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54
1
作者
刘 燕
王谦谦
程正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 49a夏季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夏季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场可以分为 5个区域,该5区均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近50a来它们的...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 49a夏季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夏季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场可以分为 5个区域,该5区均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近50a来它们的旱涝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川西、川东和贵州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四川盆地和云南显著变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夏季
降水
长期变化趋势
中国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梅雨分区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闵屾
钱永甫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7,共9页
对江淮地区63站1957—2003年6—7月平均的月降水、梅雨期降水量和入梅期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将江淮梅雨区分为中心区、东南区和西北区。三子区入梅出梅的早晚顺序依次为东南区、中心区、西北区,与雨带地理位置的时间变化一致。三子区...
对江淮地区63站1957—2003年6—7月平均的月降水、梅雨期降水量和入梅期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将江淮梅雨区分为中心区、东南区和西北区。三子区入梅出梅的早晚顺序依次为东南区、中心区、西北区,与雨带地理位置的时间变化一致。三子区梅雨参数存在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在趋势变化上,西北区与其他两区的差异很明显。中心区和东南区的梅雨长度和梅雨量存在上升趋势,出梅期推迟;西北区梅雨参数的变化与中心区、东南区相反。分析江淮各子区梅雨异常所对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各区多雨年减少雨年的差值图上都呈现正负相间的波状结构,东南区与中心区的正负差值分布型类似,但比中心区的略偏东和偏南;西北区与中心区、东南区呈现出相反的形势。各区早入梅年减晚入梅年北半球的500hPa高度场正负差值分布形势基本类似,但东南区较中心区偏东,西北区较之偏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梅雨量异常
入梅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百年北半球陆面及中国年降水的区域特征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庆祥
屠其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9,共8页
根据插补延长的1900-1996年北半球陆面年总降水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对其进行了分区研究。基于上述分区,对北半球不同区域的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作了一些初步讨论。另外,对中国区域的年降水也作了同样的分区,并运用相关分析方...
根据插补延长的1900-1996年北半球陆面年总降水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对其进行了分区研究。基于上述分区,对北半球不同区域的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作了一些初步讨论。另外,对中国区域的年降水也作了同样的分区,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初步讨论了我国降水在全球大背景下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REOF
截断点
交
叉相关
中国
北半球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江淮地区5—7月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10
4
作者
胡娟
王谦谦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江淮地区50a5—7月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南北两区5—7月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江淮地区5—7月降水方差场可以分为2个区域,各区降水量异常有明显的季...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江淮地区50a5—7月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南北两区5—7月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江淮地区5—7月降水方差场可以分为2个区域,各区降水量异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异常峰值出现在6月和7月,基本呈单峰型分布;南部区变化趋势比北部区明显,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北两区都存在3a的主周期,南部和北部分别有21a和15a的年代际周期;江淮南、北区的降水在降水偏多、偏少年都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呈同位相分布,但江淮北区的降水始终都与华南地区呈反位相分布;副热带季风系统的强弱及副高南北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江淮5—7月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5—7月
长期变化趋势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副热带季风
降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梅雨期(6—7月)最高气温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如琦
王谦谦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5,共8页
利用江淮地区64个测站1961—2001年6—7月最高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域最高气温的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域的最...
利用江淮地区64个测站1961—2001年6—7月最高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域最高气温的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域的最高气温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东南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北方区和西南区显著降低;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江淮地区
梅雨期
最高气温
长期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63年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朱安豹
马敏劲
+1 位作者
杨秀梅
宁贵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3,共9页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15站1951-2013年冬季气温以及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展开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地区近63 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并基于气候划分的区域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15站1951-2013年冬季气温以及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展开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地区近63 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并基于气候划分的区域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变化在总体一致型的基础上还存在东北一西南反向变化的类型.近63 a冬季气温在1984年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冬季气温突变略早于全国,近30 a来中国东部冬季气温明显偏高.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可以分为华南-东南区、东北区、华中区和河套区。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和西风急流与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地区
冬季气温
大气环流
经验
正
交
展开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45a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27
7
作者
张天宇
孙照渤
+1 位作者
倪东鸿
杨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0-537,共8页
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1960—2004年78站夏季(6—8月)降水场,并将降水场分为5个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长江中下游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
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1960—2004年78站夏季(6—8月)降水场,并将降水场分为5个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长江中下游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5个区域夏季降水序列的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各区代表站中只有衢州和南通发生了突变,且突变时间不同;5个区域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现增加趋势,Ⅰ区和Ⅴ区表现出较强的增加趋势,Ⅲ区次之,Ⅱ区和Ⅳ区较弱;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周期振荡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旋转
经验
正
交
函数(REOF)
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54
1
作者
刘 燕
王谦谦
程正泉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广州中心气象台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1998040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区域气候变化分析和机理研究"(49735170)
