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磁性物对重介质悬浮液旋流稳定性及分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子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0-175,共6页
低密度重介质悬浮液存在强沉降失稳趋势,可能造成旋流器分选富集镜质组的效果变差。以低灰煤泥、蒙脱石及其混配的复合煤泥作为非磁性物,进行了重介质分选试验,探讨重介质悬浮液中非磁性物含量及组成对其旋流场稳定性和实际分选效果的影...
低密度重介质悬浮液存在强沉降失稳趋势,可能造成旋流器分选富集镜质组的效果变差。以低灰煤泥、蒙脱石及其混配的复合煤泥作为非磁性物,进行了重介质分选试验,探讨重介质悬浮液中非磁性物含量及组成对其旋流场稳定性和实际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非磁性物含量的提高,悬浮液底流浓缩度、溢流澄清度、浓缩效率及底溢流密度差均下降,稳定性提高,且添加复合煤泥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仅添加蒙脱石时悬浮液的浓缩效率值和溢流澄清度均高于不添加非磁性物的悬浮液,表明悬浮液体系更加不稳定;悬浮液中复合煤泥含量为30%和40%时,可以分选得到灰分小于3%且镜质组含量高于75%的目标精煤,分选的可能偏差E值最低达到0.034g/cm~3,而在其含量超过50%,或仅添加低灰煤泥或蒙脱石的悬浮液均未能达到此要求;添加过多的非磁性物后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悬浮液稳定性,但也会对分离过程中被选煤颗粒在旋流器中的迁移运动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分选效果变差,因此悬浮液中非磁性物含量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质悬浮液
旋流
器
旋流稳定性
沉降
分选
复合煤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污泥热解气/氨旋流火焰燃烧特性
2
作者
吴宁
陈达南
+2 位作者
郭怡君
李军
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3,共9页
污泥热解气因难以被有效利用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其中所含的氢气、甲烷等可燃组分可有效提升氨燃料的燃烧性能。对污泥热解气掺氨旋流火焰的结构及燃烧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化学发光法,通过实验考察当量比、掺氨比对火焰结构的影响。...
污泥热解气因难以被有效利用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其中所含的氢气、甲烷等可燃组分可有效提升氨燃料的燃烧性能。对污泥热解气掺氨旋流火焰的结构及燃烧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化学发光法,通过实验考察当量比、掺氨比对火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燃烧火焰中的OH*在化学当量条件(φ=1.0)下辐射强度最大,CH*在富燃条件(φ=1.2)下辐射强度最大,OH*可以对火焰稳定性进行更好地表征;污泥热解气/氨气混合燃料中,随着氨气比例增大,旋流火焰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气
氨气
化学发光
旋流
火焰
稳定性
污染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数量并联微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钟欣
杜浩宇
+2 位作者
朱诗杰
刘润哲
陈雪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8-556,共9页
为了考察不同并联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由不同数量、直径为 30 mm 的微旋风元件构成的并联分离器性能特征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旋风元件入口气速一致时,增加微旋风元件数量,虽然各并联分离器对 5 ...
为了考察不同并联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由不同数量、直径为 30 mm 的微旋风元件构成的并联分离器性能特征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旋风元件入口气速一致时,增加微旋风元件数量,虽然各并联分离器对 5 μm 以下、中位粒径 3.5 μm 颗粒的总分离效率基本相同,但对 3 μm 以下颗粒的分级效率有所下降;组合分离器灰斗中排尘管间间距减小,微旋风元件内切向速度分布几乎不变,中心轴向速度下降,排尘管尾端气流更加紊乱;随着微旋风元件数量增加,各组合分离器微旋风元件排尘管段旋流稳定性系数 Sv 沿轴向逐渐增大,微旋风元件内旋流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分离器
微旋风元件
分离效率
气相流场
旋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长径比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高助威
王娟
+2 位作者
王江云
马卓越
毛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8-1298,共11页
为了探究大长径比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的流动特性,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单入口蜗壳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从瞬态流场和动态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不同轴向位置的切向速度分布。同时,运用RMS分析了湍流脉动速度偏离时均速度的程度。...
