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丽洁 王晓峰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共11页
旅游生态安全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增强回... 旅游生态安全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增强回归树模型,对陕西省2010—2019年的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陕西省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安全等级从敏感级上升为临界安全级;(2)驱动力系统贴近度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和影响系统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响应系统贴近度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W”形变化;(3)陕西省各市旅游生态安全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但逐渐显现出空间负相关趋势;(4)不同因素对陕西省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人口密度、游客接待量与人口比例、单位面积2排放量、森林覆盖率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九江市旅游生态安全评价
2
作者 吕辰 马金海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208-214,共7页
对九江市2013-202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统计,基于DPSIR模型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旅游生态系统内部各指标的因果联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得到各子系统的评价得分... 对九江市2013-202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统计,基于DPSIR模型构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旅游生态系统内部各指标的因果联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得到各子系统的评价得分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江市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仍受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压力影响,从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推动绿色旅游发展、优化旅游设施与服务等方面,为九江市旅游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建议,为该类型区域的旅游生态安全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熵权法 TOPSIS法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旅游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王绮 黄国民 +2 位作者 卢恩琪 甘静 刘航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通过运用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旅游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将旅游生态安全划分为恶化级、风险级、敏感级、临界安全级、一般安全级、比较安全级和非常安全级7个等级标准.结果表明:浙江省旅游生态安... 通过运用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旅游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将旅游生态安全划分为恶化级、风险级、敏感级、临界安全级、一般安全级、比较安全级和非常安全级7个等级标准.结果表明: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指数呈波动上升状态,由风险级改善为比较安全级;各地市旅游生态安全空间分异显著;旅游总收入、SO_(2)排放、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空气质量优良率对旅游生态安全有较为显著及持续的影响.运用地理探测器解释旅游生态安全因子的交互作用发现,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旅游生态安全系统是复杂多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 时空特征 地理探测器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小宾 章锦河 +2 位作者 孙怡 王培家 周乐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8,共13页
[目的]科学评价旅游生态安全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方法]以长江经济带为案例地,从效率视角采用“DPSIR-DEA”指标框架构建区域旅游生态安全评估体系,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GTWR模型分析了2... [目的]科学评价旅游生态安全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方法]以长江经济带为案例地,从效率视角采用“DPSIR-DEA”指标框架构建区域旅游生态安全评估体系,通过探索性空间分析、GTWR模型分析了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1) 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呈现波动变化特征,表现为“W”型螺旋上升的趋势;(2) 2008—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演化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具有“整体稳定,局部波动”的特征,在空间上,中部区域旅游生态安全时空变化较小,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波动性较大;(3)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各个方面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此外,旅游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存在较强的时空非平稳性。[结论]从效率视角切入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的测算和评估,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发挥好旅游业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贡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效率 探索性空间分析 GTWR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方法与模糊物元模型的河西走廊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荣美 周宏 +2 位作者 张燕妮 卢训贤 王娜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估事关旅游可持续发展,择优选取评价方法对降低旅游生态安全评估结果不确定性意义重大。基于此,以河西走廊地区5个地级市2011—2020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熵...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估事关旅游可持续发展,择优选取评价方法对降低旅游生态安全评估结果不确定性意义重大。基于此,以河西走廊地区5个地级市2011—2020年旅游生态安全状况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熵权TOPSIS法)与模糊物元模型量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种方法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总体呈上升趋势。(2)河西走廊地区驱动力指数与压力指数变化趋势相对协调,影响指数与状态指数变化趋势相似,响应指数较好地反映了区域政府的举措成果。(3)模糊物元模型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旅游生态安全体系选取模型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模糊物元模型 熵权TOPSIS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友宝 王梦瑶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0,共10页
