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场预报研究
1
作者 蒋方冰 吴金荣 +2 位作者 侯倩男 张祚祥 莫亚枭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8-1515,共8页
在水下声场预报中,数据驱动模型的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训练样本数对样本空间的覆盖程度。针对现有方法多局限于单一水文环境、且水文样本数量不足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场预报方法。... 在水下声场预报中,数据驱动模型的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训练样本数对样本空间的覆盖程度。针对现有方法多局限于单一水文环境、且水文样本数量不足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水下声场预报方法。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有效降低声速剖面输入维度,并通过其系数组合生成覆盖多样化水文环境的样本集;进而借助具有强泛化能力的贝叶斯神经网络在部分数据空间内学习有效特征,预报变化水文条件下的声传播损失,并给出置信区间。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神经网络,该方法在训练集范围内的预报误差更小,对未知数据的适应能力更强,且通过概率建模可实现端到端的不确定性量化,提升了数据驱动模型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鲁棒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 数据驱动模型 贝叶斯神经网络 声速剖面 水声传播损失 声场预报 不确定性量化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广东省干湿状况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智勇 周平 +3 位作者 彭资 甘先华 郭乐东 赖仁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60,168,共9页
基于1960—2011年广东省25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评价指标,计算了广东省各站点每月的干旱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REOF)、小波分... 基于1960—2011年广东省25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评价指标,计算了广东省各站点每月的干旱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干湿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变干趋势的月份主要集中在1—3月,而变湿的月份主要为7—9月,且中部地区变湿趋势的月份数要明显多于东西部。此外,雨季(4—9月)广东东部及沿海大部分地区呈变湿趋势,而冬季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变干的趋势;根据REOF方法可将广东省干旱分布特征划分为4个典型的空间异常型:南岭型、粤西型、粤东型和雷州半岛型;各空间型对应的旋转主成分(PRC)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雨季各空间型都表现为统一的先变湿后变干趋势,而冬季除了雷州半岛型外则都表现为明显的变干趋势。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各空间型干湿状况普遍存在1.5a、2—3a的显著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旋转经验函数 小波分析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的旋转轴唇形密封的可靠性分析
3
作者 张付英 高勇新 +1 位作者 张原浩 贺佘燕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9,共9页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响应曲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油封极限状态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依据剩余标准差越小,回归函数数据差异越小,函数更为均衡的原则选择显式表达式的最优模型。采用Monte-Carlo法和阶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封的结构进行可靠...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响应曲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油封极限状态函数的显式表达式,依据剩余标准差越小,回归函数数据差异越小,函数更为均衡的原则选择显式表达式的最优模型。采用Monte-Carlo法和阶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封的结构进行可靠性灵敏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高效地解决隐式极限状态函数的可靠性分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和正交试验两者结合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油封的极限状态函数的拟合;油封可靠度随着过盈量、油侧唇角、空气侧唇角均值的增大而提高,随着其他影响因素均值的增大而降低;可靠度随着各个因素方差的增大均表现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轴唇形密封 有限元仿真 响应面法 试验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正交试验的甘蔗切种刀具参数优化
4
作者 许洪振 杜笑隆 +2 位作者 刘姣娣 陈庆立 沈漫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84-5393,共10页
针对甘蔗切种时,由于蔗种切种机的切种刀具的结构与运动参数及安装协调优化不足,存在蔗种切口处平整度低、切割质量差且蔗芽损伤的现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蔗切种机的切口与运移滚筒支点间距、刀具落点速度、刀具安装偏移角、刀具前角... 针对甘蔗切种时,由于蔗种切种机的切种刀具的结构与运动参数及安装协调优化不足,存在蔗种切口处平整度低、切割质量差且蔗芽损伤的现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蔗切种机的切口与运移滚筒支点间距、刀具落点速度、刀具安装偏移角、刀具前角、刀具背角进行有限元切割仿真试验,确定影响蔗种切割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各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趋势。基于旋转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评价指标显著的交互作用,获得正交试验结果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合农艺要求与刀具切种特性,建立最优的评价指标,获得优化后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对其进行切段仿真试验与台架验证试验。最终优选结果为:切口与支点间距177.944 mm、刀具落点速度1.569 m/s、刀具安装偏移角5.923°、刀具前角10.899°、刀具背角8.637°;切口处等效应变与蔗芽处等效应力分别为5.053 mm和1.592 MPa。分析综合误差率为4.97%。该研究可为甘蔗切种刀的结构参数与安装参数及其运动参数的优化提供研究基础,以提高蔗种的切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试验 参数优选 有限元仿真 响应面分析 甘蔗切割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1994年分省农业旱灾灾情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方修琦 何英茹 章文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9-64,共6页
