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阀脉冲爆震发动机电控共轨式燃油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练达 张幽彤 +1 位作者 郭昆 倪成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为提高旋转阀脉冲爆震发动机(RVPDE)燃油系统性能,增强电磁阀的高频适应性,应用汽车行业领先的共轨技术,设计满足RVPDE性能要求的共轨式燃油系统(Common Rail System of PDE,CRP),并对系统控制性能、流量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 为提高旋转阀脉冲爆震发动机(RVPDE)燃油系统性能,增强电磁阀的高频适应性,应用汽车行业领先的共轨技术,设计满足RVPDE性能要求的共轨式燃油系统(Common Rail System of PDE,CRP),并对系统控制性能、流量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RP喷射时间可控制到微秒级,所有爆震管每次喷射之间的差别可控制在5%以内,电磁阀开启、关闭的动态响应时间均在1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旋转阀脉冲爆震发动机 共轨系统 动态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阀的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帆 范玮 +1 位作者 王可 鲁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0-864,共5页
针对现有条件下电磁阀高频与大流量不可兼得的矛盾,设计了一种凸轮式旋转阀,以此来控制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氧化剂、燃料和隔离气体的间歇式供给。基于该旋转阀,以汽油和富氧空气为推进剂,进行了不同频率下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推进剂... 针对现有条件下电磁阀高频与大流量不可兼得的矛盾,设计了一种凸轮式旋转阀,以此来控制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氧化剂、燃料和隔离气体的间歇式供给。基于该旋转阀,以汽油和富氧空气为推进剂,进行了不同频率下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推进剂和隔离气供给压力与点火相位直接影响到能否稳定起爆。随着频率的增加,在1~10 Hz范围内,降低隔离氮气压力、调整点火相位可实现发动机的稳定工作;10 Hz以上时,仅需要提高油气的供给压力。基于该旋转阀控制技术,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实现了工作频率30 Hz的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火箭发动机 旋转阀 压力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发动机旋转阀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亮 白少卿 罗大亮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解决脉冲爆震发动机高频稳定连续燃烧推进剂间歇式供应难题,开展了旋转阀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二阶凸轮特殊结构设计,将电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控制阀芯的直线开关运动,并放大电机旋转频率特性,实现最大200 Hz的高频控制。... 为解决脉冲爆震发动机高频稳定连续燃烧推进剂间歇式供应难题,开展了旋转阀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二阶凸轮特殊结构设计,将电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控制阀芯的直线开关运动,并放大电机旋转频率特性,实现最大200 Hz的高频控制。突破了高频响应、长寿命驱动和氧气安全性保障关键技术,完成旋转阀鉴定试验和脉冲爆震发动机地面点火试车考核。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电磁阀相比,旋转阀能够有效提高响应频率,实现了爆震波的稳定连续输出,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旋转阀 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非稳态进气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启祥 王家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动态网格技术对旋转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非稳态进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旋转阀关闭过程中爆震管内的流动特性及扰流器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旋转阀关闭过程中在其后的爆震管内产生回流区,随着关闭区域的增大回流区... 利用动态网格技术对旋转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非稳态进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旋转阀关闭过程中爆震管内的流动特性及扰流器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旋转阀关闭过程中在其后的爆震管内产生回流区,随着关闭区域的增大回流区长度增大,但不会超过3倍的管径。安装了扰流器后,回流区被局限在旋转阀与第一个扰流片之间。在旋转阀关闭过程中第二片扰流器后气流湍流扰动强度与分布规律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旋转阀完全关闭后,爆震管内的强湍流迅速衰减,且整个爆震管内的湍流强度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数值模拟 脉冲发动机 旋转阀 动态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燃气温度测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昭 李江帆 +2 位作者 卢杰 杨斌 郑龙席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18,共8页
针对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燃气温度参数在线测量,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采用扫描波长直接吸收-时分复用策略,以H_(2)O分子为目标组分,设计... 针对脉冲爆震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燃气温度参数在线测量,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采用扫描波长直接吸收-时分复用策略,以H_(2)O分子为目标组分,设计了燃气温度测量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PDE燃气温度测量,获得了PDE燃气H_(2)O分子(7 444.352+7 444.371)-(7 185.587+7 185.597)cm^(-1)谱线对吸收光谱,并基于双线测温原理实现了5 Hz、10 Hz、15 Hz、20 Hz、25 Hz、30 Hz工作频率燃气温度的在线测量,详细讨论了PDE在不同工作频率下的燃气温度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基于TDLAS技术可以实现PDE燃气温度在线测量.PDE在5 Hz工作频率时,爆震波燃气峰值温度为1 868 K,爆震波通过后,燃气温度存在618 K和424 K两个台阶;不同工作频率下,PDE的燃气温度变化规律较为相似,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燃气温度升高,这为PDE燃烧优化以及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燃烧诊断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 燃气温度 时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外涵加力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研究
