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患者Toric IOL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衍辉 孟克青 +4 位作者 刘晓静 陈雨梦 郭雨语 李佳鱼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5-730,共6页
目的评估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CTR)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术后旋转稳定性及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 目的评估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CTR)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术后旋转稳定性及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26 mm)100眼。根据晶状体前节OCT(CASIA2)测量所得的囊袋等效直径与CTR标准直径比值将受试眼分为匹配组(比值为0.8~1.2)与不匹配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Toric IOL旋转角度、残余散光、裸眼视力等指标,并根据术中及随访期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评估安全性。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囊袋-CTR匹配度、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对Toric IOL旋转及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匹配组患眼术后各时间点平均IOL旋转角度均显著小于不匹配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匹配组患眼IOL偏心距离和倾斜角度表现出更好稳定性。术后12个月,匹配组患眼残余散光为(0.53±0.29)D,优于不匹配组(0.71±0.34)D(P=0.008)。匹配组患眼裸眼视力改善更明显,视觉质量主观评分更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囊袋-CTR匹配度及术前角膜散光度是影响Toric IOL旋转角度(R^(2)=0.52)及残余散光度(R^(2)=0.46)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基于CASIA2测量实现精准囊袋-CTR匹配有助于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减少残余散光度,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个性化CTR型号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囊袋-CTR匹配度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尺寸模型分析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的不稳定性机制
2
作者 徐鸿飞 王放 +1 位作者 武郁文 翁春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0,共13页
氢氧的高反应活性给旋转爆轰波的稳定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研究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不稳定性,通过改变当量比对小尺寸模型下二维氢氧旋转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氢氧旋转爆轰波复杂多变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典型流场结构,探讨... 氢氧的高反应活性给旋转爆轰波的稳定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研究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不稳定性,通过改变当量比对小尺寸模型下二维氢氧旋转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氢氧旋转爆轰波复杂多变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典型流场结构,探讨了传播模态的不稳定性以及爆轰波湮灭和再起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提高,流场内分别呈现熄爆、单波、单双波混合3种传播模态,且爆轰波的传播速度随当量比的增大几乎呈线性提高,速度亏损为5%~8%。激波的扰动使得爆燃面失稳产生明显的扭曲和褶皱,氢氧的高反应活性让爆燃面明显分层且在2个分界面上呈现不同的不稳定性,上分界面为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下分界面为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单双波混合模态下爆轰波极不稳定,保持湮灭、单波、双波对撞3种状态之间循环。爆轰波有2种湮灭方式:一是双波对撞导致爆轰波湮灭,二是爆燃面燃烧加剧使得爆燃面下移导致爆轰波湮灭。再起爆的主要原因是:R-T不稳定性诱导爆轰产物与新鲜预混气在爆燃面上相互挤压产生尖峰和气泡结构,增强爆燃面上的反应放热,产生了局部热点并逐渐增强为爆轰波,实现爆燃转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波 传播特性 当量比 不稳定性 湮灭再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用稳定性的行波旋转超声电机鲁棒控制方法
3
作者 刘卜溢 孙芹芹 吴大伟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9,共8页
针对超声电机的复杂耦合、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用稳定性的行波旋转超声电机鲁棒控制方法。根据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结构和摩擦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构建行波旋转超声电机系统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通... 针对超声电机的复杂耦合、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用稳定性的行波旋转超声电机鲁棒控制方法。根据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结构和摩擦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构建行波旋转超声电机系统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泰勒展开对赫兹接触模型的复杂非线性和耦合进行简化,使其满足控制器设计的要求;讨论系统不确定性影响,并采用α综合表征系统不确定性,借此提出鲁棒控制器;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设计的优越性。构建硬件在环的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最终证实了控制器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在模型的基础上逐级精心设计的,具有通用性,可解决所有行波超声电机的复杂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行波超声电机 鲁棒控制 实用稳定性 非线性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间土拱效应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子豪 张海旭 +1 位作者 杜威 吴凤元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6,98,共10页
