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漓江风景区游客低碳旅游认知、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
1
作者 林轶 范雪梅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35-140,148,共7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低碳旅游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低碳旅游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碳旅游认知显著影响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且低碳旅游态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低碳旅游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低碳旅游认知、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碳旅游认知显著影响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且低碳旅游态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游客的低碳旅游认知水平越高,其低碳旅游态度越积极,而积极的态度进一步促进低碳行为。说明提升游客的低碳旅游认知不仅能直接推动低碳行为,还能通过改善低碳旅游态度,间接促进低碳实践。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以提升游客的低碳旅游认知;二是引入激励机制以增强游客的低碳旅游态度;三是优化低碳设施与服务,为游客提供便捷的环保选择;四是鼓励游客参与低碳活动,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旅游认知 低碳旅游态度 低碳旅游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被引量:78
2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游旭群 《旅游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关键词 旅游者行为 旅游感知 旅游认知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与粤北地区农村居民旅游认知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延琼 罗宇萍 章家恩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对珠三角的广州、东莞、佛山、江门以及粤北地区的韶关、清远和河源7个代表样地共计14个样本镇的1120人(户)进行了农村居民旅游态度与出游特征问卷调查,并对1040份有效样本从人口特征、旅游认知特征和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 对珠三角的广州、东莞、佛山、江门以及粤北地区的韶关、清远和河源7个代表样地共计14个样本镇的1120人(户)进行了农村居民旅游态度与出游特征问卷调查,并对1040份有效样本从人口特征、旅游认知特征和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和粤北地区农村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普遍较好,但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均较单一;(2)限制农民出游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状况,时间因素也限制了部分人,尤其是中青年人;(3)由于珠三角和粤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农村居民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交通工具选择、出游时间以及旅游花费上存在较大差异;(4)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两地农村居民在出游偏好以及消费结构上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认知 旅游动机 珠三角 粤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旅游认知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钟士恩 黄佩红 +2 位作者 彭红松 徐彩霞 颜丙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52,共15页
儿童参与的旅游,无论是"以乐为中心"的家庭旅游模式,抑或"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模式,均具有鲜明的成人主义性质。文章试图从儿童的视角/声音对儿童旅游认知进行探索性研究,核心命题聚焦儿童如何定义旅游,旅游与... 儿童参与的旅游,无论是"以乐为中心"的家庭旅游模式,抑或"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模式,均具有鲜明的成人主义性质。文章试图从儿童的视角/声音对儿童旅游认知进行探索性研究,核心命题聚焦儿童如何定义旅游,旅游与游戏/玩有什么区别,旅游之于儿童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旅游的"儿童版本"与"成人版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研究方法采用结构化的妈妈语式访谈法,研究案例地为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和玄武湖公园,研究对象主要为4岁以上、12岁以下儿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研究结果显示:(1)"小小人类"远超成人的想象,多数儿童能够通过空间、速度、数量、比较、因果、抽象、逻辑以及感觉、情感类语言来描述旅游、认知旅游",旅游感"十足。(2)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变换到旅游环境,儿童旅游认知呈现出4个鲜明的主题,分别是旅游与"玩"、旅游与"爸爸妈妈"、旅游与"学习""、喜欢"与"不喜欢"。(3)旅游是比"玩""更好玩"的游戏,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离开家、去外面不一样的地方、开心尽情地玩。理解旅游的"儿童版本"将会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同样有助于回答旅游的"成人版本"。儿童研究具有趣味性,研究者需要具有童心。妈妈语式访谈法是研究早期、中期儿童相对有效的方法,但需严格遵循儿童研究伦理和实施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儿童旅游 儿童教育 亲子关系 儿童旅游认知 妈妈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环境因素对旅游认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金融危机对旅京入境旅游者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曹芙蓉 孙梦阳 赵晓燕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4,共4页
本文以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天然的检验平台,以五大客源国的旅京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旅游认知因经济环境因素变化而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旅京入境旅游 旅游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认知特征分析——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慎丽华 曲聪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4-1615,1639,共3页