6
作者 彭辰旭 郑龙席 +2 位作者 卢杰 罗振坤 张佳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研究外涵装有脉冲爆震燃烧室(PDC)的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其性能模型。研究了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和外涵循环参数对PDC特性和整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性能参数对部件参数的敏感性;在相同设计循环参数下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 为研究外涵装有脉冲爆震燃烧室(PDC)的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其性能模型。研究了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和外涵循环参数对PDC特性和整机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性能参数对部件参数的敏感性;在相同设计循环参数下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高隔离段总压恢复系数能够增大PDC增压比,提升发动机性能;风扇压比一定,涵道比增大,发动机耗油率和单位推力增大;风扇压比增大,涵道比在0.2~0.4时,单位推力先增大后减小,涵道比在0.4~0.5时,单位推力先增大后基本不变,涵道比在0.5~0.9时,单位推力一直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不同涵道比下耗油率随风扇压比增大一直减小;发动机性能对直接影响外涵气流状态参数的部件参数敏感性高;由于PDC的增压特性,脉冲爆震外涵加力发动机仅利用外涵部分气流组织燃烧就可使单位推力与传统加力涡扇发动机相当,且耗油率在设计点降低27.7%,非设计点降低12.8%~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燃烧室 涡扇发动机 外涵 总体性能 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震发动机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虎 谢宗齐 +2 位作者 邓利 薛赛男 周长省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38,64,共7页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 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2·s)时,燃烧室出现轴向传播的爆震波;爆震波在每个周期内将经历解耦与重新起爆的过程,出口截面反射的激波在燃烧室头部发展成为爆震波,并伴随剧烈发光现象。爆震波在周期内的平均传播速度与燃烧产物声速相当,采用线性声学理论可以对该模态下的工作频率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发动机 轴向脉冲 出口阻塞比 空气质量通量 工作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机爆震室壁温分布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龙席 严传俊 +3 位作者 范玮 张群 黄希桥 雷恒仁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4-347,共4页
利用TVS2000 MKⅡ热成像仪,在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模型上,对爆震燃烧室在多循环工作状态下的外壁面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爆震室外壁面温度分布呈现从前到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距推力壁近的区域上升斜率大,距推力壁远的区域上... 利用TVS2000 MKⅡ热成像仪,在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模型上,对爆震燃烧室在多循环工作状态下的外壁面温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爆震室外壁面温度分布呈现从前到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距推力壁近的区域上升斜率大,距推力壁远的区域上升斜率趋缓,并在爆燃转变为爆震后的区域内温度梯度较小.壁温分布热平衡时间随爆震频率的升高而减小,且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同一轴向位置处,壁温随爆震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并呈线性关系.同一爆震频率下,不同轴向位置处,壁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多循环 燃烧室 温度分布 热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发动机旋流式气动阀工作机理和扰流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殿峰 王家骅 +4 位作者 王波 李建中 范育新 张会强 林文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在脉冲爆振发动机 (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上采用旋流式气动阀 ,并获得成功应用。在此基础上 ,通过测量旋流式气动阀正反向流动阻力系数 ,研究了旋流式气动阀的工作机理。同时 ,还研究扰流片形状、阻塞比、扰流片片数及间距对扰... 在脉冲爆振发动机 (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上采用旋流式气动阀 ,并获得成功应用。在此基础上 ,通过测量旋流式气动阀正反向流动阻力系数 ,研究了旋流式气动阀的工作机理。同时 ,还研究扰流片形状、阻塞比、扰流片片数及间距对扰流器阻力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 :PDE旋流式气动阀反向流动阻力系数仅比正向流动阻力系数大 5 %~ 3 6% ,并通过试验结果建立了 PDE旋流式气动阀工作机理。试验中发现 :扰流器的阻力系数和扰流片型式、堵塞比、扰流片数目和间距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对 PDE旋流式气动阀和扰流器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气动阀 扰流器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希桥 严传俊 +2 位作者 王治武 范玮 蒋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从影响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频率的因素出发,采用汽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研究了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取了各个爆震频率下稳定爆震的化学当量比范围,同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爆震波压力、推力及爆震波速,发现当爆... 从影响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频率的因素出发,采用汽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研究了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测取了各个爆震频率下稳定爆震的化学当量比范围,同时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的爆震波压力、推力及爆震波速,发现当爆震频率较低时,发动机的工作范围较宽,爆震波压力、波速接近充分发展的理想爆震波,说明已产生了稳定、充分发展的爆震,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平均推力随着爆震频率的提高接近线性增大;但是随着爆震频率的提高,它的稳定工作范围变窄,爆震的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频率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扰流片对汽油/空气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殿峰 王家骅 +1 位作者 张会强 林文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9-552,共4页
