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旋涡强度法的湍流泡状流混合层流动
1
作者
宁涛
陈斌
+1 位作者
郭富德
张西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2-877,共6页
用旋涡强度法对PIV测得的湍流泡状流混合层流动进行研究,混合层高低侧流速之比为4∶1,基于速度差和管道水力直径的Reynolds数范围为4400~132000。气泡分别从隔板尾部混合层的中心起始位置与低速侧注入流体,直径为0.5~2mm。利用旋涡强...
用旋涡强度法对PIV测得的湍流泡状流混合层流动进行研究,混合层高低侧流速之比为4∶1,基于速度差和管道水力直径的Reynolds数范围为4400~132000。气泡分别从隔板尾部混合层的中心起始位置与低速侧注入流体,直径为0.5~2mm。利用旋涡强度法分析流场清楚地显示出排除了剪切作用的涡结构主要集中在混合层中心的锥形区域,随着Reynolds数的增大,旋涡强度的值不断增大而锥形区域不断变窄。在同一Reynolds数下,沿主流方向旋涡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从混合层中心注气时气泡主要分布在隔板下游旋涡强度值较大的区域,而低速侧注入的气泡主要分布在低速侧,但由于涡结构的卷吸作用,低速侧注入的气泡也会进入隔板下游的中心区域。与单相流动相比,低Reynolds数情况下气泡的加入可以加剧流场本身的变化,而高Reynolds数时则对旋涡强度产生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层
旋涡强度
泡状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速度梯度张量特征值的陷窝内旋涡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静
李杰
张恒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6-834,共9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涡流发生器,陷窝具有流动阻力小、综合传热性能高的特点,是现代高性能涡轮叶片内部冷却新技术.旋涡的定量分析是陷窝强化传热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在不同陷窝模型下的旋涡结构、分离方式和背景压力变化引起的旋涡强度...
作为一种新型的涡流发生器,陷窝具有流动阻力小、综合传热性能高的特点,是现代高性能涡轮叶片内部冷却新技术.旋涡的定量分析是陷窝强化传热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在不同陷窝模型下的旋涡结构、分离方式和背景压力变化引起的旋涡强度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涡核速度和涡核速度梯度张量特征值来定量分析旋涡的方法.通过采用涡核处局部坐标系表示的速度矢量和速度梯度张量,得到了涡核的轴向速度、径向速度、旋转角速度、轴向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并在此基础上简化出了用最大轴向速度、最大轴向加速度和最大旋转角速度综合表示的旋涡强度的定量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深宽比陷窝诱导的旋涡结构,随着深宽比的增大,最大轴向速度、最大轴向加速度和最大旋转角速度均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旋涡强度增大.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数据处理简单、通用性强、不受分离方式限制、不受背景压力影响的特点,且提取到的数据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适用于各类旋涡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窝
旋涡
分析
速度梯度张量
旋转角速度
旋涡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偶极子涡流器强化层燃锅炉燃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月芬
郭志仁
+2 位作者
曹子栋
庄正宁
邹峥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5-38,54,共5页
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常规层燃炉炉膛和带有偶极子涡流器的炉膛模型拱区的三维速度场。试验表明,偶极子涡流器在炉排上部产生的大尺度可控旋涡提高了向燃料着火区输送高温烟气能力,约比传统后拱的输送能力提高2~3倍。同时,这一大尺...
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常规层燃炉炉膛和带有偶极子涡流器的炉膛模型拱区的三维速度场。试验表明,偶极子涡流器在炉排上部产生的大尺度可控旋涡提高了向燃料着火区输送高温烟气能力,约比传统后拱的输送能力提高2~3倍。同时,这一大尺度可控涡所产生的离心力还能将高温烟气中携带的80%煤粉分离下来,不但为其燃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降低了炉膛出口烟气的含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燃锅炉
偶极子涡流器
锅炉
旋涡强度
强化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内液相涡结构特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董亮
曾涛
+2 位作者
刘少北
王荣麟
张长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3-905,共13页
针对研究开发的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构建了气固液三相流可视化平台,应用激光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分析了曝气强度对流化床液相流场特性的影响,结合涡量法和旋涡强度法分析了旋涡结构特性,初步剖析了流化床多相流运动形成的机理...
