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世代旋转正断层对断陷盆地沉积迁移的控制——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盆地性质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劲草 胡勇 刘云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1-1148,共8页
基于盆-山耦合关系、地震剖面解释及盆地沉积特征,认为早侏罗世柴达木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南断北超”性质,中侏罗世亦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北断南超”性质。昆仑山北缘正断层与阿尔金左行、鄂拉山右行走滑断裂,分别控制了早侏罗世柴西、... 基于盆-山耦合关系、地震剖面解释及盆地沉积特征,认为早侏罗世柴达木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南断北超”性质,中侏罗世亦为箕状断陷盆地,具“北断南超”性质。昆仑山北缘正断层与阿尔金左行、鄂拉山右行走滑断裂,分别控制了早侏罗世柴西、柴东箕状断陷盆地;随着昆仑山隆升向北扩展,北倾的高角度正断层逐渐旋转上凸,柴南早侏罗世地层逐渐剥蚀而缺失,仅残存于柴北缘鄂博梁、冷湖构造带等地区。下侏罗统与基底接触带发育的“鱼鳞式”构造,为地壳不均匀隆升时,多世代旋转正断层先后切割所致。柴西南隆升导致中侏罗世地层向北、北东迁移,并出现反向箕状断陷盆地。因此,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箕状断陷盆地的反向与沉积迁移,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壳由水平拉张转换为垂向隆升并向北扩展的地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状断陷盆地 旋转正断层 “鱼鳞式”构造 中侏罗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矾盆地北缘断裂深浅构造关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于贵华 徐锡伟 +6 位作者 马文涛 朱艾澜 刁桂苓 张四昌 张先康 刘保金 孙振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6,共9页
在已有的地表地质构造、浅层探测与深部探测等资料基础上 ,利用高精度地震局域网的数字地震记录 ,分析了延庆 矾山次级盆地北缘断裂上的微、小地震活动特征 ,及其与地表活断层和深部地壳结构关系 .通过对地震局域网获得的微、小地震的... 在已有的地表地质构造、浅层探测与深部探测等资料基础上 ,利用高精度地震局域网的数字地震记录 ,分析了延庆 矾山次级盆地北缘断裂上的微、小地震活动特征 ,及其与地表活断层和深部地壳结构关系 .通过对地震局域网获得的微、小地震的精确位置、震源机制解及其特点的分析 ,厘定了地表活断层延庆 矾山盆地北缘断裂属旋转平面状正断层 ,揭示了延怀盆地区浅表地质与深部构造的相互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地震勘测 震源机制 旋转平面状正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