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尺寸模型分析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的不稳定性机制
1
作者 徐鸿飞 王放 +1 位作者 武郁文 翁春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0,共13页
氢氧的高反应活性给旋转爆轰波的稳定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研究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不稳定性,通过改变当量比对小尺寸模型下二维氢氧旋转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氢氧旋转爆轰波复杂多变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典型流场结构,探讨... 氢氧的高反应活性给旋转爆轰波的稳定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研究氢氧旋转爆轰波传播不稳定性,通过改变当量比对小尺寸模型下二维氢氧旋转爆轰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氢氧旋转爆轰波复杂多变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典型流场结构,探讨了传播模态的不稳定性以及爆轰波湮灭和再起爆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提高,流场内分别呈现熄爆、单波、单双波混合3种传播模态,且爆轰波的传播速度随当量比的增大几乎呈线性提高,速度亏损为5%~8%。激波的扰动使得爆燃面失稳产生明显的扭曲和褶皱,氢氧的高反应活性让爆燃面明显分层且在2个分界面上呈现不同的不稳定性,上分界面为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下分界面为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单双波混合模态下爆轰波极不稳定,保持湮灭、单波、双波对撞3种状态之间循环。爆轰波有2种湮灭方式:一是双波对撞导致爆轰波湮灭,二是爆燃面燃烧加剧使得爆燃面下移导致爆轰波湮灭。再起爆的主要原因是:R-T不稳定性诱导爆轰产物与新鲜预混气在爆燃面上相互挤压产生尖峰和气泡结构,增强爆燃面上的反应放热,产生了局部热点并逐渐增强为爆轰波,实现爆燃转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轰波 传播特性 当量比 不稳定性 湮灭再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轴长度和IOL在囊袋内的对齐方式对Toric IOL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婷婷 张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74-477,共4页
目的:使用特定软件(Adobe Photoshop)评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旋转稳定性,确定眼轴长度和IOL在囊袋内的对齐方式对ToricIOL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眼植入AcrySof Toric IOL。使用光学相干或浸润式A型超声生物... 目的:使用特定软件(Adobe Photoshop)评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旋转稳定性,确定眼轴长度和IOL在囊袋内的对齐方式对ToricIOL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眼植入AcrySof Toric IOL。使用光学相干或浸润式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axial length,AL)。手动角膜曲率计和角膜地形图测定角膜散光。IOL的对齐方式包括垂直、水平和倾斜。使用特定软件测定IOL的旋转程度并获得平均绝对差。观察术后6mo眼轴长度和IOL在囊袋内的对齐方式对旋转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研究评估了168例168眼。AL为19.33~29.04(平均24.12±1.62)mm。平均IOL旋转在术后1wk为0.4°,1wk~1mo为1.1°,1~3mo为0.3°,3~6mo为0.2°。最大旋转发生在1wk~1mo。术后6moAL和晶状体的旋转有很强的相关性(r=0.92,P<0.01),而三种对齐方式(垂直、水平、斜向)对旋转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102)。结论:眼轴越长ToricIOL的旋转程度越大。IOL在囊袋内的对齐方式对旋转程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 旋转稳定性 眼轴长度 对齐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训练对高尔夫初学者击球稳定性的研究
3
作者 卢梦雅 韩丽菲 《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训练对高尔夫初学者击球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方向的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I身体旋转能力评估,将学生分为两组:存在旋转问题的学生(实验组)和无旋转问题的学生(... 【目的】探讨旋转训练对高尔夫初学者击球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方向的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PI身体旋转能力评估,将学生分为两组:存在旋转问题的学生(实验组)和无旋转问题的学生(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了旋转训练,而对照组则未接受。通过TPI身体旋转能力得分、击球距离和球曲率三种测试方法,分析旋转训练对有旋转问题初学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TPI身体旋转能力、击球距离和球曲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TPI身体旋转能力、击球距离的稳定性和球曲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击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训练显著提升了初学者的击球稳定性。经过训练,有旋转问题的学生在胸椎旋转时的灵活性和骨盆稳定性均有所增强。在骨盆旋转时,灵活性和胸椎稳定性也得到了提升。这使得击球挥杆时的侧向移动减少,动作更加稳定;同时,球的飞行轨迹更趋向直球,表明旋转训练对于提升有旋转问题的高尔夫初学者的击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 旋转训练 初学者 击球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巷道锚护协作机旋转作业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韩晓龙 周威 尹可强 《煤矿机电》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了提高锚护协作机旋转作业的稳定性,分析协作机在进行旋转作业的稳定性情况,建立了其旋转作业数学模型,确定协作机的稳定旋转角度范围。结果表明:锚护协作机旋转作业的稳定旋转角度范围在±37.3°之间,旋转角度超过±37.3... 为了提高锚护协作机旋转作业的稳定性,分析协作机在进行旋转作业的稳定性情况,建立了其旋转作业数学模型,确定协作机的稳定旋转角度范围。结果表明:锚护协作机旋转作业的稳定旋转角度范围在±37.3°之间,旋转角度超过±37.3°时协作机发生倾覆。