通过对青岛崂山区农村居民的调查研究,从农村居民对旅游的了解情况、旅游态度、旅游欲望3方面分析了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的认知特征,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验证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提供科学... 通过对青岛崂山区农村居民的调查研究,从农村居民对旅游的了解情况、旅游态度、旅游欲望3方面分析了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的认知特征,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验证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城市近郊农村居民旅游市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 农村居民 旅游认知 青岛崂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异化为打卡?——社交平台语境下用户对旅游体验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丹平 谢彦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6,共13页
社交平台已成为当下大众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文章以小红书平台涉旅内容为研究对象,关注平台话语对用户旅游认知的影响。研究认为,社交平台的话语世界为网红打卡建构了意义感与合法性,使其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旅游实践。具体表现为... 社交平台已成为当下大众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文章以小红书平台涉旅内容为研究对象,关注平台话语对用户旅游认知的影响。研究认为,社交平台的话语世界为网红打卡建构了意义感与合法性,使其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旅游实践。具体表现为:小红书平台旅游版块整体呈现出“种草-打卡”的话语框架。二者既建构了心理层面张力的生成与纾解,又制造了社会文化层面符号的生产与消费。用户通过平台互动的言说实践将话语框架中蕴含的社会关系、场域规则、意识形态予以内化,使不同层级的场域间话语互为参照,构成一种更为持续的话语意义再生产。各类社交平台呈现出的话语世界促使用户对旅游体验的认知发生异化,尤其表现为从追求在场体验转而趋向较为极端的符号消费与媒体景观消费。具体来看,在平台语境的塑造下,旅游动机转向“为了打卡”,目的地评价转向媒体中的景观性,在场体验成了拍照记录,满意度则往往分裂为极端爱憎的实现感和失望感。特别是,在结论处所提出的“旅游异化为打卡”这一观点中,具有两个时空前提:一是这种现象的当下性,它标志着这种现象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二是这种现象的群体性,它标志着这种现象有赖于互联网社交平台这种特殊的语境,由此形成了特定群体的一种集体认识。因此,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的、历史的进程中,这样才能发现这种现象的一般及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 打卡体验 旅游认知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形象认知的实证研究——兼论北京奥运旅游形象建设 被引量:19
8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通过旅游者认知指数的测度方法分析了2006年入境旅游者在旅游前和旅游后对我国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研究揭示:入境旅游者在来华后对我国旅游形象的认知水平高于来华前的认知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信息的隔域及来华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通... 通过旅游者认知指数的测度方法分析了2006年入境旅游者在旅游前和旅游后对我国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研究揭示:入境旅游者在来华后对我国旅游形象的认知水平高于来华前的认知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信息的隔域及来华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导致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整体旅游形象认知的主导因素为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奥运旅游形象建设的部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旅游认知 入境旅游 奥运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 被引量:126
9
作者 黄洁 吴赞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9,共6页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 在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认知。本课题就旅游发展初期目的地居民的旅游认知态度进行了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 ,以浙江兰溪市诸葛、长乐两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对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研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描述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一般认知 ,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细分 ,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观点的三类人。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给旅游规划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一些启发 ,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旅游目的地 兰溪市 社区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 古村落 旅游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被引量:29
10
作者 蒋志杰 张捷 +1 位作者 韩国圣 曹靖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5,共9页
认知地图是行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认知地图的概念体系、地理学与心理学对认知地图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30年国内外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者认知地图是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动态的、三维的旅游环境... 认知地图是行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认知地图的概念体系、地理学与心理学对认知地图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30年国内外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者认知地图是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动态的、三维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②受旅游活动特点和旅游地类型影响的旅游者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地图类型与空间结构;③旅游者在环境习得速度和过程方面都与一般环境学习存在显著差异;④旅游者认知地图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游客类型影响因素;⑤旅游领域的研究多采用适合现场情境的方法和技术;⑥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思想、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最后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几个多学科的重要命题。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认知地图 认知映射 综合表象 空间定位 环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雾霾天气认知及其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64
11
作者 程励 张同颢 付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7-47,共11页
