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旅游驱动乡村治理
1
作者 张赟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城乡等值化视角下创新旅游驱动乡村治理模式,是促进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立足城乡等值化与乡村治理的相关性,归纳创新方向,提出大力度整治乡村土地、深层次开发特色资源、精细化完善服务保障要点,增强乡村旅游项目在乡村治理... 城乡等值化视角下创新旅游驱动乡村治理模式,是促进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立足城乡等值化与乡村治理的相关性,归纳创新方向,提出大力度整治乡村土地、深层次开发特色资源、精细化完善服务保障要点,增强乡村旅游项目在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改革中的驱动力,并通过促进乡村治理边界拓展、实现城乡旅游要素融合、注重回乡人才扶持培养、以精彩活动传承乡村文化、以先进技术强化治理能力等实践方法,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为相关人员提供明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保障 旅游驱动 特色资源开发 城乡等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2
作者 袁中许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功能再现再造、持续向新发展和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方法:采取6种创新驱动模式,分别为牵引带动模式、耦合带动模式、嵌入带动模式、渗透带动模式、融合带动模式和互动带...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功能再现再造、持续向新发展和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方法:采取6种创新驱动模式,分别为牵引带动模式、耦合带动模式、嵌入带动模式、渗透带动模式、融合带动模式和互动带动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场景,深入揭示每一种模式的作用机理和成效。指出牵引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手工技艺产业重现活力和繁荣发展,耦合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农业获得高效生态发展,嵌入带动模式能够促使传统文艺产业在城镇集聚发展,渗透带动模式能够使传统小吃产业和曲艺产业再添创新动力,融合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互动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艺术和文化产业开拓和革新发展。结果:研究表明,这些创新驱动模式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能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复兴。结论:这6种创新驱动模式能够对传统产业产生交互性、系统性影响,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这些系统性驱动模式能够赋能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农业等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活力和价值,还能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传统产业 创新发展 驱动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以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房地产开发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魏峰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7,共5页
提出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新概念,它同早期出现的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并不相同,它对城市房地产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双赢发展将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代表,深入研究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概念内涵、出现背景和发... 提出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新概念,它同早期出现的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并不相同,它对城市房地产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双赢发展将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代表,深入研究旅游驱动型房地产经济的概念内涵、出现背景和发展特征,并据此提出一些发展建议,对这一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型房地产 旅游房地产 西安 曲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旅游驱动城镇化的过程、影响与调控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德进 《旅游研究》 2016年第6期51-57,79,共8页
国内外旅游驱动城镇化的现象及相关研究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和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具备了旅游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在系统回顾国内外旅游驱动城镇化现象及... 国内外旅游驱动城镇化的现象及相关研究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领域。云南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和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具备了旅游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在系统回顾国内外旅游驱动城镇化现象及研究进展基础上,从云南省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云南旅游驱动城镇化的四个过程(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互动的人口城镇化过程;旅游融合与资源整合并进的产业高级化过程;全域旅游与城乡统筹相通的空间一体化过程;文化传承与品牌塑造同步的市场成熟化过程)及影响机制,提出促进云南旅游驱动城镇化的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旅游驱动城镇化 基础条件 过程 影响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驱动下的乡村环境优化策略研究——以苏州古舍里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岚元 孙晓庄 +1 位作者 王莹 孙强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7-65,共9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兴动力,许多乡村开始或已经走上环境优化以期发展旅游之路。以古舍里村为案例,介绍乡村环境优化建设思路,通过道路界面梳理、服务单元植入和景观节点巧置等,对乡村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兴动力,许多乡村开始或已经走上环境优化以期发展旅游之路。以古舍里村为案例,介绍乡村环境优化建设思路,通过道路界面梳理、服务单元植入和景观节点巧置等,对乡村原有环境进行有序优化,实现乡村传统特色资源重塑,使其适应于现代生活和旅游业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驱动 环境优化 古舍里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旅游驱动力研究——以桂林市漓江景区传统村落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彭攀屹 陈硕 罗真 《住宅科技》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遭受冲击,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为村落发展提供新驱动。文章阐述了以旅游发展作为延续村落的手段,借助动力学原理,分析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一般驱动力,以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动力。梳理旅游驱动与城镇化的相... 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遭受冲击,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可为村落发展提供新驱动。文章阐述了以旅游发展作为延续村落的手段,借助动力学原理,分析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一般驱动力,以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动力。梳理旅游驱动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得出其发展需面对民生改善、人口集聚与经济提升等机遇,以及传统破坏与村落萧条的挑战。以桂林市漓江景区传统村落为例,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驱动系统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体的相关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传统村落 旅游驱动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型旅游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井冈山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杜丽 王宁 吴承照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文章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研究了井冈山市2007-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建设用地是相对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沿交通线向外围不断拓展的空间分布趋势; 2)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不断增加,使林地、耕地等向旅游用... 文章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研究了井冈山市2007-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建设用地是相对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沿交通线向外围不断拓展的空间分布趋势; 2)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不断增加,使林地、耕地等向旅游用地不断转化; 3)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可达性等因素显著影响了相关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并由此形成了综合发展型、景区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传统村镇型4种旅游用地模式。这说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井冈山市城镇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给其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相关政府部门应加以合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 土地利用 旅游用地 旅游驱动 井冈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驱动力及其阶段性演进 被引量:5
8
作者 任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1-342,352,共3页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域旅游目的地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驱动力的阶段性演化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业驱动 区域旅游 要素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驱动的就地城镇化模式探索
9
作者 李智 彭荣胜 《山西农经》 2021年第22期18-20,共3页
就地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湖北省M市G村依托旅游资源,把产业链向旅游民宿、餐饮、土特产品等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业结构逐步从一元一产向多元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村集体为主导的就... 就地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湖北省M市G村依托旅游资源,把产业链向旅游民宿、餐饮、土特产品等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业结构逐步从一元一产向多元三产融合发展转变。村集体为主导的就地城镇化模式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调和政府与市场的不足,通过成立村办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多个市场主体,帮助农民以租赁、流转、务工等方式加快进入市场,实现资源向资产的转化。就地城镇化应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鼓励自主经营,调动村庄能人积极性,吸引农民参与村庄建设并分享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镇化 旅游驱动 村集体 市场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乡村旅游区规划建设——以思良江乡村旅游区规划(2017—2021)为例 被引量:54
10
作者 袁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43,共8页
当前全国层面展开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带来了规划设计领域的新挑战,同时也为当前乡村旅游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文章通过总结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和建设目标,以梧州市思良江乡村旅游区规划为例,详细介绍了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乡村旅游区的... 当前全国层面展开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带来了规划设计领域的新挑战,同时也为当前乡村旅游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文章通过总结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和建设目标,以梧州市思良江乡村旅游区规划为例,详细介绍了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乡村旅游区的规划方法,即以搭建"农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坚持以农业为本;以构建复合的休闲旅游功能体系为目标,坚持旅游驱动;以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社区为目标,坚持生态塑形;重在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服务体系等支撑体系的建设,构建了农业发展动力强劲、旅游服务功能完善、环境宜居宜业的田园综合体,以期为类似地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 目标导向 “农业+” 旅游驱动 田园社区 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