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风预热器粗糙内壁对其性能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嵇鹰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0-734,共5页
就旋风预热器内壁表面存在的不平整现象,完成了一系列试验工作.通过试验找出不同的粗糙内壁对旋风预热器本身性能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相同规格的旋风预热器,在其内壁采用合适粗糙度的表面突出物可以使阻力降低约20%~35%... 就旋风预热器内壁表面存在的不平整现象,完成了一系列试验工作.通过试验找出不同的粗糙内壁对旋风预热器本身性能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相同规格的旋风预热器,在其内壁采用合适粗糙度的表面突出物可以使阻力降低约20%~35%,而分离效率仅下降约2%~3%.同时,对旋风预热器壁粗糙度降阻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粗糙度 阻降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固气比条件下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沛浩 陈延信 +1 位作者 徐德龙 范海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在温度高达840℃,固气比高达2.54的条件下,对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了温度、固气比和风速对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回归方程,填补了高温高固气比条件下旋风预热器总分离效率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总分离效率 温度 风速 固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预热器热态性能模拟研究—风速的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作炳 李波 +1 位作者 豆海建 史红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2,共3页
针对实际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应用雷诺应力模型,离散相模型和传热模型对旋风预热器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采用不同风速的工况来进行计算,得出不同风速下预热器的收尘效率、压力损失、颗粒逗留时间,特别是很少研究的热优良... 针对实际模型,借助fluent软件,应用雷诺应力模型,离散相模型和传热模型对旋风预热器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采用不同风速的工况来进行计算,得出不同风速下预热器的收尘效率、压力损失、颗粒逗留时间,特别是很少研究的热优良度、换热效率等。并针对预热器的好坏衡量因素研究得出了最佳的风速范围。对预热器实际工作风速的选择和提高预热器的换热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气固两相流 热态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固气比条件下旋风预热器分级分离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沛浩 陈延信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2-759,共8页
在温度分别为15℃、200℃、400℃、600℃、800℃,固气质量比分别为0.5、1.0、1.5、2.0、2.5,风速分别为14 m/s、16 m/s、18 m/s、20 m/s、22 m/s、24 m/s的不同条件下,试验研究温度、固气比和风速对旋风预热器分级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 在温度分别为15℃、200℃、400℃、600℃、800℃,固气质量比分别为0.5、1.0、1.5、2.0、2.5,风速分别为14 m/s、16 m/s、18 m/s、20 m/s、22 m/s、24 m/s的不同条件下,试验研究温度、固气比和风速对旋风预热器分级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颗粒直径dp≤1μm时,分级分离效率很高;临界粒径随着风速的提高而减小,随着固气比的增加而减小;临界粒径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400-600℃时达到高点,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临界粒径反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分级分离效率 温度 风速 固气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级旋风预热器系列结构参数的确定及其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树青 刘浙 《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58-72,共15页
本文通过'三传一反'原理,建立了五级旋风预热器系统反求计算的数学模型,从而对国内引进的 A,B 两厂旋风预热器系统系列隐参数进行了反求计算,并从结构上,总的生产技术指标上对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评价,反求了它们的设计指导思想... 本文通过'三传一反'原理,建立了五级旋风预热器系统反求计算的数学模型,从而对国内引进的 A,B 两厂旋风预热器系统系列隐参数进行了反求计算,并从结构上,总的生产技术指标上对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评价,反求了它们的设计指导思想、方法。在对引进的五级旋风预热器进行深入的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五级旋风预热器系列结构参数。最后,采用不同的目标函数对初步确定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通过不同目标函数所得优化结果经济效益的对比,确定了最合理的五级旋风预热器系列结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 结构 旋风预热器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壳式旋风预热器单体三维气相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钰 陈延信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9,114,共6页
借助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普遍采用的五边形入口、三心大涡壳式旋风预热器,模拟计算了其内部的气相流动行为.针对该类型旋风预热器本身非轴对称性、内部流场为三维强旋流的特点,在结构建模时,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 借助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普遍采用的五边形入口、三心大涡壳式旋风预热器,模拟计算了其内部的气相流动行为.