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已有研究并未考虑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的土体主应力旋转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不足,基于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主应力旋转的土压力统一表达式以及抗滑桩抗滑力的完善计算公式,修正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旋转破... 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已有研究并未考虑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的土体主应力旋转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不足,基于由桩间土拱效应引起主应力旋转的土压力统一表达式以及抗滑桩抗滑力的完善计算公式,修正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旋转破坏机制,并基于修正后的机制分析边坡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研究,当考虑桩间土拱效应所引起的土体主应力旋转时,所得边坡的安全系数更大;土体的性质与土体的内摩擦角、黏聚力有关,当内摩擦角、黏聚力增大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增大,边坡的最深滑动面位置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而逐渐变浅,随着黏聚力的增大而逐渐变深;当边坡的宽高比与坡角增大时,边坡的安全系数减小,抗滑桩的最有效安装位置更接近坡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三维旋转破坏机制 抗滑力 土拱效应 主应力旋转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Toric IOL的疗效和旋转稳定性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东瑞 李琦 +1 位作者 金赣英 曾庆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客观评价2种常用Toric IOL的术后疗效和旋转稳定性,并对术后残余散光进行矢量分析。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规... 目的客观评价2种常用Toric IOL的术后疗效和旋转稳定性,并对术后残余散光进行矢量分析。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爱尔光明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患者共80例80眼,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植入散光矫正型IOL,其中Tecnis组39例39眼,植入Tecnis®ZCT IOL;AcrySof组41例41眼,植入AcrySof®IQ Toric IOL。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测裸眼远视力(UC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主觉验光的残余散光,扩瞳后采用OPD-ScanⅢ测量Toric IOL轴位,计算IOL轴位偏差度(LAD)。利用散光双倍角图对术前角膜散光、预期残余散光、术后残余散光进行矢量分析。结果2个组UCDVA、BCDVA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_(分组)=2.503,P=0.113;H_(分组)=0.399,P=0.527),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_(时间)=147.535,P<0.001;H_(时间)=146.808,P<0.001),其中术后UCDVA、BCD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散光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_(分组)=5.489,P=0.019;H_(时间)=171.070,P<0.001),其中术后1个月AcrySof组残余散光度明显大于Tecn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个组术后残余散光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IOL LAD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_(分组)=3.013,P=0.083;H_(时间)=1.689,P=0.430)。散光矢量分析结果显示,2个组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95%置信椭圆均明显缩小。2个组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预测误差的均值、质心值虽有差异,但95%置信椭圆无明显差异;Tecnis组和AcrySof组术后残余散光预测误差≤1.0 D的患眼百分比分别为82%(32/39)和90%(37/41),2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P=0.288)。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Tecnis®ZCT IOL和AcrySof®IQ Toric IOL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降低患者的术后残余散光,并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同时2种Toric IOL各自的在线计算器在术后残余散光预测方面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疗效 残余散光 旋转稳定性 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旋转可压缩流动中液体射流稳定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吕明 宁智 +3 位作者 阎凯 付娟 宋云超 孙春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流动中超空化条件下液体射流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模型中考虑的射流及气体可压缩性、气体同轴旋转以及超空化等因素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流动中超空化条件下液体射流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模型中考虑的射流及气体可压缩性、气体同轴旋转以及超空化等因素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考虑射流及气体的可压缩性后,与不考虑可压缩性相比,计算得到的射流稳定性明显变差,最小液滴直径减小,分裂液滴直径变化范围变宽,且小液滴数量增多.气体的同轴旋转在轴对称与非轴对称扰动下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完全相反;轴对称扰动时,气体旋转使射流稳定性增强,而非轴对称扰动时则正好相反;气体旋转有可能导致影响射流稳定性的扰动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超空化使射流稳定性变差;超空化程度较弱时,超空化使分裂液滴最小直径减小,分裂液滴直径变化范围增大;而超空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超空化程度,分裂液滴最小直径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稳定性 旋转 可压缩 超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旋转坡体稳定性的悬臂梁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法锁 王启耀 +2 位作者 王勇智 罗丽娟 魏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3-495,共3页
关键词 斜坡稳定性 悬壁梁法 平面旋转坡体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不稳定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甜 徐俊 +2 位作者 宋健斐 魏耀东 时铭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7-322,共6页
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一个复杂的旋转流流场,以往的流场研究主要集中在稳态流场的时均特性上,重点关注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方面,从实验测量和模拟两方面进行,而对瞬态速度的分析不够,对流场的不稳定性尚缺乏分析。研究表... 旋风分离器内的流场是一个复杂的旋转流流场,以往的流场研究主要集中在稳态流场的时均特性上,重点关注流场的时均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方面,从实验测量和模拟两方面进行,而对瞬态速度的分析不够,对流场的不稳定性尚缺乏分析。研究表明,旋风分离器内的旋转流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性,其表现形式为旋转流的旋转中心和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不同心,旋转中心线是一条摆动曲线,流场呈现非轴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转 不稳定性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偏心旋转机械整圈碰摩的稳定性及其Hopf分叉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献栋 李其汉 杨绍普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9年第1期40-46,共7页