本文利用1978~1994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旱灾受灾面积及播种面积的资料,以旱灾受灾率(即旱灾受灾面积与播种面积之比)作为刻划旱灾灾情的指标。对标准化的旱灾受灾率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发现前五个典型场方差贡献达... 本文利用1978~1994年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旱灾受灾面积及播种面积的资料,以旱灾受灾率(即旱灾受灾面积与播种面积之比)作为刻划旱灾灾情的指标。对标准化的旱灾受灾率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发现前五个典型场方差贡献达70.7%,可以概括我国旱灾灾情的空间分布主要类型。其中,前三个典型场的正负区域分界线的大体位置分别为长城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旱灾 经验函数 中国 灾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回归方法在东北夏季气温季节预测和成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韩荣青 高辉 李维京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305,共15页
利用中国东北4省/区7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11年6—8月月平均气温,以及NCEP/NCAR再分析1971—2011年月平均高度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基于主成分回归(PCR)预测方法的思想,用同年1-5月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全球SST场建立了东北... 利用中国东北4省/区7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11年6—8月月平均气温,以及NCEP/NCAR再分析1971—2011年月平均高度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基于主成分回归(PCR)预测方法的思想,用同年1-5月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全球SST场建立了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统计预测模型,该建模方法是主成分回归方法的变形,计算方法较为简易,对气温等级的季节预测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并用其计算过程做了前期气候成因诊断。考虑到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样本误差较小、空间模态结构清晰,但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在不同时段有所变化的特点,故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整个时段的东北夏季气温场,然后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结果,进行前期影响因子甄别,最后建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预测模型,建模期为前30年,独立样本预报期为后11年。30 a逐年交叉回报检验和11 a独立样本预测效果都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尤其对气温等级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用预测模型的中间过程诊断了东北夏季各月某一类典型气温异常的前期成因:5月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AO/NAO)、北太平洋涛动(NPO)以及副热带纬向一致异常型(SZ)等大气大尺度低频波动对6月吉林和辽宁省气温异常有显著影响;3月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东太平洋涛动(EP)及欧亚遥相关型波列对7月内蒙古东北部气温异常有显著影响;5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尺度低频波列不显著的情况下,sz型低频波列对8月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和黑龙江中、西部等地气温异常有显著影响;前期海温呈厄尔尼诺(拉尼娜)型、同时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为正(负)位相,一般与导致东北6月和7月偏冷(暖)的大气环流型相匹配;春末热带印度洋全区海表温度一致异常模态(IOBM)正(负)位相与导致东北8月偏暖(冷)的大气环流型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夏季气温等级 旋转经验函数分解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预测模型 预报效果 前期成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人工沙滩海滩剖面演变特征及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岳保静 颜中辉 +4 位作者 高茂生 邵家旺 侯国华 白伟明 叶永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9-227,共9页
对潍坊人工沙滩二期工程竣工后海滩实测地形剖面进行研究,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提取海滩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6次剖面监测数据中的前3个模态的空间特征函数和时间特征函数,分析竣工养护后海滩剖面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海滩的平面变化特征... 对潍坊人工沙滩二期工程竣工后海滩实测地形剖面进行研究,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提取海滩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6次剖面监测数据中的前3个模态的空间特征函数和时间特征函数,分析竣工养护后海滩剖面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海滩的平面变化特征。第一特征函数表示竣工后海滩的总体冲淤变化,受到东西两侧丁坝加长和中间T型坝修建的影响,剖面的侵蚀程度较一期工程明显减小;第二特征函数表示受地形和水动力作用影响,前滨带出现滩肩剖面和沙坝剖面的相互转化;第三特征函数反映风暴潮、人为因素等偶然因素的影响;从平面特征来看,人工沙滩中部、东部较西部侵蚀严重。可见,二期工程建设起到了优化的目的,大大改善了人工沙滩的侵蚀,但仍需要持续有规律的对海滩进行监测,进一步深化对人工养护沙滩建设和维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沙滩 经验函数 淤泥质潮滩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婷婷 张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59-162,共4页
在对原始资料没有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两种分析方法推导过程的比较,文章认为在原始变量是距平(样本是中心化资料)或标准化距平(样本是标准化资料)时,两者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主成... 在对原始资料没有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两种分析方法推导过程的比较,文章认为在原始变量是距平(样本是中心化资料)或标准化距平(样本是标准化资料)时,两者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但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主成分分析主要是为了寻找少数独立的变量来代替原来相关的多变量以达到压缩数据、简化运算的目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主要是为了进行时空分解,通过分解成空间函数和时间函数来分析实际场的空间结构。所以在应用两种方法时应当规范化,以突显两者含义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经验函数分解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大范围雾霾期间京津冀PM_(2.5)质量浓度遥感估算及时空变化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文 潘竟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6,共7页