针对该类型旋风预热器本身非轴对称性、内部流场为三维强旋流的特点,在结构建模时,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离散计算域;在计算模型的选择上,采用雷诺应力输运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其他领域应用的旋风分离器相比,五边形入口、三心大涡壳式旋风预热器内筒入口附近次级流动相对较弱;其内部的切向速度是经过涡壳的收缩引导使气流切向旋转迅速加速达到峰值;推算出模拟用Ⅰ级旋风筒的阻力系数ζ≈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边形入口 三心大涡壳 旋风预热器 数值模拟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态悬浮焙烧炉一级旋风预热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振勇 张忠霞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气态悬浮焙烧炉一级旋风预热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一级旋风预热器结构的非对称性和流场的三维强旋流特性,利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离散求解区域,选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模拟气相流动,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 利用FLUENT软件对气态悬浮焙烧炉一级旋风预热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一级旋风预热器结构的非对称性和流场的三维强旋流特性,利用六面体结构化网格离散求解区域,选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模拟气相流动,采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模拟颗粒相流动,选用单向耦合方式处理气-固两相的耦合。对一级旋风预热器的气相流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静压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渐降低,且在中心轴线附近最低,沿轴向自上向下降低较小;在一级旋风预热器壁面和旋转轴心位置,切向速度等于零,呈现典型的兰金组合涡分布,在气流入口位置,切向速度的加速并不明显,进入下部柱体段后,切向速度有所降低。研究结果可为一级旋风预热器的生产运行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悬浮焙烧炉 一级旋风预热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O_(2)气氛下旋风筒气固分离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王艺 梅书霞 +4 位作者 何峰 谢峻林 张超 邓玉华 刘长江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0,共7页
基于干法水泥生产系统的富氧燃烧结合CO_(2)回掺工艺,对N_(2)/O_(2)和CO_(2)/O_(2)2种气氛下C1旋风预热器中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气流场分布情况、气固分离效率和气固换热效果。研究表明:2种工况下气流场基本一致,但CO_(2)/O... 基于干法水泥生产系统的富氧燃烧结合CO_(2)回掺工艺,对N_(2)/O_(2)和CO_(2)/O_(2)2种气氛下C1旋风预热器中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气流场分布情况、气固分离效率和气固换热效果。研究表明:2种工况下气流场基本一致,但CO_(2)/O_(2)气氛下流场中的整体速度更高,阻力损失也更大;N_(2)/O_(2)和CO_(2)/O_(2)工况下气固分离效率几乎不变,分别为93.45%和93.67%;CO_(2)/O_(2)工况下气固换热效果低于N_(2)/O_(2)工况,气固温差由58 K增至6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数值模拟 CO_(2)/O_(2)气氛 气固分离 气固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示图的方法对SP窑预热器进行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玉声 洪履祥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54-59,共6页
提出了新的示图作法,即通过引入热效率,将冷热流体的能级统一在一张图上的作图法,可以给出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变化和损情况。据此可定量、简便、直观地对SP赛预热器的换热情况进行热力学分析,并为热利用的改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 示You 热力学 旋风预热器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级预热器特性对系统热效率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昌勇 胡道和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2期68-78,共11页
本文通过热平衡与物料平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对同流式水泥生料预热器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顶部旋风简的分离效率对系统热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立筒预热器尤其如此。通常情况下,Krupp立筒系统的热效率低于四级旋风... 本文通过热平衡与物料平衡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对同流式水泥生料预热器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顶部旋风简的分离效率对系统热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立筒预热器尤其如此。通常情况下,Krupp立筒系统的热效率低于四级旋风预热器,只有当η_c≥95%时,才有可能与旋风预热器相媲美。各级的漏风量与散热量的影响则以最下面一级最大。适当提高固气比μ可以提高热效率,但μ过高则入窑料温太低,起不到预热效果,需要考虑入预热器的气体热含而定。一般说来,增加预热器级数既能提高系统热效率,又能提高卡路里效率,但对五级预热器再增加级数只能起很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热效率 分离效率 固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筒预热器工作原理的研究
11
作者 胡道和 顾大公 李昌勇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2期55-67,共13页
本文对Krupp型正锥缩口的水泥生料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喷射气体的流型、物料在立筒内运动过程、落料的分散、气固两相在立筒内的传热方式与速率、气固分离以及物料在立筒内停留时间的概率分布等实质性问题,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 本文对Krupp型正锥缩口的水泥生料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喷射气体的流型、物料在立筒内运动过程、落料的分散、气固两相在立筒内的传热方式与速率、气固分离以及物料在立筒内停留时间的概率分布等实质性问题,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修正了过去将立筒预热器归入逆流换热类型的传统看法。明确指出立筒是以同流为主的多级换热设备。并归纳出若干基本认识和概念。基于这些新概念,作者对于立筒预热器的操作和结构改进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筒预热器 团块 核心区 缩口 旋风 物料停留时间 旋风预热器 换热 能量传递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预热系统内物料定常运动分析
12
作者 李兆锋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7-61,共5页
用质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在均衡操作条件下,旋风预热系统内物料的定常运动规律。工作基理论生料自上而下依次经过各级换热管和预热器落入窑内;各级预热器飞灰在本级与上级预热器之间做循环运动,其质量流量与成分均为恒定值。
关键词 物料运动 质量平衡 旋风预热器 热工设备
原文传递
我国首次用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成功
13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余热发电 废气 水泥窑 五级旋风预热器 《科技日报》 水泥生产线 二氧化碳 节约能源 发电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