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地貌资源的两种动态聚类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冰 蒋道德 +1 位作者 邓良基 雍国玮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76-481,共6页
旅游地貌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客体之一。影响旅游地貌资源价值的因素多,本文提出对其大小不一的作用加权对待,并采用系统聚类和模糊聚类两种方法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等级评价。
关键词 旅游地貌资源 风景地貌 系统聚类 模糊聚类 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地貌资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大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1-54,共4页
一、地貌与自然风景 地貌是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一。自然风景的形成少不了地貌这一因素,人文景观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貌条件。因而,可以说,地貌是景观体产生的基础。 地貌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决定着景观体的类型。地貌是地球... 一、地貌与自然风景 地貌是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一。自然风景的形成少不了地貌这一因素,人文景观的建设也要考虑地貌条件。因而,可以说,地貌是景观体产生的基础。 地貌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决定着景观体的类型。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的总称。自然风景以地貌为依托和承载物,很大程度上,地貌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风景的总特点。就基本的地貌类型而言,起伏跌荡的山地,无垠开阔的平原,地势高亢的高原都起着自然风景骨架的作用。山地地形变化显著,内部结构复杂,造成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景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貌资源 自然风景 地貌条件 造型地貌 景观 旅游价值 景物 观赏价值 成因型 分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地貌学研究进展与学科体系形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小兰 吴必虎 +1 位作者 刘耕年 张伟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该文在综述旅游地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旅游地貌学建立前后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资源研究、类型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其中,资源研究主要有对旅游地貌资源的定义、调查、分类、评价、开发、规划与管理以及保... 该文在综述旅游地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旅游地貌学建立前后该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资源研究、类型研究、区域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其中,资源研究主要有对旅游地貌资源的定义、调查、分类、评价、开发、规划与管理以及保护等。类型研究可以细分为对岩类风景地貌和营力风景地貌的研究。岩类风景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营力风景地貌包括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山崩地貌等。在区域旅游开发的影响下,区域地貌研究逐渐向区域旅游地貌研究延伸。随着旅游地貌学研究内容的拓展,该学科逐渐向其他学科渗透。笔者讨论并构建中国旅游地貌学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貌 学科体系 旅游地理学 地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貌资源的综合模糊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成德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4年第3期45-49,共5页
旅游地貌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旅游地貌资源的因子主要有岩石、构造、侵蚀速度、资源组合、环境容量、知名度、愉悦感等。根据诸因子的相对模糊等级,采用模糊聚类,可以较方便地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综合等级评价。
关键词 旅游地貌资源 模糊聚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丹霞地貌与丹霞旅游地貌定义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颖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前,各地都出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热。丹霞地貌以其丹崖碧水的秀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开发者,一个个国家级、省级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应运而生。因此,确定科学的丹霞地貌和丹霞旅游地貌的定义,对于开发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旅游地貌 风景名胜区 定义 丹霞山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开发者 国家级 研究 省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丹霞旅游地貌的分布与形成机制研究
6
作者 杨颖瑜 晏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81-284,共4页
台湾省有多样化的地质构造,多种类的岩性岩石,多世代的地层,形成了多种特殊的旅游地貌景观。本文从台湾旅游地貌演化的地质因子开始分析,确立了台湾的地质分区和主要旅游地貌出露的类型,这里面包括喀斯特旅游地貌、变质岩旅游地貌、花... 台湾省有多样化的地质构造,多种类的岩性岩石,多世代的地层,形成了多种特殊的旅游地貌景观。本文从台湾旅游地貌演化的地质因子开始分析,确立了台湾的地质分区和主要旅游地貌出露的类型,这里面包括喀斯特旅游地貌、变质岩旅游地貌、花岗岩旅游地貌、丹霞旅游地貌、火山及火山岩旅游地貌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生态旅游资源。在地质分区中发现台湾全岛从南到北都有新生代的地层出露,尤以新生代第三纪的碎屑岩形成的平面丹霞地貌,既具有丹崖赤壁的丹霞地貌形态,又具有雄、奇、险、幽、峻等独特美学价值的旅游地貌特质,笔者确定其为我国丹霞旅游地貌中-朵亮丽的奇葩,并进行了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的认真分析,以填补我国台湾丹霞旅游地貌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貌 丹霞地貌 地质旅游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貌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崔越 杨景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6-89,共4页
科学认定和评价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该文以地貌旅游资源为例 ,研究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舒城县地貌旅游资源评价 ,与国家旅游局“旅游区 (点 )质量等... 科学认定和评价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该文以地貌旅游资源为例 ,研究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旅游资源特征值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舒城县地貌旅游资源评价 ,与国家旅游局“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中的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进行对比研究 ,证实了特征值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旅游资源 特征值 评价模型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忱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0,共5页
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由深切的河谷、高耸的山地及山顶平台和山地与河谷之间的山坡等三种地貌类型组成。它可使旅游者既享受到幽深、雅静、古朴的谷地风情 ,又欣赏到争奇斗艳的山地景色 ,还饱览到一览众山小 ,心旷神怡的山顶风光。... 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由深切的河谷、高耸的山地及山顶平台和山地与河谷之间的山坡等三种地貌类型组成。它可使旅游者既享受到幽深、雅静、古朴的谷地风情 ,又欣赏到争奇斗艳的山地景色 ,还饱览到一览众山小 ,心旷神怡的山顶风光。它呈S—N向的带状 ,分布在太行山地区不同山地的不同海拔高度上 ,又往往与地质构造带和山前多雨带相吻合。其形成与地貌发育史密切相关 ,时代均不超过 5 5MaBP以来的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地区 旅游风景地貌资源 新生代 山地 山坡 山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资源分区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石高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3-17,共5页
地理环境的地表区域分异规律,是旅游资源分区的理论基础;旅游资源分区有助于从理论上进行区域旅游资源形成、发展与分布的研究,也可以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旅游资源分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这些原则为根据,可将中国分为... 地理环境的地表区域分异规律,是旅游资源分区的理论基础;旅游资源分区有助于从理论上进行区域旅游资源形成、发展与分布的研究,也可以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旅游资源分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这些原则为根据,可将中国分为10个旅游资源区,40个旅游资源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分区 旅游资源区 自然地理环境 风光旅游资源 古迹旅游资源 行政区划 区域分异规律 人文旅游资源 理论基础 地貌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荐介
10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4-55,共2页
论文荐介编者按:本栏所荐介的论文,绝大部分系作者近期新作,未曾发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对于本栏所荐篇的原文,如有关科研教学部门、旅游主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兄弟报刊有所需要,烦请直接与作者联系。对上海三大旅游节庆活动... 论文荐介编者按:本栏所荐介的论文,绝大部分系作者近期新作,未曾发表,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对于本栏所荐篇的原文,如有关科研教学部门、旅游主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兄弟报刊有所需要,烦请直接与作者联系。对上海三大旅游节庆活动深度拓展的思索作者:黄祥康单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旅游资源现状 旅游地貌 娱乐市场 旅游系列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旅游环境保护 节庆活动 旅游开发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