为了探究大长径比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的流动特性,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单入口蜗壳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从瞬态流场和动态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不同轴向位置的切向速度分布。同时,运用RMS分析了湍流脉动速度偏离时均速度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瞬态流场中,切向速度等值线在截面上分布不对称,呈现明显的非轴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切向速度零值的所在位置与几何中心不重合,零值偏移的一侧,切向速度较大,偏离的一侧较小。此外,切向速度的动态变化属于高速脉动状态,具有准周期性特点,通过优化结构或操作条件可以改变涡核频率,降低工业震动。在分离空间上部区域,流动不稳定性较大,湍流脉动较强,速度波动范围较大。随着轴向向下,流体能量逐渐耗散,速度脉动逐渐减小。RMS数据表明运动流体从入口段进入旋风分离器,流动不稳定性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不稳定性逐渐变小,直至较为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筒型风分离器
大长径比
数值模拟
动态特性
旋流
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磁性物对重介质悬浮液旋流稳定性及分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子祺
机构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洗选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0-175,共6页
文摘
低密度重介质悬浮液存在强沉降失稳趋势,可能造成旋流器分选富集镜质组的效果变差。以低灰煤泥、蒙脱石及其混配的复合煤泥作为非磁性物,进行了重介质分选试验,探讨重介质悬浮液中非磁性物含量及组成对其旋流场稳定性和实际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非磁性物含量的提高,悬浮液底流浓缩度、溢流澄清度、浓缩效率及底溢流密度差均下降,稳定性提高,且添加复合煤泥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仅添加蒙脱石时悬浮液的浓缩效率值和溢流澄清度均高于不添加非磁性物的悬浮液,表明悬浮液体系更加不稳定;悬浮液中复合煤泥含量为30%和40%时,可以分选得到灰分小于3%且镜质组含量高于75%的目标精煤,分选的可能偏差E值最低达到0.034g/cm~3,而在其含量超过50%,或仅添加低灰煤泥或蒙脱石的悬浮液均未能达到此要求;添加过多的非磁性物后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悬浮液稳定性,但也会对分离过程中被选煤颗粒在旋流器中的迁移运动产生更大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分选效果变差,因此悬浮液中非磁性物含量存在最佳值。
关键词
重介质悬浮液
旋流
器
旋流稳定性
沉降
分选
复合煤泥
Keywords
dense medium suspension
cyclone
rotational flow stability
sedimentation
separation
compound slime
分类号
TD94 [矿业工程—选矿]
TD922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污泥热解气/氨旋流火焰燃烧特性
2
作者
吴宁
陈达南
郭怡君
李军
黄宏宇
机构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
出处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3,共9页
基金
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双碳科技创新项目(2022JXST03)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B1515120047)。
文摘
污泥热解气因难以被有效利用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其中所含的氢气、甲烷等可燃组分可有效提升氨燃料的燃烧性能。对污泥热解气掺氨旋流火焰的结构及燃烧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化学发光法,通过实验考察当量比、掺氨比对火焰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燃烧火焰中的OH*在化学当量条件(φ=1.0)下辐射强度最大,CH*在富燃条件(φ=1.2)下辐射强度最大,OH*可以对火焰稳定性进行更好地表征;污泥热解气/氨气混合燃料中,随着氨气比例增大,旋流火焰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
热解气
氨气
化学发光
旋流
火焰
稳定性
污染物控制
Keywords
pyrolysis gas
ammonia gas
chemiluminescence
swirl-flame stabilization
pollutant control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数量并联微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钟欣
杜浩宇
朱诗杰
刘润哲
陈雪莉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8-55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6026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2201718003)
文摘
为了考察不同并联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由不同数量、直径为 30 mm 的微旋风元件构成的并联分离器性能特征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旋风元件入口气速一致时,增加微旋风元件数量,虽然各并联分离器对 5 μm 以下、中位粒径 3.5 μm 颗粒的总分离效率基本相同,但对 3 μm 以下颗粒的分级效率有所下降;组合分离器灰斗中排尘管间间距减小,微旋风元件内切向速度分布几乎不变,中心轴向速度下降,排尘管尾端气流更加紊乱;随着微旋风元件数量增加,各组合分离器微旋风元件排尘管段旋流稳定性系数 Sv 沿轴向逐渐增大,微旋风元件内旋流稳定性变差。
关键词
并联分离器
微旋风元件
分离效率
气相流场
旋流稳定性
Keywords
parallel separators
micro-cyclone element
separation efficiency
gas-phase flow field
swirling stability
分类号
TQ051.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长径比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高助威
王娟
王江云
马卓越
毛羽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过程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8-12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618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2462015YQ0303)
文摘
为了探究大长径比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的流动特性,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单入口蜗壳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数值模拟,从瞬态流场和动态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不同轴向位置的切向速度分布。同时,运用RMS分析了湍流脉动速度偏离时均速度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瞬态流场中,切向速度等值线在截面上分布不对称,呈现明显的非轴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切向速度零值的所在位置与几何中心不重合,零值偏移的一侧,切向速度较大,偏离的一侧较小。此外,切向速度的动态变化属于高速脉动状态,具有准周期性特点,通过优化结构或操作条件可以改变涡核频率,降低工业震动。在分离空间上部区域,流动不稳定性较大,湍流脉动较强,速度波动范围较大。随着轴向向下,流体能量逐渐耗散,速度脉动逐渐减小。RMS数据表明运动流体从入口段进入旋风分离器,流动不稳定性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不稳定性逐渐变小,直至较为平稳。
关键词
直筒型风分离器
大长径比
数值模拟
动态特性
旋流
不
稳定性
Keywords
cylindrical cyclone separator
large ratio of length to diame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dynamic performance
flow instability
分类号
TQ051.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磁性物对重介质悬浮液旋流稳定性及分选效果的影响
朱子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污泥热解气/氨旋流火焰燃烧特性
吴宁
陈达南
郭怡君
李军
黄宏宇
《新能源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数量并联微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影响研究
钟欣
杜浩宇
朱诗杰
刘润哲
陈雪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长径比直筒型旋风分离器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高助威
王娟
王江云
马卓越
毛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