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OT-AHP分析的冠岩旅游洞穴可持续发展策略
1
作者 邓亚东 罗为群 +6 位作者 陈伟海 孟庆鑫 涂纯 张谭锋 罗书文 潘天望 沈利娜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文章运用SWOT法分析了冠岩旅游洞穴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采用AHP构建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和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因素权重,绘制战略四边形,确定冠岩可持续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冠岩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景区知名... 文章运用SWOT法分析了冠岩旅游洞穴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采用AHP构建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和判断矩阵,计算出各因素权重,绘制战略四边形,确定冠岩可持续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冠岩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机遇>劣势>威胁。景区知名度高是冠岩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景观退化明显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劣势;旅游市场机遇是冠岩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机遇;同质化竞争是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2)通过四象限坐标法分析,确定战略坐标P(0.0749,0.0526),P位于为第一象限,得出冠岩旅游洞穴可持续发展应选取SO战略模式。(3)结合冠岩旅游洞穴SWOT分析,提出冠岩持续发展策略:利用内部优势,提升旅游形象;治理地下河,恢复旅游品牌特色;借助政策机遇,建立可持续发展示范点;借助市场机遇,建立多元化旅游产品;借助示范区建设机遇,构建生态旅游圈;借助集团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管理,严格保护;培养旅游人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提升居民景区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AHP模型 旅游洞穴 战略分析 可持续发展策略 冠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旅游洞穴灯光植物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晓霞 施俊庄 +1 位作者 向旭 王然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33-440,共8页
伴随旅游洞穴照明设施和洞穴游览活动而出现的灯光植物,导致钟乳石硬度、颜色发生改变,洞穴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异,洞穴人文景观遭到破坏,降低了洞穴景观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不利于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对没有出现... 伴随旅游洞穴照明设施和洞穴游览活动而出现的灯光植物,导致钟乳石硬度、颜色发生改变,洞穴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异,洞穴人文景观遭到破坏,降低了洞穴景观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不利于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对没有出现灯光植物的旅游洞穴,应防患于未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通过在旅游洞穴洞口设置"双重门"、吸尘器,或在洞穴游道两边设置泡沫等,阻止植物孢子、种子进入洞穴空间;定期清理旅游洞穴内的垃圾和泥土,减少旅游洞穴灯光植物的养分;改善旅游洞穴灯光光谱、光照度,减少洞穴内灯光的光照时间,以抑制或杀死灯光植物。对于已经生长了灯光植物的旅游洞穴,应采取包括人工铲除、高温蒸汽喷射、高温热水浇洒、紫外光照射等物理方法,和向灯光植物喷洒甲醛、除草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双氧水、漂白粉,或用稀释的化学药水清洗等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其中次氯酸钙的效果最好);此外,一些新技术手段,如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也可以用于灯光植物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灯光植物 危害 生长条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研究——以中国最美五大旅游洞穴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何小芊 张艳蓉 刘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5-282,共8页
旅游网络关注度是旅游者需求状况和行为习惯在网络上的直观表现。基于百度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定量测算方法,以中国最美五大旅游洞穴为例,对中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洞穴在网络上的关... 旅游网络关注度是旅游者需求状况和行为习惯在网络上的直观表现。基于百度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定量测算方法,以中国最美五大旅游洞穴为例,对中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洞穴在网络上的关注度较高,并呈现上升的态势,月变化曲线呈双"M"形;网络关注度的省际差异明显,关注度较高的区域主要是洞穴所在的省(市)、邻近省(市)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旅游洞穴网络关注度的高峰、低谷与国内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差异具有耦合性,洞穴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研究结论为洞穴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应充分重视互联网在景区营销中的作用,将网络关注度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加强与周边景区(点)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百度指数 网络关注度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洞穴保护方式演变及保护式开发 被引量:10
4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1 位作者 罗劬侃 李成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5,67,共6页
