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思维的旋转动力学理论框架 被引量:2
1
作者 文贵华 郑启伦 丁月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808-1811,1815,共5页
提出创新思维的旋转动力学理论框架,包括理论的矛盾和不变性两个基本原理以及场模型推理规则,进而以微分拓扑为数学工具,构造了理论框架,包括思维时空、思维拓扑、思维流形、思维代数和思维动力系统,通过它们可推演出思维的旋转性、边... 提出创新思维的旋转动力学理论框架,包括理论的矛盾和不变性两个基本原理以及场模型推理规则,进而以微分拓扑为数学工具,构造了理论框架,包括思维时空、思维拓扑、思维流形、思维代数和思维动力系统,通过它们可推演出思维的旋转性、边界性和弯曲性等性质,最后讨论了旋转动力学理论的应用法则和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动力学 思维弯曲 思维旋转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动力学理论(2):元理论
2
作者 文贵华 文军 丁月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44-2247,共4页
旋转动力学理论是以辨证逻辑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微分拓扑为工具建立起来的创新计算的统一理论框架 .本文探讨它的元理论 ,包括元理论的内容 ,研究方法与程序 ,以及理论的检验与应用等 .元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 (1)提出假设和预测 ,为旋... 旋转动力学理论是以辨证逻辑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微分拓扑为工具建立起来的创新计算的统一理论框架 .本文探讨它的元理论 ,包括元理论的内容 ,研究方法与程序 ,以及理论的检验与应用等 .元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 (1)提出假设和预测 ,为旋转动力学理论提供基础 ;(2 )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判断和鉴别旋转动力学推论的真伪 ;(3)概括和抽象经验研究的事实和结论 ,形成一般性的理论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动力学理论 创新计算 元理论 机器发明 辨证逻辑 心理学 微分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动力学理论(1):概念形成
3
作者 文贵华 江丽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76-1279,共4页
旋转动力学理论是以辨证思维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微分拓扑为工具建立起来的创新计算的统一理论框架 .本文探讨它的概念形成问题 ,包括概念表示 ,概念形成的基本方法及其语义 .着重指出变异和组合是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 ,可演绎出任何新... 旋转动力学理论是以辨证思维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微分拓扑为工具建立起来的创新计算的统一理论框架 .本文探讨它的概念形成问题 ,包括概念表示 ,概念形成的基本方法及其语义 .着重指出变异和组合是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 ,可演绎出任何新概念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动力学 创新设计 概念形成 机器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效应对高速旋转轮对弯曲模态的影响
4
作者 关庆华 王文波 +1 位作者 张丰英 温泽峰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3,共10页
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以Timoshenko连续转轴模拟轮轴,以旋转圆盘模拟车轮,建立旋转轮对动力学模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不同速度下弹性悬挂轮对的涡动模态。通过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陀螺效应对旋转体正反... 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以Timoshenko连续转轴模拟轮轴,以旋转圆盘模拟车轮,建立旋转轮对动力学模型。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计算不同速度下弹性悬挂轮对的涡动模态。通过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陀螺效应对旋转体正反涡动频率的影响机理。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基于Timoshenko梁连续转轴模型的弹性轮对能够满足前4阶弯曲模态计算需求,Euler梁模型无法考虑转轴旋转陀螺效应,仅适用于前2阶弯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陀螺效应使轮对弯曲模态出现正反涡动,随转速提高,正涡动模态频率增大,反涡动模态频率减小;陀螺效应对轮对1、2阶弯曲涡动频率变化影响显著,对3、4阶弯曲涡动模态频率变化影响不大,速度每提高100 km/h,前4阶弯曲模态正涡动频率分别增加9.31、9.62、2.09、0.57 Hz,前4阶弯曲模态反涡动频率分别下降4.97、5.83、1.27、0.50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轮对 陀螺效应 旋转动力学 传递矩阵 涡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有机酸性流体对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储层的溶蚀改造作用: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康俊 王炜 +4 位作者 鲍征宇 谢淑云 万能 梅廉夫 钱一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通过白云岩化鲕粒灰岩与0.1 mol/L乙酸的旋转盘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深埋藏中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鲕粒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白云岩化鲕粒灰岩溶解反应的速率在3.26×10–7~6.66×10–7 mol/(cm2.s... 