针对仅考虑质量偏心的Jefcot转子碰摩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整圈碰摩的稳定性,讨论了转、静件间摩擦系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了转子整圈碰摩存在Hopf分叉现象,且是超临界分叉。通过对分叉解析解的研究,得出了分叉解... 针对仅考虑质量偏心的Jefcot转子碰摩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了整圈碰摩的稳定性,讨论了转、静件间摩擦系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了转子整圈碰摩存在Hopf分叉现象,且是超临界分叉。通过对分叉解析解的研究,得出了分叉解的振幅及稳定性判据,并且将分叉解与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稳定性 HOPF分叉 质量偏心 整圈碰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动推力作用下柔性旋转飞行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荣吉利 徐天富 +3 位作者 王玺 李健 殷新喆 辛鹏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柔性旋转飞行器动力学问题,考虑了飞行器转速的作用,建立了计入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影响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将柔性旋转飞行器简化为带有附加质量的非均匀转子结构,考虑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的影响,采用剪切变形... 针对柔性旋转飞行器动力学问题,考虑了飞行器转速的作用,建立了计入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影响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将柔性旋转飞行器简化为带有附加质量的非均匀转子结构,考虑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的影响,采用剪切变形对轴向位移有影响的Timoshenko梁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运动方程,分析转速、剪切刚度及附加质量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转速作用下旋转飞行器刚体和弹性体模态耦合的新现象。结果表明:剪切刚度较小时,剪切变形对临界推力有较大影响;附加质量的大小及位置对临界推力和不稳定域有重要的影响;转速一般会诱发非均匀转子系统的弯曲模态与刚体模态合并为一个耦合模态,致使系统产生动态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飞行器 随动推力 动力稳定性 TIMOSHENKO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淑青 陶智 +1 位作者 丁水汀 徐国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为了研究旋转腔内流动不稳定性问题,采用旋转坐标系稳态方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的流动,得到了旋转系下哥氏力和离心浮升力分别对流动不稳定的作用,以及这两个力的非线性综合作用对流动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哥... 为了研究旋转腔内流动不稳定性问题,采用旋转坐标系稳态方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的流动,得到了旋转系下哥氏力和离心浮升力分别对流动不稳定的作用,以及这两个力的非线性综合作用对流动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哥氏力是恢复力,不影响流动稳定性;离心浮升力是造成流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盘腔内的流动是离心力场下的Rayleigh- Benard对流和强迫对流的混合流,随着浮升力的增强流动由稳态发展为非稳态;哥氏力与离心浮升力的综合作用加剧了流动不稳定性,盘腔内r θ面出现了明显的旋向相反的对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 数值计算 浮力 哥氏力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空间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阎凯 宁智 吕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693,共7页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液体黏性对不同旋转强度下圆环旋转液体射流空间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在推导出的三维扰动下具有固体涡核型旋转速度分布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色散方程的基础上,针对中低速射流,进行了类反对称模式与类对称模...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液体黏性对不同旋转强度下圆环旋转液体射流空间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在推导出的三维扰动下具有固体涡核型旋转速度分布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色散方程的基础上,针对中低速射流,进行了类反对称模式与类对称模式下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的空间不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旋转强度较大的圆环旋转液体射流,液体黏性的增加,不利于射流的破碎;随着液体黏性的增加,射流的特征频率和最不稳定波数减小.然而,对于旋转强度较小的圆环旋转液体射流,液体黏性的增加,有利于射流的破碎;随着液体黏性的增加,类反对称模式下射流特征频率先减小后增大,类对称模式下射流特征频率增大;随着液体黏性的增加,类反对称模式下射流最不稳定波数先减小后增大,类对称模式下射流最不稳定波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 固体涡核型旋转速度分布 液体黏性 液体旋转强度 空间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环旋转伞开伞稳定性及减速导旋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锐 刘荣忠 +1 位作者 胡志鹏 马晓冬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3-738,共6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伞塔投放试验方法,研究了涡环旋转伞的开伞充气稳定性及其减速导旋运动特性。基于交汇摄影测速法及姿态存储测量法,获得了不同伞衣幅结构及伞绳连接方式对涡环旋转伞系统减速导旋运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涡环旋转... 通过理论分析和伞塔投放试验方法,研究了涡环旋转伞的开伞充气稳定性及其减速导旋运动特性。基于交汇摄影测速法及姿态存储测量法,获得了不同伞衣幅结构及伞绳连接方式对涡环旋转伞系统减速导旋运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涡环旋转伞系统的平衡转速和平衡落速存在匹配关系,其比值k约为定值,提高该比值的关键是提高涡环旋转伞的导旋力矩,并且当载物的质量一定时,伞衣幅面积与平衡转速和落速成反比,而前后伞绳差的增大可以提高涡环旋转伞系统的平衡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环旋转 伞塔试验 充气稳定性 运动特性 平衡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稳定性实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恒斌 周瑾 +1 位作者 董继勇 金超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5-640,686,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例,应用ISO14839标准评价实验台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等级,分析系统的振动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例结果分析得到,实验台振动位移水平为A等级,稳定裕度水平为B等级,验证了ISO14839标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旋转机械 ISO14839标准 振动稳定性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飞行器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判据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庆丰 刘莉 陈罗婧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弹体坐标系和准弹体坐标系中建立了旋转飞行器角运动数学模型。应用李亚普诺夫第一近似理论和劳斯-霍尔维茨方法导出了旋转飞行器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判据,这个判据可应用于有控旋转导弹的运动稳定性分析,也可应用到炮弹和火箭弹上。
