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实系数与复系数PI调节器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海亮 廖自力 贺益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176,共6页
比较了基于实系数、复系数两种结构形式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表达及其设置,揭示了复系数PI调节器的本质。从控制结构的解耦性、电流环动态响应速度和参数鲁棒性等方面比较了两种PI调节器的优势与不足。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 比较了基于实系数、复系数两种结构形式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表达及其设置,揭示了复系数PI调节器的本质。从控制结构的解耦性、电流环动态响应速度和参数鲁棒性等方面比较了两种PI调节器的优势与不足。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系数PI调节器 前馈补偿 PWM变换 旋转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d_k-q_k旋转坐标变换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波 易颂文 何晓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提出三相电路广义 dk-qk 旋转坐标变换理论 ,发展出一种任意次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法。所谓广义 dk-qk旋转坐标 ,系指以第 k次待检测谐波电流角频率 kω旋转的两相坐标系统。通过广义坐标变换 ,第 k次谐波电流在dk-qk 坐标系内成为与... 本文提出三相电路广义 dk-qk 旋转坐标变换理论 ,发展出一种任意次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法。所谓广义 dk-qk旋转坐标 ,系指以第 k次待检测谐波电流角频率 kω旋转的两相坐标系统。通过广义坐标变换 ,第 k次谐波电流在dk-qk 坐标系内成为与角频率无关的直流分量 ,从而可通过低通滤波及坐标反变换的方法将其检测出来。该方法具有无论三相电路电压是否畸变 ,理论上都能准确地检测出任意次谐波电流的优点 ,并可用于基波有功和无功电流的检测。因此 ,它可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保护和电力有源滤波器谐波电流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广义dk-qk旋转坐标变换 谐波电流检测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相旋转坐标变换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瞬时转矩控制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珍国 王鹏磊 +1 位作者 孙启航 贾益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788-5798,共11页
转子磁场定向无刷直流电机等效模型所具有的d轴转子磁链为恒值、q轴转子磁链始终为零的特征,是构建高性能无刷直流电机瞬时转矩控制系统的有利条件。但是传统的等功率3s/2r坐标变换无法使无刷直流电机得到转子磁场定向等效模型。为此,... 转子磁场定向无刷直流电机等效模型所具有的d轴转子磁链为恒值、q轴转子磁链始终为零的特征,是构建高性能无刷直流电机瞬时转矩控制系统的有利条件。但是传统的等功率3s/2r坐标变换无法使无刷直流电机得到转子磁场定向等效模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逐相旋转坐标变换的转子磁场定向方法,即对每相转子磁链逐一进行旋转坐标变换得到各相绕组的转子磁场定向等效模型,再以功率守恒为原则进行三相合成,得到无刷直流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等效模型。鉴于该转子磁场定向等效模型中电磁转矩仅与q轴电流成正比而与d轴电流无关,理论推导出直轴电枢反应磁动势、瞬时电磁转矩各自与d、q轴电流之间的关系式,构建了具有无增磁/去磁电枢反应的瞬时转矩控制系统。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DSP驱动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转子磁场定向 逐相旋转坐标变换 无增磁和去磁 瞬时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旋转主轴头数控加工中心旋转坐标变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滨 马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8-149,共2页
通过对具有45°倾斜旋转主轴头的新型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分析,建立了分析模型,给出了这种结构加工中心旋转角度变换计算的算法。基于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物理轴实现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旋转坐标变换 倾斜旋转主轴头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坐标变换交流电子负载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薛家祥 何鑫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48,共5页
针对传统交流电子负载基于内环电流PI控制动态响应较差,且易受网侧波动干扰,以双PWM变换器为电路基础,参考三相PWM整流器通过旋转坐标变换分别控制有功与无功电流来消除稳态误差的模型,提出单相PWM整流器(VSR)旋转坐标变换模型。通过构... 针对传统交流电子负载基于内环电流PI控制动态响应较差,且易受网侧波动干扰,以双PWM变换器为电路基础,参考三相PWM整流器通过旋转坐标变换分别控制有功与无功电流来消除稳态误差的模型,提出单相PWM整流器(VSR)旋转坐标变换模型。通过构建正交虚拟电流与前馈解耦并结合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调整PI控制,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实现负载模拟电流的矢量控制,提高负载模拟的动态和稳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纯阻、感阻、容阻负载模拟下,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负载模拟动态响应,对比常规PI,可知基于BP神经网络自整定的PI控制在参考电流为1 A阶跃响应中超调量减少约10%,调节时间减少约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旋转坐标变换 前馈解耦控制策略 BP神经网络自整定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单相PWM整流器无源控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子徽 蔡华锋 +2 位作者 廖冬初 潘健 吴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3-87,91,共6页
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属于非线性混合控制系统,普通的线性控制方法已无法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采用非线性控制策略。考虑到三相PWM整流器通常会通过坐标变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进行控制以消除网侧输入电流静差。因此,针对单相PWM整... 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属于非线性混合控制系统,普通的线性控制方法已无法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采用非线性控制策略。考虑到三相PWM整流器通常会通过坐标变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进行控制以消除网侧输入电流静差。因此,针对单相PWM整流器而言,进行等效旋转坐标变换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无源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欧拉-拉格朗日(EL)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无源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无源控制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旋转坐标变换 静差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负序双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的电压跌落检测
