贾艳红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原始人已经能够认识到近亲婚会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有意识地对这种婚配进行了抵制,这样就导致了族外婚的出现。这一观点影响十分广泛... 试说原始族外婚及周代“同姓不婚”与优生无关姜亦刚,贾艳红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原始人已经能够认识到近亲婚会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有意识地对这种婚配进行了抵制,这样就导致了族外婚的出现。这一观点影响十分广泛。我国学者由于受摩尔根等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姓不婚 外婚 近亲婚配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族内通婚 舅表兄弟姐妹 表兄妹 《史记·五帝本纪》 《尔雅·释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文管会藏粟特式银碗考 被引量:6
5
作者 齐东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6,共4页
The sunflower-shaped silver bowl unearthed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Xi’an city in 1976,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object of the Tang dynasty. But on its outer surface there are eight little deep ditches stretching fro... The sunflower-shaped silver bowl unearthed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Xi’an city in 1976,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object of the Tang dynasty. But on its outer surface there are eight little deep ditches stretching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therefore making obvious ridges appear on its interior surface and the bowl bear a shape of raised eight petals. The bowl feet assume polyhedrons and the bottom circle of them is decorated with chain pearls design.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the bottom has a design of two layers of chain pearls; while the exterior surface, the design of entwining veins. This characteristic is neither the sty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bjects, nor that of the Tang silver vessels, but resemble to Sogd silver of Central Asia. So the bowl got its name. Sogd is a strange nationality, of which the people ever did business in Asia and Europe, and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ang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金银器 粟特人 西安市 纹样 器物 分瓣 敦煌文物 族内通婚 造型特征 萨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