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大国特色外交视野下旅游外交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瑛
刘建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6-164,共9页
旅游外交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大国特色外交的重要形式,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旅游外交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故需要从回顾旅游外交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开始,界定旅游外交的内涵、特征和...
旅游外交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大国特色外交的重要形式,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旅游外交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故需要从回顾旅游外交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开始,界定旅游外交的内涵、特征和外延,并区分旅游外交与传统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等概念的不同特征。依托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构建旅游外交四维研究矩阵,即专业维度、公共维度、政策维度和批判维度,并明确不同维度的研究重点,促进旅游外交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外交
一带一路
大国特色
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外交与构建我国新型国家关系问题探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鹏飞
魏翔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境外旅游消费国,中国旅游业的非正式外交职能日益凸显,旅游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对外联系的新渠道和手段。文章在对旅游外交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菲"南...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境外旅游消费国,中国旅游业的非正式外交职能日益凸显,旅游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对外联系的新渠道和手段。文章在对旅游外交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菲"南海仲裁"事件和中韩"萨德"事件两个旅游外交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具有灵活、非正式属性的旅游外交可以作为协调两国外交关系的助推剂和稳定剂,取得良好的外交效果。最后,文章在如何强化旅游外交顶层设计、助力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格局、提升国民自身素质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外交
案例研究
外交
战略
新型国家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旅游外交:层次、属性和功能
被引量:
24
3
作者
李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旅游外交是低位政治与高位政治在国家层面的战略耦合,它所具有的和平话语和柔性方式丰富了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同时提升了旅游的价值并丰富其功能。旅游外交实践在国际社会中开展已久,但以独立官方概念出现是由我国政府最早提出的。文...
旅游外交是低位政治与高位政治在国家层面的战略耦合,它所具有的和平话语和柔性方式丰富了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同时提升了旅游的价值并丰富其功能。旅游外交实践在国际社会中开展已久,但以独立官方概念出现是由我国政府最早提出的。文章从全球视角对旅游外交的层次、属性和功能3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讨论。首先,旅游外交实现了在官方、半官方、民间3个层次上的能量传导和扩散,完成了从"传统"转向"多轨"的演进过程,进而分析了旅游外交的多层次传导路径和多层次动力机制。第二,旅游与和平的因果关系一直在国际上存有争议,通过对"和平之因""和平之果"和折衷学派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旅游外交所具有的天然"和平属性"。第三,随着旅游外交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弥合分歧与巩固同盟、提振经济与新殖民主义、文化交流与形象塑造、外交报复与谅解等方面。在旅游外交理论明显滞后于国际实践的当前形势下,希望该研究能够唤起专家学者对旅游外交更有见地、更加科学的思考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外交
旅游
政治
公共
外交
旅游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外交: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新取向
被引量:
15
4
作者
梅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50,共6页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从传统的经济产业,慢慢转变成了具有较强对外交往功能的产业,许多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国家利益和意志。旅游业发展在许多领域,显示了走向“旅游外交”的新趋势:在对外事务中的分量日益增加,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能力不断增...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从传统的经济产业,慢慢转变成了具有较强对外交往功能的产业,许多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国家利益和意志。旅游业发展在许多领域,显示了走向“旅游外交”的新趋势:在对外事务中的分量日益增加,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客源外交”战略初见成效,对外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和层次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外交
旅游
产业
产业发展
新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外交的形成、内涵和变化
被引量:
10
5
作者
项文惠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5期102-118,160,161,共19页
旅游外交是一种新的外交形态,正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政治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借助旅游的渠道或工具实现国家利益、实施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理论基础复杂等突出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外交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大...
