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前向空间平滑分组的混合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盈绮 邓科 殷勤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4-172,共9页
针对混合信号在估计其波达方向时阵列孔径和信噪比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均匀线阵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对于独立信号,利用旋转不变性子空间类算法估计出其波达方向;对于多径传播引起的多组相干信号,利用矩阵的差分以及斜投... 针对混合信号在估计其波达方向时阵列孔径和信噪比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称均匀线阵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对于独立信号,利用旋转不变性子空间类算法估计出其波达方向;对于多径传播引起的多组相干信号,利用矩阵的差分以及斜投影分组估计出其波达方向。这种利用矩阵差分的算法不仅消除了独立信号对相干信源的影响,而且相比前向空间平滑算法减少了斜投影和空间平滑的次数,降低了阵列孔径和信噪比的损失。该算法还可以与多种平滑算法相结合,降低对阵元数的要求并提高仿真性能。在估计相干信号的波达方向时,利用旋转不变性子空间类算法思想代替多信号分类算法,避免了谱峰搜索,降低了运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存在5个相干信源时,在-10dB的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所提算法仅需7个阵元就可获得误差较低的估计结果,而且与多信号分类算法相比节约了大量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混合信号 平滑算法 多径传播 旋转不变性子空间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VMD与DPC-FCM的旋转机械无监督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武雅曼 谌鹏 +2 位作者 张滇 刘天 唐剑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目的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故障信号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诊断过程有标签数据较少、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AVMD)与密度峰值算法优化的模糊C均值算法(Clu... 目的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故障信号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诊断过程有标签数据较少、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AVMD)与密度峰值算法优化的模糊C均值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 Optimizing Fuzzy C-Means,DPC-FCM)结合的无监督诊断方法。方法 首先,将多尺度排列熵与峭度相结合的综合系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对VMD算法的惩罚因子alpha和模态个数K进行参数寻优,提取分解后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的平均样本熵与平均模糊熵,并输入至聚类算法中。其次,提出利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确定FCM的初始聚类中心,降低聚类结果的随机性。结果 将提出的无监督故障诊断模型应用到滚动轴承试验信号中,实现了准确的故障诊断。结论 AVMD在故障提取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DPC算法可以有效提高FCM算法无监督聚类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旋转机械故障的智能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模态分解算法 模糊C均值 密度峰值聚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分离式电磁矢量阵列的两维波达方向估计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桂妹 陈伯孝 杨明磊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针对现有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两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存在的两个问题:其一,当入射信号在时域上不具有旋转不变性时,现有算法失效;其二,无法实现阵列的两维孔径扩展导致两维DOA估计精度较差,提出了一种改进... 针对现有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两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存在的两个问题:其一,当入射信号在时域上不具有旋转不变性时,现有算法失效;其二,无法实现阵列的两维孔径扩展导致两维DOA估计精度较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结构.首先利用所提阵列的空域旋转不变性代替时域旋转不变性得到其中一维方向余弦的高精度估计;其次结合矢量叉乘法与相位干涉法得到另一维的方向余弦高精度估计;最后对两维方向余弦进行三角操作得到目标的两维DOA估计.本文算法摆脱了对入射信号形式的依赖,实现了阵列的两维孔径扩展,使得两维DOA估计精度大大提高.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 阵列互耦 波达方向估计 空间旋转不技术 矢量叉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尺度稀疏极化敏感阵列及其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进 杨明磊 李曙光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5期99-106,114,共9页
针对单个电磁矢量传感器(SS-EMVS)的孔径受限和传统稀疏阵列无法提供目标极化信息的问题,结合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和稀疏阵列,提出了一种由SS-EMVS组成的多尺度稀疏极化敏感阵列。该阵列的阵列单元为1个完整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沿... 针对单个电磁矢量传感器(SS-EMVS)的孔径受限和传统稀疏阵列无法提供目标极化信息的问题,结合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和稀疏阵列,提出了一种由SS-EMVS组成的多尺度稀疏极化敏感阵列。该阵列的阵列单元为1个完整的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沿y轴分布,整个阵列按阵元间距分为2个均匀子阵,而且这2个阵元间距都可以大于入射信号的半波长,从而构造一个多尺度稀疏极化敏感阵列以得到目标波达方向(DOA)的高精度估计值。该阵列结合了SS-EMVS可降低阵元互耦和稀疏阵列可扩大阵列孔径的优点,提高了目标DOA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了阵元互耦,并且对噪声也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而在算法上,首先利用矢量叉积算法得到目标方向余弦的低精度无模糊估计值;其次根据2个子阵的空域旋转不变性得到目标方向余弦的高精度模糊估计值,针对这些方向余弦的估计值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解模糊算法,可得到目标方向余弦的高精度无模糊估计值;最后经过运算得到目标的高精度DOA的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阵列和算法的有效性。该阵列可应用于某些空间受限的实际应用场合中,如安装在飞行器上的传感器阵列,从而发挥电磁矢量传感器的单天线多分量的特点,也可以与MIMO雷达进行结合,借助极化信息提高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目标二维DOA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电磁矢量传感器 波达方向估计 空间旋转不(ESPRIT) 矢量叉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粒度光流流形学习的刮刷总成摆杆摆幅检测
5
作者 郑思凡 王卫星 +2 位作者 何占华 梁子裕 陈平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在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客运车辆日趟故障安全例检自动化设计中,针对子空间聚类算法对汽车刮刷总成摆杆摆幅检测中因玻璃复杂背景导致光流轨迹过于稀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双粒度光流流形学习的汽车刮水器总成主副摆杆运动分割算法。首先将... 在基于机器视觉检测的客运车辆日趟故障安全例检自动化设计中,针对子空间聚类算法对汽车刮刷总成摆杆摆幅检测中因玻璃复杂背景导致光流轨迹过于稀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双粒度光流流形学习的汽车刮水器总成主副摆杆运动分割算法。首先将摆杆满幅等长LDOF变分光流轨迹作为粗粒度光流进行稀疏子空间聚类,获得可靠的种子样本;然后通过构建稠密细粒度光流与粗粒度光流的轨迹时空相似度流形拓扑图,并在图上利用调和函数将种子轨迹样本邻接节点标签凸松弛为高斯随机场进行半监督标签扩散,从而获得稠密的雨刮运动区域,以便进一步做RANSAC直线拟合和摆角计算;最后,将该算法模块经过ocx插件封装后以回调函数体的形式嵌入客运站的车辆跟踪模块进行同步,并在客运站现场采集了6种不同照度下4种车型共153车次的进站安检视频,用于分析比较同步后的两种粒度流形学习算法对摆杆的运动分割后直线拟合误差与摆角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对运动摆杆的拟合与其摆角计算的精确率均可以达到85%以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检测 空间算法 双粒度光流流形学习 分光流 时空相似度流形拓扑图 高斯随机场 调和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