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差异及影响机理——基于长三角核心-边缘区比较实证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 基于适应性循环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利用集对分析法、向量自回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多元集成方法,对比分析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机理和路径差异。研究发现:①旅游业能够推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一体化均衡发展,恢复力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②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系统内部复杂交互、协同有序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互为非线性动态因果关系,在此非线性复杂自组织力作用下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良好发展趋势。③通过复杂系统多情景模拟,核心区乡村旅游地发展路径以协调发展型或生态保护型为主,边缘区以旅游优先型为主。④驱动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恢复力演化的要素系统具有差异性。在系统层面,生态系统对核心区影响程度最高,社会系统对边缘区的影响程度最高;在因素层面,生态因素是影响核心-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共同要素,核心区能够通过生态修复提升生态韧性,边缘区能够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而均能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地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演化差异 核心-边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以安徽境内大别山区12个贫困县(市)为例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群 杨万明 +1 位作者 朱跃 杨兴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0-1038,共9页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2008—2017年安徽境内大别山区12个贫困县(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演变过程,采用障碍度模型揭示恢复力影响因素和特征。研究表明:(1)时序变化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仍处中低阶... 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2008—2017年安徽境内大别山区12个贫困县(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时空演变过程,采用障碍度模型揭示恢复力影响因素和特征。研究表明:(1)时序变化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仍处中低阶段。其中,社会子系统恢复力整体微升,局部年份有突变;经济子系统恢复力发展逐年提高;生态子系统恢复力"上升-下降-上升"反复波动,整体呈下降趋势;(2)空间变化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上呈"极低-较低-中等"递进发展,各县(市)由分化到趋同,中部最快,南北均衡并进。其中,社会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关联性相对较弱,部分相邻区域阶段一致,总体北部快于南部;经济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关联性较强,连片提升,进度相似,总体南部快于北部;生态子系统恢复力空间关联性居中,部分区域短时间内步调一致,总体南慢北快。(3)旅游发展、人地关系、生态环境是贫困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县(市)越临近,影响因素相似度越高,但随地势复杂性增加,相似度由北至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时空分异 影响因素 安徽大别山区12个贫困县(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优化对策——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瑞 邰玉兰 +3 位作者 王晨 田红芬 白小艳 李玉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案例地,通过构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指标体系,对旅游地社会-生态复杂系统中的脆弱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所呈现年际变化态势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6年间,旅游地总脆弱性测度值曲线变化总体呈上...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案例地,通过构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指标体系,对旅游地社会-生态复杂系统中的脆弱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所呈现年际变化态势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6年间,旅游地总脆弱性测度值曲线变化总体呈上升态势,处于低级和中级2个等级,依次经历了较平稳阶段、上升阶段和快速增加阶段,以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为主;2)2002-2015年间,旅游地总应对能力测度值曲线变化依次经历了上升阶段、平稳阶段与再次上升阶段,基本上处于低级水平,2016年后跨越到中级水平,受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应对能力的共同影响;3)2002-2016年间,旅游地总恢复力测度值曲线变化依次经历了较平稳阶段和平稳上升阶段,处于低级与中级2个等级,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恢复力对旅游地总恢复力影响较大。针对研究区实际,从生态、经济和社会维度提出了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花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展亚荣 盖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64,共7页
基于恢复力视角,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辽宁省滨海旅游地2006—2015年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并对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探究。... 基于恢复力视角,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辽宁省滨海旅游地2006—2015年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并对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大连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均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子系统恢复力上升趋势较为平稳,经济子系统具有一定波动性,生态子系统恢复力较低且增速缓慢。系统总恢复力受社会、经济子系统影响较大,但长远来看生态子系统恢复力的提升最为关键。(2)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社会-经济三类二元系统协调发展度以波动上升为主,三元系统协调发展度则与二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空间维度上以大连最高,盘锦和营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可变模糊识别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观凤 焦华富 王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35-945,共11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能够为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敦煌市为典型案例地,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 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能够为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敦煌市为典型案例地,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耦合协调度模型、BP神经网络等方法,探究了2007—2018年案例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7—2018年敦煌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处于较良好的状态且可划分为波动-缓慢增长-快速上升阶段。(2)文化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决定敦煌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程度方面起到主导作用。(3)社会-生态系统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子系统间对系统总体的协调度普遍起正向推动作用且作用强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大。(4)各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为敦煌百度指数>敦煌研究院研究生数量>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业碳总排放量>文化产业经营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文化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 敦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娇 陈海 +1 位作者 王佳宇 白晓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355,共13页