当左后支腿不承载协作机重力时,旋转作业逆时针稳定旋转最大角度为16.8°,顺时针稳定旋转可工作最大角度为38.3°,逆时针旋转角度超过16.8°,顺时针旋转角度超过38.3°时协作机发生倾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 转动 旋转角度 动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志伟 孙康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AcrySof Toric IOL和AcrySo...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旋转稳定性。方法选取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AcrySof Toric IOL和AcrySof Natural IOL,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残余散光、观察组IOL轴位旋转稳定性。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UCVA≥0.8眼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研究时间点残余散光度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28只眼IOL轴位旋转度均<20°,平均(3.1±1.2)°。结论 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合并规则角膜散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旋转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YSOF Toric复曲面人工晶状体(IOL)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角膜散光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旋转可压缩流动中液体射流稳定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吕明 宁智 +3 位作者 阎凯 付娟 宋云超 孙春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流动中超空化条件下液体射流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模型中考虑的射流及气体可压缩性、气体同轴旋转以及超空化等因素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 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流动中超空化条件下液体射流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模型中考虑的射流及气体可压缩性、气体同轴旋转以及超空化等因素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考虑射流及气体的可压缩性后,与不考虑可压缩性相比,计算得到的射流稳定性明显变差,最小液滴直径减小,分裂液滴直径变化范围变宽,且小液滴数量增多.气体的同轴旋转在轴对称与非轴对称扰动下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完全相反;轴对称扰动时,气体旋转使射流稳定性增强,而非轴对称扰动时则正好相反;气体旋转有可能导致影响射流稳定性的扰动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超空化使射流稳定性变差;超空化程度较弱时,超空化使分裂液滴最小直径减小,分裂液滴直径变化范围增大;而超空化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超空化程度,分裂液滴最小直径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稳定性 旋转 可压缩 超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旋转坡体稳定性的悬臂梁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法锁 王启耀 +2 位作者 王勇智 罗丽娟 魏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3-495,共3页
关键词 斜坡稳定性 悬壁梁法 平面旋转坡体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动推力作用下柔性旋转飞行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荣吉利 徐天富 +3 位作者 王玺 李健 殷新喆 辛鹏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柔性旋转飞行器动力学问题,考虑了飞行器转速的作用,建立了计入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影响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将柔性旋转飞行器简化为带有附加质量的非均匀转子结构,考虑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的影响,采用剪切变形... 针对柔性旋转飞行器动力学问题,考虑了飞行器转速的作用,建立了计入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影响的运动方程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将柔性旋转飞行器简化为带有附加质量的非均匀转子结构,考虑陀螺力矩及随动推力的影响,采用剪切变形对轴向位移有影响的Timoshenko梁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运动方程,分析转速、剪切刚度及附加质量等因素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转速作用下旋转飞行器刚体和弹性体模态耦合的新现象。结果表明:剪切刚度较小时,剪切变形对临界推力有较大影响;附加质量的大小及位置对临界推力和不稳定域有重要的影响;转速一般会诱发非均匀转子系统的弯曲模态与刚体模态合并为一个耦合模态,致使系统产生动态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飞行器 随动推力 动力稳定性 TIMOSHENKO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淑青 陶智 +1 位作者 丁水汀 徐国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为了研究旋转腔内流动不稳定性问题,采用旋转坐标系稳态方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的流动,得到了旋转系下哥氏力和离心浮升力分别对流动不稳定的作用,以及这两个力的非线性综合作用对流动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哥... 