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视频内容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及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积极情绪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胜 周泱宏 唐承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短视频是数字文旅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有效工具,该文基于积极情绪理论,以山西省陵川县王莽岭网红景区为例,构建短视频内容特征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游客行为意愿关系的研究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5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模... 短视频是数字文旅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的有效工具,该文基于积极情绪理论,以山西省陵川县王莽岭网红景区为例,构建短视频内容特征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游客行为意愿关系的研究假设和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5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研究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短视频文案和出镜人直接显著影响游客行为意愿,短视频场景和背景音乐的直接影响不显著;②短视频内容特征(文案、场景、出镜人和背景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具有显著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能激发游客出游意愿并在短视频内容特征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③短视频内容特征(文案、场景、出镜人和背景音乐)对游客的积极情绪有显著影响,积极情绪在短视频内容特征与游客行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能进一步激发游客的行为意愿;④积极情绪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在短视频内容特征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从短视频视角丰富了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营销研究内容,可为网红旅游目的地营销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网红旅游目的地 短视频营销 游客行为意愿 数字文旅 积极情绪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人短视频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詹一虹 何叶紫 赖文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90,共9页
该研究以抖音平台为研究场域,探讨新农人短视频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与重要性-绩效分析(IPA)相结合的方法,提取61个初始概念和22个子范畴,最终归纳出内容特性、平台特性、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旅游意愿... 该研究以抖音平台为研究场域,探讨新农人短视频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运用扎根理论与重要性-绩效分析(IPA)相结合的方法,提取61个初始概念和22个子范畴,最终归纳出内容特性、平台特性、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旅游意愿和观看意愿6个主范畴,构建了新农人短视频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短视频的内容特性和平台特性通过影响受众的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显著驱动其观看意愿与旅游意愿.IPA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地方特色”为高关注度-高满意度因子,而“环境感受”“旅游设施状况”等因子需重点优化.该研究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呈现了短视频在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价值与经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人短视频 乡村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扎根理论 IP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探险目的地形象对体育旅游参与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以风险感知和情绪为中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恒义 马腾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6,共11页
目的:立足于情绪评价理论,以风险感知和情绪作为中介变量,探究高山探险目的地形象对体育旅游参与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四川省小金县四姑娘山区域为调研采样地,以371名体育旅游参与者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 目的:立足于情绪评价理论,以风险感知和情绪作为中介变量,探究高山探险目的地形象对体育旅游参与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四川省小金县四姑娘山区域为调研采样地,以371名体育旅游参与者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运用SPSS 26.0和Amo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目的地形象对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情绪和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风险感知对情绪和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风险感知和情绪在目的地形象对行为意向的影响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双中介作用。结论:体育旅游参与者行为意向的生成受多重要素驱动,为充分发挥目的地形象的直接效应及风险感知、情绪的双重中介作用,应塑造积极的高山探险旅游目的地形象,注重体育旅游参与者的情绪管理和风险管理,构建综合治理框架,为高山探险旅游消费业态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探险 体育旅游 目的地形象 行为意向 风险感知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比较研究——以阳朔旅游形象测量分析为例 被引量:69
4
作者 杨永德 白丽明 苏振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7,共5页
缺乏合理测量方式,单纯依靠文脉分析是制约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的最大瓶颈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本文借鉴艾特纳与瑞奇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结构法与非结构法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提出定性与定量测量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 缺乏合理测量方式,单纯依靠文脉分析是制约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的最大瓶颈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本文借鉴艾特纳与瑞奇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结构法与非结构法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提出定性与定量测量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系统方法与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 测量 结构法 非结构法 阳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三维测量模型构建及其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丁陈娟 杨永德 白丽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112,共5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是目的地的生命,对其准确把握是有效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的前提。然而,我国旅游形象策划缺乏形象测量的意识和科学的测量方法与程序,主观性倾向严重。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测量模式各自...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是目的地的生命,对其准确把握是有效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的前提。然而,我国旅游形象策划缺乏形象测量的意识和科学的测量方法与程序,主观性倾向严重。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测量模式各自优势及缺陷,定性与定量结合,提出创新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三维测量模型",并归纳出其相应实际形象、发射形象和感知形象三维度的测量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 测量 三维测量模型 实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被引量:69
6