7
作者 陈锋 周斌全 杨振宇 《江苏电机工程》 2008年第5期38-40,共3页
电压跌落的快速准确检测对于电能质量的监测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正序和负序的同步旋转坐标变换,构造一个由正序和负序2个分量构成的检测量,用于电压跌落的检测。5种情况下的跌落检测仿真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且较其他算... 电压跌落的快速准确检测对于电能质量的监测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正序和负序的同步旋转坐标变换,构造一个由正序和负序2个分量构成的检测量,用于电压跌落的检测。5种情况下的跌落检测仿真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且较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快的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跌落 dq变换 ΑΒ变换 正负序双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旋转变换的配电系统快速解耦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扈诗扬 杨萌 汪芳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4,共5页
配电系统中各支路的电阻与其电抗的比值较大,因此,经典的快速解耦潮流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配电系统潮流计算。提出了一种坐标旋转变换方法,并将这种变换方法与经典的隐式Zbus高斯方法相结合,导出了配电系统的解耦潮流计算方法。以IEEE 33... 配电系统中各支路的电阻与其电抗的比值较大,因此,经典的快速解耦潮流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配电系统潮流计算。提出了一种坐标旋转变换方法,并将这种变换方法与经典的隐式Zbus高斯方法相结合,导出了配电系统的解耦潮流计算方法。以IEEE 33节点、IEEE 69节点和一个实际的145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对提出的解耦潮流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耦方法不影响经典的隐式Zbus高斯方法的收敛性,因而是一种高效、实用的快速潮流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配电系统 隐式Zbus高斯方法 坐标旋转变换 快速解耦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用坐标变换的电流谐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34
9
作者 刘刚 孙庆文 肖烨然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0-36,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谐波含量高等问题,结合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理论提出一种谐波抑制方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时间谐波和空间谐波的产生原因及对电机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坐标变化与低...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谐波含量高等问题,结合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理论提出一种谐波抑制方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时间谐波和空间谐波的产生原因及对电机正常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坐标变化与低通滤波器检测5次与7次谐波,在原有的双闭环系统基础上增加谐波电流环,通过PI控制抑制谐波电流。最后以4k W表贴式磁悬浮永磁同步电动机为对象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坐标变换的谐波抑制算法可以有效抑制谐波电流,提高电机相电流的正弦度,对不同原因造成的谐波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具有计算简单、容易实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电流 谐波抑制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坐标旋转变换的时空相对效应光线跟踪系统
10
作者 李文强 刘志镜 黄晓峰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17,共4页
 由于基于牛顿经典理论的传统光线跟踪法无法实现物体高速运动时的时空相对效应可视化,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光线跟踪系统。通过定义一组参数,使得不同惯性参照系中的坐标系的轴经旋转变换后相互对齐平行。通过建立四维数据结构及加入媒...  由于基于牛顿经典理论的传统光线跟踪法无法实现物体高速运动时的时空相对效应可视化,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光线跟踪系统。通过定义一组参数,使得不同惯性参照系中的坐标系的轴经旋转变换后相互对齐平行。通过建立四维数据结构及加入媒介信息堆栈,可以准确计算光线在媒介中的传输速度及延迟,实现时空系统中光的透射及折射现象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旋转变换 时空相对效应 光线跟踪系统 虚拟场景 可视化 四维数据结构 狭义相对论 时空系统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坐标变换方法对混沌同步的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振泽 田彦涛 徐斌 《控制工程》 CSCD 2006年第6期605-608,共4页
针对无法通过传送单一(路)信号实现同步的低维混沌系统及超混沌系统同步,以及一些混沌同步系统同步时间较长的问题,采用旋转坐标变换法对混沌系统进行改进。该方法是一种线性变换,变换过程不改变原系统自身性质,而是通过引入适当的变换... 针对无法通过传送单一(路)信号实现同步的低维混沌系统及超混沌系统同步,以及一些混沌同步系统同步时间较长的问题,采用旋转坐标变换法对混沌系统进行改进。该方法是一种线性变换,变换过程不改变原系统自身性质,而是通过引入适当的变换角度和幅度使系统同步的性质发生改变,同时同步质量也得到提高。对三维Rossler混沌系统和超混沌系统进行旋转坐标变换的仿真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此方法对一些无法实现同步的低维混沌系统及超混沌系统结构进行改造,从而使系统达到同步,提高混沌系统的同步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坐标变换 混沌同步 低维混沌系统 超混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路同步旋转的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自抗扰谐波电流抑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德志 巩凯 +1 位作者 和阳 赵文祥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9,共12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DTP-PMSG)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容错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广泛适用于高端装备领域。