科学审视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效应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案例区域,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继而采用熵值法、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面板回归模型,对环境规制与旅游... 科学审视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效应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案例区域,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继而采用熵值法、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面板回归模型,对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作用关系进行刻画分析,研究发现:(1)在时间维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整体呈“振荡起伏”式上升态势,且阶段分异特征鲜明,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综合水平偏低,大致呈“稳定增长”到“陡坡式增长”的演替特征;(2)在空间维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空间非平衡性特征突出,前者呈“核心成片状,局部成点状”空间发展态势,后者则表现为由中心城市不断向周边区域辐射,逐步形成中、高水平连片分布的空间格局。(3)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安全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且形成“环鄱阳湖城市群高于环长株潭城市群,高于武汉都市圈”的分异格局。(4)除环境规制外,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生态安全时空变迁与其他控制变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所有研究变量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和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面板回归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滨海城市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
7
作者 李志勇 徐红宇 寇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包括5个准则层指标和22个基础指标共同构成的北部湾滨海城市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9年北部湾滨海城市旅游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部湾7个滨海城市...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包括5个准则层指标和22个基础指标共同构成的北部湾滨海城市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19年北部湾滨海城市旅游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北部湾7个滨海城市旅游生态安全指数均处于0.6~0.8,属于“较安全”等级,其中阳江市和钦州市旅游生态安全程度相对较高,海口市、茂名市和北海市紧随其后,防城港市及湛江市相对较低;旅游生态安全5个子系统均属于“安全”以上等级,影响和压力子系统表现相对较优,驱动力和状态子系统表现中等,响应子系统相对较差,各城市5个子系统之间得分存在显著。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对北部湾区域7个滨海城市分别提出旅游生态安全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评价 优化 DPSIR模型 北部湾滨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被引量:73
8
作者 周彬 钟林生 +1 位作者 陈田 张爱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9-607,共9页
以浙江省为案例地,构建了基于PSR-EES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其2000~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估,并使用生态安全等级动态度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时空格局和障碍因子进行了分... 以浙江省为案例地,构建了基于PSR-EES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其2000~2012年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评估,并使用生态安全等级动态度模型、马尔可夫链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时空格局和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2年,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指数由0.399增加至0.628,安全等级从敏感等级上升至一般安全等级;2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风险等级和敏感等级的城市数量减少,而临界安全和一般安全等级的城市数量增加,且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存在跳跃式转移;3浙江省旅游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为游客数量增长率、旅游收入增长率、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和森林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动态评价 空间特征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54
9
作者 周彬 虞虎 +1 位作者 钟林生 陈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92-7803,共12页
科学地预测海岛目的地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对促进海岛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建立了由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CSAED模型)子系统构成的普陀山旅游生态安全指标... 科学地预测海岛目的地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对促进海岛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建立了由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和发展力(CSAED模型)子系统构成的普陀山旅游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比较选优的基础上,对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相比,RBF神经网络模型的Pearson相关系数和误差均方根值更优,可更精确地拟合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发展趋势;(2)2015—2020年,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指数的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由0.7017增加至0.8135,安全等级由比较安全上升至非常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维护普陀山岛旅游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预测 RBF神经网络模型 灰色GM(1 1)预测模型 普陀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郑秋霞 匡耀求 +1 位作者 黄宁生 赵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2-258,共7页
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广东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取障碍度模型诊断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1)2005—2014年,广东... 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分析广东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取障碍度模型诊断旅游生态安全的主要限制因子。结果表明:(1)2005—2014年,广东省旅游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安全等级从风险等级提升至比较安全等级;(2)2005—2014年,除揭阳外,广东省其他20市的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均有所提升;(3)从指标层来看,2005—2008年广东省旅游生态安全的最大障碍因子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2009—2010年其最大的障碍因子是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而2011—2014年其最大障碍因子则是城镇化率,主要影响因子由环境经济方面过渡到了社会经济方面。从目标层来看,目前压力系统成为阻碍广东省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PSR模型 空间特征 障碍度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PSIR-DS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等级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以“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为例 被引量:49
11
作者 翁钢民 潘越 李凌雁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2,共16页