作者 文春艳 李立华 +1 位作者 徐伟 张清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感知形象、情感性形象以及整体形象,并分析了其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主... 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感知形象、情感性形象以及整体形象,并分析了其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诱导性因素与个体因素,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有静态与动态之分。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发展趋势,得出其对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 形象形成 认知形象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与分析——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74
7
作者 黄震方 李想 高宇轩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2年第3期69-73,共5页
本文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概念与方法。作者认为,目的地形象测量是开展形象设计与推广前的必要步骤,测量结果则是实施形象推广策略的基本依据。形象测量方法可分 “结构法”和“非结构法”两种基本类型。作者运用“非结构法”对... 本文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概念与方法。作者认为,目的地形象测量是开展形象设计与推广前的必要步骤,测量结果则是实施形象推广策略的基本依据。形象测量方法可分 “结构法”和“非结构法”两种基本类型。作者运用“非结构法”对南京的旅游形象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为了解和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城市旅游形象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南京市 旅游目的地 旅游形象 形象测量 形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结构与游客行为意图——基于潜在消费者的本土化验证研究 被引量:124
8
作者 张宏梅 陆林 +1 位作者 蔡利平 黄琢玮 《旅游科学》 CSSCI 2011年第1期35-45,共11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被认为是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构成的三维结构,是影响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却很少有经验研究证明该结构及形象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江苏周庄旅游形象为例,用结构方程分析(SEM)方法检验形象结构... 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被认为是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构成的三维结构,是影响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却很少有经验研究证明该结构及形象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江苏周庄旅游形象为例,用结构方程分析(SEM)方法检验形象结构三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图的关系。研究发现:①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77);②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26);③认知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37);④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3、0.14),而认知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的直接影响不明显(路径系数=0.11),情感形象对认知形象的影响未得到支持。研究证明了目的地形象三成分结构及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情感形象是影响游客行为意图的最主要的形象成分。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形象结构 游客行为意图 结构方程分析(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征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析——以丽江古城为例 被引量:53
9
作者 刘建峰 王桂玉 张晓萍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4,共7页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心理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目的地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符号 表征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劫持:旅游目的地形象异化演进过程研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吕兴洋 徐虹 林爽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67-75,共9页
到访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对目的地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旅游者权力理论,将旅游者视为与DMO一样的能动主体,对应DMO投射形象提出了旅游者投射形象的概念,进而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过程从原有的单一个体模型拓... 到访旅游者网络口碑传播对目的地形象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旅游者权力理论,将旅游者视为与DMO一样的能动主体,对应DMO投射形象提出了旅游者投射形象的概念,进而将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过程从原有的单一个体模型拓展到时间阶段和影响主体更为完整的群体网络状模型。研究进一步通过比较到访旅游者和DMO传播对潜在旅游者引致形象形成过程的影响力,提出当旅游者投射形象比DMO投射形象被更多的旅游者所接受时,就会发生品牌劫持现象。文章结合普洛格(Plog)提出的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此种情况之下目的地形象异化的演进过程,并为目的地营销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形象 品牌劫持 旅游者信息权 形象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 被引量:176
11
作者 黄震方 李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0,共6页
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及其认知的多层面性 ,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作者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载体与形象推广整合等方面 ,重点阐述了旅游目的地推... 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及其认知的多层面性 ,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作者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载体与形象推广整合等方面 ,重点阐述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认知 形象推广 推广模式 形象测量 形象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的旅游危机管理——以中国四川地震为例 被引量:47
12
作者 刘丽 陆林 陈浩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31,共6页
旅游危机管理作为旅游业减少破坏、保障安全和抵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5月,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同时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本文试从旅游者对危机事件感知的角度出发... 旅游危机管理作为旅游业减少破坏、保障安全和抵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5月,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同时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本文试从旅游者对危机事件感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路径模式。在旅游目的形象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四川地震灾害在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的不同影响,以及目的地采取的形象塑造和危机管理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灾害 目的地形象 危机管理 四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影响因素扎根研究——以贺兰山东麓为例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红梅 龙嬿升 +2 位作者 梁昌勇 陈欣 张超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192,共9页
