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龙武
李春月
+3 位作者
刘宇凡
刘洋
熊勇富
王荣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17,共3页
酸岩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是储层改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直接影响酸化压裂施工设计和效果分析准确度.文章首先阐述了碳酸盐岩与盐酸反应以及各动力学实验参数测定的原理,其次针对目前塔中北坡奥陶系施工井储层改造面临的问题...
酸岩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是储层改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直接影响酸化压裂施工设计和效果分析准确度.文章首先阐述了碳酸盐岩与盐酸反应以及各动力学实验参数测定的原理,其次针对目前塔中北坡奥陶系施工井储层改造面临的问题,利用旋转岩盘实验仪测定从该区块S井取出的标准岩心在胶凝酸、交联酸两种不同酸液体系中,不同酸浓度下酸岩反应速率、不同温度下表面反应活化能、仪器不同转速下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这三项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交联酸比胶凝酸反应速度更慢、缓速性能更好,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影响更小,同时两种酸都存在最小传质系数,参考该系数可以确定让酸岩反应速度降低的最佳注酸速度范围.最后利用实验结果,为区块内邻井改造中液体选择提供可靠支撑,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在区块内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
岩
反应
动力学
碳
酸
盐
岩
旋转
岩
盘
实验
仪
交联
酸
胶凝
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埋藏有机酸性流体对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储层的溶蚀改造作用: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黄康俊
王炜
+4 位作者
鲍征宇
谢淑云
万能
梅廉夫
钱一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通过白云岩化鲕粒灰岩与0.1 mol/L乙酸的旋转盘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深埋藏中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鲕粒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白云岩化鲕粒灰岩溶解反应的速率在3.26×10–7~6.66×10–7 mol/(cm2.s...
通过白云岩化鲕粒灰岩与0.1 mol/L乙酸的旋转盘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深埋藏中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鲕粒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白云岩化鲕粒灰岩溶解反应的速率在3.26×10–7~6.66×10–7 mol/(cm2.s)之间,并且溶蚀速率随温度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反应前后样品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白云石鲕粒,方解石基质溶蚀程度更大,并沿方解石填充脉溶蚀程度最大,并且在温度≥80℃时鲕粒表面出现Fe(OH)3覆盖层,可能抑制了溶蚀反应的进行。计算得到该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7.89~9.32 kJ/mol)以及反应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均指示该条件下的溶解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总的来说,埋藏条件下有机酸溶解作用是飞仙关组优质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不可忽略的改造过程,鲕粒间的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形成的粒间溶孔,白云岩化鲕粒内部易容的组分溶解形成的粒内溶孔、铸模孔是主要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白云
岩
化鲕粒灰
岩
埋藏溶蚀作用
有机
酸
流体
旋转盘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龙武
李春月
刘宇凡
刘洋
熊勇富
王荣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井下作业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基金
中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顺北一区采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P18022-001)
文摘
酸岩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是储层改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直接影响酸化压裂施工设计和效果分析准确度.文章首先阐述了碳酸盐岩与盐酸反应以及各动力学实验参数测定的原理,其次针对目前塔中北坡奥陶系施工井储层改造面临的问题,利用旋转岩盘实验仪测定从该区块S井取出的标准岩心在胶凝酸、交联酸两种不同酸液体系中,不同酸浓度下酸岩反应速率、不同温度下表面反应活化能、仪器不同转速下氢离子有效传质系数这三项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交联酸比胶凝酸反应速度更慢、缓速性能更好,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度影响更小,同时两种酸都存在最小传质系数,参考该系数可以确定让酸岩反应速度降低的最佳注酸速度范围.最后利用实验结果,为区块内邻井改造中液体选择提供可靠支撑,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在区块内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酸
岩
反应
动力学
碳
酸
盐
岩
旋转
岩
盘
实验
仪
交联
酸
胶凝
酸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埋藏有机酸性流体对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储层的溶蚀改造作用: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黄康俊
王炜
鲍征宇
谢淑云
万能
梅廉夫
钱一雄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5-002-007HZ)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PR-2009-11)
文摘
通过白云岩化鲕粒灰岩与0.1 mol/L乙酸的旋转盘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深埋藏中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鲕粒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白云岩化鲕粒灰岩溶解反应的速率在3.26×10–7~6.66×10–7 mol/(cm2.s)之间,并且溶蚀速率随温度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反应前后样品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白云石鲕粒,方解石基质溶蚀程度更大,并沿方解石填充脉溶蚀程度最大,并且在温度≥80℃时鲕粒表面出现Fe(OH)3覆盖层,可能抑制了溶蚀反应的进行。计算得到该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7.89~9.32 kJ/mol)以及反应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均指示该条件下的溶解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总的来说,埋藏条件下有机酸溶解作用是飞仙关组优质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不可忽略的改造过程,鲕粒间的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形成的粒间溶孔,白云岩化鲕粒内部易容的组分溶解形成的粒内溶孔、铸模孔是主要储集空间。
关键词
飞仙关组
白云
岩
化鲕粒灰
岩
埋藏溶蚀作用
有机
酸
流体
旋转盘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四川盆地
Keywords
Feixianguan Formation
dolomitic oolite limestone
burial dissolution
organic acid fluids
the rotating
-
disk corrosion reactor system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P581 [天文地球—岩石学]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及应用
龙武
李春月
刘宇凡
刘洋
熊勇富
王荣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埋藏有机酸性流体对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储层的溶蚀改造作用: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黄康俊
王炜
鲍征宇
谢淑云
万能
梅廉夫
钱一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