旅游外交是一种新的外交形态,正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政治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借助旅游的渠道或工具实现国家利益、实施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理论基础复杂等突出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外交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大众旅游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的产物,更是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现。未来五到十年,旅游外交的内涵和态势或将发生变化:在基本目标上,从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转变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推进者;在实施主体上,从由国家行为体主导扩展为由非国家行为体践行;在实践操作上,将探索基本目标、实施主体、表现形式、理论基础中尚未思考和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的旅游外交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是“领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提升到新时代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是中国把握自身和全球旅游发展及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一项战略选择,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也是对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当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实施旅游外交,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经略新型国际关系,理性利用客源资源,打造中国特色的旅游外交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旅游外交
旅游
政治
中国
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旅游外交理论内涵的认知和建构
被引量:
4
6
作者
项文惠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13,156,157,共20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在国家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渐成一种新的外交形态。在跨学科视野下,围绕中国旅游外交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中国旅游外交的政策调整和实践推进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全方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在国家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渐成一种新的外交形态。在跨学科视野下,围绕中国旅游外交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中国旅游外交的政策调整和实践推进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目前学界对中国旅游外交的科学认知和理论挖掘仍不充分。本文从中国旅游发展的示范意义、中国旅游外交蓝图的描绘、对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把握和放大、对外交流合作模式的丰富和创新四方面,归纳中国旅游外交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基于中国旅游外交已经积累的丰厚的实践经验,我们需要解读中国旅游外交认知和建构的互利性、协同性和整体性三方面理论内涵。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国际旅游处于停滞向“重启”转变状态的背景下,围绕中国旅游外交实施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本文对互惠互利与世界旅游共同体、旅游与外交的结合与协同、多样性的“旅游外交”现象、数字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四方面关键议题进行了必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交
理论
人文交流
旅游外交
领域
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旅游外交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
3
7
作者
曹笑笑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7,158,共19页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家拓展至各级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旅游个体;对旅游的认识从一开始作为单纯的对外交流工具,到注重其产业和经济功能,再到强化特殊的外交功能。目前,中国对阿旅游外交中仍存在战略构思不清、合作机制不健全和旅游客源流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双边旅游客源流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作用和虹吸效应,密切关注并预防旅游外交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使中阿旅游外交不断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阿拉伯国家
旅游外交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外交:历史基础、现实动力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桂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94,共12页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给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的中太旅游外交研究既可推动旅游外交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太旅游外交已有...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给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的中太旅游外交研究既可推动旅游外交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太旅游外交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加强中国与建交岛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服务中国整体外交是疫情下推进中太旅游外交的现实动力。新形势下的中太旅游外交应加强顶层设计,主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深化多边和双边旅游外交机制,拓宽旅游外交维度;贡献中国智慧,开展中国旅游发展先进技术、经验与太平洋岛国对接,深化旅游外交内容;培育疫后太平洋岛国旅游增长极,提高旅游外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旅游外交
新冠肺炎疫情
国际
旅游
业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大国特色外交视野下旅游外交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瑛
刘建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聊城大学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6-164,共9页
基金
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中国开展太平洋岛国旅游外交的战略意义及有效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WMYC20171067)
中央民族大学“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与中亚五国旅游外交的战略意义及构想”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智库专项“‘一带一路’倡议下山东省对接太平洋岛国旅游外交的战略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18CZKJ03)
文摘
旅游外交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大国特色外交的重要形式,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旅游外交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故需要从回顾旅游外交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开始,界定旅游外交的内涵、特征和外延,并区分旅游外交与传统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等概念的不同特征。依托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构建旅游外交四维研究矩阵,即专业维度、公共维度、政策维度和批判维度,并明确不同维度的研究重点,促进旅游外交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旅游外交
一带一路
大国特色
外交
Keywords
tourism diplomacy
the Belt and Road
great power diplomacy
分类号
F590-05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外交与构建我国新型国家关系问题探析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鹏飞
魏翔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出处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项目号:14ZDA0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南宁-东盟旅游一体化研究”项目
文摘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境外旅游消费国,中国旅游业的非正式外交职能日益凸显,旅游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对外联系的新渠道和手段。文章在对旅游外交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菲"南海仲裁"事件和中韩"萨德"事件两个旅游外交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具有灵活、非正式属性的旅游外交可以作为协调两国外交关系的助推剂和稳定剂,取得良好的外交效果。最后,文章在如何强化旅游外交顶层设计、助力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格局、提升国民自身素质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外交
案例研究
外交
战略
新型国家关系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旅游外交:层次、属性和功能
被引量:
24
3
作者
李飞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地区跨境廊道遗产价值与功能研究"(13YJCZH175)
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BPHR2019CSPHR2019)资助~~
文摘
