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实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曾祥坤 上官文斌 侯之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63,共9页
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张紧器的阻尼和干摩擦转矩力及多谐波激励的作用,建立了八轮-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中皮带的静态和稳态张力、系统的固有频率、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张力波动和... 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张紧器的阻尼和干摩擦转矩力及多谐波激励的作用,建立了八轮-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中皮带的静态和稳态张力、系统的固有频率、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张力波动和带-轮间滑移因子的计算方法.多楔带传动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建模方法、静态和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时,各带段的动态张力幅值和各个轮的滑移因子要比考虑带的蠕变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楔带 附件驱动系统 试验测试 旋转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振动圆柱绕流周期解和Floquet稳定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亮 胡国辉 +1 位作者 孙德军 尹协远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对低雷诺数旋转振动圆柱绕流问题运用低维Galerkin方法将N-S方程约化为一组非线 性常微分方程组.运用打靶法数值求解了这组方程的周期解,并用 Floquet理论对周期解的稳 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流动失稳的机制.
关键词 FLOQUET理论 圆柱尾迹 分岔 打靶法 旋转振动 雷诺数 Nowbon迭代 圆柱绕流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单向离合解耦器的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建模及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祥坤 上官文斌 张少飞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建立了具有单向离合解耦器(Overrunning Alternator Decoupler,OAD)的八轮-多楔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非线性旋转振动数学模型.采用Gear数值算法求解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计算结果表明,有OAD装置时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 建立了具有单向离合解耦器(Overrunning Alternator Decoupler,OAD)的八轮-多楔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非线性旋转振动数学模型.采用Gear数值算法求解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计算结果表明,有OAD装置时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动态张力和带-轮间的滑移率等系统动态特性均明显减小.计算和研究了OAD弹簧刚度的大小、电机转子与电机轮惯量比的大小以及电机负载转矩的大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张紧臂角度波动、OAD弹簧转矩和带-电机轮间的滑移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OAD弹簧刚度和电机转子转动惯量两参数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系统参数,该系统的动态特性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离合解耦器 前端附件驱动 非线性旋转振动 动态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振动扫痰仪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杏辉 孔容冰 陈秀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2期189-189,共1页
目的观察旋转振动扫痰仪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56~91岁)分为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旋转振动扫痰仪治疗,每次10min,1~2次/d;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预防坠... 目的观察旋转振动扫痰仪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56~91岁)分为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旋转振动扫痰仪治疗,每次10min,1~2次/d;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预防坠积性肺炎。结果对照组发生坠积性肺炎5例,治疗组无1例发生,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振动扫痰仪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卧床 老年人 坠积性肺炎 旋转振动扫痰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方程的通程式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少飞 上官文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6,共7页
建立了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方程的通程化方法,以适用于不同布置形式的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特性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特性的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两个不同布置形式... 建立了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方程的通程化方法,以适用于不同布置形式的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特性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特性的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两个不同布置形式的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到了这两个不同布置形式的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带的稳态张力、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带段的动态张力和最大轮毂载荷等。将部分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通程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楔带 附件驱动系统 旋转振动 通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衡运动旋转振动筛DEM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侯勇俊 祝敬涛 +2 位作者 李华川 吴先进 蒋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06-2717,共12页
旋转振动筛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对于粉体和胶体的分级。单电机旋振筛的激振力不通过振动体质心,使振动体随质心作圆运动和绕质心作圆锥摆运动。这种运动使得筛面上的垂直振幅不均匀,存在着颗粒物料向筛面周边扩散较快、物料层较厚、筛分效... 旋转振动筛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对于粉体和胶体的分级。单电机旋振筛的激振力不通过振动体质心,使振动体随质心作圆运动和绕质心作圆锥摆运动。这种运动使得筛面上的垂直振幅不均匀,存在着颗粒物料向筛面周边扩散较快、物料层较厚、筛分效率较低、颗粒均匀度较差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均衡运动原理的旋振筛,通过DEM数值模拟,从筛分效率的角度直观比较了旋振筛在常规运动和均衡运动下的筛面物料运动规律、颗粒粒度分布情况、固相筛分效率及颗粒运动速度。研究表明:均衡运动下物料向筛面周边旋转扩散更为均匀,其物料层较薄,能有效提高旋振筛的固相筛分效率及筛分颗粒的均匀度,可较好解决颗粒粒径与筛孔孔径比在0.7~1.0之间时颗粒透筛相对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振动 颗粒物料 均衡运动 数值模拟 粒度分布 筛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激振电机驱动旋转振动筛系统的同步理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勇俊 谭海军 +2 位作者 方潘 吴先进 蒋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9-185,共7页