在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城镇化等多因素驱动下,恢复力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社会、经济、生态3个子系统,综合考虑系统的脆弱性与应对能力构建指标体系,通过集对分析法对陕西省107个... 在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城镇化等多因素驱动下,恢复力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社会、经济、生态3个子系统,综合考虑系统的脆弱性与应对能力构建指标体系,通过集对分析法对陕西省107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根据恢复力测度结果,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元(社会-经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及三元(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从区域层面揭示其2000—2020年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引入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进一步探究二元与三元子系统协调发展度变化的数量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陕西省社会、经济恢复力增长显著,生态恢复力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由0.303上升至0.779。(2)子系统协调发展度均呈上升趋势,社会-经济子系统南高北低的协调发展差异减弱,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子系统形成中部低南北高的协调发展格局,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维持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二元子系统协调发展变化在数量及空间上与三元子系统协调发展变化有较大的正向关联性,以高-高、低-低类型评价单元在省域北部、中部的集中分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协调发展 双变量相关性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 被引量:137
7
作者 孙晶 王俊 杨新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71-5381,共11页
目前国内外对脆弱性的论述很多,然而关于恢复力的研究却刚刚起步且困难重重。1973年Holling创造性地将恢复力引入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并将其定义为系统吸收干扰并继续维持其功能、结构、反馈等不发生质变的能力。30多年来这一术... 目前国内外对脆弱性的论述很多,然而关于恢复力的研究却刚刚起步且困难重重。1973年Holling创造性地将恢复力引入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并将其定义为系统吸收干扰并继续维持其功能、结构、反馈等不发生质变的能力。30多年来这一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在大量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然而这些研究对恢复力的不同解释亦造成了大量的混淆,因此需要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控制系统变化的属性来构建恢复力的概念并进行应用研究。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分析了恢复力研究的基础理论——适应性循环及扰沌,对其概念及内涵做了进展综述,回顾了恢复力的应用案例,探讨了定量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面临的关键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干扰 恢复力 适应性循环 扰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5
8
作者 黄晓军 王博 +2 位作者 刘萌萌 杨新军 黄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07-3017,共11页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为深化人类与自然的复杂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成为推动跨学科整合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为深化人类与自然的复杂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成为推动跨学科整合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与引证文献等要素的分析,得出了国外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的总体特征,并从概念内涵、评估量化、体制转换与适应性管理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及其进展动态,结合我国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研究发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相关文章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与地理学领域;斯德哥尔摩大学的Folke是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呈现多元分散特征,理论分析、实证方法与实践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是该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尺度问题、社会-生态系统整合、恢复力量化评估以及体制转换与恢复力变化关系是该领域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与深化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体制转换 适应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汪兴玉 王俊 +2 位作者 白红英 刘文兆 孙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频繁发生的旱灾已成为限制我国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气象因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结合GIS技术,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角度选择水分敏感因子,构建社会—生态系统,然后根据修正的脆弱度概念性模... 频繁发生的旱灾已成为限制我国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气象因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结合GIS技术,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角度选择水分敏感因子,构建社会—生态系统,然后根据修正的脆弱度概念性模型计算出干旱环境下农户尺度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并对造成恢复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榆中县农户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恢复力依赖于外部胁迫压力(干旱)和内部因素(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户人口数量、土壤湿度和土壤养分是3个区域农户社会—生态系统共同的水分敏感因子;而其它指标则属于局部区域农户社会—生态系统的水分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干旱 恢复力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社会-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比较分析——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群 陆林 杨兴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是当前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两方面分别建立旅游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的恢复力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浙江省淳安县1987—2012年的各子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是当前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从脆弱性和应对能力两方面分别建立旅游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的恢复力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浙江省淳安县1987—2012年的各子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程度与趋势上,3个子系统脆弱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但社会子系统呈下降趋势,经济子系统呈先降后升态势,生态子系统呈上升趋势;应对能力和恢复力基本同步增长,3个子系统均呈上升趋势,目前处于相对高级水平。(2)变化幅度上,脆弱性方面,生态子系统变幅相对最大,经济子系统相对最高;应对能力方面,3个子系统均经历了由相对较弱到较强的过程,且阶段节点大致相同,其中社会子系统由最弱变为最强,生态系统变化由最强变至最弱。(3)恢复力方面,社会子系统增长最强劲,经济子系统具有波动性,生态子系统变幅最小。生态和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尤应受到关注,应对能力应注意系统物质资本的积累,避免过多注重社会能力的创造,真正提高系统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浙江省淳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旅游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娅玲 杨新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7-832,共6页