旅游外交是低位政治与高位政治在国家层面的战略耦合,它所具有的和平话语和柔性方式丰富了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同时提升了旅游的价值并丰富其功能。旅游外交实践在国际社会中开展已久,但以独立官方概念出现是由我国政府最早提出的。文章从全球视角对旅游外交的层次、属性和功能3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讨论。首先,旅游外交实现了在官方、半官方、民间3个层次上的能量传导和扩散,完成了从"传统"转向"多轨"的演进过程,进而分析了旅游外交的多层次传导路径和多层次动力机制。第二,旅游与和平的因果关系一直在国际上存有争议,通过对"和平之因""和平之果"和折衷学派的论述,进一步体现了旅游外交所具有的天然"和平属性"。第三,随着旅游外交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其功能更加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弥合分歧与巩固同盟、提振经济与新殖民主义、文化交流与形象塑造、外交报复与谅解等方面。在旅游外交理论明显滞后于国际实践的当前形势下,希望该研究能够唤起专家学者对旅游外交更有见地、更加科学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旅游外交
旅游
政治
公共
外交
旅游
功能
Keywords
tourism diplomacy
tourism politics
public diplomacy
tourism functions
分类号
F591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外交: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新取向
被引量:
15
4
作者
梅毅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50,共6页
文摘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从传统的经济产业,慢慢转变成了具有较强对外交往功能的产业,许多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国家利益和意志。旅游业发展在许多领域,显示了走向“旅游外交”的新趋势:在对外事务中的分量日益增加,推进国际区域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客源外交”战略初见成效,对外交流规模不断扩大和层次不断提高。
关键词
旅游外交
旅游
产业
产业发展
新取向
Keywords
tourism diplomacy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 new trend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外交的形成、内涵和变化
被引量:
10
5
作者
项文惠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20年第5期102-118,160,161,共19页
文摘
旅游外交是一种新的外交形态,正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政治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借助旅游的渠道或工具实现国家利益、实施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理论基础复杂等突出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外交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大众旅游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的产物,更是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现。未来五到十年,旅游外交的内涵和态势或将发生变化:在基本目标上,从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转变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推进者;在实施主体上,从由国家行为体主导扩展为由非国家行为体践行;在实践操作上,将探索基本目标、实施主体、表现形式、理论基础中尚未思考和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的旅游外交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是“领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提升到新时代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是中国把握自身和全球旅游发展及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一项战略选择,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也是对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当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实施旅游外交,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经略新型国际关系,理性利用客源资源,打造中国特色的旅游外交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关键词
全球化
旅游外交
旅游
政治
中国
外交
Keywords
globalization
tourism
diplomacy
politics
Chinese practice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旅游外交理论内涵的认知和建构
被引量:
4
6
作者
项文惠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13,156,157,共20页
文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在国家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渐成一种新的外交形态。在跨学科视野下,围绕中国旅游外交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中国旅游外交的政策调整和实践推进具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目前学界对中国旅游外交的科学认知和理论挖掘仍不充分。本文从中国旅游发展的示范意义、中国旅游外交蓝图的描绘、对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把握和放大、对外交流合作模式的丰富和创新四方面,归纳中国旅游外交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基于中国旅游外交已经积累的丰厚的实践经验,我们需要解读中国旅游外交认知和建构的互利性、协同性和整体性三方面理论内涵。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国际旅游处于停滞向“重启”转变状态的背景下,围绕中国旅游外交实施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本文对互惠互利与世界旅游共同体、旅游与外交的结合与协同、多样性的“旅游外交”现象、数字技术与研究方法的创新四方面关键议题进行了必要探讨。
关键词
中国
外交
理论
人文交流
旅游外交
领域
外交
Keywords
Chinese diplomatic theory
Cultural exchanges
Tourism diplomacy
Domain diplomacy
分类号
D8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旅游外交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
3
7
作者
曹笑笑
机构
浙江外国语学院
沙特贝托阿拉伯产品运营公司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7,158,共19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GJ010)
2018年度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重点项目(90005201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家拓展至各级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旅游个体;对旅游的认识从一开始作为单纯的对外交流工具,到注重其产业和经济功能,再到强化特殊的外交功能。目前,中国对阿旅游外交中仍存在战略构思不清、合作机制不健全和旅游客源流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双边旅游客源流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作用和虹吸效应,密切关注并预防旅游外交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使中阿旅游外交不断走深走实。
关键词
中国
阿拉伯国家
旅游外交
“一带一路”倡议
Keywords
China
Arab countries
Tourism diplomacy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分类号
D822.337.1 [政治法律—外交学]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外交:历史基础、现实动力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
5
8
作者
王桂玉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聊城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9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旅游发展方案与太平洋岛国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对接研究”(19BGJ017)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国际旅游合作与文化交流机制研究”(BBZZKY-2020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给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的中太旅游外交研究既可推动旅游外交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太旅游外交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加强中国与建交岛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服务中国整体外交是疫情下推进中太旅游外交的现实动力。新形势下的中太旅游外交应加强顶层设计,主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深化多边和双边旅游外交机制,拓宽旅游外交维度;贡献中国智慧,开展中国旅游发展先进技术、经验与太平洋岛国对接,深化旅游外交内容;培育疫后太平洋岛国旅游增长极,提高旅游外交效率。
关键词
太平洋岛国
旅游外交
新冠肺炎疫情
国际
旅游
业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Keywords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tourism diplomacy
COVID⁃19 pandemic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大国特色外交视野下旅游外交研究
张瑛
刘建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旅游外交与构建我国新型国家关系问题探析
王鹏飞
魏翔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旅游外交:层次、属性和功能
李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旅游外交: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新取向
梅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旅游外交的形成、内涵和变化
项文惠
《国际展望》
CSSCI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旅游外交理论内涵的认知和建构
项文惠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旅游外交的理念与实践
曹笑笑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外交:历史基础、现实动力与路径选择
王桂玉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