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地域结构的量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良健 杨伟 +1 位作者 何剑 陈扬乐 《旅游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20-25,共6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模拟旅游客 源市场的时间变化特征,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类,并以湖南为例作实证研究。
关键词 旅游地域结构 量化分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研究综论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雪 董锁成 李善同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9期46-55,共10页
旅游业是一个与空间紧密相连的产业,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处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系统形成、演化的过程以及系统结构与功能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界定,文章从旅游流空间分布及其... 旅游业是一个与空间紧密相连的产业,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处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旅游系统形成、演化的过程以及系统结构与功能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对于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的界定,文章从旅游流空间分布及其集聚扩散、系统空间组织形态、系统演化模式及演化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并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趋向,以期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功能 演化模式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域系统时空维演化理论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雪 李善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92,共4页
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文章在界定旅游地域系统及其演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系统演化呈现的特征,认为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经历了系统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更新)阶段;进而从结构与功能两个... 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文章在界定旅游地域系统及其演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系统演化呈现的特征,认为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化经历了系统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更新)阶段;进而从结构与功能两个角度、从系统空间结构、旅游经济功能和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系统演化 时空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地域系统及其精品体系建设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兆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3,共7页
新疆距国际国内客源市场较远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地域系统 ,只有系统地开发新疆旅游业 ,才是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试图从旅游业系统工程角度探讨新疆旅游业最佳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发展途径。提出应进行客源市场宣传、旅游通道... 新疆距国际国内客源市场较远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旅游地域系统 ,只有系统地开发新疆旅游业 ,才是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试图从旅游业系统工程角度探讨新疆旅游业最佳的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和发展途径。提出应进行客源市场宣传、旅游通道建设、内部精品体系建设全方位的旅游开发建设 ,并通过实施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科研教育的连动机制进行旅游业的系统开发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旅游地域系统 乌鲁木齐市 旅游资源 空间格局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域系统和GIS的旅游化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成武 郭敏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76-81,共6页
区域旅游化水平测度可用于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化水平的高低,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辅助决策。由于对"旅游化"内涵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所提出的旅游化评价体系也有所区别。本文从旅游地域系统的视角解释旅游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区域旅游化水平测度可用于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化水平的高低,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辅助决策。由于对"旅游化"内涵的理解不同,不同学者所提出的旅游化评价体系也有所区别。本文从旅游地域系统的视角解释旅游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三层次、18个指标的旅游化水平评价体系,试图相对全面地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化水平。文章采用正规化法和熵值法对四川省不同地区的21个城市的旅游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交通运输能力和旅游资源规模与区域旅游化水平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旅游产业投入、旅游收入占比、游居比对于区域旅游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旅游 旅游化水平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演化时空维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 李善同 董锁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46-249,共4页
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理论分析,文章以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系统熵、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从系统空间可结构和系统功能两个角度对旅游地域系统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旅游地域... 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理论分析,文章以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系统熵、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从系统空间可结构和系统功能两个角度对旅游地域系统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自1985年至今经历了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初期,系统结构及功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一级旅游中心地——二级旅游中心带——旅游腹地的空间结构,旅游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旅游生态环境压力尚处可调控范围且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不断提高。但其能否延长成熟阶段、顺利实现由成熟阶段向下一个周期的高层次更新阶段转变?文章认为,进一步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探索影响系统演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方式与强度,进而确定系统调控方向与优化手段,将是实现旅游地域系统优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系统演化 系统熵 旅游生态足迹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旅游地域开发时空模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波 李恒鹏 薛东前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章运用Delphi和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川南旅游小区开发序位评价模型 ,并通过该模型对川南 14个旅游小区的开发价值进行了评分。在旅游地域系统理论的指导下 ,以各小区得分为主要依据 ,对川南旅游地域开发的时空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地域开发 时空模式 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品牌对省级旅游地域系统构建的影响研究——兼论城市在江西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8
作者 马晓龙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136,共2页
为了探讨旅游品牌建设对旅游地域系统构建的影响,本文以江西省旅游品牌"江西风景独好"为案例,采用逻辑推理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江西风景独好"品牌与江西旅游地域系统构建的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旅游品牌 旅游地域系统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陆林 花玉莲 陈劼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0,共16页