针对当前旅游生态安全等级评估中"非此即彼"的问题,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2007年、2009年、2... 针对当前旅游生态安全等级评估中"非此即彼"的问题,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旅游生态安全等级进行了动态评估,并对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15年,"丝绸之路"旅游生态安全等级沿着"风险-敏感-风险"方向演变,总体处于较低安全等级;"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的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均位于Ⅰ~Ⅳ,根据安全等级的演变趋势,将旅游生态安全等级演变类型划分为风险缓解型、风险加剧型和风险反复型3种,其中,新疆、宁夏和陕西属于风险缓解型区域,青海为风险加剧型区域,甘肃为风险反复型区域;各安全等级之间转换频繁,但未发生跳跃式转移的情况。研究结果可为管理与监控"丝绸之路"旅游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DPSIR DS模型 旅游生态安全 动态评价 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生态安全约束下张家界市土地利用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东国 熊鹏 方世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04-5913,共10页
土地利用多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数量结构优化,很少对旅游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结构优化,鉴于此,为提高旅游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旅游生态安全约束下,不仅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优化,... 土地利用多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数量结构优化,很少对旅游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结构优化,鉴于此,为提高旅游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旅游生态安全约束下,不仅对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而且实现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为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法中的Lingo模型求取旅游生态安全约束下的最优土地利用结构,并根据分布规则把优化后的数量结构配置在空间上,借助CLUE-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结果表明:(1)2015年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394,旅游环境状况和旅游人文社会响应的安全度均比旅游资源环境压力低。(2)在数量结构优化下,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明显,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2025年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8196,比2015年提高了0.0802,处于安全的状态。(3)在空间结构优化下,林地主要分布在桑植县和慈利县的山地丘陵区、武陵源区以及永定区南部;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慈利县、桑植县及永定区城区;草地主要位于桑植县和慈利县的山区以及武陵源区;耕地主要分布在慈利县和永定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未利用地零星分布在慈利县、桑植县及永定区。研究结果可为张家界市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旅游生态安全建设提供规划指导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优化 CLUE-S模型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鹏 丘萍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83-489,共7页
岩溶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根据岩溶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同时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涵盖生态风险、生态健康和生态足迹指标,建立了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岩溶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根据岩溶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同时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涵盖生态风险、生态健康和生态足迹指标,建立了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的主要指标包括:土地压力指标、旅游经济密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指标、旅游空间密度、游客密度指数、旅游收入指标等。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别引入2012年和2007年两年的数据,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从现状评价看,2007、2012年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安全级别的城市主要位于广西中部区域,其他城市则处于不安全级别;(2)从影响指标看,经济状态和旅游生态状态对当地的旅游生态安全影响较大;(3)从变化趋势看,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状态逐渐好转,广西中部地区保持安全状态,紧邻广西中部地区的地市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梧州和贵港两个位于广西东部的城市同样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是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4)旅游生态安全状态和趋势与岩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旅游生态安全 PSR模型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陈丽 宋小龙 卜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8-284,共7页
为了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驱动机制对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DPSIR模型构架指标体系... 为了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探讨其驱动机制对协调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DPSIR模型构架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TOPSIS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研究区2009—2018年旅游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旅游生态安全贴近度由2009年的0.423增加至2018年的0.517,旅游生态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其安全等级始终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就不同子系统而言,驱动力系统和状态系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压力系统、影响系统和响应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发现,不同因素对旅游生态安全影响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关键影响因子数量减少,单一因素对旅游生态安全的影响增加。而旅游空间密度高、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响应能力不足是宁夏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依据旅游生态系统承载力,合理把控游客数量,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高系统响应能力是提升和改善研究区旅游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旅游生态安全 地理探测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演化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45
15
作者 王兆峰 陈青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0-332,共13页