利用2013年11月8日-12月15日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T)以及地面环境监测站PM_(2.5)数据,通过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公式和线性拟合方法,估算京津冀地区PM_(2.5)质量浓度.对估算结果选取最优的空间插值方法获得大范围雾霾期间京津冀... 利用2013年11月8日-12月15日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T)以及地面环境监测站PM_(2.5)数据,通过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公式和线性拟合方法,估算京津冀地区PM_(2.5)质量浓度.对估算结果选取最优的空间插值方法获得大范围雾霾期间京津冀空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利用地面监测站PM_(2.5)数据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AOT基础数据线性拟合模型,能够有效估算大范围雾霾期间PM_(2.5)的质量浓度及空间分布,估算结果与地面监测站数据相关系数为0.78,且二者在分布趋势上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第1模态分析表明,京津冀颗粒物质量浓度自西向东空间变化;时间系数反映PM_(2.5)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周期性震荡.EOF第2模态分析表明,京津冀颗粒物质量浓度时间-空间变化呈现北部和南部相反分布的特征,时间系数反映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的反位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雾霾 遥感 空间分布 经验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夏季波列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亚非 何金海 李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作为分析工具,利用500hPa高度场资料针对东亚地区波列出现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从东西伯利亚上游经鄂霍茨克海到日本东部海面的波列(OKJ波列)在初、仲夏(6—7月)的信号很强,为欧亚范围内最主要的分布类型。(2...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作为分析工具,利用500hPa高度场资料针对东亚地区波列出现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从东西伯利亚上游经鄂霍茨克海到日本东部海面的波列(OKJ波列)在初、仲夏(6—7月)的信号很强,为欧亚范围内最主要的分布类型。(2)从菲律宾经日本到北美的波列(P-J波列)可在整个夏季(6—8月)具有相当强的信号,虽然均表现为第二特征向量分布,贡献率与6—7月欧亚范围内第一特征向量表现OKJ波列的相当。(3)合成分析表明OKJ和P-J类波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波列 经验函数 遥相关 500 H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研究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柯宝贵 章传银 +1 位作者 张利明 杨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6-278,282,共4页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106个月连续重力异常数据,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力异常时变特征,得出了地球重力场时变信号主要起源于海水质量的移动,位于南纬40°与北纬40°带之间的结论。
关键词 经验函数 重力 重力场时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的直观显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盘兴 吴洪宝 徐建军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448-454,共7页
对复经验正文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作了改进,导出了时空振幅、位相函数,并给出了时空振幅位相函数图。试验及实际分析表明,它具有直观性。
关键词 经验函数 直观显示法 时空振幅 天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40天振荡沿指定路径传播的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盘兴 徐建军 +1 位作者 李曙光 徐春燕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12期39-44,共6页
采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方法分析了准40天振荡沿赤道和某些大圆路径传播的规律.其第一特征向量及其时间系数表明,它们存在明显的时间(季内、季节、年际)和空间差异,揭示了低频振荡传播规律的复杂性.
关键词 传播 低频振荡 函数分析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正交函数在长江河口南支河段河槽演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健 朱慧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41,共7页
本世纪五十年代,经验正交函数(EOF)首先应用于气象研究,七十年代起在海滩剖面研究中开始应用并收到一定的成效,本文用它来分析河口河床断面的复杂变化.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河床断面测量序列数据展开成一系列时间上和空... 本世纪五十年代,经验正交函数(EOF)首先应用于气象研究,七十年代起在海滩剖面研究中开始应用并收到一定的成效,本文用它来分析河口河床断面的复杂变化.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河床断面测量序列数据展开成一系列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独立的正交函数的和,以此来探讨河床断面时空变化的特性.通过对南支河段五个典型断面的分析,证明了可以用三个正交函数综合描述南支河段河床演变的某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函数 长江 河口 河槽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外海水声速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良生 王青 +1 位作者 邱章 郭湘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利用珠江口外海多年的水文观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法分别对该海域表层及21°N垂向断面的声速及其距平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声速自西北向东南增大,21°N垂向断面声速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EOF法分析声速及其... 利用珠江口外海多年的水文观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法分别对该海域表层及21°N垂向断面的声速及其距平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声速自西北向东南增大,21°N垂向断面声速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EOF法分析声速及其距平值得出的第一个特征分量在该区域表层和21°N垂向断面上都是最重要的.声速季节变化显著:自上一年的10月开始减小,2或3月减到最小值后开始增大,7~9月增至最大值,有显著的年变化周期.声速也似有年际变化:1981年冬季声速开始减小,一直持续到1982年秋季,1982年冬季开始呈增大的趋势.声速的年际变化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观测 海水声速 经验函数 珠江口外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分析广州臭氧污染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铭 张金谱 梁桂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64,共5页