旋转振动筛广泛用于矿业、农业生产等领域。其具有效率高、密封性好、可连续作业和体积小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提出了旋转振动筛系统的简化物理模型。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旋转振动筛系统的空间运动动力学方程,引入无量纲参数,将动力... 旋转振动筛广泛用于矿业、农业生产等领域。其具有效率高、密封性好、可连续作业和体积小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提出了旋转振动筛系统的简化物理模型。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旋转振动筛系统的空间运动动力学方程,引入无量纲参数,将动力学方程转化为无量纲方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该方程求解,得出该系统在各个自由度方面的响应。利用庞加莱法和中心流形定理推导出系统的自同步平衡方程和稳定性准则。通过数值仿真和机电耦合仿真相互印证其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振动 自同步 稳定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扫频诱发帆板同步钢索旋转振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铁球 阎绍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0-75,共6页
为明确某帆板面内单轴扫频力学环境试验中同步钢索振动幅度过大和限位结构被破坏的原因,考虑集中质量和限位结构影响,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帆板同步钢索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在面内单轴扫频激励条件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标志点... 为明确某帆板面内单轴扫频力学环境试验中同步钢索振动幅度过大和限位结构被破坏的原因,考虑集中质量和限位结构影响,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帆板同步钢索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在面内单轴扫频激励条件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标志点的响应从面内振动发展到面外振动,再到绕两支撑点轴旋转振动的复杂振动模式,同时给出限位接触力和钢索标志点振幅,仿真结果与试验状态吻合.分析表明,持续旋转振动钢索施加在限位孔壁上的交变接触力是导致限位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帆板 钢索 旋转振动 有限段方法 多体动力学 扫频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异步电动机旋转振动频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8-631,共4页
对单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状态下的旋转振动进行了实际测试,发现电机运行时存在明显的旋转振动,且振动频率是基波频率的两倍。对旋转振动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剖析,发现椭圆旋转磁场的幅值和转速变化是产生旋转振动的主要原因,并对椭圆磁场... 对单相异步电动机额定状态下的旋转振动进行了实际测试,发现电机运行时存在明显的旋转振动,且振动频率是基波频率的两倍。对旋转振动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剖析,发现椭圆旋转磁场的幅值和转速变化是产生旋转振动的主要原因,并对椭圆磁场的幅值和转速情况进行了仿真。对单相异步电动机在调压调速工况下的旋转振动进行了实际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频谱特征分析,找出了旋转振动主要分量的幅值与通电电压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旋转振动 椭圆磁场 频谱分析 调压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州电厂^#9机周期性旋转振动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较详细的记录了周期性旋转振动的产生和发展,并阐明了振动特性,根据这种振动的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了振动。
关键词 周期性 旋转振动 蒸汽透平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振动力对钻头在岩面钻孔时的速度影响
11
作者 高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7-80,共4页
旋转振动力对钻头在岩面钻孔时的速度影响高岩译黄兴华校(东北农业大学)1简介当今各种各样的冲击钻机在岩石上钻孔时主要是通过加冲击载荷和在推力下同时作用于钻头上的扭矩实现的..岩层结构地破坏是由于旋转钻的剪切作用或由于钻... 旋转振动力对钻头在岩面钻孔时的速度影响高岩译黄兴华校(东北农业大学)1简介当今各种各样的冲击钻机在岩石上钻孔时主要是通过加冲击载荷和在推力下同时作用于钻头上的扭矩实现的..岩层结构地破坏是由于旋转钻的剪切作用或由于钻头的旋转凿削作用而造成的强应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 钻孔 旋转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蛋白除杂用旋转振动筛的改进
12
作者 韦建敏 张根军 刘佳生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旋转振动 蛋白分离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灰度矩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燕平 黄树红 +1 位作者 侯敬宏 申弢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通过对机械振动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 ,利用小波滤波器良好的时频特性 ,研究了振动信号连续小波变换灰度图的统计特征 ,提出了“一阶灰度矩向量”指标。对 8种典型故障信号的计算表明 ,一阶灰度矩向量可以较好地展现小波灰度图的局部信息 ... 通过对机械振动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 ,利用小波滤波器良好的时频特性 ,研究了振动信号连续小波变换灰度图的统计特征 ,提出了“一阶灰度矩向量”指标。对 8种典型故障信号的计算表明 ,一阶灰度矩向量可以较好地展现小波灰度图的局部信息 ,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的特征 ,区分振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特征提取 灰度矩向量 旋转机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超声振动加工中非接触电能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鸥 李华 +1 位作者 曹洋 徐翔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6-740,共5页
针对旋转超声振动加工中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建立了非接触电能传输松耦合感应模型,理论分析了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松耦合变压器原/副边进行了阻抗匹配;仿真分析了系统电压增益、原/副边... 针对旋转超声振动加工中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建立了非接触电能传输松耦合感应模型,理论分析了电能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松耦合变压器原/副边进行了阻抗匹配;仿真分析了系统电压增益、原/副边功率及传输效率随负载和松耦合变压器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研究了系统传输效率和电源频率、磁芯间距之间的影响关系,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声振动加工 非接触电能传输特性 松耦合变压器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超声振动端面磨削CFRP表面质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树良 陈涛 +1 位作者 魏宇祥 吴超群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5期57-61,共5页