气候/天气因素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雾霾影响的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空气质量必将对旅游者的出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基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实证研究城... 气候/天气因素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对雾霾影响的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空气质量必将对旅游者的出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基于旅游目的地选择理论,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方法,实证研究城市居民在雾霾天气影响下的城市旅游地选择倾向。首先从雾霾的健康影响、交通影响和目的地形象影响的认知3个维度进行了讨论。实证发现,城市居民已经普遍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有较高的认知度,雾霾已对城市居民的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研究可为我国气候旅游研究以及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最后,对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作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旅游认知 旅游者行为 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占红 牛莉芹 王丽娟 《旅游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1-19,共9页
研究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与其自身属性特征的关系,有益于景区旅游活动的管理。本文在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 研究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与其自身属性特征的关系,有益于景区旅游活动的管理。本文在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研究了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结果表明:TWINSPAN将所有样本分为积极开发型、次积极开发型、偶尔保护型、积极协调型和严格保护型。CCA第一轴主要反映工作属性、收入来源结构和文化程度的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文化程度和性别的变化。其中,表征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样本类型的分布格局。CCA排序图能更直观地反映样本类型与其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但是具有明显的"弓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从业者 旅游环境认知 典范对应分析方法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旅游风险认知分析——以平遥古城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珍 闫宣任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28,F0003,共5页
基于QFD模型,探索和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旅游风险认知状况。在计算风险影响水平的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叠加的办法,综合考虑了风险技术特征自身的相关关系,使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信性。研究发现,对于平遥古城而言,游客更加关注绩... 基于QFD模型,探索和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旅游风险认知状况。在计算风险影响水平的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叠加的办法,综合考虑了风险技术特征自身的相关关系,使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信性。研究发现,对于平遥古城而言,游客更加关注绩效风险;同时导游的解说服务这一风险技术特征的认知值最高。表明作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价值的开发和文化知识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风险认知 风险叠加 平遥古城 Q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形象理论与认知心理分析的景区标示(LOGO)设计及传播研究——以乌江画廊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科翔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7页
旅游标示(LOGO)是旅游景区形象化信息的视觉印象浓缩体,是旅游景区品牌核心的重要支撑体,担负着塑造旅游形象、招徕旅游者的重要使命和扩大景区知名度、影响力的主导作用.在市场化博弈的过程中,优秀的标志成为了左右旅游景区逐鹿客源市... 旅游标示(LOGO)是旅游景区形象化信息的视觉印象浓缩体,是旅游景区品牌核心的重要支撑体,担负着塑造旅游形象、招徕旅游者的重要使命和扩大景区知名度、影响力的主导作用.在市场化博弈的过程中,优秀的标志成为了左右旅游景区逐鹿客源市场的胜负手之一.面对国内各大景区在设计和征集标志中暴露的种种问题以及目前旅游标志设计领域产品良莠不齐的状况,本文在整合国内几种旅游地形象理论的同时,结合旅游地形象认知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了具有系统性理论索引的旅游景区标志设计与传播流程,并成功导入至乌江画廊旅游区的应用实践中,且利用该标志设计了周边产品和营销传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理论 旅游形象认知心理 旅游景区标志 设计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旅游从业者环境认知的特征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占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旅游从业者在旅游环境的发展变化中既是影响者又是监管者,因而识别影响他们对旅游环境认知的特征因素尤为重要。文章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了旅游从业者的属性特征、人地观与旅游环境认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样本属性特征上... 旅游从业者在旅游环境的发展变化中既是影响者又是监管者,因而识别影响他们对旅游环境认知的特征因素尤为重要。文章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了旅游从业者的属性特征、人地观与旅游环境认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样本属性特征上看,男性和文化程度较高者的旅游环境意识水平较高;从样本的人地观上看,关心自然环境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水平较高,而持人类中心论者却满足于旅游环境现状,不关心各种旅游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从业者 旅游环境认知 特征因素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性旅游体验对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的影响——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瑛 贺文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105,共14页