旅游生态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构建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权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 旅游生态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模型,构建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权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空间变差模型、标准差椭圆模型、灰色动态模型等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1998—2017年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对其未来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合理预测。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水平均值为0.305,综合指数由0.207上升至0.439,呈稳步提升态势,安全状态由较不安全级上升至临界安全级;(2)经济带旅游生态安全为不安全级和较不安全级的省区数量逐渐减少,而处于临界安全级的省区数量持续增加,整体正介于由中低级向高级过渡的关键阶段;(3)旅游生态安全空间变异程度不断增强,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演变格局,同时低值区域具有明显的西南迁移现象;(4)旅游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移动路径呈"西北→东北→东南"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范围经历了"分散-集聚"的过程。预测结果显示:2018—2030年旅游生态安全重心将向东北方向移动,空间分布格局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均呈敛缩态势,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趋势预测 DPSIR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里 闫子豪 王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6,共8页
边境旅游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边境生态安全。论文通过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9年边境9省区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总体... 边境旅游促进边境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边境生态安全。论文通过DPSI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用熵值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9—2019年边境9省区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总体上呈“U”型特征,各省区安全差异有扩大趋势,2016年是安全转变的重要节点;(2)从空间上,边境旅游生态安全存在边境线“纬度分异”特征,整体形势严峻;东北、西部、西南边境地区安全变化情况分别为复杂型、恶化型和改善型;(3)影响因素方面,各系统层障碍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系统上升速度最快,主要障碍因子为社会类型指标和经济类型指标,三大边境地区主要障碍因子由驱动、状态系统指标向影响系统指标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旅游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模型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生态安全研究动态与前瞻综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秀平 贾云婷 +3 位作者 刘利利 王庆贺 侯玉君 牛晶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4期223-230,共8页
学者对现有旅游生态安全多为静态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论文在回顾国内外旅游生态安全的内涵、指标体系、量化模型、应用研究、管理举措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深入研究旅游生态安全的内涵、构建旅游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丰富旅游生态... 学者对现有旅游生态安全多为静态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论文在回顾国内外旅游生态安全的内涵、指标体系、量化模型、应用研究、管理举措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深入研究旅游生态安全的内涵、构建旅游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丰富旅游生态安全的计量模型、注重旅游生态安全的应用研究、探究旅游生态安全的管理工具等,以期改变现有旅游生态安全封闭、静态研究的现状,推进其动态、量化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量化模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131,共6页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构建了一个综合的DPSIR-DEA评价模型,以新疆作为研究区,基于DPSIR模型...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种重要方式。文章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结合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构建了一个综合的DPSIR-DEA评价模型,以新疆作为研究区,基于DPSIR模型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超效率DEA测算2013—2018年新疆旅游生态安全指数,并使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新疆旅游生态安全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新疆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时间上经历“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演变,空间上则呈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点状分布特征,各区域间相关性不强。研究丰富了旅游生态安全理论并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DPSIR框架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鲍青青 张鹏 《绿色科技》 2015年第5期309-311,共3页
通过PSR模型,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研究发现:广西中部地区的南宁、柳州、桂林和防城港处于安全状态,其他地区为持续危险和退化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城市化率、人均旅游收入、人口密度和... 通过PSR模型,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进行了预警研究。研究发现:广西中部地区的南宁、柳州、桂林和防城港处于安全状态,其他地区为持续危险和退化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城市化率、人均旅游收入、人口密度和环境指标,即为影响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岩溶地区 旅游生态安全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细归 吴黎 +1 位作者 吴清 周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生态安全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究影响旅游生态安全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在空间分布上的"核心—... 利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生态安全进行测度和分析,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究影响旅游生态安全提升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4—2013年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在空间分布上的"核心—边缘"结构较为明显,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的梯度等级分布规律;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表现出波动减弱、稳步提升的趋势,正处于由低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2)不同等级旅游生态安全省份的空间集聚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空间集聚程度整体表现出先减缓后增强的趋势;在局部空间集聚格局中,HH集聚类型省份呈现显著的"沿海化"分布特征,LL集聚类型省份表现出明显的"内陆化"分布特征。(3)湿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旅游外汇收入、园林绿地面积、旅游从业人数、游客接待量与人口数量比、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环保支出占GDP比重是影响2004—2013年中国旅游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安全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