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毛虫肌幼虫在实验感染兔横纹肌内的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立宏 唐宏伟 +2 位作者 赵旭辉 陈立峰 范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6,共2页
观察了旋毛虫肌幼虫在实验感染兔横纹肌内的分布 ,在舌肌中荷虫密度最高 ,顺次是咬肌、膈肌、肱三头肌、肩胛肌、肱二头肌、腓肠肌、胸大肌、肋间肌、腰肌 ,心肌中未发现幼虫 ,提示检查兔的舌肌、咬肌或膈肌发现肌幼虫的阳性率高。
关键词 旋毛虫肌幼虫 横纹 旋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旋毛虫肌幼虫体外培养排泄分泌物抗原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春兰 郑虎哲 张守发 《现代畜牧兽医》 2007年第5期65-66,共2页
自1835年由伦敦的J.Paget和R.Owen首次发现旋毛虫,旋毛虫病已传遍世界各地。在我国已在26个省、市、区有该病的发生或流行的报道。在东北地区尤以犬的感染率最高,这几年随着肉用犬养殖业的发展,食用狗肉饮食文化的发展,犬旋毛虫... 自1835年由伦敦的J.Paget和R.Owen首次发现旋毛虫,旋毛虫病已传遍世界各地。在我国已在26个省、市、区有该病的发生或流行的报道。在东北地区尤以犬的感染率最高,这几年随着肉用犬养殖业的发展,食用狗肉饮食文化的发展,犬旋毛虫病的流行范围正进一步扩大,发病率逐渐升高,更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也给畜牧业及食品工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肌幼虫 肉用犬 体外培养 分泌物 旋毛虫 抗原 排泄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咪唑及丙硫苯咪唑对大白鼠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杀虫效力
3
作者 李学伍 郭成留 +1 位作者 孙春青 铁付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6,共5页
试验采用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以300ppm混入饲料连续饲喂的方式,对105只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大白鼠,在不同感染期采用长短不同的给药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以甲苯咪唑(150ppm)与丙硫苯咪唑(150ppm)... 试验采用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以300ppm混入饲料连续饲喂的方式,对105只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大白鼠,在不同感染期采用长短不同的给药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以甲苯咪唑(150ppm)与丙硫苯咪唑(150ppm)联合给药疗效最佳,其次为甲苯咪唑。较经济的给药时间为:感染期在40~90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343条/克,给药10天;感染期在90~165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15天,感染165天以上,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2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肌幼虫 甲苯咪唑 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881干扰GLS基因对旋毛虫肌幼虫抗酸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孟诗 张妍 +6 位作者 杨啸 赵亚 高远 王爽 刁子洋 郭琨 宋铭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探究旋毛虫肌幼虫中是否存在谷氨酰胺依赖性抗酸机制(AR4),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肌幼虫谷氨酰胺酶(TsGLS)基因序列设计3条特异性siRNA分子,并通过浸泡法分别导入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以及间接... 为探究旋毛虫肌幼虫中是否存在谷氨酰胺依赖性抗酸机制(AR4),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肌幼虫谷氨酰胺酶(TsGLS)基因序列设计3条特异性siRNA分子,并通过浸泡法分别导入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沉默效果最佳的siRNA分子,并确定其最佳转染条件,结果显示,siRNA-881为基因沉默最佳的siRNA分子,且转染12 h、2μmol/L浓度、培养3 d为最佳基因沉默条件。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培养并检测转染siRNA后旋毛虫肌幼虫的存活率,进一步将转染siRNA-881的旋毛虫肌幼虫接种小鼠,分析TsGLS基因沉默对减虫率、保姆细胞壁厚度及子代肌幼虫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转染siRNA-881后旋毛虫肌幼虫的存活率结果显示,在pH 2.5培养2 h时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酸性环境下;转染siRNA-881的旋毛虫肌幼虫接种小鼠后7 d旋毛虫成虫减虫率和35 d旋毛虫肌幼虫减虫率分别为61.64%和66.71%;将保姆细胞壁厚度与PBS对照组比较,siRNA-881组(15.90±1.301)保姆细胞壁厚度降低了39.78%;siRNA-881转染旋毛虫肌幼虫后,子一代肌幼虫TsGLS基因的转录水平较亲代相比降低30.30%。以上结果表明,旋毛虫具有类似于大肠杆菌中存在的谷氨酰胺依赖性抗酸系统(AR4),抑制旋毛虫TsGLS基因表达可明显降低旋毛虫肌幼虫抗酸能力。本研究首次证实通过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抑制旋毛虫肌幼虫TsGLS基因的表达,使该虫的抗酸能力减弱,且在宿主肠道的定植能力下降,该结果为研究旋毛虫的致病机制及其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肌幼虫 谷氨酰胺酶 RNA干扰 抗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诱导的肠道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5
作者 那皮沙·居热提 何灵 +1 位作者 艾尼瓦尔·吾买尔 白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0-656,共7页