在汽油 空气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波峰值压力。研究了圆环型扰流片的堵塞比、片数和间距对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影响,以及上游扰流片间和下游扰流片间压力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研究表明:... 在汽油 空气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波峰值压力。研究了圆环型扰流片的堵塞比、片数和间距对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影响,以及上游扰流片间和下游扰流片间压力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定结构的PDE,扰流片存在合理的堵塞比和间距以及最少片数。试验得到最佳堵塞比为44 5%左右,最佳片间距为爆震管内径的2倍左右,最少片数为6片。这些结果对PDE和扰流器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扰流器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概念化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群 严传俊 +2 位作者 范玮 黄希桥 王治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0-504,共5页
为发展一种基于多循环爆震试验的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结构设计方法,以汽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在内径为50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内产生了充分发展的脉冲爆震,根据试验结果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设计结果更接近工程实... 为发展一种基于多循环爆震试验的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结构设计方法,以汽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在内径为50mm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内产生了充分发展的脉冲爆震,根据试验结果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设计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研究发现,当发动机结构尺寸一定时,决定推力壁压力等效作用时间的经验常数K不是一个定值,而是随爆震频率的增大按一定函数关系减小,当爆震频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经验常数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常值3 90。根据得到的经验性的函数关系计算出单次爆震的经验常数K为5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结构参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和样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义宁 王家骅 +1 位作者 张靖周 陈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9-534,共6页
通过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PDRE)气动阀,气动阀和雾化喷嘴一体化设计,进行改善燃油蒸发、掺混,改善点火性能,强化燃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一台内径58mm,长1300mm的PDRE原型样机。试验表明,... 通过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PDRE)气动阀,气动阀和雾化喷嘴一体化设计,进行改善燃油蒸发、掺混,改善点火性能,强化燃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一台内径58mm,长1300mm的PDRE原型样机。试验表明,该PDRE样机能产生稳定的间歇爆震波。根据混气充填速度的不同,以汽油/空气为推进剂的PDRE工作频率可以在25~40Hz内变化。试验对汽油/氧气为推进剂的PDRE进行研究,其工作频率可达1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火箭发动机(PDRE) 脉冲发动机(PDE) 原型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频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希桥 严传俊 +3 位作者 范玮 王治武 郑龙席 李牧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8-442,共5页
实验采用汽油为燃料,压缩空气为氧化剂,通过改善气源、点火结构以及燃油雾化效果的方法,对如何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频率进行了实验研究.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35Hz,此时得到的平均推力为142.8N.测试了不同爆震频率下的爆... 实验采用汽油为燃料,压缩空气为氧化剂,通过改善气源、点火结构以及燃油雾化效果的方法,对如何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频率进行了实验研究.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35Hz,此时得到的平均推力为142.8N.测试了不同爆震频率下的爆震波压力、推力及爆震波速,所测得的爆震波压力、波速和结构接近充分发展的理想爆震波,说明已产生了稳定的、充分发展的爆震.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平均推力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接近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脉冲发动机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发动机气动阀阻力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殿峰 王家骅 +4 位作者 王波 李建中 范育新 张会强 林文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利用风机出口速度模拟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不同飞行状态,采用力传感器研究不同进气动压(飞行速度)下,气动阀关闭和开启时PDE的阻力。试验表明:PDE阻力随进气动压增加线性增加,与飞行速度成平方关系。气动阀关闭时阻力最大,对不同结构... 利用风机出口速度模拟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不同飞行状态,采用力传感器研究不同进气动压(飞行速度)下,气动阀关闭和开启时PDE的阻力。试验表明:PDE阻力随进气动压增加线性增加,与飞行速度成平方关系。气动阀关闭时阻力最大,对不同结构型式的气动阀,在其开启时阻力不同。PDE爆震室装扰流器时阻力增加,不同气动阀在装同种扰流器时,其对PDE的阻力影响程度不同,安装整流栅有利于降低阻力。