本文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研究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影响因素。主要以游客及行业管理者为访谈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及网络资料来源,运用扎根理论与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得到影响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七个因素:认知形象、情感形... 本文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研究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影响因素。主要以游客及行业管理者为访谈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及网络资料来源,运用扎根理论与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得到影响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七个因素: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行为意愿、品牌形象提升;通过主轴编码构建了以上七个因素的基本典范模型,并梳理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有利于探索"旅游+葡萄酒"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为进一步构建和评价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葡萄酒旅游 目的地品牌形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研究 被引量:72
14
作者 王磊 刘洪涛 赵西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文章结合主观与客观、个体化与社会化两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阐释目的地形象内涵的方式。
关键词 旅游 目的地形象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晔 李天元 赵帆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0期31-41,共11页
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所使用的官方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渠道构成了旅游者接触目的地的网络界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主要包含信息价值、友好性和交互性3个要素。为探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构... 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所使用的官方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渠道构成了旅游者接触目的地的网络界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主要包含信息价值、友好性和交互性3个要素。为探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旅游者体验与目的地品牌形象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的3个要素通过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中介因素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感知,但信息价值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结论,对旅游目的地优化网络界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网络界面 品牌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97
16
作者 肖亮 赵黎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81,共7页
通过对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站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自然生态、度假、乡村、文化、城市。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类网站构建并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同。研究结果为大... 通过对两岸综合旅游网站、旅行社网站及台湾旅游官方网站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自然生态、度假、乡村、文化、城市。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类网站构建并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同。研究结果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台湾地区 内容分析 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口碑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73
17
作者 朱翠兰 侯志强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9-495,共7页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口碑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和相关属性分析,并将文本分析内容通过...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口碑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和相关属性分析,并将文本分析内容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归类整理,得出影响厦门旅游形象感知相关因子的权重和厦门市旅游形象概况。结果显示,整体形象感知因素在网络口碑中感知较为明显,整体满意度、景区满意度和餐饮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中所占比重较高。通过网络口碑实现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其时效性较强、覆盖面较广、信息获取便捷、保存时间较长、影响效应大。网络口碑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适时调整政策和管理力度,旅游经营者调整经营策略和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之IPA分析——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为例 被引量:165
18
作者 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6-32,共7页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 尽管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如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缺乏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调研特别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调研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西安居民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析为例,介绍和运用了当今国外广泛运用的IPA分析法,即重要性(Importance)及其表现(Performance)分析法(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分析法(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 旅游目的地形象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方法 被引量:101
19
作者 方雨 黄翔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9-714,共6页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 借助用户生成内容(UGC)分析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感受,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有效方法之一.文本使用火车采集器采集网络社区服务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点评,以内容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借助ROSTER CM6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1)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旅游资源质优.2)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是由于城市交通拥堵、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因素产生.3)武汉市应加强对受旅游者忽视的优质旅游要素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网络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测量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茜 王东红 李士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5-820,共6页
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剖析西安旅游形象。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 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剖析西安旅游形象。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为主要载体,总体上呈积极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宣传推介等方面对西安旅游形象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游客对旅游资源评价高于景区评价,表明西安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需要选择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西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景区和城市旅游发展要紧密关注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创新旅游产品开发,塑造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全新旅游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结构法 非结构法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