以多向层铺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对其表面加工质量进行了端面磨削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由表面粗糙度及微观形貌进一步分析了磨削... 以多向层铺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对其表面加工质量进行了端面磨削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由表面粗糙度及微观形貌进一步分析了磨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磨削过程中提高主轴转速、减小进给速度,同时采用合适的切削深度和工具粒度,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超声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后,工件表面均存在纤维丝断裂、剥离和凹坑等缺陷,超声振动磨削后的加工缺陷出现的程度和概率均较低,表面加工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旋转超声振动端面磨削 加工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字典优化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压缩感知重构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温江涛 孙洁娣 +1 位作者 于洋 闫常弘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64-172,共9页
采用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状态监测系统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压缩和高精度的重构,而传感器网络节点资源受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包字典优化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压缩感知重构方法。该方法结合小波包多分辨率分析及K-SVD字典训练方... 采用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机械状态监测系统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压缩和高精度的重构,而传感器网络节点资源受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小波包字典优化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压缩感知重构方法。该方法结合小波包多分辨率分析及K-SVD字典训练方法,提出了小波包字典优化方法代替传统的正交基字典稀疏表示方法,提高稀疏度。根据旋转机械振动信号自身特征,提出用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最大期望值算法,代替传统仅依赖于稀疏假设的算法实现信号重构。实际轴承振动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压缩感知方法重构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振动信号 压缩感知重构 小波包字典优化 K-SVD 块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盲源分离的旋转机械振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成林 黄伟国 +1 位作者 吴书有 孔凡让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69,131,共5页
盲源分离作为一种基于主向量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目的是通过假设源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由一组观测信号恢复出源信号。研究了盲信号分离理论,尤其是盲卷积分离,采用基于交叉残余误差RCTE控制准则的盲分离算法,并针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 盲源分离作为一种基于主向量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目的是通过假设源信号之间的统计独立性,由一组观测信号恢复出源信号。研究了盲信号分离理论,尤其是盲卷积分离,采用基于交叉残余误差RCTE控制准则的盲分离算法,并针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特点生成仿真信号,将该方法应用于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瞬态成分与噪声卷积混合问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卷积混合 旋转机械振动 交叉残余误差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哲 张德远 +1 位作者 何凤涛 姜兴刚 《电加工与模具》 2016年第5期56-59,共4页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制孔过程中易出现分层、毛刺和刀具磨损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技术。分析了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机理,研制出了小型化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系统,并进行了碳纤维...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制孔过程中易出现分层、毛刺和刀具磨损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技术。分析了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机理,研制出了小型化旋转超声椭圆振动套磨制孔系统,并进行了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套磨制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套磨,超声椭圆振动套磨极大改善了切屑粉尘和料芯的排出,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明显降低了钻削力和扭矩分别约25%和30%;有效降低了复材孔分层和毛刺的制孔缺陷,改善了孔表面粗糙度和平整性,提高了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旋转超声椭圆振动 套磨 金刚石空心钻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机械振动监测48通道连续录波及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金榜 王跃科 +1 位作者 潘仲明 程晓畅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9-53,共5页
以大型旋转机械多通道连续振动监测为应用背景,借鉴VX I/PX I技术,基于USB-IDE接口卡和FIFO-FIFO数据池缓冲传输方式,研制开放性、模块化、高性价比的旋转机械振动监测48通道连续录波及海量数据存储系统.详细介绍硬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 以大型旋转机械多通道连续振动监测为应用背景,借鉴VX I/PX I技术,基于USB-IDE接口卡和FIFO-FIFO数据池缓冲传输方式,研制开放性、模块化、高性价比的旋转机械振动监测48通道连续录波及海量数据存储系统.详细介绍硬件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在智能仪器、军用ATE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振动监测 USB-IDE接口 FIFO-FIFO数据池缓冲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旋转超声振动钻研究
20
作者 张其馨 罗建伟 +5 位作者 张广玉 冯友彬 屠锡富 孙世宇 南南 陈键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1994年第8期8-11,共4页
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钻孔,研制出一种便携式旋转超声钻。设计了小型化超声振动系统,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对于超声波发生器,提出电流反馈式的搜索电流最大值来实现频率的自动跟踪。还介绍了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兼... 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钻孔,研制出一种便携式旋转超声钻。设计了小型化超声振动系统,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对于超声波发生器,提出电流反馈式的搜索电流最大值来实现频率的自动跟踪。还介绍了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兼有压力检测的约束型适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旋转超声振动 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