但由于电机气隙磁场畸变及整流器开关器件死区时间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DTP-PMSG)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容错性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广泛适用于高端装备领域。但由于电机气隙磁场畸变及整流器开关器件死区时间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中通常含有大量谐波电流。谐波电流会增加系统损耗,降低发电机效率,影响发电系统性能,特别是映射到x-y谐波子平面上的5、7次谐波,由于该平面对应的阻抗较小,因此即使很小的谐波电压扰动都会引起较大的5、7次谐波电流。为抑制定子绕组中的谐波电流,提出基于双环路同步旋转的自抗扰谐波电流抑制策略。所提策略利用双环路同步旋转坐标变换将x-y谐波子空间的5、7次谐波分别映射到与其同步的旋转坐标轴系中,在各自环路中采用自抗扰控制器将12倍频交流分量视为系统总扰动的一部分观测出来并对其补偿,从而实现对多维谐波电流的有效控制。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 谐波抑制 自抗扰控制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风电的M3C双频环流注入桥臂均压控制策略
13
作者 程启明 张梁 +4 位作者 渠博岗 王为涛 沈治超 罗力珲 王海伦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1,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AC/AC变换器,可用于中高压大功率的低频海上风电领域。M3C运行过程中其9个桥臂中存在输入、输出频率的电流分量紧密耦合以及子变流器桥臂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双频环流(...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AC/AC变换器,可用于中高压大功率的低频海上风电领域。M3C运行过程中其9个桥臂中存在输入、输出频率的电流分量紧密耦合以及子变流器桥臂直流侧电容电压平衡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双频环流(DFCC)注入的桥臂均压控制策略,在双频同步旋转坐标系(DSRC)下对输入、输出两侧电流进行解耦;使用准比例谐振(QPR)滤波器将耦合的低频、工频环流分离之后,分别与各自频率的共模电流叠加,通过DFCC注入控制实现桥臂之间电容电压的平衡。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环流解耦 双频环流控制 桥臂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环流抑制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11
14
作者 屠卿瑞 徐政 +2 位作者 管敏渊 郑翔 张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57-61,83,共6页
为抑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内部的三相环流,在MMC内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倍频负序旋转坐标变换将换流器内部的三相环流分解为2个直流分量,并设计了相应的环流抑制控制器(circulating current sup... 为抑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内部的三相环流,在MMC内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二倍频负序旋转坐标变换将换流器内部的三相环流分解为2个直流分量,并设计了相应的环流抑制控制器(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ng controller,CCSC),从而消除了桥臂电流中的环流分量,大大减小了桥臂电流的畸变程度,使其更逼近正弦波。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了包含该附加控制器的MMC仿真模型,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在不用增大桥臂电抗值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换流器的内部环流,同时不会对MMC外部输出的交流电压和电流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环流抑制控制器 二倍频负序旋转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功率控制及有源阻尼优化方法 被引量:40
15
作者 周乐明 罗安 +3 位作者 陈燕东 陈智勇 龙际根 王明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针对分布于电网末梢的单相LCL型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提出了一种单电流反馈有源阻尼优化方法抑制LCL的谐振尖峰,并采用SRFPI控制方法零稳态调节单相逆变器的瞬时并网电流,使系统具有低谐波失真的并网电流及无功补偿功能。对于LCL谐振抑制,... 针对分布于电网末梢的单相LCL型光伏并网发电单元,提出了一种单电流反馈有源阻尼优化方法抑制LCL的谐振尖峰,并采用SRFPI控制方法零稳态调节单相逆变器的瞬时并网电流,使系统具有低谐波失真的并网电流及无功补偿功能。对于LCL谐振抑制,通过对并网电流的高频分量反馈增加了系统阻尼,减少了额外的传感器,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将该单电流反馈系数中多变量降为单一变量,在响应速度和阻尼系数中择优选取参数值,降低参数设计复杂度,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单相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设计,分析了SRFPI控制策略以及单电流反馈中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优参数的选择方法,确定反馈参数的取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控制 功率控制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LCL滤波器 单电流反馈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马俊鹏 宋文胜 冯晓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23-1731,共9页
以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取消网侧电压锁相环,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为目的,首先,建立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有功和无功功率定义,提出一种单相无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瞬时功率计算方法,并... 以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取消网侧电压锁相环,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为目的,首先,建立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有功和无功功率定义,提出一种单相无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瞬时功率计算方法,并给出详细证明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频率补偿算法,以实现无锁相环非同步旋转坐标系坐标变换。然后,分析了基于功率前馈解耦的PI控制与内嵌中点电位平衡的单相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相结合的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控制策略。最后,对所提出的无锁相环直接功率控制与SVPWM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半实物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三电平脉冲整流器 单相瞬时功率计算 功率前馈解耦 旋转坐标变换 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电容电压二倍频波动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航 苏建徽 +2 位作者 汪晶晶 丁云芝 高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2,共7页