针对研究开发的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构建了气固液三相流可视化平台,应用激光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分析了曝气强度对流化床液相流场特性的影响,结合涡量法和旋涡强度法分析了旋涡结构特性,初步剖析了流化床多相流运动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流化床液相速度随曝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流化床形成的环流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气泡的附壁效应,曝气量分布和气液掺混效果更好,提高了气含率并降低了能耗,最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由于流化床降流区和升流区的冲击,使整个流化床形成了大量的小尺度涡;填料在整个床体中长期和稳定的流化机理为大量的小尺度涡把受作用下沉的颗粒托浮起来;冲击使得气泡与气泡的碰撞、破碎及合并概率增大,进而增加气液传质效率;固液接触面摩擦增强,进而造成载体生物膜细胞传质浓度边界层趋向不稳定,进而增加了固液的传质效率;气固液三相冲刷膜组件有助于抑制膜污染。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在传质、流化和抑制膜污染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是高负荷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激光粒子图像测速
旋涡强度
法
涡量法
小尺度涡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翼机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卓恒
余莉
+1 位作者
张思宇
贾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7,共8页
为研究旋翼机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非定常影响,建立一套适用于旋翼机伞降系统非定常复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采用PISO(pressure implicit split operator)算法和Reliazable k-ε湍流模型,以提高瞬态计算效率和粘性计算精度,准确捕...
为研究旋翼机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非定常影响,建立一套适用于旋翼机伞降系统非定常复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采用PISO(pressure implicit split operator)算法和Reliazable k-ε湍流模型,以提高瞬态计算效率和粘性计算精度,准确捕捉流场尾涡细节变化。其次,建立了高效的动态网格更新模型,结合Diffusion Smoothing和Remeshing两种网格更新方法,对不同变形尺度的网格进行分类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旋翼扰动下物伞系统的非定常尾流特征和降落伞气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旋翼转动使前体尾流区长度增加,尾流对降落伞影响增强,伞衣入口的流场结构呈不对称分布;前体尾部负涡量区逐渐上移,与伞衣入口的负涡量区相连通,促进了伞衣尾涡的脱离,伞衣尾流区的旋涡数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旋翼转动扰乱了前体表面的涡流分布,形成旋转涡流区,前体尾流中的脱落涡流区范围变小,受涡量黏性耗散的影响,进入伞衣的旋涡强度减弱.随着旋翼转速增加,伞衣外侧压力不变,内侧压力和压强系数均逐渐减小,内外压差减小,降落伞的平均阻力系数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机
降落伞
复合流场
气动干扰
旋涡强度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旋涡强度法的湍流泡状流混合层流动
1
作者
宁涛
陈斌
郭富德
张西民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2-87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607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7-066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7101)~~
文摘
用旋涡强度法对PIV测得的湍流泡状流混合层流动进行研究,混合层高低侧流速之比为4∶1,基于速度差和管道水力直径的Reynolds数范围为4400~132000。气泡分别从隔板尾部混合层的中心起始位置与低速侧注入流体,直径为0.5~2mm。利用旋涡强度法分析流场清楚地显示出排除了剪切作用的涡结构主要集中在混合层中心的锥形区域,随着Reynolds数的增大,旋涡强度的值不断增大而锥形区域不断变窄。在同一Reynolds数下,沿主流方向旋涡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从混合层中心注气时气泡主要分布在隔板下游旋涡强度值较大的区域,而低速侧注入的气泡主要分布在低速侧,但由于涡结构的卷吸作用,低速侧注入的气泡也会进入隔板下游的中心区域。与单相流动相比,低Reynolds数情况下气泡的加入可以加剧流场本身的变化,而高Reynolds数时则对旋涡强度产生的影响较弱。
关键词
混合层
旋涡强度
泡状流
Keywords
mixing layer
swirling strength
bubbly flow
分类号
O359.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速度梯度张量特征值的陷窝内旋涡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静
李杰
张恒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6-83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5CB755800)
文摘
作为一种新型的涡流发生器,陷窝具有流动阻力小、综合传热性能高的特点,是现代高性能涡轮叶片内部冷却新技术.旋涡的定量分析是陷窝强化传热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在不同陷窝模型下的旋涡结构、分离方式和背景压力变化引起的旋涡强度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涡核速度和涡核速度梯度张量特征值来定量分析旋涡的方法.通过采用涡核处局部坐标系表示的速度矢量和速度梯度张量,得到了涡核的轴向速度、径向速度、旋转角速度、轴向加速度和径向加速度,并在此基础上简化出了用最大轴向速度、最大轴向加速度和最大旋转角速度综合表示的旋涡强度的定量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深宽比陷窝诱导的旋涡结构,随着深宽比的增大,最大轴向速度、最大轴向加速度和最大旋转角速度均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旋涡强度增大.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数据处理简单、通用性强、不受分离方式限制、不受背景压力影响的特点,且提取到的数据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适用于各类旋涡定量分析.