通过白云岩化鲕粒灰岩与0.1 mol/L乙酸的旋转盘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深埋藏中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鲕粒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白云岩化鲕粒灰岩溶解反应的速率在3.26×10–7~6.66×10–7 mol/(cm2.s)之间,并且溶蚀速率随温度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反应前后样品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白云石鲕粒,方解石基质溶蚀程度更大,并沿方解石填充脉溶蚀程度最大,并且在温度≥80℃时鲕粒表面出现Fe(OH)3覆盖层,可能抑制了溶蚀反应的进行。计算得到该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7.89~9.32 kJ/mol)以及反应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均指示该条件下的溶解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总的来说,埋藏条件下有机酸溶解作用是飞仙关组优质储层中次生孔隙形成不可忽略的改造过程,鲕粒间的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形成的粒间溶孔,白云岩化鲕粒内部易容的组分溶解形成的粒内溶孔、铸模孔是主要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白云岩化鲕粒灰岩 埋藏溶蚀作用 有机酸流体 旋转盘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创新设计平台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崇贵 文贵华 +1 位作者 文军 丁月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7期1074-1075,1079,共3页
根据创新计算的旋转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产品创新设计平台框架,包括理论基础、平台结构,数学模型和创新推理框架,集成了创造性联想算法、创造算法和发明创造技法的自动化实现。平台结构是开放的、增量式的,需要时很容易扩展。
关键词 创新设计 平台框架 旋转动力学理论 创新计算 产品 不变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技术的防滑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曹宏发 周军 +2 位作者 陈伟 林洋 李和平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第3期11-16,共6页
防滑试验台是防滑控制装置进行功能测试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有效验证平台。通过对防滑试验仿真技术的研究,提出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试验台的各项测试功能,形成一套快捷的低成本实现方案。防滑试验仿真系统按功能分为黏着模块,旋转动力学模... 防滑试验台是防滑控制装置进行功能测试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有效验证平台。通过对防滑试验仿真技术的研究,提出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试验台的各项测试功能,形成一套快捷的低成本实现方案。防滑试验仿真系统按功能分为黏着模块,旋转动力学模块,气动模块和试验控制模块,论述了各模块的理论技术及仿真建模方法。以CRH3动车组制动系统各项参数为例,利用ES1000实时仿真系统建立了防滑仿真试验台,并进行了干轨和湿轨的防滑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防滑系统在轮对滑行过程中能有效调节制动缸压力,使得实际施加于轮对的制动力未超过轮轨最大黏着力,避免了轮对滑行,验证了该仿真试验台方案的可行性和各功能模块建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滑控制 仿真试验 旋转动力学 黏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场分析法的创新模型
8
作者 文军 文贵华 丁月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1,共4页
产品创新设计平台以旋转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集成了创造性联想算法、创造算法、评价算法以及相关的知识库,以支持产品的创新设计。基于物场分析法的创新模型是平台中的重要创造组件,它根据物场分析方法解决技术矛盾的典型模式和标准解法,... 产品创新设计平台以旋转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集成了创造性联想算法、创造算法、评价算法以及相关的知识库,以支持产品的创新设计。基于物场分析法的创新模型是平台中的重要创造组件,它根据物场分析方法解决技术矛盾的典型模式和标准解法,进而应用人工智能和旋转动力学等理论与技术消除产品中存在的技术矛盾,从而实现产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设计 物场分析方法 旋转动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惯性空间模型
9
作者 江丽君 文贵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思维惯性将思维局限于过去经验的边界内,难以产生创造。根据思维的旋转动力学理论提出了思维惯性空间模型,包括惯性空间的构造及其性质,指出了创造就是通过物场分析、转换创造、组合创造等发明方法实现对惯性空间的拓扑扩展。
关键词 思维惯性 旋转动力学 惯性空间 拓扑变换 创造性思维 物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