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洞穴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无序自发、有序被动和有序主动3种类型。1950年以来,基本沿无序自发→有序被动→有序主动的趋势演变。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 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洞穴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无序自发、有序被动和有序主动3种类型。1950年以来,基本沿无序自发→有序被动→有序主动的趋势演变。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融"主体-客体、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多位一体的保护式开发新模式。其中,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内核,是该模式的"发动机"及运行和操作的中枢,由其衍生出的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四大运行系统与反馈系统一起构成外核,是该模式的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及结果。该模式的运行是以管理系统为操作系统和主线,经主体-客体系统启动研究系统,确定洞穴的特色,再对其他系统进行分析和构建;同时以反馈系统为调整系统和副线,实时评估运行效果,不断调整、更新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保护方式 保护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翔 杨晓霞 +2 位作者 李溪 向旭 孙晓蓓 《中国岩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4-274,共11页
通过中国洞穴数据库、中国各省市旅游景区名录、同程旗下网站(www.17u.net)和欣欣旅游网(www.cncn.com)下属的洞穴旅游专栏以及其他相关网站、报刊等途径获得中国大陆旅游洞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旅游洞穴的数量、质量、开放时间、空间分... 通过中国洞穴数据库、中国各省市旅游景区名录、同程旗下网站(www.17u.net)和欣欣旅游网(www.cncn.com)下属的洞穴旅游专栏以及其他相关网站、报刊等途径获得中国大陆旅游洞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旅游洞穴的数量、质量、开放时间、空间分布、开发主题、门票价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截止2016年7月,中国大陆地区拥有旅游洞穴景区(点)708个,其中,旅游洞穴景区364个,旅游洞穴景点344个,除宁夏和上海外,在其余29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现有A级旅游洞穴景区177家;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自然遗产有2处,世界地质公园有6处,国家地质公园有2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26处;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开放时间主要集中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多年间,尤以1980—2008年间开放的最多,年际差异性较小;受岩溶地质背景的区域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影响,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较为集中地分布于西南、中南、华南、华东地区,在省际间空间上呈凝聚态势;中国旅游洞穴景区(点)的开发主题主要涉及地质观光、历史遗迹、宗教活动、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地下漂流等类型;中国5A、4A、3A、2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平均门票价格分别为129元、86.16元、53.09元、37.19元,高于非洞穴类同类A级旅游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景区(点) 统计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旅游洞穴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伟海 邓亚东 +2 位作者 唐立 韦跃龙 阳和平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579-589,共11页
【目的】探讨桂林旅游洞穴的现状及可持续利用方式。【方法】洞穴环境因子的长期监测、分析及实地考察。【结果】桂林市芦笛岩、七星岩、冠岩、丰鱼岩、银子岩等主要旅游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颜色变黑变暗、灯... 【目的】探讨桂林旅游洞穴的现状及可持续利用方式。【方法】洞穴环境因子的长期监测、分析及实地考察。【结果】桂林市芦笛岩、七星岩、冠岩、丰鱼岩、银子岩等主要旅游洞穴都不同程度存在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颜色变黑变暗、灯光植物破坏等沉积物老化问题,景观美学价值大大降低,对洞穴资源的旅游寿命构成较大威胁。同时认为洞穴开发中的施工改道、增加高能光源,以及大量游客涌入等,极大地改变了洞穴的自然环境,钟乳石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等综合作用,加速了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的风化速度。【结论】在洞穴系统区域构建良好植被生态环境;减少洞穴与外部空气交换;减少游人在洞穴中滞留时间;调整、改造灯光系统,使用冷光源,减少开启时间;预防和控制灯光植物的滋生,及时处理灯光植物;定期用适宜水质的水对洞穴景观清洁湿润;开展次生CaCO_3的沉积效果试验与研究;对洞穴空气环境进行长期、在线观测和预警;加强旅游管理,控制游客数量,规范游客游览行为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洞穴环境 景观退化 可持续利用 广西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概念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邓亚东 陈伟海 +3 位作者 罗书文 孟庆鑫 史文强 李乐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7,共9页