为了研究旋转腔内流动不稳定性问题,采用旋转坐标系稳态方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轴向通流旋转盘腔内的流动,得到了旋转系下哥氏力和离心浮升力分别对流动不稳定的作用,以及这两个力的非线性综合作用对流动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哥氏力是恢复力,不影响流动稳定性;离心浮升力是造成流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盘腔内的流动是离心力场下的Rayleigh- Benard对流和强迫对流的混合流,随着浮升力的增强流动由稳态发展为非稳态;哥氏力与离心浮升力的综合作用加剧了流动不稳定性,盘腔内r θ面出现了明显的旋向相反的对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 数值计算 浮力 哥氏力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空间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阎凯 宁智 吕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693,共7页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液体黏性对不同旋转强度下圆环旋转液体射流空间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在推导出的三维扰动下具有固体涡核型旋转速度分布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色散方程的基础上,针对中低速射流,进行了类反对称模式与类对称模...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液体黏性对不同旋转强度下圆环旋转液体射流空间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在推导出的三维扰动下具有固体涡核型旋转速度分布的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色散方程的基础上,针对中低速射流,进行了类反对称模式与类对称模式下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的空间不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旋转强度较大的圆环旋转液体射流,液体黏性的增加,不利于射流的破碎;随着液体黏性的增加,射流的特征频率和最不稳定波数减小.然而,对于旋转强度较小的圆环旋转液体射流,液体黏性的增加,有利于射流的破碎;随着液体黏性的增加,类反对称模式下射流特征频率先减小后增大,类对称模式下射流特征频率增大;随着液体黏性的增加,类反对称模式下射流最不稳定波数先减小后增大,类对称模式下射流最不稳定波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旋转黏性液体射流 固体涡核型旋转速度分布 液体黏性 液体旋转强度 空间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环旋转伞开伞稳定性及减速导旋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锐 刘荣忠 +1 位作者 胡志鹏 马晓冬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3-738,共6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伞塔投放试验方法,研究了涡环旋转伞的开伞充气稳定性及其减速导旋运动特性。基于交汇摄影测速法及姿态存储测量法,获得了不同伞衣幅结构及伞绳连接方式对涡环旋转伞系统减速导旋运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涡环旋转... 通过理论分析和伞塔投放试验方法,研究了涡环旋转伞的开伞充气稳定性及其减速导旋运动特性。基于交汇摄影测速法及姿态存储测量法,获得了不同伞衣幅结构及伞绳连接方式对涡环旋转伞系统减速导旋运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涡环旋转伞系统的平衡转速和平衡落速存在匹配关系,其比值k约为定值,提高该比值的关键是提高涡环旋转伞的导旋力矩,并且当载物的质量一定时,伞衣幅面积与平衡转速和落速成反比,而前后伞绳差的增大可以提高涡环旋转伞系统的平衡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环旋转 伞塔试验 充气稳定性 运动特性 平衡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飞行器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判据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庆丰 刘莉 陈罗婧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弹体坐标系和准弹体坐标系中建立了旋转飞行器角运动数学模型。应用李亚普诺夫第一近似理论和劳斯-霍尔维茨方法导出了旋转飞行器的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判据,这个判据可应用于有控旋转导弹的运动稳定性分析,也可应用到炮弹和火箭弹上。
关键词 旋转飞行器 非线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稳定性实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恒斌 周瑾 +1 位作者 董继勇 金超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5-640,686,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例,应用ISO14839标准评价实验台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等级,分析系统的振动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例结果分析得到,实验台振动位移水平为A等级,稳定裕度水平为B等级,验证了ISO14839标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旋转机械 ISO14839标准 振动稳定性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旋转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亚东 李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81,共14页
在压气机运行过程中,旋转不稳定是一种常见的流动不稳定现象。研究旋转不稳定性对保障压气机安全高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回顾了旋转不稳定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概念特征、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 在压气机运行过程中,旋转不稳定是一种常见的流动不稳定现象。研究旋转不稳定性对保障压气机安全高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回顾了旋转不稳定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概念特征、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旋转不稳定性与叶顶泄漏流有关的动力学模式或者与剪切层不稳定性有关。随后,梳理了旋转不稳定性的若干研究手段;介绍了旋转不稳定性导致的噪声和振动问题,并列举了现有的控制方法;讨论了旋转不稳定性与旋转失速之间的关联。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旋转不稳定性 旋转失速 叶顶间隙 模态分解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转子旋转不稳定性检测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智洋 吴艳辉 +2 位作者 安光耀 刘军 彭文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01-2410,共10页