针对当前关于抑制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电容电压波动的研究较少被涉及,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MMC电容电压二倍频波动的控制策略。由于相单元电容电压之和反映了子模块电容电压的二倍频波动,所以采... 针对当前关于抑制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电容电压波动的研究较少被涉及,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MMC电容电压二倍频波动的控制策略。由于相单元电容电压之和反映了子模块电容电压的二倍频波动,所以采用二倍频负序旋转坐标变换将换流器三个相单元分别的电容电压之和分解为dq0轴分量,并设计了相应的附加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相单元电容电压之和的dq0轴分量,从而抑制了子模块电容电压的二倍频波动。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包含该附加控制器的MMC仿真模型,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在不增大子模块电容值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的二倍频波动,同时不会对MMC外部输出的交流电压和电流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电容电压波动 二倍频 负序旋转坐标变换 相单元电容电压之和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电感变化特征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孟高军 余海涛 +2 位作者 黄磊 酒晨霄 赵东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共9页
具有转子凸极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中受转子凸极效应的影响,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随转子位置呈现近似正弦的周期变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电感变化特征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首先,通过注入高频低压脉冲来进行线电感辨识,... 具有转子凸极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中受转子凸极效应的影响,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随转子位置呈现近似正弦的周期变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电感变化特征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首先,通过注入高频低压脉冲来进行线电感辨识,并深入分析了绕组电流对线电感辨识的影响,同时利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得到线电感变化曲线;随后建立了角度-线电感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旋转坐标变换计算转子初始位置角,但是该方法无法判断转子磁极的极性,因此在初步辨识出转子位置角的基础上,向电机施加等宽电压脉冲,利用磁场饱和引起的响应电流幅值的变化来估计出转子的磁极极性;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估计转子初始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线电感模型 转子初始位置 旋转坐标变换 磁极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不平衡环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卓谷颖 江道灼 连霄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18-124,共7页
为抑制三相电压不平衡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内部三相环流,首先对不平衡工况下的MMC进行功率分析和网络分解;然后提出了通过控制换流器出口侧有功功率恒定将4个MMC序分量网络简化为正序网络和负序网络。接着对负序网络中三相环... 为抑制三相电压不平衡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内部三相环流,首先对不平衡工况下的MMC进行功率分析和网络分解;然后提出了通过控制换流器出口侧有功功率恒定将4个MMC序分量网络简化为正序网络和负序网络。接着对负序网络中三相环流的产生机理和动态特性展开分析,并提出了通过正序倍频旋转变换将负序网络三相环流转换为直流分量的方法。最后结合已有文献中关于正序环流特性和抑制控制方法的结论,得到了一种基于双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的MMC不平衡环流抑制控制器设计方法。对61电平MMC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提出的环流抑制控制策略在不平衡工况下既可保证MMC的正常运行,又可以在不增大桥臂限流电抗大小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内部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不平衡工况 双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环流抑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APF控制器的硬件结构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舒泽亮 郭育华 连级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55-6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的控制器方案。通过简化算法,使用运算强度简化、折叠结构和流水线等方式优化了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频率,并详细讨论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变换、无限冲击响应(ⅡR)低... 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的控制器方案。通过简化算法,使用运算强度简化、折叠结构和流水线等方式优化了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频率,并详细讨论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变换、无限冲击响应(ⅡR)低通滤波器、三相锁相环和滞环电流跟踪控制的结构设计与优化。全部控制算法在单片FPGA中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实现。样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都较好,满足高性能SAPF对控制器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同步旋转坐标变换 IIR低通滤波器 三相锁相环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