广州市空气污染治理重点逐渐转向臭氧污染治理,理清臭氧污染特征是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文章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对2016-2018年广州市51个监测点的臭氧逐时浓度进行分解。分解得到的51个模态的解释方差均较小,反映出臭氧污染特征... 广州市空气污染治理重点逐渐转向臭氧污染治理,理清臭氧污染特征是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文章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对2016-2018年广州市51个监测点的臭氧逐时浓度进行分解。分解得到的51个模态的解释方差均较小,反映出臭氧污染特征的复杂性。该文只分析头3大模态,累积解释方差贡献率32.7%。第一模态显示市区及南部地区臭氧为负距平值区,北部地区为正距平值区,反映的是臭氧和二氧化氮的"跷跷板"关系;第二模态显示广州南部为正距平值区,北部为负距平值区,中部为过渡区,反映的是南北地区受太阳辐射不同所导致的臭氧浓度差异;第三模态的时间系数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空间分布反映的是城乡差异,反映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污染特征 广州 经验函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及其效果验证
17
作者 罗小莉 李丽平 +2 位作者 王盘兴 周国华 谢瑶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基于中国站点网气候资料,简要介绍了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与改进的经验正交函数(adjusted EOF,AEOF)分析方法的关系,给出了验证其分析效果的方案;并将EOF、AEOF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160站60 a(1951—2010年)... 基于中国站点网气候资料,简要介绍了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与改进的经验正交函数(adjusted EOF,AEOF)分析方法的关系,给出了验证其分析效果的方案;并将EOF、AEOF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160站60 a(1951—2010年)夏季气温距平场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AEOF分析方法前6个模态的模方拟合率和累积模方拟合率均高于EOF分析方法的相应量;AEOF分析方法前3个模态的典型场对夏季气温距平场序列的模方场的拟合效果明显优于EOF分析方法。由此论证了EOF分析方法中资料均匀化订正的必要性,验证了实际分析中AEOF分析方法的较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网资料均匀化订 改进的经验函数分析方法 效果验证 中国夏季气温距平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经验正交函数的日本以南黑潮路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因果关系研究
18
作者 纪增华 武晓博 +4 位作者 李威 曹力戈 张蒙蒙 董婉秋 韩桂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62,共13页
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的相关分析一直是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指出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上游流量、中尺度涡旋、气候信号等。然而,关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基于50a(1958-2007年)中国... 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的相关分析一直是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指出日本以南黑潮路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上游流量、中尺度涡旋、气候信号等。然而,关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基于50a(1958-2007年)中国海洋再分析数据集(CORA)和14a(2008-2021年)卫星高度计资料,获取了日本以南黑潮路径时间序列,并利用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CEOF分析获取的前两个主模态可以描述日本以南黑潮路径时空变化的主要特征,且分别代表与之相关的东传和西传信号。进一步地,基于信息流理论的因果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太平洋十年涛动(PDO)通过风应力的变化影响副热带逆流(STCC)区域的涡旋活动,从而影响吐噶喇海峡的黑潮输运变化,进而对东传信号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影响日本以南海域的黑潮路径变化;另一方面,黑潮延伸体的涡旋活动受到北太平洋涡旋振荡(NPGO)的影响,促使该区域的中尺度涡旋向西移动,进而对西传信号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影响日本以南海域的黑潮路径变化。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日本以南海域的相对涡度和再循环流强度变化是对黑潮路径变化的响应,而非影响黑潮路径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以南黑潮路径 经验函数 因果分析 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水色遥感资料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法明 李武 郑全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0-115,共6页
1引言海洋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碳,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因此,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自50年代以来,对海洋浮游植物色素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 1引言海洋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碳,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因此,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自50年代以来,对海洋浮游植物色素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水色 遥感 经验函数 分解 基本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梅冰 万卫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简称EOF)方法分析了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Incoherent Scatter Radar,简称ISR)近三个太阳黑子周期(1976年2月-2006年4月)的实测电离层160-700km的电子浓度剖面资料,...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简称EOF)方法分析了Millstone Hill非相干散射雷达(Incoherent Scatter Radar,简称ISR)近三个太阳黑子周期(1976年2月-2006年4月)的实测电离层160-700km的电子浓度剖面资料,并分别用Chapman-α函数拟合了平均电子浓度剖面和带有均值的前三阶EOF级数.结果表明:电子浓度剖面的EOF级数的第一阶项主要控制F2层峰值浓度NmF2,第二阶项同时控制F2层的峰高hmF2和等效标高Hm,第三阶项主要控制等效标高Hm.进一步分析了对应的EOF系数的周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太阳活动周期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NmF2,hmF2,Hm的气候学变化规律,例如电离层的冬季异常、半年异常等.EOF方法在级数展开方面收敛速度快,很少数低阶项即能反映电子浓度剖面的主要变化,因此可用于提取出电子浓度剖面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其周日变化与气候学变化特性,并可用于进一步构建相应的经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电子浓度剖面 非相干散射雷达 经验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