试验结果在保证PDE正常工作和产生一定推力的条件下,对研究减小PDE阻力和提高有效推力及预估高速飞行时的阻力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阻力 气动阀 扰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发动机净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育新 王家骅 +1 位作者 李建中 张靖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研究脉冲爆震发动机 ( 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净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净推力系数为 PDE发出的净推力与毛推力的比值 ,通过运用以试验结果为基础的简化假设和经验公式 ,推导出计算模型 ,并通过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管径为 1 5 0 mm、... 研究脉冲爆震发动机 ( Pulse detonation engine,PDE)净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净推力系数为 PDE发出的净推力与毛推力的比值 ,通过运用以试验结果为基础的简化假设和经验公式 ,推导出计算模型 ,并通过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管径为 1 5 0 mm、长度为 1 .2 m和管径为 1 80 mm、长度为 1 .6,1 .8m的带不同结构类型气动阀的 PDE的净推力系数 ,得出不同结构气动阀的 PDE净推力系数随飞行速度的变化曲线 ,用管径为 1 5 0 mm、长度为 1 .2 m,带径向双旋流气动阀的 PDE性能试验进行了验证 ,试验证明该简化计算模型对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推力 计算模型 推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净推力估算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建中 王家骅 +1 位作者 范育新 张靖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5,共5页
为了研究试车台上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净推力的估算方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多循环爆震试验,在内径为150mm,长度为1800mm的爆震管中,成功地产生充分发展的爆震波。采用了动态和稳态推力计分别测量试车台上PDE的净推力及气动... 为了研究试车台上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净推力的估算方法,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多循环爆震试验,在内径为150mm,长度为1800mm的爆震管中,成功地产生充分发展的爆震波。采用了动态和稳态推力计分别测量试车台上PDE的净推力及气动阀开和关时PDE的阻力,建立了试车台上PDE净推力的近似计算模型,同时研究了PDE净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PDE阻力与模拟飞行速度(或爆震室充填速度)有关;直接测量到的发动机推力与利用模型计算的净推力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工程应用的PDE的优化设计,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阻力 推力 气动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力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何立明 徐通模 +3 位作者 严传俊 汪林全 范玮 雷恒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8-21,共4页
对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混气余气系数、起爆频率和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推力的测定以验证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掌握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测试的方法.研究表明,... 对脉冲爆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进行了定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混气余气系数、起爆频率和爆震频率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推力的测定以验证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掌握脉冲爆震发动机推力测试的方法.研究表明,推力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推力测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能量对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治武 严传俊 +2 位作者 范玮 郑龙席 黄希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8,共5页
针对以汽油-空气为推进剂的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了点火能量及工作频率对发动机点火-起爆时间和发动机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点火能量的提高,点火-起爆时间逐渐减小,脉冲爆震发动机平均推力逐渐增加。随着发动机工作频率... 针对以汽油-空气为推进剂的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了点火能量及工作频率对发动机点火-起爆时间和发动机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点火能量的提高,点火-起爆时间逐渐减小,脉冲爆震发动机平均推力逐渐增加。随着发动机工作频率的提高,点火-起爆时间也逐渐减小,发动机稳定工作的最佳油气当量比减小,发动机平均推力接近线性增加;但是点火能量对发动机点火-起爆时间的影响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点火能量 点火-起时间 平均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压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建中 王家骅 +2 位作者 范育新 张义宁 张靖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3-447,共5页
为研究煤油(C12H24)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波压力特性,通过进气加温和燃油加温,实现了以液态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在内径0.1 m,长2 m的爆震管中产生了连续稳定的爆震波。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不同燃油温度对气动阀出口流... 为研究煤油(C12H24)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爆震波压力特性,通过进气加温和燃油加温,实现了以液态煤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在内径0.1 m,长2 m的爆震管中产生了连续稳定的爆震波。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不同燃油温度对气动阀出口流场和油雾场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不同进气温度和不同燃油温度对爆震波压力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定的双旋流加直流气动阀,当进气温度为373 K和燃油温度为363 K时,能够形成比较均匀的可爆混气,在爆震管内成功地产生了连续稳定的爆震波,爆震波压力峰值最大。获得进气温度和燃油温度对气动阀式PDE爆震波特性影响,为深入研究以液态煤油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的气动阀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工作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动机 煤油 气动阀 燃烧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