为探讨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构建了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脆弱性评价实证研究,在了解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岩溶洞穴景观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概念,分析了旅游洞穴脆弱性的... 为探讨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的概念、内涵与特征,构建了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脆弱性评价实证研究,在了解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岩溶洞穴景观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旅游洞穴景观脆弱性概念,分析了旅游洞穴脆弱性的内涵与特征.并借鉴已开放洞穴的开发建设经验,构建了一个包括本体脆弱性、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3个方面15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对旅游洞穴景观脆弱度进行评价及等级划分.以石花水洞、水晶宫、芦笛岩、芙蓉洞、陶家台溶洞为例,对这5个旅游洞穴景观脆弱度进行评判,结果显示:芦笛岩为高度脆弱;石花水洞、芙蓉洞为中度脆弱;水晶宫、陶家台溶洞为低度脆弱.经实地验证,评价结果与芦笛岩、石花水洞、芙蓉洞、水晶宫、陶家台溶洞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景观脆弱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洞穴碳酸钙景观恢复的水文地球化学试验——以云南弥勒白龙洞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静 向昌国 宋林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08-211,共4页
结合已有关于旅游洞穴景观恢复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思路,在云南弥勒白龙洞进行模拟洞穴景观形成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试验。通过缜密选点和关键水文地球化学数据的确定,论证了喀斯特水代替大气降水不仅能够解决干燥洞穴中洞穴水来源不足的问... 结合已有关于旅游洞穴景观恢复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思路,在云南弥勒白龙洞进行模拟洞穴景观形成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试验。通过缜密选点和关键水文地球化学数据的确定,论证了喀斯特水代替大气降水不仅能够解决干燥洞穴中洞穴水来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够促进洞穴景观沉积,为恢复旅游洞穴中破损、干裂景观和保护旅游资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景观恢复 水文地球化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源在旅游洞穴景观照明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成国 黄俊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9,共7页
旅游洞穴景观照明光源的选择是洞穴景观美学展现和景观保护的重要内容。热光源的使用导致洞穴环境温度及景观表面温度增高,使得洞穴景观受到损坏。第四代LED冷光源的应用,是洞穴景观照明光源的一次革命性进步,这种光源环保、节能、... 旅游洞穴景观照明光源的选择是洞穴景观美学展现和景观保护的重要内容。热光源的使用导致洞穴环境温度及景观表面温度增高,使得洞穴景观受到损坏。第四代LED冷光源的应用,是洞穴景观照明光源的一次革命性进步,这种光源环保、节能、光效高、寿命长,经过四川米易县龙潭溶洞灯光改造中的探索,在景点的光照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其表面温度下降了2~3℃,对洞穴旅游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LED光源的应用,也展示了洞穴景观的独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照明光源 景观保护 灯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灯光植物对旅游洞穴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以湖南梅山龙宫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昕亚 王建力 +2 位作者 胡蓉 袁红 严焕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400-2402,共3页
洞穴次生碳酸钙(CaCO3)沉积物是旅游洞穴最主要的观赏景观,由于洞穴的不合理开发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导致许多旅游洞穴环境发生了变异,如繁殖出大量灯光植物,景观风化剥蚀,景观褪色等,直接影响了该洞穴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湖南... 洞穴次生碳酸钙(CaCO3)沉积物是旅游洞穴最主要的观赏景观,由于洞穴的不合理开发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导致许多旅游洞穴环境发生了变异,如繁殖出大量灯光植物,景观风化剥蚀,景观褪色等,直接影响了该洞穴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湖南省新化县梅山龙宫旅游洞穴系统为例,从温度变化,灯光系统和人类活动方面对龙宫洞穴次生碳酸钙(CaCO3)沉积物滋生灯光植物的原因和机理进行阐述,并对防治灯光植物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灯光植物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价--以重庆酉阳太古洞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亚东 杨洪勇 +3 位作者 郭小红 陈镭友 陈愉 张宁静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7-994,共8页
旅游洞穴景点分级保护有助于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重庆酉阳太古洞为例,分析太古洞景点特征,从洞穴景点品质属性、脆弱属性、管理属性三方面构建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 旅游洞穴景点分级保护有助于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重庆酉阳太古洞为例,分析太古洞景点特征,从洞穴景点品质属性、脆弱属性、管理属性三方面构建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旅游洞穴景点保护等级评价因子权重,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洞穴景点保护等级划分标准,利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太古洞旅游景点进行保护等级评价,评价结果:秦人足迹、雪域湖、鹅管、秦人巧手景点为一级保护点;地心溪流、君威在帽、景秀山河、龙宫水母景点为二级保护点;高山流水、太古石林、石葡萄景点为三级保护点;秦人斗豪景点为四级保护点。最后,利用太古洞景点保护等级评价结果,结合太古洞洞穴景点特征,兼顾管理,提出太古洞洞穴景点分等级保护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景点 保护等级 太古洞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旅游洞穴的成因及类型
12