目的以整合视角对自然、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复合系统进行研究,增强系统动态平衡能力。方法界定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并对西藏7区(市)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恢复力进行了(半)定量测度。结果西藏7区(市)旅游社会-生态系统... 目的以整合视角对自然、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复合系统进行研究,增强系统动态平衡能力。方法界定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并对西藏7区(市)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恢复力进行了(半)定量测度。结果西藏7区(市)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差异明显,各区域系统在其适应性循环中处于不同阶段。结论研究框架在综合研究和度量人地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岔理论的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情景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苏彦 徐坚 赵锦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7-150,共4页
在构建的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代表旅游投资和旅游竞争力的参数,运用分岔理论和Mat CONT软件绘制了系统的双参数分岔曲线,并分析了参数不同取值情况下的系统几种可能的发展情景。研究表明:系统动力学及其分... 在构建的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代表旅游投资和旅游竞争力的参数,运用分岔理论和Mat CONT软件绘制了系统的双参数分岔曲线,并分析了参数不同取值情况下的系统几种可能的发展情景。研究表明:系统动力学及其分岔理论是一种可以用来解释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情景的有效工具;通过调节表示旅游地投资政策和其所处区域旅游竞争压力的参数,可以使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出现4种可能的情景,即周而复始的周期运动情景、旅游发展的灾难性情景、环境的不可持续情景,以及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平稳发展情景;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周而复始周期运动情景符合Gunderson和Holling提出的适应性循环理论,即快速增长、稳定、释放和重组四个阶段;出现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平稳发展情景则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将旅游地所处区域的旅游竞争压力和对设施的投资水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若通过某些政策使得区域内旅游竞争压力变大,那么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会跨过阈值进入旅游发展灾难性情景,而若政策决策者太贪婪,一味的发展旅游业和追逐经济利益,增加对旅游设施的投资,而忽略了环境,那么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会跨过阈值出现环境的不可持续情景或者周而复始周期性运动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旅游地 分岔理论 情景分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31
13
作者 周晓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78-4288,共11页
恢复力和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及实践近年来在西方较为流行,然而经过几十年发展,学术界仍旧没有对恢复力的概念达成一致,相应的测量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基于恢复力理论对系统相对稳定状态和边界的假设以及恢复力概念3个阶段的演变和... 恢复力和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及实践近年来在西方较为流行,然而经过几十年发展,学术界仍旧没有对恢复力的概念达成一致,相应的测量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基于恢复力理论对系统相对稳定状态和边界的假设以及恢复力概念3个阶段的演变和理论的发展,总结了测量恢复力的5种方法,得出恢复力测量的3个发展现状或趋势:阈值和断裂点方法依旧是量化恢复力的基本方法;恢复力测量从关注时间转向空间,关注生态转向社会和社会-生态;复杂学和多学科融合的方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力 社会-生态系统 测量 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恢复力定量测度的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研究——以榆中县北部山区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向龙 杨新军 +2 位作者 王俊 刘文兆 张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2-956,共5页
定量测度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探索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在外部干扰下的适应性循环演化过程和机制。通过对研究区域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建立起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恢复力的计算模型,分析系统的适应性循... 定量测度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探索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在外部干扰下的适应性循环演化过程和机制。通过对研究区域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建立起社会-生态系统对干旱恢复力的计算模型,分析系统的适应性循环过程与机制。1985—2009年间,系统恢复力的变化趋势在整体上呈现了从增高到走低、再增高的过程,系统相应地经历了"开发-保护-释放-更新"这样一个适应性循环过程。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大小由干旱胁迫压力和系统对干旱的敏感程度所决定,政策影响、技术创新和干旱扰动则是影响榆中县北部山区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适应性循环 榆中县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政策下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39
15
作者 侯彩霞 周立华 +1 位作者 文岩 陈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7-126,共10页
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不断深入,人地关系耦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新趋势。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这一概念也已经受到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量难度较大,很少有人把... 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不断深入,人地关系耦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新趋势。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这一概念也已经受到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量难度较大,很少有人把这一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本文尝试将社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优势循环过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测量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并以中国西北草原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研究生态政策对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状况的影响,并模拟未来10年,在不同国家生态补偿标准下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可能情景。