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福才 张进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70,共9页
现今,旅游社会学研究已形成众多理论流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七种:发展演进学说,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和批判学说,功能主义学说,韦伯主义学说,形式主义、现象学和人种学方法论,符号互动主义。不同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审视了旅游社会现象,... 现今,旅游社会学研究已形成众多理论流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七种:发展演进学说,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和批判学说,功能主义学说,韦伯主义学说,形式主义、现象学和人种学方法论,符号互动主义。不同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审视了旅游社会现象,为旅游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共同推动了旅游学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社会学 旅游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 被引量:68
2
作者 肖洪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26,共11页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大基本属性与范畴。文章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下) 被引量:67
3
作者 肖洪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8,共10页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 本文是一篇文献综述与理论归纳类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旅游社会学在国外的开展状况 ;综合评述了主要的思想流派、理论观点、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 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 6大基本属性与范畴。文章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真实性" "舞台性" 慢景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进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91,共10页
20世纪 30年代以来 ,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 ,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 ,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 ,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 4个阶... 20世纪 30年代以来 ,旅游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旅游学与社会学交叉且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领域 ,研究成果颇丰。文章综合考察了欧美英语国家旅游社会学文献 ,对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行大胆梳理 ,把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大致划分为 4个阶段 ,即 (1)早期的起源阶段 (“二战”以前 ) ;(2 )过渡时期 (“二战”后至 2 0世纪 6 0年代 ) ;(3)形成和发展时期 (2 0世纪 70~ 80年代 ) ;(4 )系统经验研究时期 (2 0世纪90年代至今 )。认为 ,尽管学科地位仍受质疑 ,但随着旅游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明晰、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方法的成熟 ,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入了系统经验研究阶段 ,旅游社会学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毋庸置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 进展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S视角下的旅游社会学——旅游行为的多维分析
5
作者 杨秀菊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 文章试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维度出发,论述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交流与汇通现象,阐述旅游社会学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系统分析,研究旅游活动中由于文化融接而产生的具体事例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规律等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基于诠释学的研究视域,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旅游行为中文化因素对某些旅游事件中人类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运用事理学学派的心理性个体概念及知行本征机制对旅游个体进行分析。借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异域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类的理解方式,从而实现旅游业和社会科学共同发展,拓展科学技术在解释某些旅游现象中的应用面,以期为旅游社会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与诠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社会学研究初探 被引量:58
6
作者 张进福 肖洪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8,共6页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 由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尚未成熟,旅游社会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应是旅游者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集合,包括旅游者个体和群体两方面。旅游者个体研究包括旅游者行为及引起该行为的动机、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深层因素,属微观旅游社会学范畴;旅游者群体研究包括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社会影响、旅游人流等宏观旅游社会学的层面。此外,本文还对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社会学的建构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中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26-34,共9页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日益加快与人类知识领域的不断分化并合,各种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发展演化又陆续孕育或派生出诸多子学科或分支学科。相关的子学科又彼此联姻而形成新的边缘学科。旅游社会学便是旅游学与社会学联姻的产物。一般来说,...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日益加快与人类知识领域的不断分化并合,各种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发展演化又陆续孕育或派生出诸多子学科或分支学科。相关的子学科又彼此联姻而形成新的边缘学科。旅游社会学便是旅游学与社会学联姻的产物。一般来说,社会学是利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旅游活动 世界旅游 社会转型 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 社会生态环境 旅游 旅游资源 国内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旅游社会学看汉阳
8
作者 方绳木 《学习与实践》 1987年第8期52-53,共2页
旅游社会学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试以汉阳为例探讨旅游社会学的几个问题。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一个地方被开发为旅游点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汉阳 旅游资源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看旅游研究范式的确立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巧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1,共3页