作者 白利 李凯旋 +1 位作者 孟耀 牛伟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246-247,286,共3页
旅游洞穴是作为地质遗迹资源的洞穴资源,具有旅游属性并开发为旅游产品的一种洞穴类型。百色市14个旅游洞穴资源基本为岩溶型洞穴,笔者研究其发育的成因,运用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标准,对其行政区内旅游洞穴资源进行分类,为其旅游整体性... 旅游洞穴是作为地质遗迹资源的洞穴资源,具有旅游属性并开发为旅游产品的一种洞穴类型。百色市14个旅游洞穴资源基本为岩溶型洞穴,笔者研究其发育的成因,运用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标准,对其行政区内旅游洞穴资源进行分类,为其旅游整体性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 旅游洞穴 岩溶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洞穴景区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对比研究——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陶沛然 杨晓霞 王文静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1-792,共12页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洞穴景区——贵州织金洞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对比研究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结果表明:(1)官方的高频词核心关注点涉及自然景观、形象宣传、外部交通、门票、住宿等方面,... 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洞穴景区——贵州织金洞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对比研究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结果表明:(1)官方的高频词核心关注点涉及自然景观、形象宣传、外部交通、门票、住宿等方面,而游客的核心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和导游解说上;(2)在属性类目方面,官方和游客关注的侧重点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上,但在自然资源、游览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形象仍存在诸多差异;(3)从社会网络分析来看,官方重视游客体验,关注游客服务与管理,而游客对灯光、导游服务的感知更为显著;(4)总体上游客的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而消极情绪的主要来源为官方在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如长时间排队买票或取票、导游服务态度散漫、景观单调、体验项目单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洞穴 投射形象 感知形象 织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旅游洞穴类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贵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82-86,共5页
洞穴作为一种自然地貌景观被人们开发利用而成为一种旅游资源时 ,我们就称之为旅游洞穴。本文从洞穴理论研究者和洞穴经营开发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目前中国已开发的旅游洞穴做出了较为详尽的两种分类———理论性的分类和实践性的分类 。
关键词 旅游洞穴 理论性 实践性 分类 旅游资源 天然洞穴 人工洞穴 原生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旅游洞穴环境──以贵州溶洞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旭光 张仕俊 《中国园林》 2000年第6期22-25,共4页
多姿多彩的洞穴景观供人游览和观赏,人与洞穴旅游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应建设和保护好洞穴旅游环境。
关键词 旅游洞穴 景观特征 旅游环境 洞穴景观 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空间型旅游洞穴开发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弘智 王德远 吴克华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1期263-264,共2页
通过对贵州省旅游洞穴开发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旅游功能单一、基础配套落后和规划设计相似度高等问题,提出了空间型旅游洞穴开发的建议,将旅游洞穴从空间、年龄和地域3个方面进行区分、开发和规划,旨在使贵州和其... 通过对贵州省旅游洞穴开发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旅游功能单一、基础配套落后和规划设计相似度高等问题,提出了空间型旅游洞穴开发的建议,将旅游洞穴从空间、年龄和地域3个方面进行区分、开发和规划,旨在使贵州和其他岩溶地区洞穴旅游资源得到有序和深度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旅游洞穴 现状 空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范化体系研究
17
作者 罗书文 罗时琴 +5 位作者 吴克华 杨桃 邓亚东 刘宇炫 毛永琴 张弘智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12,共14页
岩溶洞穴是世界上最重要地质旅游资源之一,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保护利用带来重大挑战,洞穴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设计是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中国虽在岩溶洞穴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 岩溶洞穴是世界上最重要地质旅游资源之一,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保护利用带来重大挑战,洞穴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设计是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中国虽在岩溶洞穴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但系统化和规范化存在不足,给岩溶洞穴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洞穴旅游开发的现状,以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外研究成果,(1)从洞穴自身特点出发,借鉴相关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构建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模式;(2)凝练其利用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及关系;(3)以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模式为基础,围绕规划设计核心要素,梳理岩溶洞穴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成,并阐述其内容及特点;(4)根据岩溶旅游资源自身特点,结合其他地质遗迹管理经验,提出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资源 