结果显示:(1)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连续激活和停用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模型的主循环并验证对主要变量的影响,确定最终循环优势转移的过程,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2)国家在草原地区实施的生态政策对草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草原社会-生态系统由不稳定逐渐趋于稳定,恢复力逐渐增强,国家生态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户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和生计方式的转变,使得草原社会-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对自然环境的冲击有较强的缓冲能力;(3)综合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各方面因素,盐池县草原在未来10年,随着补偿标准的提高,农业人口几乎不变,羊只存栏数呈下降趋势,草原产草量和植被覆盖率都呈缓慢增加趋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明显增加,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逐渐增强。综合五个草原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指标发现,在当前生态补偿标准下,草原未来10年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系统动力学 草原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叶文丽 杨新军 +1 位作者 吴孔森 王银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2-924,共13页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子系统,脆弱性和适应能力两大要素着手,建立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测度黄土高原2000—2018年各子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子系统,脆弱性和适应能力两大要素着手,建立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测度黄土高原2000—2018年各子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进行时空演变格局分析,并甄别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由0.522增强至0.721。社会恢复力由0.548增强至0.629后减弱至0.525;经济恢复力由0.401持续增强至0.850;生态恢复力由0.725减弱至0.607后增强至0.734,子系统恢复力演化趋势均不协同,经济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演化趋势协同。经济系统恢复力的增强对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增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出现显著空间集聚趋势,较高地区除省会城市和包头等能源富集区外,关中平原地区始终呈现高-高(H-H)集聚格局,其余地区恢复力普遍相对偏低。(3)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生态维度障碍度始终高于社会和经济维度,不同地区指标层首要影响因素为人均G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集对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蒙蒙 张军民 +2 位作者 黄锦楼 赵波 程冠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197,203,共8页
在对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脆弱性、应对能力两大层面出发,构建复合系统恢复力测度模型,以典型矿业城市鄂尔多斯为例,分析恢复力的演变趋势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应对能力... 在对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脆弱性、应对能力两大层面出发,构建复合系统恢复力测度模型,以典型矿业城市鄂尔多斯为例,分析恢复力的演变趋势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应对能力对恢复力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2001—2013年鄂尔多斯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作用因子对于恢复力的驱动主要以二次线性关系为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发展除矿产资源开采以外的支撑性产业,减少资源开发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效提高系统的应急能力,增强复合系统的恢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恢复力 矿业城市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苏飞 莫潇杭 +2 位作者 童磊 郑珂 曹轶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适应性思想和方法因符合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对实现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旅游地社区生计具有重要意义,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对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基础上,从研究尺度、研究对象、评估方... 适应性思想和方法因符合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对实现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旅游地社区生计具有重要意义,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对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基础上,从研究尺度、研究对象、评估方法和分析框架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评述,研究发现:①研究尺度宏观微观相结合,以小尺度研究居多,中尺度研究需加强,研究对象需要多维度融合;②研究结合多角度框架分析,主要包括"脆弱性-适应性""恢复力-可持续性"和"恢复力-适应性"3种类型,促进多元化评估方法在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中的应用;③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需综合多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社会-生态系统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研究
19
作者 王富强 张功瑾 韩宇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7,共3页
农业干旱灾害是限制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模型,以区域性干旱作为扰动因素选择水分敏感因子,给出了干旱压力、恢复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2000~2010年间河南省社会—生态系统... 农业干旱灾害是限制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社会—生态系统干旱恢复力模型,以区域性干旱作为扰动因素选择水分敏感因子,给出了干旱压力、恢复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2000~2010年间河南省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压力、恢复力变化趋势;对河南省各城市多年平均恢复力水平进行了分区,计算了各城市对干旱恢复力的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干旱恢复力 干旱胁迫压力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社会-生态系统多尺度干扰分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俊 孙晶 +4 位作者 杨新军 刘文兆 N. Zaccarelli 张向龙 汪兴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2-1628,共7页
作为人类与自然界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等级结构,需要以多尺度的视角进行分析。恢复力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是指系统进入新状态前可以承受的干扰大小,由此可见系统所受到的干扰在恢复力的研究中至关重要,但由于社会-生... 作为人类与自然界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等级结构,需要以多尺度的视角进行分析。恢复力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是指系统进入新状态前可以承受的干扰大小,由此可见系统所受到的干扰在恢复力的研究中至关重要,但由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尚缺乏对干扰定量化研究的案例。选取社会-生态系统运行的驱动因子——干扰作为研究对象,将遥感技术中对植被覆被/变化敏感的NDVI指数作为干扰反馈变量,采用移动窗口运算法则,以一个行政单元(甘肃省榆中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多尺度干扰的一种计算方法,从而为评价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构建生态保护网络、增强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土地覆被/变化、生境破碎化)的适应能力、探索可操作的社会-生态系统案例研究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多尺度 社会-生态系统(SES) 恢复力 榆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