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涡自吸泵内部流场压力脉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洋 彭帅 +1 位作者 刘瑞华 刘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3-588,共6页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旋涡自吸泵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利用ANSYS CFX软件并选取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包括叶轮、泵体和支架在内的旋涡自吸泵整机内部流场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将定常数值模拟结果与外特性试验进行对比验证...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旋涡自吸泵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利用ANSYS CFX软件并选取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包括叶轮、泵体和支架在内的旋涡自吸泵整机内部流场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将定常数值模拟结果与外特性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并将其作为瞬态非定常计算的初始值,提取了泵内部流动情况和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叶轮接触的环形流道内主频为单边叶频,径向方向叶频也存在较明显的峰值;靠近壁面的环形流道内,能量集中在单边叶片通过频率及其倍频处;在隔板间隙处能量值更大,除低频段有明显的波动外,峰值集中在单边叶频及其倍频段,在间隙处的径向上从边缘至中间部位,单边叶频与叶频的能量值呈此消彼长趋势,中间部位叶频为主频;叶轮上的压力脉动转频为主频,峰值分布在转频及其倍频,随倍数的增加能量值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自吸泵 压力脉动 非定常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距叶片分布对旋涡自吸泵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志超 孔繁余 +2 位作者 王洋 谢山峰 赵立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了减小旋涡自吸泵压力脉动幅值及泵运行时的噪声,采用非等距叶片的分布方式,设计了3种叶片分布叶轮,分别对旋涡自吸泵进行稳态性能和压力脉动分析.利用RNG k-ε模型求解旋涡自吸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和性能,并获得旋涡自吸泵内部径向和轴... 为了减小旋涡自吸泵压力脉动幅值及泵运行时的噪声,采用非等距叶片的分布方式,设计了3种叶片分布叶轮,分别对旋涡自吸泵进行稳态性能和压力脉动分析.利用RNG k-ε模型求解旋涡自吸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和性能,并获得旋涡自吸泵内部径向和轴向间隙处压力脉动数据.数值结果表明:非等距叶片分布会对旋涡自吸泵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调制角较小时,其对旋涡自吸泵的性能影响较小;总体上,调制角对自吸泵效率影响不大.与等距叶片相比,非等距叶片的压力分布较小.另外,非等距叶片分布能够有效地减小旋涡自吸泵的压力脉动幅值和改变脉动的主频,同时调制角的变化会影响压力脉动特性,当调制角为5°时,主频幅值下降幅度最大.控制调制角在合适范围内可以获得更好的压力脉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自吸泵 压力脉动 非等距叶片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量工况下旋涡自吸泵流动降噪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洋 胡日新 +3 位作者 汤海涛 汪群 余昊谦 贾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8-195,共8页
为了研究旋涡自吸泵内部声场特性,减少旋涡自吸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的噪声,采用CFD+Lighthill声类比理论对旋涡泵内部声场进行求解,并进行降噪优化。首先利用CFX软件提供的RNG k-ε模型,选取0.4Qd、0.8Qd及Qd3个流量点对旋涡泵进行... 为了研究旋涡自吸泵内部声场特性,减少旋涡自吸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的噪声,采用CFD+Lighthill声类比理论对旋涡泵内部声场进行求解,并进行降噪优化。首先利用CFX软件提供的RNG k-ε模型,选取0.4Qd、0.8Qd及Qd3个流量点对旋涡泵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不同工况下旋涡自吸泵内部压力脉动情况。提取非定常计算所得的脉动力,导入声学软件ACTRAN中进行声场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旋涡泵出口声压级的大小、泵体内部的声压分布以及泵内部主要噪声源分布。采用正弦调制叶片分布方式设计了调制角A为2°、4°、6°、8°的4种不同不等节距叶轮,通过对模型泵进行声场计算,最后选取降噪效果较好的调制角A=4°的不等节距叶轮进行3D打印,并对3D打印样品进行外特性和噪声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旋涡泵内部流动诱导噪声与压力脉动密切相关,主要是由叶轮与泵体的动静干涉引起,其频率特性与压力脉动相似,2倍叶频时声压最大。流量越小,旋涡泵出口声压级越大,其噪声源主要分布在泵体流道及靠近流道出口隔舌处。调制角A=4°的不等节距叶片在小流量工况下对旋涡泵外特性性能影响不大,且能使小流量工况0.4Qd的噪声下降2 d B,设计工况噪声下降4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自吸泵 压力脉动 流动诱导噪声 不等节距叶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涡自吸泵流致噪声模拟及降噪 被引量:7
4
作者 余昊谦 王洋 +3 位作者 韩亚文 胡日新 汤海涛 汪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2-306,351,共6页
以比转数为15.9的旋涡自吸泵为研究对象,结合CFX和LMS Virtual Lab中的Acoustic Harmonic BEM模块对旋涡自吸泵内流压力脉动和流致噪声进行仿真研究,旨在降噪优化.首先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旋涡自吸泵0.4Q_d,0.6Q_d,Q_d这3个工况下的... 以比转数为15.9的旋涡自吸泵为研究对象,结合CFX和LMS Virtual Lab中的Acoustic Harmonic BEM模块对旋涡自吸泵内流压力脉动和流致噪声进行仿真研究,旨在降噪优化.首先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旋涡自吸泵0.4Q_d,0.6Q_d,Q_d这3个工况下的内部流场分别进行定常、非定常求解,捕捉蜗壳壁面以及进出口管道壁面的压力脉动数据,并以cgns文件导入Acoustic Harmonic BEM模块进行声场计算,求解旋涡自吸泵内部的声压级大小及其分布特性.结合内流压力脉动与声场计算结果综合分析可得:蜗壳隔舌与叶轮的间隙内的压力脉动是产生流致噪声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旋涡自吸泵内部流致噪声,借鉴涡轮叶片锯齿尾缘结构,优化叶片以降低间隙内流压力脉动.通过流场和声场的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发现:优化泵隔舌间隙处压力脉动幅度在设计工况下最大降低20.0%,在小流量工况下最大降低26.6%;较之原模型,设计工况下改进型泵进、出口管道监测点的声压级分别降低1.01,1.03 dB;小流量工况下,进、出口管道声压级最大幅值分别降低8.57,2.6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自吸泵 流致噪声 动静干涉 压力脉动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