保护利用 规范化体系 洞穴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洞穴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蒙歆媛 杨晓霞 +1 位作者 向旭 石定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9-537,共9页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利用CNKI、维普数据、Springcr Link、Elsevier SDOL、EBSCO、SAGE JOURNALS、Wiley等中卟文数据库并结合纸质文献,共获得与洞穴旅游安全相关的文献79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利用CNKI、维普数据、Springcr Link、Elsevier SDOL、EBSCO、SAGE JOURNALS、Wiley等中卟文数据库并结合纸质文献,共获得与洞穴旅游安全相关的文献79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洞穴旅游安全是一个研究时间短暂的新兴学术领域,至今仅有25年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较为分散,主题不突出,现有研究成果多属于洞穴或洞穴旅游研究中的"捎带"成果,至今尚无以洞穴旅游安全为主题的独立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洞穴旅游安全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领域,研究内容限于浅表层次;研究尺度以微观为主。洞穴旅游安全作为洞穴旅游的新分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未来应综合运用洞穴学、安全学、旅游学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确『杲洞穴旅游环境、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等安全的角度出发,扩展洞穴旅游安全研究的内容;近期可着重对其理论架构、安全认知、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救援体系等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旅游 旅游洞穴 安全风险 安全事故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洞穴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44
19
作者 杨晓霞 向旭 +1 位作者 袁道先 黎健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77,共9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景观形成机理、洞穴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旅游洞穴类型划分、旅游活动对喀斯特洞穴环境影响、喀斯特洞穴景观保护等方面,并主要取得了几个重要认识:(1)喀斯特洞穴的发育以溶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景观形成机理、洞穴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旅游洞穴类型划分、旅游活动对喀斯特洞穴环境影响、喀斯特洞穴景观保护等方面,并主要取得了几个重要认识:(1)喀斯特洞穴的发育以溶蚀作用为基础,但也存在着机械侵蚀、生物侵蚀、空气与气蚀以及各种沉积作用。(2)按照洞穴成因,洞穴可分为渗流带洞穴、地下水位洞穴、潜流带洞穴和深潜流带洞穴,以及一些特殊成因的洞穴。(3)对喀斯特洞穴旅游价值的评价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评价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区位、知名度、规模、景观的丰度、价值和功能、容量等;定量评价则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模型。(4)旅游活动对洞内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洞穴温度、CO2含量与客流量呈正相关关系;灯光植物滋生主要源自洞穴灯光照明、游客带进的孢子及细菌。(5)实行游客分批进入制,将有利于保护洞穴环境和保育洞穴景观。(6)实行区域旅游组合开发、增加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加大景区保护力度与市场营销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等,可延长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已有研究大多从地学和旅游学的角度入手,且偏重于开发和评价方面。今后,应加强现代技术在洞穴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洞穴旅游的管理、洞穴医疗旅游、洞穴旅游环境容量量测、洞穴旅游形象塑造和洞穴旅游开发时序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旅游 喀斯特洞穴 洞穴景观 洞穴环境 洞穴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市场竞争条件下喀斯特洞穴旅游竞争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保继刚 侯灵梅 《旅游科学》 CSSCI 2007年第3期52-58,共7页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即游客为经济人的情况下,同一地域内洞穴类旅游地的空间竞争表现为替代性强的空间竞争,其结果为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替代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而在非市场竞争条件下,同一地域内的洞穴...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即游客为经济人的情况下,同一地域内洞穴类旅游地的空间竞争表现为替代性强的空间竞争,其结果为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替代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而在非市场竞争条件下,同一地域内的洞穴旅游地空间竞争结果受到旅游地内外部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不确定性。企业经营因素、政策因素等有可能超越资源、区位、知名度等因素,对洞穴类旅游地间的空间竞争格局的形成发挥作用,导致市场的重新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市场竞争 喀斯特洞穴旅游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