作为研究范式尚未确立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旅游学需要社会学等基础社会科学的营养和学术支撑。在旅游研究中,已有不少研究者借助社会学的现象学、结构功能主义、)中突论、符号互动论来研究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社会冲突、符号... 作为研究范式尚未确立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旅游学需要社会学等基础社会科学的营养和学术支撑。在旅游研究中,已有不少研究者借助社会学的现象学、结构功能主义、)中突论、符号互动论来研究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社会冲突、符号互动、文化变迁、群体涵化等。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也被称为旅游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旅游研究 范式 符号互动论 结构功能主义 社会学视角 旅游社会学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的另类资本性:基于三重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九霞 张凌媛 王思雅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59,共8页
旅游资本既具有强经济资本属性,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非经济资本属性。现有旅游研究集中探讨经济资本,缺乏对非经济资本的关注及其与经济资本的统筹性思考。本研究运用案例演绎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探索性理论建构,从旅游消费者... 旅游资本既具有强经济资本属性,同时也具备较强的非经济资本属性。现有旅游研究集中探讨经济资本,缺乏对非经济资本的关注及其与经济资本的统筹性思考。本研究运用案例演绎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探索性理论建构,从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的三重视角来探讨旅游另类资本性,即非经济资本的属性与功能。研究发现:第一,经营者所积累和占有的资本形式不仅体现在金融资产上,更是体现在突出的社会资本上。关系性的经营场域为旅游经营者的社会网络链接提供了条件。进一步,桥接型社会资本和结合型社会资本基于开放性的、异质性的社会网络而生成;第二,旅游消费者能够通过旅游体验和地理流动经验获得独异性的文化资本,进而能够获得社会阶层的跃升能力;第三,目的地通过旅游资源开发获得了注意力资本和象征资本,从而促使部分乡村目的地能够从地方分层的下层跃升至上层。本研究为理解旅游资本的属性和功能提供了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本 经济资本 非经济资本 旅游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与社会》
11
作者 余荟 《社会》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11,共1页
由陆立德和郑本法合著的《旅游与社会》一书,被列入著名社会学家王康主编的“社会学丛书”中,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旅游与社会》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旅游社会学专著旅游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旅游与社会... 由陆立德和郑本法合著的《旅游与社会》一书,被列入著名社会学家王康主编的“社会学丛书”中,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旅游与社会》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旅游社会学专著旅游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旅游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作者在这本书中,从社会变迁与旅游、社会文化与旅游、社会交往与旅游、社会人口与旅游、闲暇时间与旅游等几个侧面,揭示了旅游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文化 社会变迁 相互关系 分支学科 社会交往 出版发行 闲暇时间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82
12
作者 张凌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6,共5页
本文以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这两个核心概念,重新解析了旅游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了旅游经济学和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旅游学的学术框架。
关键词 旅游 非惯常环境 体验 旅游经济学 旅游社会学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3
作者 马凌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81,共6页
本文回顾了现代旅游中"本真性"概念及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了"本真性"概念在西方旅游研究中所涉及的"本真性、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本... 本文回顾了现代旅游中"本真性"概念及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的发展阶段,分析了"本真性"概念在西方旅游研究中所涉及的"本真性、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以及"本真性、怀旧与遗产旅游"等主要问题。文章指出,"本真性"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它是人们对现代旅游"好恶交织"的心理反映,揭示了现代旅游现象中的社会现实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旅游社会学 旅游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 被引量:37
14
作者 申葆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1-24,共4页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申葆嘉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虽发展已近10年,在此期间内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困难和问题仍大量存在,有些还是令人困惑的大问题,为了加速我国高等旅游教...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申葆嘉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虽发展已近10年,在此期间内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困难和问题仍大量存在,有些还是令人困惑的大问题,为了加速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抓紧旅游学科的建设是十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学科 高等旅游教育 旅游现象 我国旅游教育 国外旅游研究 旅游科研 跨学科 旅游人类学 旅游社会学 旅游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真实性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中玉 李鹏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8-186,共9页
旅游真实性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迄今学术界已形成大量理论观点。从认识论和研究者的角色立场来看,旅游真实性理论发展存在后现代转向的趋势:在认识论方面,从关注客体真实性转向消解客体真实性或关注主体及主体间性,从关... 旅游真实性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迄今学术界已形成大量理论观点。从认识论和研究者的角色立场来看,旅游真实性理论发展存在后现代转向的趋势:在认识论方面,从关注客体真实性转向消解客体真实性或关注主体及主体间性,从关注单向的真实性转向关注互动的真实性;研究者的角色,经历了从批评旅游者行为正当性的“立法者”立场向承认和解释旅游行动者多元化选择正当性的“阐释者”立场的转变。当然,此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并不是总体性的后现代理论定位,而是呈现为理论的多元并存。同时,这种转向并不是理论自身的运动,而是学者对旅游者选择多样性进行回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学 真实性 后现代转向 立法者 阐释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