关键词 旋转飞行器 非线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肌群肌力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旭 郭险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1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力量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2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前,应用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检查患者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力量,应用悬吊运动仪器来评定腰部核心...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躯干旋转力量与腰部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22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在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前,应用Proxomed Tergumed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检查患者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力量,应用悬吊运动仪器来评定腰部核心稳定性,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的肌力与局部的稳定性呈正相关(r=0.876,P<0.001)。结论躯干旋转时核心肌群肌力的增强,对于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局部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悬吊运动训练 肌力 旋转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旋转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亚东 李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81,共14页
在压气机运行过程中,旋转不稳定是一种常见的流动不稳定现象。研究旋转不稳定性对保障压气机安全高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回顾了旋转不稳定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概念特征、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 在压气机运行过程中,旋转不稳定是一种常见的流动不稳定现象。研究旋转不稳定性对保障压气机安全高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回顾了旋转不稳定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概念特征、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旋转不稳定性与叶顶泄漏流有关的动力学模式或者与剪切层不稳定性有关。随后,梳理了旋转不稳定性的若干研究手段;介绍了旋转不稳定性导致的噪声和振动问题,并列举了现有的控制方法;讨论了旋转不稳定性与旋转失速之间的关联。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旋转不稳定性 旋转失速 叶顶间隙 模态分解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转子旋转不稳定性检测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智洋 吴艳辉 +2 位作者 安光耀 刘军 彭文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01-2410,共10页
为了探究固定通道中叶尖泄漏流非定常性引起旋转不稳定性(RI)的物理机理,以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试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机匣壁动态压力信号的分析获取其叶尖流场的非定常特征,发现RI仅在靠近失速边界的狭窄的流量范围工况... 为了探究固定通道中叶尖泄漏流非定常性引起旋转不稳定性(RI)的物理机理,以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试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机匣壁动态压力信号的分析获取其叶尖流场的非定常特征,发现RI仅在靠近失速边界的狭窄的流量范围工况出现,RI的模态随时间变化。在此基础,采用五通道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转子的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流场中出现的静压扰动的变化规律和频率特征与试验测量结果一致,多通道的数值模拟成功地预测出RI产生的过程。进一步的流场分析表明,固定通道中出现了泄漏流自诱导非定常性,其对通道压力面近叶尖区压力分布的影响使得相邻叶片的泄漏流也出现自诱导非定常性,该过程在叶尖环面沿周向传播导致了RI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旋转不稳定性 非定常流动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二次泄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旋转成型用聚乙烯醇浆液料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 季尧岽 许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37,共3页
研究了以PVA为稳定剂的聚丙烯旋转成型浆液用料配方各组分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浆液PP浓度的增大,浆液的稳定性也相应地增大。稳定剂的浓度越高,浆液的稳定性也明显增高。浆液的配方用量以稳定剂的质量分数为3%,浆液... 研究了以PVA为稳定剂的聚丙烯旋转成型浆液用料配方各组分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浆液PP浓度的增大,浆液的稳定性也相应地增大。稳定剂的浓度越高,浆液的稳定性也明显增高。浆液的配方用量以稳定剂的质量分数为3%,浆液的PP的质量分数在20%~25%之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旋转成型 聚乙烯醇浆液料 稳定性 塑料成型工艺 稳定 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温度扰动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稳定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凯 宁智 +2 位作者 赵晋 吕明 孙春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5,共10页
建立了同时存在速度扰动、压力扰动以及温度扰动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稳定性色散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存在温度扰动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稳定性研究;通过气液温差分析了温度扰动强度对射流稳定性的作用,以贝克来数Pe为特征参数,... 建立了同时存在速度扰动、压力扰动以及温度扰动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稳定性色散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存在温度扰动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稳定性研究;通过气液温差分析了温度扰动强度对射流稳定性的作用,以贝克来数Pe为特征参数,分析研究了射流液体热量传递特性与温度扰动对射流稳定性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扰动的存在使得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最大扰动增长率、最不稳定频率和不稳定截断频率增大,并使射流扰动增长率随扰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发生变化;温度扰动有利于提高一定扰动频率下射流的轴对称扰动稳定性,使射流扰动占优模式发生变化。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最大扰动增长率、最不稳定频率和不稳定截断频率随气液温差和贝克来数Pe增加而增大;气液温差不会改变射流扰动占优模式;轴对称扰动射流的最大扰动增长率大于非轴对称扰动射流,其差值随气液温差和贝克来数Pe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 旋转 黏性液体 射流稳定性 温度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