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旅游体验研究新视角:旅游者互动的社会关系研究
被引量:50
- 1
-
-
作者
彭丹
-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0期89-96,共8页
-
基金
湖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12XQN05)资助~~
-
文摘
文章提出旅游体验当中存在两大类关系:"人—物"关系和"人—人"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人—物"关系的研究已经有大量文献,而关于"人—人"关系的研究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文章指出,旅游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是旅游体验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和问题域。在"人—人"关系研究方面,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和旅游者与旅游业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而对于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却少有见到,事实上,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关系的质量对旅游者体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重点讨论了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社会关系的建构,提出了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社会关系建构的3个概念模型。
-
关键词
旅游者
社会关系
旅游者互动
旅游体验
-
Keywords
tourist
social relationship
tourist-to-tourist interaction
tourist experience
-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互联网结伴旅游中旅游者自我呈现的变化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罗秋菊
胡思玥
-
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0-10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15BGL110)资助~~
-
文摘
该研究关注在互联网发展和中国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主动寻找陌生人结伴旅游的旅游者之间的互动。文章基于"场景特征-场景解读-个体行为"的理论框架,对33位互联网结伴旅游者的自我呈现风格进行类别-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旅游前、中、后的完整过程中,互联网结伴旅游者自我呈现的变化表现为从有限的到自由交杂的,最后是基于关系内涵的。其中,旅游中旅游者的自我呈现具有多元性,相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可分为颠覆型、回避型和延续型3种,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差异程度逐渐降低,体现了旅游作为一种释放或逃避日常生活压抑的方式的意义。因此,互联网在结伴旅游中发挥了渠道作用,提供了多元角色扮演的机会,个体对关系的选择性得以被强调。同时,受中国文化影响,旅游者保留了对长期关系的追求,维系松散或友爱的关系。
-
关键词
旅游者互动
非标准化结伴旅游
自我呈现
-
Keywords
tourist-to-tourist interaction
non-standardized groups travel
self-presentation
-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