文摘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 49a夏季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夏季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场可以分为 5个区域,该5区均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近50a来它们的旱涝变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川西、川东和贵州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四川盆地和云南显著变干。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夏季
降水
长期变化趋势
中国
西南地区
Keywords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summer rainfall
long-term trend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梅雨分区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闵屾
钱永甫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7,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675042)共同资助
文摘
对江淮地区63站1957—2003年6—7月平均的月降水、梅雨期降水量和入梅期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将江淮梅雨区分为中心区、东南区和西北区。三子区入梅出梅的早晚顺序依次为东南区、中心区、西北区,与雨带地理位置的时间变化一致。三子区梅雨参数存在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在趋势变化上,西北区与其他两区的差异很明显。中心区和东南区的梅雨长度和梅雨量存在上升趋势,出梅期推迟;西北区梅雨参数的变化与中心区、东南区相反。分析江淮各子区梅雨异常所对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各区多雨年减少雨年的差值图上都呈现正负相间的波状结构,东南区与中心区的正负差值分布型类似,但比中心区的略偏东和偏南;西北区与中心区、东南区呈现出相反的形势。各区早入梅年减晚入梅年北半球的500hPa高度场正负差值分布形势基本类似,但东南区较中心区偏东,西北区较之偏西。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梅雨量异常
入梅异常
Keywords
REOF
Meiyu amount anomaly
MOD anomaly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百年北半球陆面及中国年降水的区域特征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庆祥
屠其璞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9,共8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96-908-01-01"
文摘
根据插补延长的1900-1996年北半球陆面年总降水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对其进行了分区研究。基于上述分区,对北半球不同区域的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作了一些初步讨论。另外,对中国区域的年降水也作了同样的分区,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初步讨论了我国降水在全球大背景下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降水
REOF
截断点
交
叉相关
中国
北半球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Keywords
precipitation
REOF
subarea
truncation
cross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江淮地区5—7月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10
4
作者
胡娟
王谦谦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3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5021)
文摘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江淮地区50a5—7月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南北两区5—7月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江淮地区5—7月降水方差场可以分为2个区域,各区降水量异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异常峰值出现在6月和7月,基本呈单峰型分布;南部区变化趋势比北部区明显,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北两区都存在3a的主周期,南部和北部分别有21a和15a的年代际周期;江淮南、北区的降水在降水偏多、偏少年都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呈同位相分布,但江淮北区的降水始终都与华南地区呈反位相分布;副热带季风系统的强弱及副高南北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江淮5—7月降水。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5—7月
长期变化趋势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副热带季风
降水异常
Keywords
REOF
May to July period
long-term tre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terdecadal variation
subtropical monsoon system
precipitation anomaly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梅雨期(6—7月)最高气温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如琦
王谦谦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303740175021)
文摘
利用江淮地区64个测站1961—2001年6—7月最高气温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各区域最高气温的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梅雨期最高气温场可分为3个区域,各区域的最高气温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东南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北方区和西南区显著降低;各区域存在明显不同的年际、年代际方差构成和多尺度振荡周期。
关键词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江淮地区
梅雨期
最高气温
长期演变趋势
Keywords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Changjiang-Huaihe valley
Mei-yu period
maximum temperature
long-term trend
分类号
P468.0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63年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6
6
作者
朱安豹
马敏劲
杨秀梅
宁贵财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3,共9页
基金
甘肃省气象局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12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3-M03,LZUJBKY-2014-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5008)
文摘
利用中国东部地区115站1951-2013年冬季气温以及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展开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地区近63 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并基于气候划分的区域分析了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变化在总体一致型的基础上还存在东北一西南反向变化的类型.近63 a冬季气温在1984年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冬季气温突变略早于全国,近30 a来中国东部冬季气温明显偏高.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异常可以分为华南-东南区、东北区、华中区和河套区。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和西风急流与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国东部地区
冬季气温
大气环流
经验
正
交
展开
旋转经验正交展开
Keywords
eastern China
winter temperatu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分类号
P42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5a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
27
7
作者
张天宇
孙照渤
倪东鸿
杨生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0-53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331010)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KLME050304)
文摘
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1960—2004年78站夏季(6—8月)降水场,并将降水场分为5个主要区域,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长江中下游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时间演变特征。5个区域夏季降水序列的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各区代表站中只有衢州和南通发生了突变,且突变时间不同;5个区域夏季降水长期变化呈现增加趋势,Ⅰ区和Ⅴ区表现出较强的增加趋势,Ⅲ区次之,Ⅱ区和Ⅳ区较弱;5个区域夏季降水的周期振荡差异明显。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旋转
经验
正
交
函数(REOF)
展开
Keywords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ummer precipitation
REOF(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分类号
P468.02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刘 燕
王谦谦
程正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淮梅雨分区特征的比较研究
闵屾
钱永甫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百年北半球陆面及中国年降水的区域特征与相关分析
李庆祥
屠其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江淮地区5—7月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胡娟
王谦谦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淮梅雨期(6—7月)最高气温的区域特征
李如琦
王谦谦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近63年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朱安豹
马敏劲
杨秀梅
宁贵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近45a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特征
张天宇
孙照渤
倪东鸿
杨生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