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旅游地形象理论与认知心理分析的景区标示(LOGO)设计及传播研究——以乌江画廊旅游区为例 |
胡科翔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
|
旅游地形象设计中的符号表达 |
王罡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螺髻山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开发策略研究 |
刘雄
沈穷竹
|
《林业调查规划》
|
2009 |
2
|
|
4
|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旅游地形象的定位分析 |
侍晓雅
宋杨
|
《昌吉学院学报》
|
2010 |
2
|
|
5
|
乡村旅游地形象塑造提升策略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
刘海艳
|
《大众标准化》
|
2020 |
0 |
|
6
|
旅游地形象遮蔽理论在经济林产业研究中的应用——以四川越西与汉源贡椒产业为例 |
刘轩
叶萌
蒲彪
阿的耳木
邱武生
宋道军
|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旅游地形象定位在经济林产业形象中的应用——以四川越西贡椒产业形象定位为例 |
刘轩
叶萌
郭东力
蒲彪
阿的耳木
邱武生
|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异域空间与视觉生产:民族旅游地形象影视传播的实践进路 |
郭鹏飞
周祥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9
|
基于IPA模型的旅游危机事件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马继刚
史聪伟
|
《旅游研究》
|
2018 |
9
|
|
10
|
历史文化名城类旅游地形象评价及提升研究——以扬州为例 |
潘小雪
|
《艺术科技》
|
2020 |
1
|
|
11
|
景观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运用 |
樊青
江阜家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
0 |
|
12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工业遗产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合肥市“合柴1972”为例 |
倪瑞雪
潘峥
|
《住宅产业》
|
2023 |
0 |
|
13
|
古镇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Q古镇为例 |
张佳俊
|
《改革与开放》
|
2022 |
0 |
|
14
|
柳州旅游地品牌形象的重构 |
蒋娟娟
|
《中国城市林业》
|
2011 |
1
|
|
15
|
基于宣传口号的南京市旅游形象社会公众感知研究 |
赵琳
章锦河
陆佩
陈草惠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
2020 |
2
|
|
16
|
基于网络文本的青海湖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 |
冯蓉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7
|
基于网络数据的景区投射与感知形象差异分析——以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为例 |
谭乐霖
|
《旅游研究》
|
2024 |
0 |
|
18
|
旅游者态度研究 |
祁颖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19
|
基于游客感知的天山天池品牌形象优化研究 |
沙春发
陆瑞雪
韩荣
|
《艺术科技》
|
2023 |
0 |
|
20
|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城市动物园公众形象感知研究——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 |
李明慧
邱冰
|
《艺术科技》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