目的 研究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Trichinella spiralis muscle larvae excretory-secretory, Ts-Es)诱导小鼠肠道保护性免疫能力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旋毛虫感染组(Ts)、旋毛虫Ts-Es抗原... 目的 研究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Trichinella spiralis muscle larvae excretory-secretory, Ts-Es)诱导小鼠肠道保护性免疫能力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旋毛虫感染组(Ts)、旋毛虫Ts-Es抗原免疫组(Ts-Es)。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PBS;抗原免疫组小鼠腹腔注射0.1 mL的Ts-Es抗原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旋毛虫感染组腹腔注射PBS和弗氏完全佐剂,每隔7 d注射1次,共3次,末次注射后7 d旋毛虫感染组和Ts-Es抗原免疫组用400条/mL旋毛虫感染性幼虫灌胃攻击感染。解剖取材,检查肠道成虫及肌肉幼虫减虫率,用HE染色法观察肠道病理变化,RT-qPCR法检测小肠中目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旋毛虫感染组相比Ts-Es抗原免疫组成虫和肌幼虫减虫率分别为49%(t=8.109,P<0.05)和67%(t=8.090,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旋毛虫感染组小肠T-bet(t=5.25,P<0.05)、GATA3(t=2.50,P<0.05)、RORγ-t(t=4.71,P<0.05)、IFN-γ(t=3.17,P<0.05)、IL-4(t=2.60,P<0.05)、IL-5(t=3.05,P<0.05)、IL-17A(t=4.88,P<0.05) mRNA表达量升高,Foxp3表达量没有统计学差异(t=1.55,P>0.05);与旋毛虫感染组相比Ts-Es抗原免疫组T-bet(t=4.23,P<0.05)、RORγ-t(t=4.30,P<0.05)、IFN-γ(t=3.02,P<0.05)、IL-17A(t=3.17,P<0.05) mRNA表达量下降;GATA3(t=3.96,P<0.05)、Foxp3(t=2.76,P<0.05)、IL-4(t=5.16,P<0.05)、IL-5(t=3.69,P<0.05)、IL-10(t=2.61,P<0.05) mRNA表达量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s-Es抗原免疫组GATA3(t=6.4,P<0.05)、Foxp3(t=4.32,P<0.05)、IL-10(t=2.6,P<0.05)、IL-4(t=7.26,P<0.05)、IL-5(t=6.3,P<0.05) mRNA表达量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RORγ-t(t=0.41,P>0.05)、T-bet(t=1.02,P>0.05)、IFN-γ(t=0.09,P>0.05)、IL-17A(t=1.80,P>0.05) 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肠道HE染色结果显示,与旋毛虫感染组相比抗原免疫组炎症好转,肠道HE染色结果显示,与旋毛虫感染组相比抗原免疫组炎症好转。结论 Ts-Es抗原免疫小鼠后可诱发转录因子GATA3,Foxp3相关的混合型免疫应答,并抑制旋毛虫感染引起的T-bet、RORγ-t所介导的炎症型免疫反应,抑制炎型细胞因子的释放,诱导宿主产生抗旋毛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肌幼虫 排泄分泌抗原 肠道免疫 免疫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体旋毛虫病流行概况
6
作者 朱兴全 牛丙亭 《云南畜牧兽医》 1989年第3期41-42,共2页
旋毛虫是属于毛首目、毛形科的一种寄生线虫。其宿主范围很广,已报道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人亦可感染。本文就我国人体旋毛虫病的流行作一概述,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我国自1964年于西藏收治第一例人体旋毛虫病患者至今,国内已有西藏、... 旋毛虫是属于毛首目、毛形科的一种寄生线虫。其宿主范围很广,已报道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人亦可感染。本文就我国人体旋毛虫病的流行作一概述,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我国自1964年于西藏收治第一例人体旋毛虫病患者至今,国内已有西藏、云南、四川、吉林、辽宁、黑龙江、广西、湖北及河南等省区有人体旋毛虫病散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流行概况 寄生线虫 宿主范围 压片镜检 旋毛虫感染 散发流行 综合防制措施 旋毛虫肌幼虫 熊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旋毛虫病单克隆抗体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7
作者 马增全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9期3-4,共2页
1987年河南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出了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并建立了ELISA检测法,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已普及全国许多省份,并被国家列入生物制品的制造与检疫规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纯化抗原,并对包被技... 1987年河南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出了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并建立了ELISA检测法,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已普及全国许多省份,并被国家列入生物制品的制造与检疫规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纯化抗原,并对包被技术、诊断试剂和操作方法等作了根本改进,研制出了旋毛虫病单克隆抗体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诊断试剂盒 旋毛虫 快速ELISA 旋毛虫肌幼虫 农业科学 快速法 纯化抗原 常规法 ES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位免疫效果好
8
作者 齐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11期8-9,共2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窦兰清等,对猪旋毛虫病后海穴免疫进行了研究。将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天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波粉碎,高速离心制成可溶性抗原。
关键词 旋毛虫 免疫效果 后海穴免疫 疫苗 后海穴注射 成虫可溶性抗原 旋毛虫肌幼虫 腹腔注射 兽医研究所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