关键词
陷窝
旋涡
分析
速度梯度张量
旋转角速度
旋涡强度
Keywords
vortex
dimple
velocity gradient tensor
swirling strength
vortex strength
分类号
TK1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偶极子涡流器强化层燃锅炉燃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沈月芬
郭志仁
曹子栋
庄正宁
邹峥
机构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5-38,54,共5页
文摘
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常规层燃炉炉膛和带有偶极子涡流器的炉膛模型拱区的三维速度场。试验表明,偶极子涡流器在炉排上部产生的大尺度可控旋涡提高了向燃料着火区输送高温烟气能力,约比传统后拱的输送能力提高2~3倍。同时,这一大尺度可控涡所产生的离心力还能将高温烟气中携带的80%煤粉分离下来,不但为其燃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降低了炉膛出口烟气的含尘浓度。
关键词
层燃锅炉
偶极子涡流器
锅炉
旋涡强度
强化燃烧
分类号
TK229.6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TK224.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内液相涡结构特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董亮
曾涛
刘少北
王荣麟
张长练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3-905,共1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GZ0132)
自贡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13X12)
+1 种基金
自贡市科技局重点项目(2016SF02)
四川理工学院创新基金(y2016011)
文摘
针对研究开发的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构建了气固液三相流可视化平台,应用激光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分析了曝气强度对流化床液相流场特性的影响,结合涡量法和旋涡强度法分析了旋涡结构特性,初步剖析了流化床多相流运动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流化床液相速度随曝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流化床形成的环流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气泡的附壁效应,曝气量分布和气液掺混效果更好,提高了气含率并降低了能耗,最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由于流化床降流区和升流区的冲击,使整个流化床形成了大量的小尺度涡;填料在整个床体中长期和稳定的流化机理为大量的小尺度涡把受作用下沉的颗粒托浮起来;冲击使得气泡与气泡的碰撞、破碎及合并概率增大,进而增加气液传质效率;固液接触面摩擦增强,进而造成载体生物膜细胞传质浓度边界层趋向不稳定,进而增加了固液的传质效率;气固液三相冲刷膜组件有助于抑制膜污染。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在传质、流化和抑制膜污染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是高负荷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开发方向。
关键词
流化床
激光粒子图像测速
旋涡强度
法
涡量法
小尺度涡
多相流
Keywords
fluidized-bed
PIV
swirling strength
vorticity
microvortex
multiphase flow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翼机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吴卓恒
余莉
张思宇
贾贺
机构
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2192)。
文摘
为研究旋翼机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非定常影响,建立一套适用于旋翼机伞降系统非定常复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采用PISO(pressure implicit split operator)算法和Reliazable k-ε湍流模型,以提高瞬态计算效率和粘性计算精度,准确捕捉流场尾涡细节变化。其次,建立了高效的动态网格更新模型,结合Diffusion Smoothing和Remeshing两种网格更新方法,对不同变形尺度的网格进行分类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旋翼扰动下物伞系统的非定常尾流特征和降落伞气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旋翼转动使前体尾流区长度增加,尾流对降落伞影响增强,伞衣入口的流场结构呈不对称分布;前体尾部负涡量区逐渐上移,与伞衣入口的负涡量区相连通,促进了伞衣尾涡的脱离,伞衣尾流区的旋涡数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旋翼转动扰乱了前体表面的涡流分布,形成旋转涡流区,前体尾流中的脱落涡流区范围变小,受涡量黏性耗散的影响,进入伞衣的旋涡强度减弱.随着旋翼转速增加,伞衣外侧压力不变,内侧压力和压强系数均逐渐减小,内外压差减小,降落伞的平均阻力系数逐渐减小。
关键词
旋翼机
降落伞
复合流场
气动干扰
旋涡强度
动网格
Keywords
rotorcraft
parachute
compound flowfield
aerodynamic interaction
vorticity magnitude
dynamic mesh
分类号
V211.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44.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旋涡强度法的湍流泡状流混合层流动
宁涛
陈斌
郭富德
张西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速度梯度张量特征值的陷窝内旋涡分析
刘静
李杰
张恒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偶极子涡流器强化层燃锅炉燃烧的试验研究
沈月芬
郭志仁
曹子栋
庄正宁
邹峥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边形外循环膜生物流化床内液相涡结构特性
董亮
曾涛
刘少北
王荣麟
张长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旋翼机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影响
吴卓恒
余莉
张思宇
贾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