中国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新时代旅游研究亟待探索具有本土化、时代化和谱系化的旅游学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发展的地域实践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征,蕴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和... 中国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新时代旅游研究亟待探索具有本土化、时代化和谱系化的旅游学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发展的地域实践是中国式旅游现代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征,蕴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理性,为中国旅游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富矿”。因此,文章基于地域类型的研究视角,立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践基础,遵循知识管理和学科体系建设的价值原则,系统逻辑、时空逻辑和尺度逻辑的认识论原则以及类型学的方法论原则,构建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域类型旅游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自然保护地旅游和遗产地旅游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三大主体”和“一个特殊”的中国旅游学知识体系。在更为鲜活的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中,地域类型旅游呈现出尺度嵌套、尺度重组和尺度跃迁的融合发展现象,城市群“乡土-生态”空间是地域类型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山脉、河流、国家文化公园、高铁等线性介质深刻影响了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和空间关系,为进一步构建地域类型视角下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发展方向。中国旅游学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旅游学的重要途径,为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旅游业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游 地域类型旅游 知识体系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庆生 陈一静 胡默言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5,共4页
文章以地域旅游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河南省地域旅游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以后河南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背景认识;同时,也为分析其它不同地域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种研究途径。
关键词 旅游 地域旅游系统 子系统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旅游地理区划及地域旅游合作探究
11
作者 陈晓功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7期146-146,149,共2页
指出了旅游地理区划能够发现地域旅游资源的特征,明确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地域旅游合作能够将旅游资源重新配置及优化组合,形成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 指出了旅游地理区划能够发现地域旅游资源的特征,明确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律,确定未来发展方向,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地域旅游合作能够将旅游资源重新配置及优化组合,形成知名度更高的旅游产品,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宝鸡市旅游地理区划和旅游合作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宝鸡市拟定旅游具体区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理区划 地域资源 地域旅游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地空间自组织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睿 吕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6,98,共7页
该文以旅游地域系统的自组织性为依据,基于游客的微观需求决策机制,反演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宏观组织秩序,探求旅游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从游客选择区域旅游线路的预计效用最大化问题出发,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网络组织模型,并提出系统自组... 该文以旅游地域系统的自组织性为依据,基于游客的微观需求决策机制,反演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宏观组织秩序,探求旅游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从游客选择区域旅游线路的预计效用最大化问题出发,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的网络组织模型,并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给出模型的一个特解,即由支配子网和覆盖子网构成的自组织网络结构,并以长江三峡区域为例,构建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的支配子网和覆盖子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系统 旅游目的地 游客 旅游地域系统 效用最大化 网络组织 预计 子网 自组织网络 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规划对象系统的一般性解释
13
作者 郭舒 丁培毅 曹宁 《旅游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70-72,共3页
本文从旅游规划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地域系统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系统构成和特征及其与旅游规划的关系;还辨析了旅游规划的对象系统既非单纯的地理空间,也非一般意义的旅游系统,而是旅游地域系统这一命题。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旅游规划 对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行旅游区的资源整合与区域联合开发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志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5,共2页
南太行山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全省加快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南太行旅游已经成为河南旅游的一个佼佼者,在全省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河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开发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南太行山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全省加快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南太行旅游已经成为河南旅游的一个佼佼者,在全省旅游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河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开发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南太行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应予以综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行山 旅游资源 旅游地域综合体 特色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地理: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明庆忠 陈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1-56,共6页
旅游地理学是近30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地理学学科发展。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能得到迅速提升,... 旅游地理学是近30年来发展迅猛的地理学分支学科,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地理学学科发展。但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主题分散,核心内容未能突凸,过分重视实践性应用等导致了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未能得到迅速提升,学科地位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研究与发展中,旅游地理学应以地理学的传统——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等为基础,聚焦于旅游业地域景观系统——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研究,重点研究旅游产业地理,即旅游产业的形成基础、空间分布、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产业集群、产业地域整合与提升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关于旅游现象研究的学科之中充分发挥地理学的优势,树立其主体地位,推进旅游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全方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地域系统 旅游产业地域综合体 景观业 旅游产业地理 旅游地理学 核心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武汉城区旅游开发的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鸿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武汉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目前尚不很强。与资源条件类似的旅游城市广州、上海相比,武汉的旅游开发又有较大差距。本文拟对武汉城区区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开发措施作一初... 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武汉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但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目前尚不很强。与资源条件类似的旅游城市广州、上海相比,武汉的旅游开发又有较大差距。本文拟对武汉城区区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开发措施作一初步探讨。 1 1 旅游开发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政府对武汉旅游发展没有足够重视。过去没有专门的领导班子来领导旅游事业的发展,甚至忽视市旅游局的工作汇报。旅游业是一种“引爆”产业,领导部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才会给旅游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武汉市旅游景点、设施分属外事、商业、旅游、文物、园林、建筑、公安等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自为政,影响了武汉旅游的开发。城市美化、市政建设是城市旅游的物质土壤,精神文明是城市旅游的人文土壤,而武汉市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够。武汉市容给游客的印象是“脏、乱、差”,甚至有“光灰的城市”之称,严重影响了游客的美感,从而影响了武汉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区 区域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旅游地域 编钟 旅游名牌产品 汉水 城市旅游 区位条件 行为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