为了探究固定通道中叶尖泄漏流非定常性引起旋转不稳定性(RI)的物理机理,以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试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机匣壁动态压力信号的分析获取其叶尖流场的非定常特征,发现RI仅在靠近失速边界的狭窄的流量范围工况... 为了探究固定通道中叶尖泄漏流非定常性引起旋转不稳定性(RI)的物理机理,以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试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机匣壁动态压力信号的分析获取其叶尖流场的非定常特征,发现RI仅在靠近失速边界的狭窄的流量范围工况出现,RI的模态随时间变化。在此基础,采用五通道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转子的内部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流场中出现的静压扰动的变化规律和频率特征与试验测量结果一致,多通道的数值模拟成功地预测出RI产生的过程。进一步的流场分析表明,固定通道中出现了泄漏流自诱导非定常性,其对通道压力面近叶尖区压力分布的影响使得相邻叶片的泄漏流也出现自诱导非定常性,该过程在叶尖环面沿周向传播导致了RI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旋转不稳定性 非定常流动 试验研究 数值模拟 二次泄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薄壳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辉 武际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用数值方法求解旋转薄壳稳定性问题的主要困难在于:对任意应力状态下的旋转壳进行稳定性分析,各谐波间彼此耦合,致使方程推导的复杂性和计算量都增大,本文采用[3]所提供的单元及经典的能量判据,在最一般的提法下构造了有限元列式,详细... 用数值方法求解旋转薄壳稳定性问题的主要困难在于:对任意应力状态下的旋转壳进行稳定性分析,各谐波间彼此耦合,致使方程推导的复杂性和计算量都增大,本文采用[3]所提供的单元及经典的能量判据,在最一般的提法下构造了有限元列式,详细讨论了耦合情况,利用本文方案编制程序并进行了许多算例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同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边界条件对临界载荷的影响很大,这可以部分地解释古典稳定性分析结果与实验偏差较大以及实验数据分散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旋转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磁流体系统的变分原理及稳定性条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如曾 吴汉明 潘良儒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舍去多方近似,从完整的MHD方程出发,对一个具有粘性,可压缩性,及自引力的旋转MHD系统给出变分原理和稳定性条件。
关键词 旋转磁流体 变分原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cati传递矩阵法在潜艇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雪飞 郭日修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6-72,共7页
运用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旋转壳单元的场传递矩阵,推导了肋骨和母线倾角不连续位置的点传递矩阵,在推导中考虑了肋骨各方向可能的变形,编制了用于分析组合加肋旋转壳应力和稳定性的计算机程序(应力程序SAPRi,稳定性程序BAPRi)。... 运用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旋转壳单元的场传递矩阵,推导了肋骨和母线倾角不连续位置的点传递矩阵,在推导中考虑了肋骨各方向可能的变形,编制了用于分析组合加肋旋转壳应力和稳定性的计算机程序(应力程序SAPRi,稳定性程序BAPRi)。利用SAPRi程序和BAPRi程序对潜艇耐压结构的典型结构算例进行了应力和稳定性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或商用软件(MSC/NASTRAN)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程序结果正确可信,计算速度快,适合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cati传递矩阵法 潜艇结构 组合加肋旋转 应力 稳定性 计算机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内阻的旋转复合材料轴的非线性自由振动与稳定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勇生 张玉环 时玉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7,162,共12页
研究具有内阻的旋转复合材料轴的非线性自由振动和稳定性。采用大振幅不可伸缩旋转梁的假定,对复合材料轴进行非线性建模,模型引入非线性曲率和惯性的影响。根据复合材料的粘弹性耗散特性描述材料内阻。从复合材料本构关系、应变-位移... 研究具有内阻的旋转复合材料轴的非线性自由振动和稳定性。采用大振幅不可伸缩旋转梁的假定,对复合材料轴进行非线性建模,模型引入非线性曲率和惯性的影响。根据复合材料的粘弹性耗散特性描述材料内阻。从复合材料本构关系、应变-位移关系基本方程出发,在导出动能、势能和内阻耗散能的基础上,基于扩展的Hamilton原理,建立旋转复合材料轴的弯-弯耦合非线性振动偏微分方程组。采用Galerkin法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为常微分方程。为了预测旋转复合材料轴的稳定边界,对线性化方程进行特征值分析,给出了临界速度和失稳阈的表达式。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常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积分,获得位移时间响应图、相平面图和功率谱图,研究了铺层角、长径比和铺层方式对非线性振动响应和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振动 稳定性 旋转复合材料轴 内阻 非线性曲率和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组件结构参数对旋转稳定弹道修正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钰 于纪言 +1 位作者 王晓鸣 冯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0-1918,共9页
为提供修正组件优化与多种弹丸平台适配组件设计的参考与依据,结合弹-翼组合体气动特性理论简化模型与工程算法、复攻角理论及赫尔维兹稳定性原理,推导了与组件结构参数相关的弹道修正弹稳定性判据,并依此研究了修正组件结构参数(组件... 为提供修正组件优化与多种弹丸平台适配组件设计的参考与依据,结合弹-翼组合体气动特性理论简化模型与工程算法、复攻角理论及赫尔维兹稳定性原理,推导了与组件结构参数相关的弹道修正弹稳定性判据,并依此研究了修正组件结构参数(组件质量、质心位置、鸭翼翼展、舵偏角)对双旋式旋转稳定弹道修正弹飞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组件外形(除鸭翼外)下,通过弹体配重或组件结构优化使组合体质心适当前移对弹丸飞行稳定性有利;为增大鸭翼修正力的同时减少对稳定性影响,增大舵偏角的方案相较于增大翼展更优。通过弹道仿真与飞行试验定性地验证了适当地前移质心可增强弹丸的飞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稳定弹道修正弹 多平台适配性 修正组件参数设计与优化 稳定性分析 外形与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