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年群体实现压力后成长,探究旅游“治愈”价值的本质,文章基于599份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剖析了认知性旅游体验对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的影响机理,检验了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的多重链式中... 为了提升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年群体实现压力后成长,探究旅游“治愈”价值的本质,文章基于599份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剖析了认知性旅游体验对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的影响机理,检验了自我宽恕和人际宽恕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研究表明:认知性旅游体验是青年实现压力后成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自我宽恕在认知性旅游体验与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人际宽恕以及自我宽恕→人际宽恕在认知性旅游体验与青年旅游者压力后成长间存在“遮掩效应”。结合对填写问卷的10位青年旅游者的回访发现:旅行之所以能疗愈内心,让青年实现压力后成长,主要是因为旅游中的所见所思让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该研究尝试从个体认知视角解释旅游体验“治愈”价值的本质,同时有助于提升青年群体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旅游体验 自我宽恕 人际宽恕 压力后成长 青年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丝绸之路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101-108,共8页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旅游汽车司机的引导、监管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旅游形象 旅游认知形象 旅游情感形象 情感倾向 内容挖掘 丝绸之路(中国段) 敦煌 旅游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的旅游态度和出游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郑群明 《旅游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9-14,共6页
作者对湖南省浏阳市、华容县、新宁县和凤凰县四个代表样地的农村居民共1200人(户),进行了闲暇旅游特征调查,详细分析了1077份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存在一般特征和地区的差异性。一方面,农村居民出游率不高,在旅游的动机上... 作者对湖南省浏阳市、华容县、新宁县和凤凰县四个代表样地的农村居民共1200人(户),进行了闲暇旅游特征调查,详细分析了1077份有效样本。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存在一般特征和地区的差异性。一方面,农村居民出游率不高,在旅游的动机上则表现为出游欲望普遍较高,但出游目的和旅游行为层次仍较低;另一方面,各地旅游特征存在差异,旅游认知和出游程度与当地旅游开发程度和经济水平成一定的正相关。文章最后对深入培育农村旅游市场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认知 旅游特征 旅游动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乡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昆山市周庄、锦溪、千灯古镇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64,共19页
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是低碳旅游开发的关键。本文以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千灯3个水乡古镇为案例地,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水乡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结构关系模型,探讨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环境、低碳环境... 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是低碳旅游开发的关键。本文以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千灯3个水乡古镇为案例地,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构建水乡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结构关系模型,探讨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环境、低碳环境教育、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和低碳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水乡古镇,低碳旅游动机、低碳旅游环境、低碳环境教育均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均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产生极显著正向影响。(2)低碳旅游动机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对旅游者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低碳旅游环境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认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旅游者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低碳环境教育对旅游者低碳旅游认知、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低碳旅游认知对旅游者低碳旅游参与意愿产生极显著正向影响。(3)古镇旅游者主要抱有亲近自然旅游动机,部分旅游者怀有低碳体验旅游动机;古镇低碳旅游环境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方面;古镇主要开展了常规低碳环境教育;古镇旅游者对于低碳旅游主要表现为表层认知,深度认知缺乏;古镇旅游者主要具有普通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主要表现为低碳游览,低碳食宿表现也较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古镇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景区低碳旅游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旅游行为 低碳旅游动机 低碳旅游环境 低碳环境教育 旅游认知 低碳旅游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水乡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差异视角下的旅华游客目的地意象认知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谢雪梅 马耀峰 白凯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47-54,共8页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以2008年长三角地区旅华游客调研数据为依据,对不同性别旅华游客的旅游地意象认知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旅华游客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居环境认知比旅游环境认知评价高,其中,男性对人居环境认知的评价高于女性,女...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以2008年长三角地区旅华游客调研数据为依据,对不同性别旅华游客的旅游地意象认知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旅华游客对长三角地区的人居环境认知比旅游环境认知评价高,其中,男性对人居环境认知的评价高于女性,女性对旅游环境认知的评价高于男性;人口统计特征对男性出游率及其旅游目的地人居环境认知影响较大,就女性而言,仅对其出游率有影响,而对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评价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华游客 旅游地意象认知 性别差异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